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对中国、加拿大网球教练员培训和资格认证系统进行探讨和对比.结论:独立于网协、由联邦、省政府和教练员协会组成的专门负责教练员培训的认证系统是加拿大宏观管理的最大特色.以教授对象个人需求和年龄为依据的培训等级划分、限制性的教练员技术水平准入门槛、激励性的再培训机制及突出执教和业务能力的培训内容等是加拿大网球教练员培训认证体系特色.另外,我国教练员培训和认证在管理技术、培训课程体系等方面急需改善.建议:网球主管部门应立足于项目长远发展,对教练员培训进行统一部署和规划并建立以现代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2.
能力认证被引入当今许多国家教练教育框架中,如加拿大的国家教练认证计划(NCCP),澳大利亚的国家教练资格认证计划(NCAS),英国教练员认证项目(UKCC),新西兰教练员认证计划(NZCS)等;能力认证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讨论平台的产生,如国际教练员教育大会(ICCE)——教练资格与教练员水平之间的联系。教练员的能力资格已被引入高等教练教育中。在采用过程定向法的教练方法中,教练员能力资格问题也常被用来讨论。  相似文献   

3.
一、培训概况为尽快提高我国足球教练员讲师的授课能力和培训工作的质量,并在2008年实现亚足联对中国足协B级教练员讲师的资格认证,中国足协于2008年2月25日-3月5日在昆明市亚洲体育城举办  相似文献   

4.
研究对象:参加我国羽毛球岗位培训的教练员、管理人员、岗培教师和专家共210人。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与分析:1.我国羽毛球教练员岗位培训,经过十几年的有序发展基本形成了自上而下的管理体系,培训机构比较健全,基本上能够满足我国羽毛球教练员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5.
珠三角私人健身教练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问卷调查等方法,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私人健身教练员职业现状的调查,发现目前存在私教从业人员年龄总体偏小、学历总体偏低、专业经历和教龄普遍偏短、对职业生涯规划不够重视、私教培训市场混乱和缺乏统一的私教资格认证标准等问题。因此,提出了建立法规性系列管理和私教职业申请资格和认证有效期、建立"校企"联合办学的私人教练员培训体系、重视私人教练员职业生涯规划等对策。  相似文献   

6.
能力认证被引入当今许多国家教练教育框架中.如加拿大的国家教练认证计划(NCCP)。澳大利亚的国家教练资格认证计划(NCAS),英国教练员认证项目(UKCC).新西兰教练员认证计划(NZCS)等;能力认证促进国际间的交流与讨论平台的产生,如国际教练员教育大会(ICCE)——教练资格与教练员水平之间的联系。教练员的能力资格已被引入高等教练教育中。[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教练员承载着培养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重任,其职业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和不可替代性,但我国对教练员的资格认证还缺乏规范的准入标准。研究认为:教练员的职业角色、运动员的发展要求已对教练员的执训资格提出挑战,建立教练员资格认证制度、确定教练员等级标准是提高教练员质量、应对该挑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二司羽毛球处从1989年初开始本项目教练员岗位培训工作.并于同年9月,成立了培训指导小组,将该项工作作为一项重要任务,纳入羽毛球处的日常工作轨道.根据教练员的现状,将岗培工作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划分为筹备,试行办班,总结三个阶段来实施.调查研究 认真筹备首先,选派精干的调研人员先后赴国家体委重点布局的福建、广东、上海等省、市羽毛球队进行实地考察,认真地组织座谈会,观摩训练,了解教练员的现状,并就岗位培训的形式、内容等问题进行了交流、探讨.与此同时,向21个省市的优秀运动队和业余体校函调.大量的调查资料表明,90年代以来,我国有贡献、有经验、有权威的教练员的年龄将日趋老化,他们即将退居二线或离开教练员岗位,而大批在岗或即将上岗的青年教练员尚缺乏实际的教学经验及专项理论知识,由此而产生的青黄不接现象,令羽坛人士忧虑.我们深深地感到,对教练员试行培训,已刻不容缓,尽快地提高教练员的综合素质,解决教练员的衔接问题,已成为发展羽毛球事业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体育师友》2019,(4):15-17
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淮安市羽毛球队的教练员、俱乐部和培训机构的教练员在从事少儿羽毛球教学或参与羽毛球训练的经历进行调查、收集、分析数据,总结出少儿羽毛球运动的难点技术,指导教练员在日常训练中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帮助学生领会技术动作,提高训练质量。  相似文献   

10.
教练员是田径运动发展体系中 的一个重要角色,也是国际田联发展计划长期关注的一个课题。对于许多国家田径协会而言,开发一套完善的教练员培训制度是有一定困难的。正是基于这一点的考虑,国际田联从1975年开始组织各种各样的教练员讲习班。讲习班对教练员培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在课程设计的合理性、讲师的资格认证以及教材的标准化方面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