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孔庆军 《山东医药》2004,44(24):35-35
1998~ 2 0 0 3年 ,我们采用腹壁下埋藏的自体颅骨瓣修补去骨瓣减压术造成的颅骨缺损 2 7例 ,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18例、女 9例 ,年龄 15~ 5 6岁、平均36 5岁 ,均为闭合颅脑损伤患者 ,均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将自体颅骨瓣 (4cm× 6cm~ 12cm× 10cm)埋藏于腹壁下 ,2~ 3个月后取出用于修补颅骨缺损。手术方法 :2 7例均行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将取下的颅骨瓣于严格无菌操作下埋藏于患者自己左下腹部皮下 ,2~ 3个月取出再植。再植时骨瓣与骨窗缘分别钻孔 4~ 6个 ,完全对位 ,丝线牢固固定。骨瓣中间钻孔数个 ,以利于骨瓣…  相似文献   

2.
患者女,45岁。因左腹部包块2月入院。病人19年前患腰椎结核,于当地医院行经腹膜外病灶清除术治愈。2个月前健康查体时发现左侧腹部有一10×7厘米肿块,质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7岁,因反复发作性皮下瘀斑3年,左下肢痛伴左臀部及大腿外侧部巨大血肿半月入院。既往有发作性头痛史3年,家族中无类似出血史。检查:血压90/60。左臀部及大腿外侧有两个巨大血肿15×15厘米,15×20厘米),高起压痛,局部发热,  相似文献   

4.
骨脂肪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勇  汤继文 《山东医药》2002,42(23):31-31
患者女 ,5 9岁。因发现左小腿外侧肿块并疼痛 10天而就诊。患者行走时左小腿外侧疼痛 ,休息后缓解。无发热 ,无外伤史。查体 :左小腿腓骨头下方 4 cm处 ,可扪及一质硬肿块 ,约2 cm× 2 cm,固定不活动 ,压痛明显。局部皮肤无充血 ,无浅静脉曲张 ,局部皮温不高。感觉、肌力无减退。X线片示左侧腓骨头下 4 cm处 ,局部骨皮质隆起 ,隆起处可见梭型低密度透亮区 ,呈溶骨样破坏 ,无骨膜反应。术中见左腓骨头下 4 cm处皮质隆起 ,约 2 cm× 1.5 cm大小 ,皮质薄 ,与周围软组织分界清 ,肿瘤内部呈淡黄色油脂样组织。予以局部刮除。术后病理诊断 :骨脂…  相似文献   

5.
一例21岁女性患者,因发作性不省人事、抽搐、反应迟钝半个月入院。一年前患者曾因不规则发热、四肢关节红、肿、疼痛,伴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在某院按风湿性关节炎治疗效果不佳。近两个月来,出现持续性头痛阵发性加重,并伴有呕吐、心慌、言语减少。半个月前突然不省人事、四肢抽动、双眼上翻,并伴有尿失禁,一次历时约20分钟,发作后反应迟钝。体温38℃,血压120/80。患者神志清,表情淡漠,反应迟钝,无语。面部潮红,双颊部可见点状红色丘疹。左耳后有两个1×1.5厘米的黑色结痂,脱发明显。双肺散在干性罗音,心率134次/分,律整。肝上界在第5肋间,肋下2厘米,质韧,有触痛。脾肋下未及。双膝关节肿胀,压痛。左腘窝处有一1.5×2厘米边缘不整的隆起,中央  相似文献   

6.
孙宝君  俞森洋 《中华内科杂志》2001,40(7):500-502,T002
病历摘要患者男 ,85岁。因左上肺癌术后 1年 8个月 ,咳嗽、咳痰1周入院。患者于 1998年 4月发现左上肺阴影 ,7月行左上肺前段楔形切除术 ,肿瘤大小为 3 0cm× 2 0cm× 1 8cm。病理诊断为左上肺前段中、高分化乳头状腺癌 ,切缘支气管残端及主动脉窗淋巴结未见转移。 1999年 3月行肺部CT检查 ,发现左上肺有一 1 2cm× 1 0cm结节状密度增高影 ,考虑为肿瘤复发 ,于 4~ 5月行局部放疗 ,共 75Gy。放疗后复查X线胸片和肺部CT ,未见变化。 9月复查肺部CT ,病灶为1 2cm× 2 0cm ,骨扫描示左髂骨转移。 2 0 0 0年 1月行健择…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128例,其中65例行小骨窗开颅手术(小骨窗组),63例行常规骨瓣血肿清除术(骨瓣组),比较两组患者血肿清除率、手术时间、术后再出血、住院时间、病死率等指标、术后1个月对患者进行GCS评分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血肿清除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患者手术时间与住院时间均小于骨瓣组(P<0.05),小骨窗组术后再出血率高于骨瓣组,术后并发症低于骨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GCS评分在9~12分的患者术后1个月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瓣组病死率15.9%,病死率4.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患者术后3个月ADL分级发现,骨瓣组患者总有效率42.9%,小骨窗组患者总有效率66.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短、临床效果好、死亡率低,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本科自1984年以来收治左房粘液瘤4例,皆是女性,年龄32~41岁;病程8个月~2年。术中见左房内瘤体呈葡萄状(3×3×2~8×7×5cm),3例为棕黄色胶胨样,1例呈黄白色。现报告其中1例。  相似文献   

9.
例1:女,50岁。因腹胀,便稀5个月入院。大便每日5~6次,有时带脓血,伴有里急后重。2年前曾患结核性腹膜炎。查体:左下腹压痛;肛诊:直肠下端触及3×4×2厘米肿物,中等硬度,表面不平;钡灌肠:直肠粘膜不规则、僵硬。拟诊直肠癌。后经  相似文献   

10.
患者傅某,男性,58岁,山西籍,修配技工,于1964年3月以肺結核入院。入院后体格检查所見除肺結核之一般体征外,同时发現,第5、6、7胸椎明显压痛,脊椎后凸,活动制限(前曲10°左右),左腕关节背侧有相之3个隆起肿块,其大小分別約为1×1,2×2,3×4厘米,表皮不红、不热、压之不痛,有张力性搏动感,且随伸肌总腱活动一致。化驗检查:红細胞304万,血紅蛋白9克,白細胞6,950,中性84%,淋巴16%,血沉70毫米,痰中結核菌阳性。  相似文献   

11.
例1:男,47岁,经脑CT发现左小脑半球蚓部有一4×4×4厘米的低密度区,诊断为左小脑半球囊性肿瘤。于1986年7月15日在山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施行颅后凹开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1988~1992年,共行结肠造瘘173例,其中左侧结肠造口术155例,右侧结肠造口术7例,横结肠造口术11例。永久性结肠造口术148例。术后发现拖出结肠段坏死3例。一、病例简介例1:患者男,56岁。大便次数增多伴肛门坠感半年余,大便带血2个月而入院。直肠镜检查发现距肛门5厘米直肠左侧壁有3×4厘米菜花状肿物。病理报告为直肠腺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30岁,体重58kg,因左股骨下端肿物疼痛10个月,加重4个月而入院。体检:左股下端有一20×20×20cm肿  相似文献   

14.
<正> 一、病例资料刘××,女,21岁,病案号39316,患者入院前2个月因匕首刺伤左胸部,在当地医院急诊开胸探查,术中见左侧肺下叶基底段破裂,左心室破裂3cm,缝合心室破口,切除左下叶撼底段,术后约20日出现肝大、腹水,诊断为心衰,经强心利尿后,症  相似文献   

15.
结肠原发性鳞状细胞癌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女 ,37岁 ,腹痛伴血便 3个月 ,腹部包块半个月入院 ,体格检查 :神志清 ,消瘦面容 ,体温 37.4°C ,脉搏84次 /min ,呼吸 2 2次 /min ,血压 16 / 12kPa。左下腹可触及8cm× 6cm× 5cm大小肿块 ,质硬 ,活动可 ,触痛。X线检查 :见乙状结肠上段长 7cm充盈缺损 ,肠管局部狭窄 ,壁破坏 ,残缺不齐 ,局部僵硬 ,降结肠被动性扩张 ,升结肠、横结肠充盈不良。临床诊断乙状结肠癌。术中见乙状结肠内有一隆起型肿物 ,大小为 8cm× 6cm× 6cm ,侵及深肌层及浆膜层 ,并与降结肠、左子宫附件黏连。病理检查 :距下切缘 4cm处见…  相似文献   

16.
患儿男性,10个月,于生后数日即发现右侧阴囊内有一栗子大小肿物,因突然哭闹,右侧睾丸触痛、发热而就诊。查体:于右侧阴囊可触及3×2×2厘米之肿物,质较硬,有明显触痛及压痛。肿物上方可触及条索状物,较对侧精索明显增粗,触痛。初诊为右侧腹股沟绞窄性疝,即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精索淤血水肿,右侧睾丸约2.5×2×2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治疗中的临床特点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月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医院神经外科住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神经内镜组50例,小骨窗组62例。分别采用神经内镜血肿清除术和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率、术后并发症,并对2组患者入院时和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S)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神经内镜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0%vs 83.9%,P0.05)。神经内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小骨窗组,血肿清除率明显高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和神经内镜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明显高于入院时,NDS评分明显低于入院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内镜组术后3个月ADL评分明显高于小骨窗组,NDS评分明显低于小骨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骨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神经内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4.2%vs 20.0%,P0.05)。结论在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手术中,神经内镜下血肿清除术明显优于小骨窗开颅显微镜下血肿清除术,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左房机械功能对持续性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电复律术后疗效影响。方法选择30例持续性房颤成功电复律患者,应用超声心动图测定其电复律术后48 h静息时窦性心律(简称窦律)下最大二尖瓣口面积、A波速度峰值(PMA),E波速度峰值(PME),计算左房射血力,测量左房内径,随访2个月,分析左房机械功能指标与持续性房颤电复律术后复发的关系。结果有11例(36.7%)患者电复律术后2个月复发,复发组左房射血力较窦律维持组明显下降[(8.5±2.4)×10-5N vs(11.4±3.6)×10-5N,P=0.020〗;复发组6例左房机械功能低下,较窦律维持组(5例)显著升高(54.5%vs 26.3%,χ2=4.9,P=0.042)。而复发组左房内径有增大的趋势(37.3±4.1mm vs 34.4±4.2 mm,P=0.077)。结论左房机械功能低下是持续性房颤电复律术后近期复发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9.
病例李××,男,5岁,住院号110898。因左上眼瞼肿胀3年半,加重二年于1963年11月15日入院。病史:三年半前左上眼瞼肿胀,逐漸加重,且长出一紅肉状赘物,不痛,无发热、呕吐、尿多、尿頻等症状,食欲精神如常。患儿生后身材矮小,右側瞼顳部多毛,家属中无类似患者。查体: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正常,体重14公斤,身长89厘米。发育营养欠佳,神志清,精神活泼,全身毛发較多,右瞼、頸、前胸、腹、背可見褐色及咖啡色大小不等色斑。二耳后顳部可捫及似枣核大到麦粒大散在結节,右肩及左小腿后有2花生米大小軟結节,可活动,无压痛。头顱左右不对称,右后枕部可捫及3×4厘米~2,左右項部有3 × 2厘米~2及3× 4厘米~2之顱骨缺損,边緣清楚,不整齐。右上唇  相似文献   

20.
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35岁,因突发胸痛4小时入院。既往10个月前因胸痛,喀血在当地医院检查提示肺栓塞,查血小板150× 109/L,予以口服华法林治疗一段时间症状缓解后自行停药。2 个月前左下肢疼痛,肿胀,检查示左髂股段静脉有血栓,复查血小板120×109/L,两天后再查血小板105×109/L,继续口服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