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颌窦癌通常是局限的晚期病变,治疗方法广,包括手术、放疗、动脉内化疗,这些可单独或联合应用。因此,选用何种治疗最佳仍然有争议。]972~1986年,108例上颌窦鳞状细胞癌在东京大学放射科治疗。1972~1974年(第1期)治疗包括手术缩小肿瘤体积,每日冲洗上颌窦,术后20Gy放疗,以及动脉内注射5-FUI500lllg和卜澳M呼咤脱氧核着(BU-dR)3000ms。1975一1979年(第2期),放射剂量减至10Gy,不进行动脉内注射5-FU和BUdR,这期主要是手水缩小肿瘤体积和每日冲洗上颌窦。1980~1982(第3期),每日不进行上颌窦冲洗,用放射剂量增…  相似文献   

2.
保留喉功能喉咽癌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喉咽癌保留喉功能及不保留喉功能手术临床疗效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974—092006—07收治的93例喉咽癌临床治疗效果。其中梨状窝癌57例,环后癌20例,喉咽后壁癌16例。保留喉功能手术53例,不保留喉功能手术40例。对喉咽癌切除手术患者的手术效果、并发症、生存率、修复材料和方法等进行分析。结果:采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生存曲线显示总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9.9%和43.0%,保留喉功能组和未保留喉功能组的3年生存率分别为73.6%和67.50.4,5年生存率分别为49.1%和32.5%,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566,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率与T分期、术前颈淋巴结转移、病理分化程度有关(分别P〈0.05、P%0.01、P%0.01)。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是否行手术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保留喉功能与不保留喉功能在肿瘤发生部位、并发症、肿瘤残留、肿瘤复发等相关因素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喉咽癌保留喉功能手术不影响生存率,保留喉功能喉咽癌手术是可行的,提高了喉咽癌患者的生存率及生存质量并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
自1984年起我院对25例中、晚期上颌窦癌(T26例,T315例,T44例)病人采用三联(术前放疗;保留上颌骨的窦腔病变刮除术,窦腔内贴敷化疗;术后放疗及免疫治疗)综合治疗方法,随访3年,存活16例(64.0%),随访5年存活10例(40.0%),随访10年存活4例(16.0%)。认为此疗法较以往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有一定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41例下咽癌病人的外科治疗效果,5年生存率为37.5%(12/32),其中咽胃吻合术病例5年生存率为35.7%(5/14)。无手术死亡病例。产生各种并发症者为41.4%(17/41)。全部病人均恢复吞咽功能,部分病人保留了喉功能。本文就下咽癌的综合治疗、咽胃吻合术及下咽癌手术中喉功能的保护等问题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的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的处理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89年—2000年48例累及颈段食管的下咽癌患者的手术治疗情况,其中男38例,女10例;年龄26~71岁,平均54.3岁。梨状窝癌33例,下咽后壁区癌14例,环后癌1例,均无远处转移。根据UICC1997年TNM分期标准均为T4M0期,其中cN0 28例,cNl 15例,cN2 5例。喉全切除术8例,喉部分切除残喉气管瓣修复下咽17例,23例保留了喉功能。所有病例均行改良性颈清扫术,其中单侧清扫38例,双侧清扫10例。患侧甲状腺叶切除42例。下咽食管缺损的修复方法分别为:喉气管瓣修复11例,胸大肌肌皮瓣13例,喉气管瓣+胸大肌肌皮瓣6例,裂层皮片+胸大肌肌皮瓣10例,胃上提咽胃吻合3例,结肠上徙5例。术后均接受放射治疗,剂量为55—75Gy。结果手术证实颈部淋巴结转移20例病理诊断;高分化鳞状细胞癌18例,中分化鳞状细胞癌24例,低分化鳞状细胞癌6例。术后并发症包括胸部刀口裂开1例,咽瘘10例。直接法计算生存率,失访2例以死亡计。全组患者3、5年生存率分别为52.1%(25/48)和27.3%(12/44)。保留喉功能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5.2%(15/23)和33.3%(7/21),不保留喉功能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40.0%(10/25)和21.7%(5/23)。23例保留了喉功能,15例患者拔除了气管套管,恢复了全部喉功能(发音、呼吸、吞咽保护),8例患者恢复了部分喉功能(发音、吞咽保护),拔管率为65.2%(15/23)。结论下咽癌累及颈段食管的处理以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为主,需行患侧颈清扫术,应尽量保留喉功能,无法保留喉功能时可以采用喉气管瓣或联合裂层皮片、胸大肌肌皮瓣修复下咽颈段食管缺损,颈段食管缺损较大时则采用胃或结肠代替。  相似文献   

6.
保留喉功能的下咽后壁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保留喉功能的下咽后壁癌手术治疗的可行性及相关技术方法。方法:对35例下咽后壁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根据病变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肿瘤切除方式和多种方法进行组织缺损的修复。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可利用的正常组织进行咽喉功能重建。行保留喉功能手术27例,未保留喉功能手术8例。术后根据需要行辅助放疗。结果:本组病例3年生存率为45.7%,5年生存率为28.6%。27例保留喉功能,其中喉功能全部恢复(发声、呼吸和吞咽保护)16例,占45.7%,喉功能部分恢复(发声、吞咽保护)11例,占31.4%。本组患者死于颈部淋巴结转移9例,肿瘤局部复发10例,肺部转移2例,颈部大出血1例,心脏病2例,原因不明1例。结论:保留喉功能的下咽后壁癌的手术治疗是可行的,熟练掌握肿瘤切除技术并根据需要合理选用咽喉功能重建方法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下咽癌外科切除与修复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1989年1月-1995年9月64例下咽癌切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生存率等,其中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26例,未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患者38例,结果:64例下咽癌患者手术后全部恢复了吞咽功能,并发症发生率40.6%(26/64),以咽瘘最常见。26例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后拔管率53.8%(14/26),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65.4%(17/26)和50%(13/26),38例喉全切除下咽癌患者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2.6%(20/38)和44.7%(17/38),保留喉功能和未保留喉功能两者3,5年生存率比较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喉功能下咽癌手术适用T1,T2期的肿瘤及经过仔细选择部分T3期肿瘤患者,不影响患者的长期生存,同时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回顾性研究1975~1991年间鼻窦癌129例,其中男95例,女34例,平均年龄59岁(7~87岁)。肿瘤原发于筛窦50例,上颌窦49例,鼻腔25例,蝶窦3例,额窦2例。常见的首发症状为鼻阻(21%),鼻出血(19%)和面部肿(6%)。经病理证实鳞癌41例,腺癌34例,未分化癌16例,其它有囊性腺样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根据UICC(1984)标准进行临床分期,其中T113例,T236例,T338例,T442例。5例有颈淋巴结转移,1例有远处转移(脑膜)。根据肿瘤原发部位、大小、病理类型和病人一般状况选择治疗方式:早期病例选择单纯手术,共31例,其中T1.2…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切除梨状窝内侧壁癌并保留喉功能手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1990~2001年共手术治疗122例梨状窝内侧壁癌,其中87例行保留喉功能的梨状窝内侧壁癌切除术, T1、T2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术,将声门旁间隙组织一并切除,T3、T4期患者行梨状窝切除+部分喉切除术,并根据肿瘤范围切除其他受累组织,以局部残留黏膜、胸大肌肌皮瓣、结肠上徙进行修复。35例未保留喉功能。术后均给予放射治疗。结果: 全部患者的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2%(82/122)、45.1%(55/122),其中喉功能保留组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3%(62/87)、48.3%(42/87),喉功能不保留组分别为57.1%(20/35)、37.1%(13/35)。喉功能保留组全部恢复呼吸、发音及吞咽保护者占71.3%(62/87),部分恢复发音及吞咽保护占28.7%(25/87)。结论: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对梨状窝内侧壁癌患者行喉功能保留手术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梨状窝癌外科治疗与喉功能保留的可行性。方法:分析42例保留喉功能梨状窝癌切除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生存率等。结果:术后拔管率为61.9%(26/42),3、5年生存率分别为76.1%和66.6%,并发症发生率为31.0%(13/42)。结论:保留喉功能梨状窝癌手术适用于T1、T2及经过仔细选择的Ⅲ、Ⅳ期肿瘤患者,该术式不影响患者的生存率,并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规范手术的弊端,探讨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规范手术后补救手术的必要性和方式。方法总结1990年1月—2000年1月因行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规范手术后又在浙江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补救手术的332例和同期在头颈外科行初次规范手术的甲状腺乳头状癌561例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对相关内容进行对比。结果补救手术者术后病理证实原发灶区肿瘤阳性率53.9%(179/332),颈淋巴转移率39.2%(130/332),颈前肌保存率30.7%(102/332),甲状旁腺明确保存率74.1%(246/332),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3.3%(11/332),原发灶区5年复发率7.5%(25/332),总的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90.2%、84.4%。初次治疗者颈淋巴转移率37.4%(210/561),颈前肌保存率96.1%(539/561),甲状旁腺明确保存率93.0%(522/561),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1.2%(7/561),原发灶区5年复发率3.7%(21/561),总的5年、10年累积生存率分别94.0%、92.5%。全组原发灶区复发患者10年累积生存率67.8%,未复发患者10年累积生存率92.9%。统计学分析显示补救组与初次组间颈前肌保存率、甲状旁腺明确保存率、原发灶区5年复发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喉返神经损伤发生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发患者生存率低于无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甲状腺乳头状癌不规范手术后原发灶区有较高的肿瘤阳性率,有必要行补救手术,但即使补救手术仍将导致较高的复发率,进而影响生存状况。同时二次手术将增加功能损伤的发生率,因而首次手术的规范化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上颌窦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法,探讨影响上颌窦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头颈外科1984年1月—2002年1月36例原发于上颌窦的腺样囊性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回顾性分析单纯手术、单纯放疗与放疗结合手术等治疗方式的疗效。对其治疗与预后进行统计分析。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组间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初次治疗结束后,全组有19例(19/36,52.8%)带瘤生存。全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58、3%,其中Ⅲ期患者为75.0%,Ⅳ期患者为42.9%。手术+放疗组、单纯手术组及单纯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66.7%、71.4%和12.5%。肿瘤分期、治疗方式和初次治疗后是否有肿瘤残留是影响上颌窦腺样囊性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P值分别为0.047、0.035和0.024)。结论上颌窦腺样囊性癌的治疗以综合治疗为主,初次治疗后是否有肿瘤残留以及临床分期和治疗方法对预后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辅助其他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癌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鼻内镜辅助其他手术径路治疗25例上颌窦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均予以放射和(或)化疗。结果术后所有患者均随访5年以上,5年生存率为44%,与文献报道的传统手术疗效相似。结论鼻内镜下辅助其他手术径路治疗上颌窦癌可起到有效减瘤作用,创伤小,避免了面容与功能的损毁,具有微创外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4.
保留喉功能的T4声门癌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T4声门癌喉功能保留手术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1982-1998年间22例T4声门癌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切除肿瘤及受累的软骨和喉外组织,以胸骨舌骨肌筋膜瓣、颈阔肌皮瓣、颈阔肌筋膜瓣、甲状软骨膜瓣、下咽黏膜瓣等修复组织缺损,保留会厌或环状软骨板重建喉功能。全部患者均接受术后放射治疗(5000-6000cGy)。结果 全组病例3年生存率86.4%(19/22),5年生存率75.0%(15/20)。喉功能恢复(吞咽保护、呼吸、发音)为68.2%(15/22),喉功能部分恢复(吞咽保护、发音)31.8%(7/22)。结论 T4声门癌尽管可累及喉软骨和喉外组织,但经仔细选择的病例在彻底切除肿瘤的前提下保留喉功能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切除术72例,其中梨状窝癌48例,环后癌5例,下咽上区癌6例及下咽后壁区癌13例,绝大多数病变为Ⅲ期(33)和Ⅳ期(22).均为鳞癌。术后喉功能完全恢复45例,部分恢复26例,功能丧失1例。5年存活率分别是梨状窝癌为43%,下咽上区癌50%,环后癌60%,而下咽后壁癌无1例存活5年。局部复发4例均位于咽部,无1例发生于保留的残喉。本文描述了手术适应证,手术类型和重建方法。作者等认为保留喉的正常部分,重建喉功能,并不影响肿瘤的彻底切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保留喉舌功能的口咽舌会厌癌切除术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1990-2000年经治的21例口咽舌会厌区癌进行回顾性临床研究,其中男17例,女4例;按1992年UICC临床分期,T2N0 4例,T2N1 5例,T3N1 12例。21例均行部分舌根及喉水平部分切除术。17例行分区性颈清扫术。术后全部接受50-60Gy放射治疗。结果 20例拔除气管套管,完全保留喉舌功能(95.2%),1例不能拔管保留了言语功能和吞咽保护功能(4.8%)。3年生存率73.3%)11/15),5年生存率57.1%(8/14)。结论 经舌骨下入路保留喉舌功能的口咽舌会厌区癌切除术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对同期51例保留喉功能和29例不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对比分析。51例保留喉功能者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为23.5%,36例恢复了喉全功能(70.6%),喉部分功能恢复者15例(29.4%)。出院时50例能经口进食,吞咽成功率98.0%。术后平均经口进食时间为29天(10~150天),术后平均住院40天(16~160天),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58.8%(30/51)和49.0%(25/51)。与不保留喉功能的下咽癌手术组相比较,在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吞咽成功率、术后经口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和5年生存率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P>0.05)。  相似文献   

18.
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目的研究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的特点、规律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1985-2000年住院治疗下咽癌患者108例,均经手术治疗,且术前未行放疗和化疗。根据1992年国际抗癌联合会(UICC)分期标准进行分期分级。手术后将下咽癌及颈淋巴结标本进行病理观察,确定肿瘤主体所在原发部位及发生转移的颈淋巴结分布区域。按照病理学将肿瘤的病理分化程度确定为高、中、低分化。通过颈淋巴结病理检查和随访观察确定颈淋巴转移情况,用Kaplan-Meier方法对3、5年生存率进行非参数分析。结果病例中T1、T2淋巴结转移率为45.8%,T3、T4淋巴结转移率为79.8%,总的淋巴结转移率为75.0%(81/108),(P〈0.05)。梨状窝癌为100例,占全部病例的92.6%(100/108),梨状窝及下咽后壁癌的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4.0%和87.5%(P〉0.05)。病理高、中、低分化型3组,其颈淋巴转移率分别为72.2%、67.6%、85.7%(P〉0.05)。患者3、5年累积生存率分为67.53%及29.87%。Ⅱ、Ⅲ区颈淋巴转移率为76.5%,Ⅴ、Ⅵ区颈淋巴转移率为8.6%。结论下咽癌颈淋巴转移率高。下咽癌颈淋巴转移是影响下咽癌的预后主要因素,随着颈淋巴转移程度的增加,患者3、5年生存率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喉疣状癌的临床病理特点、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经病理证实的喉疣状癌患者10例,5例行垂直半喉+重建术;2例行环状软骨上喉部分切除+环舌会厌吻合术(CHEP);2例行支撑喉镜下YAG激光声带切除术,其中1例术后放疗,另1例4个月后原位复发,行垂直半喉+重建术后控制;1例行喉裂开声带切除术。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正常的呼吸和吞咽功能,9例插管患者拔除气管套管后均获得正常的发音功能。术后随访:1例患者原位复发,1例因其他部位肿瘤死亡,2例因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全部患者手术部位癌细胞无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75%。结论:喉疣状癌是高分化鳞状细胞癌的一种特殊类型,本病确诊有赖于病理专家与喉科医师密切配合。手术是喉疣状癌主要的治疗方式,在切除肿瘤的基础上保留喉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颌内动脉翼腭段的走行及分支规律,为经鼻内镜手术过程中合理处理颌内动脉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10具去脑颅底骨正中裂开,显微镜下解剖蝶腭动脉,经鼻内镜上颌窦入路开放翼腭窝,暴露颌内动脉翼腭段所有分支,将上颌窦后、内壁交界的凹陷定义为A点,通过眶下孔的水平线与上颌窦前壁、后外侧壁交线相交于B点,上颌窦前壁、后外侧壁和底壁的交点为D点,BD连线的中点为C点,颌内动脉翼腭段发出的第一分支点为C′点,观察其分支及走行规律。结果:蝶窦口下缘到鼻后中隔上动脉的距离为(5.88±2.21)mm;C′点位于AC上13侧,占65%(13/20);位于AB上5侧,占25%(5/20);位于AD上1侧,占5%(1/20);高于AB1侧,占5%(1/20)。结论:熟悉颌内动脉的分支及走行对于治疗顽固性鼻出血和翼腭窝手术有重要意义;本实验中利用A、B、C、D点为参照点确定颌内动脉走行的方法,有助于内镜经鼻(上颌窦)手术中颌内动脉的定位及结扎处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