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 观察生地以低聚糖为主的提取物RGOS的急性毒性. 方法 测定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及尾静脉注射3种给药途径的最大给药量或LD_(50),观察给药后的毒性反应及死亡情况,连续14 d. 结果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的最大给药量为49.6 g/kg(119.04 g生药/kg);对小鼠超声雾化吸入的最大给药量为28.8 g/kg(65.38 g生药/kg);对小鼠尾静脉注射的LD_(50)为7.88 g/kg(17.89g生药/kg),其95%平均可信限L_(95)为(7.88±0.61) g/kg.静脉注射后小鼠体质量增长明显低于对照组,于第7天左右基本恢复. 结论 生地RGOS对小鼠灌胃、超声雾化吸入无明显毒性反应;静脉注射有一定的急性毒性,对小鼠体质量增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颖军  张进朝  王岚  成龙 《光明中医》2011,26(11):2216-2217
目的观察冬凌草有效部位的急性毒性表现,评价冬凌草有效部位的安全性。方法采用小鼠灌胃单次给药和腹腔给药两种途径,观察急性毒性反应。结果小鼠灌胃MTD20g/kg.d,未出现显著地毒性表现;腹腔注射LD50为58.50mg/kg,95%置信区间为45.89mg/kg~74.59mg/kg。结论初步认为冬凌草有效部位是安全的,可继续开发冬凌草类新药。  相似文献   

3.
河蚌多糖抗肿瘤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河蚌多糖体内抗肿瘤药效作用及急性毒性.方法:肉瘤S180、HepA及H22实体型小鼠连续8d分别灌胃给予河蚌多糖200mg/kg、100mg/kg和50mg/kg,取瘤称重,计算抑瘤率.EAC腹水癌小鼠连续12d分别灌胃给药河蚌多糖200mg/kg、100mg/kg和50mg/kg,观察小鼠死亡时间,计算平均存活期及延命率.一次灌胃给药河蚌多糖的最大给药量10g/kg,测试其对小鼠的急性毒性.结果:河蚌多糖对S180荷瘤小鼠瘤重有明显的减轻作用,对HepA及H22荷瘤小鼠瘤重也有一定减轻作用;对EAC腹水瘤小鼠生存期无明显影响;小鼠急性毒性试验未见动物死亡,其最大耐受剂量为10g/kg.结论:河蚌多糖口服给药对肿瘤有明显抑制作用,且未见明显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4.
《中成药》2017,(8)
目的评价2种治疗风湿骨病中药候选组方(祛风四味方、通痹四味方)的安全性,为临床实验提供依据。方法小鼠灌胃祛风四味方最大给药量测定:20只昆明种小鼠给予83.3 mg/mL祛风四味方溶液30 m L/kg,灌胃给药,观察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皮毛肤色、大小便。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祛风四味方急性毒性实验:设置5个剂量的药液进行腹腔注射,一次给药后观察7 d。小鼠灌胃通痹四味方最大给药量测定:20只昆明种小鼠给予420 mg/mL通痹四味方溶液30 m L/kg,灌胃给药,观察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皮毛肤色、大小便。小鼠腹腔注射给药通痹四味方急性毒性实验:设置5个剂量的药液进行腹腔注射,一次给药后观察7 d。结果小鼠灌胃给药后,其饮食、活动、精神状态等体征均无异常变化。尸检可见动物腹腔内有少量残留药液,重要脏器未见明显病理变化。小鼠腹腔注射给药祛风四味方的LD50为1 405 mg/kg,小鼠腹腔注射给药通痹四味方的LD50为6 340 mg/kg。结论祛风四味方与通痹四味方急性毒性实验未显示毒性作用,预期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复方杠板归胶囊对雌性小鼠的急性毒性。方法小鼠单次灌胃给药进行急性毒性预实验,观察一般状况和死亡情况,无死亡,则不能求出半数致死量,采用1天内最大浓度和最大体积的药量灌胃,连续观察14 d,测其最大给药量。结果小鼠单次灌胃给予复方杠板归胶囊,经预实验提示LD50无法测出,故进行最大给药量实验,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给药量为32.8g/kg(相当于生药262.72g/kg),为临床人推荐用量的400倍。结论复方杠板归胶囊对小鼠急性毒性甚低。  相似文献   

6.
壮药土甘草水提物及醇提物毒理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土甘草水提物和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急性毒性.方法 以土甘草水提物1.57 g/ml,醇提物2.40 g/ml,最大剂量40 ml/kg分别对小鼠灌胃给药,观察其急性毒性.结果 给药后,小鼠均蜷卧少动,24 h后此症状消失.观察7 d,小鼠的行为、进食、皮毛、眼和粘膜、呼吸、四肢活动和体重均无异常,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土甘草水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62.8 g生药/kg;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96.0 g生药/kg.结论 土甘草水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62.8 g生药/kg;醇提物对小鼠灌胃给药的最大耐受量为96.0 g生药/kg.未出现其它毒性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无出血活性纤溶酶(Non-hemorrhagic fibrinolytic enzyme,NHFLE)的急性毒性,评价其安全性。方法尾静脉注射给药,观察记录给予NHFLE后昆明种小鼠的急性毒性反应。结果NHFLE的半数致死量(LD50)为28.84mg/kg。结论急性毒性实验证实该药毒性低,临床应用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考察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及其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方法: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小鼠睡眠时间的影响:小鼠随机分组,分别按1.25mg/kg体重和200、500mg/k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安定和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对照组灌胃给予同体积的饮用水,1h后,各组小鼠按45mg/kg体重腹腔注射阈剂量的戊巴比妥钠生理盐水注射液。记录注射结束时间,翻正反射消失时间,翻正反射恢复时间。口服给药时的急性毒性:小鼠按0.8mL/20g体重一次灌胃给予准确配制的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水溶液。观察7天,记录体重变化及大体解剖肉眼所见。结果: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按2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对小鼠睡眠时间无显著影响;按5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显著缩短小鼠睡眠时间。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LD50应大于2g/kg体重(相当于32g生药/kg体重),但不足8g/kg体重。结论: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按500mg/(kg.d),一次灌胃给药时,明显缩短阈剂量戊巴比妥钠所致小鼠睡眠时间。合欢花正丁醇提取物灌胃给药的LD50应大于2g/kg体重。  相似文献   

9.
地黄梓醇降糖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地黄梓醇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方法雄性KM小鼠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60 mg/kg建立糖尿病动物模型.梓醇以200,100,50 mg/kg剂量灌胃给药2周,观察其对糖尿病小鼠血糖、血脂和糖耐量的影响.结果梓醇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的血糖水平、改善糖耐量和血脂水平,并且呈剂量依赖关系.结论地黄梓醇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有显著的降血糖作用.  相似文献   

10.
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小鼠的急性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小鼠口服蛭龙活血通淤胶囊的急性毒性作用.方法 以最大给药量法对小鼠进行灌胃给药测定药物的急性毒性.结果 以最大给药量法24 h内灌胃给药3次,连续观察2周无1只小鼠死亡,亦未见明显毒性反应;测得小鼠的最大给药量为81.6 g/kg.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蛭龙活血通淤胶囊对受试动物未见明显的急性毒性作用,表明该药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龙爪槐花中提取芦丁 ,开发芦丁新的药源。方法 采集不同花期龙爪槐的花 ,提取后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比色法测定芦丁的含量。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有效成分芦丁。芦丁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 99.3% ,RSD为 1 .9%。龙爪槐不同时期中含有 5 .6 %~ 1 0 .0 8%的芦丁。结论 龙爪槐花可作为开发芦丁的新的药源植物  相似文献   

12.
红鱼眼的显微结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鉴别和进一步制定红鱼眼的质量标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红鱼眼的显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茎横切面外韧型维管束环状排列,中柱鞘纤维新月形。叶横切面主脉凸起不显著,叶肉中可见草酸钙簇晶。粉末中可见晶鞘纤维;石细胞众多,孔沟明显;棕色块易见。结论以上显微特征稳定,可作为红鱼眼的显微鉴别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动态荧光透视技术(VFSS)研究头体针治疗中风后吞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41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与康复组。针刺组采用头体针治疗,康复组采用现代康复治疗。患者治疗前后均采用洼田饮水试验及VFSS进行临床评估,以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3个月后,针刺组总有效率为85.0%,明显高于康复组(66.7%);治疗2星期后,两组患者经VFSS检测,在口期滞留、咽期滞留及误吸、渗透方面发生率均明显减低(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星期后,经VFSS检测时间参数,两组在口腔传递时间、咽传递时间、腭咽部关闭时间均明显减少(P<0.05),且针刺组较康复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结论 头体针治疗可明显缓解中风后吞咽障碍,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地枫皮果挥发油中共检出63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地枫皮果挥发油的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气相色谱-质谱法从地枫皮果挥发油中共检出63个成分,鉴定了其中的54个化合物。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 研究山楂的化学成分.方法 以多种色谱技术,对山楂丙酮提取物的乙酸乙酯萃取部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理化性质和波谱技术鉴定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 分离鉴定出10个化合物,分别为(-)-表儿茶素(1)、(-)-表没食子儿茶素(2)、原花青素B2(3)、金丝桃苷(4)、槲皮素-3-O-β-D-6"-乙酰基吡喃阿洛糖苷(5)、槲皮素-3-O-β-D-吡喃葡萄糖苷(6)、槲皮素-3-O-β-D-6"-乙酰基吡喃葡萄糖苷(7)、绿原酸(8)、eucomic acid (9)、kasispyrol (10).结论 化合物5、9和10为首次从山楂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丹参与白花丹参的种子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比较丹参与白花丹参不同采收部位种子特性。方法:分别收集丹参、白花丹参主果穗上段、中段、下段种子,测定其萌发率、含水量、单穗种子粒数、千粒重等指标。结果:白花丹参果穗位置越高,种子萌发率越高,单穗种子粒数越多;丹参果穗位置越低,萌发率越高,中段单穗种子粒数最多;白花丹参与丹参不同部位种子的含水量、千粒重差异不显著。结论:丹参和白花丹参采收部位不同的种子特性不同,采收时白花丹参可优选中上段,丹参优选中下段,并通过分批集中的方法,提高种子质量均一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建立龙爪槐花中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的定性鉴别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 ,以醋酸乙酯 -甲酸 -水 (8∶ 1∶ 1)为展开剂 ,展开 ;以三氯化铝和碘蒸气分别显色后进行定性鉴别。结果 龙爪槐花中含有与槐花中相同的有效成分芦丁及其苷元槲皮素。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龙爪槐花中芦丁的定性鉴别。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建立薄层扫描法测定龙爪槐槐叶中芦丁含量的方法。方法 取龙爪槐叶干品 ,用乙醚提取 ,弃去醚层后 ,用甲醇提取 ,用薄层扫描法测定芦丁的含量。结果 芦丁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 ,平均回收率为97.3% ,RSD为 1.9%。结论 本法适用于龙爪槐槐叶中芦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