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观察腺苷预处理后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区脑组织的病理结构、脑梗死面积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探讨腺苷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F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腺苷预处理组(AP组),再按缺血再灌注后不同时间把各组随机分成4个亚组(每亚组5只大鼠)。通过TTC染色观察脑梗死体积,并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脑组织VEGF的表达。结果 (1)TTC染色正常脑组织呈鲜红色,梗死区脑组织呈苍白色,并且随着再灌注时间的延长可见梗死区扩大,腺苷预处理组的脑梗死体积小于缺血再灌注组。(2)F组可见少量VEGF阳性表达,IR组和AP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后2 h开始出现VEGF阳性表达的细胞数量增多,24 h达到高峰,72 h下降,AP组在6 h、24 h VEGF阳性表达比IR组增强(P均<0.05),在72 h时AP组VEGF阳性表达较IR组减少(P<0.05)。结论腺苷预处理能够进一步增强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VEGF的表达;VEGF的表达增加可能是腺苷预处理诱导脑缺血耐受和产生神经保护作用的分子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头抱曲松钠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的神经损害程度、脑组织水肿以及谷氨酸转运体-1(GLT-1)表达的影响.方法 线栓法阻塞大鼠大脑中动脉,并于缺血后2h进行再灌注,造成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分为假手术组(S组)、脑缺血再灌注组(M组)、头孢曲松钠组(C组)3组,C组于造模后6h给予头孢曲松钠200mg/(kg·d),共5d.脑缺血再灌注ld、3d、5d时进行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和脑组织含水量测定,RT-PCR检测GLT-1 mRNA表达.结果 M组、C组较S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降低,脑组织含水量增加,GLT-1 mRNA表达相对量减少;M组上述改变在缺血再灌注3d时最明显,5d时有所减轻.在同一实验时间点,C组较M组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明显升高,脑组织含水量明显减少,GLT-1 mRNA表达量明显增加(P<0.01),且C组GLT-1 mRNA表达相对量随时间延长逐渐增加(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头孢曲松钠可能通过上调GLT-1 mRNA的表达来减轻脑缺血损伤和再灌注后脑水肿,从而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黄芪甲苷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神经保护作用和机制。方法应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模型(模型组),建模成功大鼠经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每毫升含黄芪甲苷1 mg)干预治疗(黄芪治疗组,再随机分为黄芪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另设对照组(插线进入大鼠颈内动脉10 mm后即刻退出)。Longa法评价大鼠神经行为功能,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大鼠皮质区神经元形态结构,TUNEL检测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检测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蛋白表达。结果经黄芪注射液治疗后,大鼠脑组织BDNF、VEGF、VEGFR2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显著增加,且BDNF主要在海马区表达,VEGF及VEGFR2主要在皮质区表达,脑组织凋亡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大鼠神经行为功能显著改善。结论黄芪注射液可通过增加BDNF、VEGF及VEGFR2的表达而抑制细胞凋亡,刺激神经再生,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改善大鼠的神经行为功能,黄芪中剂量和高剂量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缺血性大鼠脑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TNF-α的影响。方法将11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30只),模型对照组(40只),脑心通治疗组(40只),每组再分为缺血再灌注后12 h、1 d、3 d、5 d、7 d五个时间点进行处理。采用Zea Longa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缺血再灌注模型,利用MRI检查和Bederson评分筛选成功模型;每组五个时间点分别选取6只大鼠行MRI检查,动态观察使用脑心通胶囊后缺血脑组织变化过程,采用western blot、实时定量PCR分别检测梗死区脑组织NF-κB、MMP-9和TNF-α的蛋白和mRNA表达水平。结果脑心通治疗组脑梗死区域体积较模型对照组减少。脑心通治疗组NF-κB、MMP-9、TNF-α蛋白及其mRNA水平均明显低于模型对照组(均P0.05);假手术组MMP-9、TNF-α和NF-κB蛋白及其mRNA水平与脑心通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脑心通通过改变脑梗死区周围炎症因子表达水平来降低炎症反应,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脑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的变化,探讨厄贝沙坦干预的影响及其脑保护机??方法将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再灌注(IR)组、厄贝沙坦预处理组(厄贝沙坦组)[30 mg/(kg·d)连续灌胃3周].用线栓法制作右侧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TCC染色法测定梗死体积,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测定脑组织和外周血白细胞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和2型受体(AT2R)mRNA表达,放免法测定脑组织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及肾素活性.结果 (1)与IR组比较, 厄贝沙坦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显著改善,梗死体积减少.(2)再灌注后24 h和72 h, IR组大鼠的缺血侧和对侧皮质、下丘脑、脑干及外周血白细胞AT1R mRNA表达和AT2R mRNA表达均显著性高于假手术组(均P<0.01);而厄贝沙坦组IR后各时间点上述部位AT1R mRNA表达明显低于IR组(均P<0.01),AT2R mRNA表达高于IR组(均P<0.01).(3)在IR后 24 h和72 h,IR组大鼠脑组织和外周血AngⅡ水平、外周血肾素活性均显著性增高;厄贝沙坦组大鼠脑组织、外周血AngⅡ和肾素活性与IR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脑缺血大鼠脑内AngⅡ、AT1R、AT2R表达增高,厄贝沙坦干预对脑缺血的神经保护作用可能与拮抗AT1R、抑制AT1R mRNA表达、上调AT2R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体酮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脑组织内水通道蛋白-4(AQP4)的表达及血脑屏障通透性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96只,随机分为4大组:假手术组、手术组、溶剂治疗组和黄体酮治疗组,建立大脑中动脉栓塞再灌注(MCAO/R)模型,分别在缺血2h再灌注6h、1d、3d、5d 4个时间点将大鼠麻醉后断头取脑,采用Western blot法、伊文氏蓝(EB)渗出量及干湿重法分别测定脑组织AQP4的表达、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及脑含水量。结果手术组AQP4的表达、EB的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明显高于假手术组;黄体酮组AQP4的表达、EB的含量及脑组织含水量较手术组及溶剂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黄体酮可以降低缺血再灌注大鼠脑组织AQP4的表达,从而降低血脑屏障的通透性,减轻脑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依那西普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线栓法制作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MCAO)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和依那西普低、中、高剂量组。每组大鼠再随机分为3组,分别在再灌注1、2、5d处死。利用干湿重法测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法检测缺血脑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紧密连接相关蛋白-5(claudin-5)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各时间点脑含水量明显升高,MMP-9表达水平升高、Claudin-5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依那西普各剂量组脑含水量、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laudin-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且随剂量的增加,大鼠脑含水量、MMP-9表达水平明显降低,Claudin-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依那西普注射液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血脑屏障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MMP-9、增加claudin-5的表达水平,从而维持血脑屏障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通心络胶囊对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99只SD大鼠随机分为通心络治疗组、通心络预防组及未用药对照组,线栓法建立缺血2 h再灌注损伤模型,再灌注后1 h、1 d和5 d断头取脑.TTC测定脑梗死体积;干湿法计算脑含水量;电镜观察海马神经元超微结构;羟胺法检测SOD含量;TBA法检测MDA含量;比色法检测GSH-PX、钠-钾-ATP酶、NO含量;免疫荧光观察小胶质细胞活化情况.结果 在通心络药物干预下,大鼠脑梗死侧和梗死对侧含水量减少,脑梗死体积减小,缺血性海马神经细胞坏死肿胀减轻,SOD、GSH-PX和钠-钾-ATP酶含量增加,MDA、NO含量降低(P<0.05),小胶质细胞的表达减少.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能通过调节自由基、减轻钙内流和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机制减轻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补体C5a受体1(C5aR1)拮抗剂对小鼠脑缺血/再灌注(CIR)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CIR组(模型组)和C5aR1拮抗剂(PMX53)组。造模前3 h、再灌注24 h及再灌注48 h, PMX53组给予腹腔注射PMX53,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腹腔注射同体积生理盐水。再灌注72 h,使用改良Longa法对小鼠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TTC染色后计算缺血脑组织体积,干湿重法测缺血侧半球脑组织含水量,RT-PCR法检测缺血侧半球脑组织炎性因子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计算缺血侧半球脑组织ZO-1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脑再灌注72 h,与模型组相比,PMX53组小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脑含水量、脑缺血体积及炎性因子(IL-1β和TNF-α)的表达均降低(均P<0.05),ZO-1的表达升高(P<0.05)。结论 C5aR1拮抗剂可改善CIR后神经功能,减小脑缺血体积,减轻脑水肿程度以及减轻CIR后炎性反应,对血脑屏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亚低温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海马CA1区神经元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采用四血管阻断法建立大鼠全脑缺血模型。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组)、常温组(IR组)和亚低温组(HIR组)。各组在全脑缺血15min后分别再灌注6h、12h、1d、3d,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观察各时间点海马CA1区细胞形态学变化和TUNEL法检测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免疫印迹检测c-Jun蛋白表达。结果(1)HE染色结果 IR组和HIR组于全脑缺血再灌注后6h,HE染色未见明显改变,IR组缺血再灌注1d时CA1区出现严重改变,3d时损伤最严重,出现细胞数目减少,细胞胞体缩小、胞核固缩深染,损伤严重,排列紊乱,核膜不清,核仁消失。而HIR组海马存活的锥体细胞数较之IR组12h、1d、3d时间点均明显增加(P<0.05)。(2)TUNEL标记IR组于缺血再灌注后6h在海马CA1区阳性细胞开始增多,缺血再灌注1 d时阳性细胞数最多。而HIR组各时间点阳性细胞数均较IR组明显减少(P<0.01)。(3)免疫印迹结果全脑缺血再灌注后6h c-Jun蛋白在IR组海马CA1区表达开始增加,12h达高峰,持续到3d;HIR组在各时间点的表达均弱于IR组(P<0.01)。结论亚低温通过减少海马CA1区c-Jun的表达,抑制海马CA1区神经元的凋亡,可能是亚低温脑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金丝桃苷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金丝桃苷(Hyp)在缺血性脑血管病中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7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缺血对照组、Hyp组,后2组又根据观察时间点不同分为脑缺血2h后再灌注1、3、6、12、24、48h 6个亚组,每组6只,线栓法建立大鼠缺血再灌注模型,固定取脑干,湿比重法测定脑组织含水量。结果自3h起同时间点对照组和Hyp组脑水含量均显著高于假手术组(P<0.05),其中Hyp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yp能有效减轻大鼠缺血/再灌注早期脑水肿,有显著脑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2.
背景:脑缺血预处理可增加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可能导致脑缺血耐受的产生。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给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能够起到神经保护作用。 目的:观察缺血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的影响。 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缺血预处理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缺血预处理及模型组线栓法阻塞大脑中动脉制备脑缺血模型。预处理组在脑缺血-再灌注前3 d用插入尼龙线阻塞大脑中动脉,缺血2 h后再灌注22 h。模型组第一次手术将线栓前推5 mm,不阻断血流,其他同预处理组。假手术组仅插入尼龙线不阻塞大脑中动脉。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3组间神经细胞变化。用抗生物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法检测各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蛋白的表达。分别比较3组神经功能评分、光镜下脑缺血再灌注区神经细胞形态、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的表达。 结果与结论: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低于模型组(P < 0.01)。光镜下观察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预处理组缺血面积及缺血程度均减轻,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表达均明显升高(P < 0.05)。结果提示缺血预处理可能通过增强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而对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经细胞起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脑心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脑组织补体C3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脑心通对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损伤后脑组织补体C3表达的影响。方法:参照longa等方法制成大鼠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阻断(MCAO)模型,将大鼠分为假手术组、生理盐水组、大剂量脑心通组、中剂量脑心通组、小剂量脑心通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药物,于术后6h,24h,48h,72h和7d进行神经功能评分(NDS),处死后取脑组织观察脑含水量的变化,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测定补体C3的动态变化。结果:脑心通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分均降低,病理损伤均减轻,大、中剂量脑心通组治疗后脑水肿明显减轻(P<0.05),补体C3的表达明显减少(P<0.05)。结论:脑心通可能通过减轻脑水肿,降低脑内补体C3的表达对大鼠缺血脑组织损伤产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脑缺血再灌注大鼠不同时间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和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PDGF-B)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血管形成的关系。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MCAO/R)模型,分为假手术组和MCAO/R组,MCAO/R组缺血2 h后根据再灌注时间窗的不同分为0、6、24 h、3、7、14、21 d共7组,应用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并测定脑梗死体积,用免疫组化法检测CD34蛋白的表达水平并计数微血管密度(MVD),用免疫组化法检测bFGF和PDGF-B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bFGF蛋白表达水平在MCAO/R 6 h后即开始升高,3 d到达高峰,7 d开始降低。PDGF-B蛋白表达水平在MCAO/R 24 h后明显升高,3 d到达高峰,7 d有所下降,持续到14 d左右。MVD表达在MCAO/R 3 d开始升高,7 d到达高峰。bFGF和PDGF-B蛋白表达水平与MVD变化呈正相关(P<0.01)。结论 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诱导bFGF、PDGF-B和新生血管表达增加,激活内源性脑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AC133抗原及AC133 mRNA在缺血再灌注脑组织中的表达。方法:将成年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假手术组,脑缺血再灌注组。采用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线栓法模型。取缺血再灌注2、3、47、d作为观察点。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脑组织AC133抗原表达,RT-PCR法检测AC133基因的表达。结果:大脑缺血再灌注后4 d,AC133抗原在缺血大脑半球梗死区周围的部分中、小血管内皮细胞胞质染色阳性。而再灌注后2、3和7 d无阳性染色。脑缺血再灌注37、d缺血脑组织AC133 mRNA上调。结论:大鼠脑局灶缺血后AC133在基因和蛋白水平上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AC133可能参与大脑局灶缺血后血管内皮的功能。AC133 Expression in Brain of Ischemia-Reperfused Rat HU Xiang-Shu,ZHOU Dong,LUO Zu-Ming Department ofNeurology,Guangdong 999 Brain Hospital,Guangzhou 510510,China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ischemia/reperfusion,I/R)后信号转导介质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的活化情况以及脑心通对其影响。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90只,随机分成3组:假手术组、对照组和脑心通组(每组30只),分别于缺血前6日每日用生理盐水4mL、生理盐水4mL和脑心通0.48g/kg(脑心通用4mL生理盐水溶解)灌胃。采用线栓法致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模型,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的3h、6h、24h、48h和72h分别处死大鼠(各组每个时间点6只),将脑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TTC染色,TUNEL法观察细胞凋亡。结果:脑缺血诱导ERK活化,第6h达高峰,并持续到72h。脑心通组ERKs活化明显较对照组增强,而且各时间点ER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数脑心通组显著较对照组增多(P<0.01)。脑心通组TTC染色梗死体积及凋亡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较少(P<0.01)。结论: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可诱导缺血脑细胞部分ERK活化,脑心通干预可使缺血大脑海马ERK活化增强,减轻细胞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在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脑、肝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应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2h、1d、3d、7d时脑、肝标本中IGF-1蛋白的含量.结果 正常脑组织有低水平的IGF-1表达,脑缺血再灌注后2h后表达即有明显升高,1d时持续升高,至3d时达高峰,7d时又有所回落,其表达主要位于大脑皮质区.经方差分析,脑组织中IGF-1蛋白含量脑缺血再灌注组与对应各时间点假手术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假手术组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再灌注组1d和7d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脑缺血再灌注组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正常肝组织中有极低水平IGF-1表达,脑缺血再灌注2h、1d、3d后肝组织中IGF-1蛋白含量与假手术组各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脑缺血再灌注7d时与脑缺血再灌注组其余各时间点及假手术组对应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大鼠脑、肝中内源性IGF-1水平有明显变化,提示IGF-1的变化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关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步长脑心通对VD模型海马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将50只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西药(喜德镇)组及步长脑心通组,建立实验动物模型。分别于制模后、30天后应用免疫组化法分析大鼠海马部位VEGF分布情况。结果:步长脑心通组大鼠海马组织内VEGF明显增加。结论:步长脑心通能明显增强VD模型大鼠海马组织VEGF表达,从而减轻VD模型大鼠的缺血性损伤。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1,25(OH)_2D_3对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后炎性反应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造模前,通过一个月低维生素D饮食喂养,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局部缺血再灌注组(模型组)和1,25(OH)_2D_3组(治疗组)。造模前3 d始,假手术组和模型组每天腹腔注射2.4%乙醇,治疗组腹腔注射1,25(OH)_2D_3,共持续6 d。再灌注72 h后,Zea Longa法对鼠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干湿重法测量缺血侧脑组织含水量,RT-PCR法检测缺血侧半球IL-1βmRNA和TNF-αmRNA表达,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缺血侧半球NF-κB p65和Claudin-5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缺血再灌注后72 h,治疗组小鼠神经功能评分较低,缺血侧半球脑含水量、IL-1βmRNA、TNF-αmRNA和NF-κB p65表达显著减少,Claudin-5表达显著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25(OH)_2D_3减轻小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炎性反应,其机制通过抑制NF-κB的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