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研究血清总胆固醇(TC)正常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冠心病(CHD)患者的脂蛋白谱特点。方法观察诊断明确的男性CHD225例,以年龄配对、生活水平相似的健康男子225例为对照。两组中均排除与脂代谢有关的疾病及用药。对血脂作多指标[14项,包括载脂蛋白(apo)8项]综合分析。结果CHD患者中TC高于5.17mmol/L者108例(48%),低于此水平者117例(52%)。高TC组的血脂特点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apoB增高为主,低TC组(TC平均4.41mmol/L,相应的对照组为4.81mmol/L)的特点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其亚类明显偏低,尤以apoAI低下最明显。多数HDL-C低的病例并无甘油三酯增高,部分病例以低HDL(包括HDL-C,apoAI、AI)为单一的血脂异常。逐步回归分析优选判断CHD的指标,在低TC组首选是apoAI,其次为脂蛋白(a);但高TC组以apoB为首选。结论低TC组在LDL致动脉硬化作用明显减弱的情况下,低HDL成为主要的(独立的)脂类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不同的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0例长期应用铜仿膜透析与25例聚砜膜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apo),包括apoA1、apoB及脂蛋白a(Lp(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铜仿膜透析组和聚砜膜透析组血清TG、TC、apoB、Lp(a)及TG/HDL水平均明显增加,HDL水平明显降低;与铜仿膜透析组相比,聚砜膜透析组血清HDL及apoA1水平明显增加,其余指标则没有明显改变。另外,聚砜膜透析组HDL水平及TC/HDL比值达致动脉硬化水平的百分比与铜仿膜透析组相比明显降低。结论:长期应用聚砜膜透析可改善透析患者部分血脂代谢指标,其确切机制尚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的透析膜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的影响及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检测20例长期应用铜仿膜透析与25例聚砜膜透析患者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脂(TG)、高密度胆固醇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和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载脂蛋白(apo),包括apoA1,apoB及脂蛋白a(Lp(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铜仿膜透析组和聚砜膜透析组血清TG,apoB、L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老年冠心病(CHD)患者的脂蛋白特点。方法 取健康老年组与CHD组做对照,分别做血清十项指标检测。包括TC,TG用酶法测定,HDL-C.apoA.B.CⅡCⅢ.E及Lp(a)用免疫比浊法测定。LDL-C依据公式计算。结果 健康老年组与CHD组比较,TC.TG.HDL-C.LDL-C.apoA,apoB,P〈0.001;apoCⅡ,P〈0.01。TG.TC分别与apoCⅡ.apoCⅢ极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脂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水平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9例血清总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均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po)AI、B100水平,并与41例健康人作了比较。组内差别用t检验,相关性比较用直线回归分析。结果HDL-C、apoAl含量及apoAI/apoB100比值显著低于健康人,差异显著至极显著(P<0.05~p<0.001),apoB100显著高于健康人,差异显著(P<0.05)。冠心病患者TC、TG及LDL-C与apoB100存在密切正相关。结论血清3poB100含量升高、apoAI含量及apoAI/apoB100比值降低是预测冠心病危险的最敏感、最准确的指标之一,特别是对血脂正常、无动脉硬化体征的冠心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血脂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载脂蛋白水平及其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检测39例血清产胆固醇(TC)及甘油三酯(TG)均正常的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蛋白及载脂蛋白(apo)AI,B100水平,并与41例健康人作了比较,组内差别用t检验,相关性比较用直线回归分析,结果HDL-C,apoAI含量及apoAI/apoB100比值显著性于健康人,差异显著至极显著(P〈0.05~P〈0.001),apoB100显著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解原发性肾病综合综合征患儿的血浆脂质变化情况。方法:观察了64例肾病患儿的血脂、脂蛋白及载脂蛋白的变化。结果:肾病患儿血浆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po)B100以及脂蛋白(a)「LP(a)」均明显升高,血浆HDL-C及apoA1与对照比较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老年冠心病患者脂蛋白(a)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不同类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44例和正常健康老年人30例血清脂蛋白(a)〔LP(a)〕、血脂和载脂蛋白的血清含量的变化。结果:显示CHD患者LP(a)水平(323.65±332.97mg/L)明显高于对照组(110.77±80.12mg/L,P<0.01),呈正偏态分布;而且,老年CHD组中LP(a)与其它血脂和载脂蛋白测定值,除总胆固醇(TC)外,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LP(a)与CHD的其它危险因子无相关性,但与低密度脂蛋白(LDL)和TC有一定相关性。提示LP(a)是CHD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作为CHD严重性的判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郭阳  赵艳艳 《现代康复》2000,4(5):680-681
目的:探讨血液光量子疗法(UBIO)对血清脂蛋白(a)「LP(a)」、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其载脂蛋白B(apoB)基因多态分布的影响。方法:将脑梗塞高血脂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30例,UBIO组36例,一疗程前后采外周静脉血检测上述指标。结果:UBIO疗法降低LP(a)、TC、LDL-C和TG有效率为79.2%、77%、68%、50%;UBIO疗法  相似文献   

10.
用ELISA法测定了71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MLDL)浓度,对比分析了患者血OM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I(apoA-I)、apoB100的浓度、变化及异常率,并分析了OMLDLI浓度与其它指的相关性。结果:CVD患者血OMLD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浓度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11.
心肌梗塞和脑梗塞脂蛋白(a)、血小板、蛋白激酶C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脂蛋白(a)[Lp(a)]、血小板(PLT)及其蛋白激酶C(PKC)在血栓性疾病中的变化及其作用。方法心肌梗塞、脑梗塞和健康对照组各24例,分别检测血清Lp(a)、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AI(apoAI)、载脂蛋白B(apoB)、血小板(PLT)及其膜和浆蛋白激酶C(MPKC和PPKC),对检测结果做统计学分析。结果心梗组和脑梗组Lp(a)、TG、apoB均明显增高,HDLC则明显降低,与健康对照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或显著性意义;PLT计数和MPKC活性增高、PPKC活性减低,与健康对照组相比,在心梗组呈差异有非常显著(P<001),在脑梗塞组差异有意义(P<005)。结论心肌梗塞和脑梗塞时除TG和apoB增高,HDLC减低外,Lp(a)、PLT及MPKC增高(PPKC减低),在血栓早(前)期起重要作用,对心梗和脑梗的发病起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病患者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EH)患者脂质代谢状况。方法:采用山西医科大学血脂研究室建立的常规方法测定了50例EH患者和45例人血浆TG、TC、HDL-C,同时,采用ELISA法测定了apoAI、apoB100含量。结果:EH患者TG、TC、LDL-C及apoB100均高于CG,HDL-C及apoAI显著低于CG,以脂蛋白和载脂蛋白变化明显,并且,随高血压病情进展,脂质紊乱加重。结论:EH本身存在脂质代谢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α)〔apo(α)〕表型分布特点及脂蛋白〔Lp(α)〕与老年冠心病的关系。方法:对104例老年冠心病(CHD)患者(陈旧性心肌梗塞31例,稳定型心绞痛38例,冠心病心律失常20例,心力衰竭15例)进行了血清apo(α)异构体多态性表型和血清Lp(α)及血脂水平检测,并与68例健康老年人对照分析。结果:CHD组Lp(α)和血脂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和P<0.01),检出11种不同apo(α)表型,其检出率CHD组为82.7%,对照组为75.0%,apo(α)低分子表型CHD组明显高于对照组(31.7%比16.2%,P<0.05)。回归分析显示apo(α)表型分子量与Lp(α)水平呈显著负相关(CHD组r=-0.9091,对照组r=-0.9479,P<0.05)。结论:apo(α)表型是Lp(α)水平的主要决定因素,其低分子量表型在临床上比Lp(α)水平更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检测265名冠心病病人及265名健康人的血钙、血磷与血脂,并行相关性分析。发现冠心病组血钙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血磷与对照组无差别;血钙与血磷的乘积亦明显高于对照组。相关分析表明,对照组血清总钙(TCa)与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载脂蛋白A1(ApoA1)及载脂蛋白B(ApoB)呈正相关;无机磷(IP)与各脂质成份无相关;钙磷乘积(TCa×IP)与LDL正相关。冠心病组TCa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外,与其它血脂成份均存明显正相关;IP与CHO,LDL及ApoB呈正相关;TCa×IP则与LDL和ApoB呈正相关。支持钙拮抗剂有助于保护动脉,减缓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脑血管病与血脂异常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杨柳 《现代康复》2000,4(6):872-873
探讨血脂与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对400例急性脑血管病患总胆固醇、甘油三脂、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I、载脂蛋白B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0例年龄,性别配对的对照组患进行对比。结果脑梗死组血清TC、TG、LDL、apoB含量显高于脑出血组及对照组,HDL、apoA-I显低于脑出血及对照组。结论:在预防缺血性脑卒中时,应重视对高脂血症的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16.
正常(或低)胆固醇冠心病患者的脂蛋白谱特点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 研究血清总胆固醇(TC)正常或低于平均水平的冠心病(CHD)患者的脂蛋白谱特点。方法 观察诊断明确的男性CHD225例,以年龄配对、生活水平相似的健康男子225例为对照。两组中均排除与脂代谢有关的疾病及用药。对血脂作多指标[14项,包括载脂蛋白(apo)8项]综合分析。结果 CHD患者中TC高于5.17mmol/L者108例(48%),低于此水平者117例(52%)。高TC组的血脂特点以低密  相似文献   

17.
用ELISA法测定了71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MLDL)浓度,对比分析了患者血OMLDL、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apoB100的浓度、变化及异常率,并分析了OMLDL浓度与其它指标的相关性。结果:CVD患者血OMLDL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LDLC浓度显著升高,apoAⅠ浓度降低,而TG、TC、HDLC及apoB100浓度无明显变化。除LDLC外,其余指标的异常率均显著低于OMLDL。OMLDL浓度与apoAⅠ呈等级负相关(rS=0.284,P<0.05),而与TG、TC、HDLC、LDLC及apoB100无显著相关性。作者认为OMLDL是目前脂代谢指标中最好的CVD危险因素判别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国人血清脂蛋白(a)分布情况,调查了1032名50岁以上干部的血清脂蛋白(a)[Lp(a)]水平,着重观察Lp(a)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值的影响。由于目前所用LDL-C测定法的结果都包含Lp(a)胆固醇[Lp(a)-C]在内,故以测定值减去0.3Lp(a)作为LDL-C校正值。本组Lp(a)的平均值为174mg/L,中位数105mg/L,,实测范围10~1200mg/L,呈明显正偏态分布。Lp(a)-C平均占LDL-C实测值的4.33%,校正后LDL-C平均下降0.13mmol/L,Lp(a)>300mg/L时半数标本Lp(a)-C占LDL-C的10%以上,在LDL-C较低而Lp(a)较高时对LDL-C的影响更大,此时Lp(a)-C可占LDL-C的20%~30%。单因素相关分析示Lp(a)与校正后LDL-C之间无明显相关,因为两者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比较这两项指标对评价冠心病危险的贡献大小时,最好对LDL-C值进行校正。  相似文献   

19.
老年痴呆患者血脂与脑脊液乳酸含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老年性痴呆患者血脂与脑脊液(CSF)中乳酸含量变化的关系。方法:痴呆组和对照组各14例,分别检测每组患者CSF乳酸含量及血清中血脂水平。结果:脂蛋a(Lpa),甘油三酯(TG),载脂蛋白B(apoB),高密度脂蛋白(HDL),CSF乳酸含量痴呆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20.
测定了60以上健康老年人68例,28例冠心病(CHD)和26例脑血管病(CVD)患者血清TG、TC、HDL-Ch、ApoAI、ApoB、Lp(a)、LDL-Ch/HDL-Ch(L/H)、ApoB/ApoAI(B/A)等九项脂类指标。应用ROC曲线对其在CHD和CVD中的检测意义进行评估。筛选出CHD的优选检测指标依次为B/A〉ApoB〉Lp(a)〉ApoAI〉TG;CVD的优选指标依次为B/A〉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