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支具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护理。方法:对我院1998年1月~2003年1月采用支具治疗获得随访的196例AIS患儿通过实施心理护理;指导患儿正确穿戴支具;积极预防并发症;同时教会患儿行脊柱功能训练等综合措施进行护理。结果:在随访的196例AIS患儿中无明显肢体神经受压、肌力减退、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症状等支具并发症出现,均完成了支具穿戴要求时间。全部病例经过1~5年,平均3年的随访,181例患儿脊柱畸形外观及Cobb角均有较大改观,总有效率为91.41%。结论:加强护理干预,对Cobb角<40°病例的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支具治疗有明显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
对26例采用不同手术固定方式后的双胫骨骨折患者早期结合负重功能支具治疗,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提高支具治疗认知度,患肢康复锻炼保持肌肉力量,掌握支具使用时机进行负重行走练习,保护患肢软组织减轻肿胀,出院后定期复查调整支具。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寰枢椎半脱位患儿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5例寰枢椎半脱位患儿予以牵引复位2~3周,颈部支具固定3~4周,并做好枕颌带牵引、颈椎支具固定的护理。结果 25例患儿经治疗后头颈倾斜和颈痛症状消失,头颈活动正常,X线片显示寰枢关节解剖位置恢复正常,随访半年无复发病例发生。结论枕颌带牵引复位,颈椎支具固定,并做好牵引及颈椎支具固定护理,防止牵引并发症的发生,同时结合抗炎及对症治疗、心理护理,能促进寰枢椎半脱位患儿的康复。  相似文献   

4.
脊柱外固定支具的临床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满足脊柱手术后患早期下床活动,更好的保持脊柱稳定,采用聚乙烯塑料自行研制各种脊柱外固定支具应用于各种脊柱疾病术后患675例,术后5~8个月去除支具,随访577例,除l例发生意外,均获得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自1960年James首次应用Halo-vest(头胸背心)外固定架治疗颈椎损伤以来,该支具已广泛应用于脊椎损伤的治疗。它是目前唯一三维维持颈椎稳定性的外固定支具。Halo-vest架在临床上保守治疗或联合应用手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病人,它可使颈椎稳定性遭到破坏的病人立即获得颈椎稳定,不限制病人的早期活动,免去长期卧床的痛苦,减少护理的工作量,有利于病人早期康复。1998年1月-2005年5月,我科对22例Hangman骨折病人应用Halo-vest架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其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科自2001年起对下肢骨折病人支具外固定护理,经临床观察,效果明显优于石膏外固定。现介绍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2001年—2005年我科下肢骨折外固定病人160例,其中,男96例,女64例;102例采用支具外固定,58例采用石膏外固定。[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展支具应用在患儿下肢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及护理方法。方法对28例下肢骨疾病患儿应用外展支具代替传统的石膏固定,并进行使用中及使用后的随访。结果所有患儿均随访2个月至其停用支具,X光片显示患儿股骨截骨处均有新生骨痂形成、使脱位的股骨头回纳至正常位置、促进股骨头的生长发育,达到去除外固定的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外展支具应用在患儿下肢骨疾病治疗中替代了传统的石膏固定,可以使患儿早期进行康复训练,防止肌肉萎缩及关节的僵直,并能很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同时该支具的透气性及可适度调节松紧性,方便了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8.
许娜张晓娟  侯春影 《护理研究》2007,21(11):2971-2971
骨科治疗护理工作中,支具的应用相当广泛。支具是一种以减轻四肢、脊柱、骨骼肌系统的功能障碍为目的的体外支撑装置。但临床现有的支具普遍通气性差,各个侧面均为封闭型;病人使用支具后骨隆突部位尤其是跟骨结节后方极易出现压疮。护理人员经长期护理实践,时现有支具进行改进,并经200例骨科病人试用,均未出现压疮。现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脊柱侧凸后路截骨矫形术后,佩戴支具护理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对11例截骨术治疗的脊柱侧凸畸形患者(Cobb角>100°)进行支具佩戴护理与指导。结果 9例于术后3 d佩戴支具下床行走;5例4 d佩戴支具下床行走;2例术后5 d佩戴支具下床活动。11例患者随访6个月,都达到骨性融合,无手术并发症和支具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脊柱侧凸畸形后路截骨矫形术后佩戴支具,进行有效护理和康复指导,可使患者早期离床活动,促进截骨愈合,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改良舍努支具治疗120例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的护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良舍努(Cheneau)支具是治疗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弯(AIS)的一种胸腰骶外固定支具。报告了120例AIS患儿应用改良Cheneau支具治疗的护理。穿戴前进行全面评估,解除患儿思想顾虑,做好各项宣教;穿戴后进行连续护理观察,重视患儿的感受和需求,反复强调注意要点,注意预防并发症,包括皮肤压疮,肢体肿胀麻木,神经受损,肌力减退,呼吸、消化系统症状等;治疗期间加强功能锻炼,包括腰背肌锻练、脊柱主动运动和脊柱体操。本组有2例因矫形垫压迫过紧造成皮肤红肿、水疱,调整后症状消失;1例因疼痛加重去除支具,调整压力垫后疼痛消失。其余患儿脊柱外观均明显改善,疼痛减轻,脊柱柔软度增强。  相似文献   

11.
我科2005年9月9日收治1例颈2齿状突骨折患者,临床上采取颈前路中空钉内固定治疗。通过全面综合评价,明确护理诊断,并根据病情的改善,分阶段制定切合实际的护理目标,通过实施相关措施,患者于10月14日在头、颈、胸矫形支具保护下,下床行走自如,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专案在提高胸腰椎疾病病人术后支具佩戴正确率中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3月—2019年4月外科收治的初次行胸腰椎手术的42例病人作为对照组,对其进行支具佩戴情况的调查,分析支具佩戴错误的性质及原因,制定护理专案改善措施。选择2019年7月—2019年8月开展护理专案后外科收治的初次行胸腰椎手术的39例病人作为试验组,比较两组病人的支具佩戴正确率与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结果:开展护理专案后试验组病人支具佩戴正确率为84.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86%(P<0.05);试验组病人出院时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胸腰椎疾病病人术后支具佩戴问题进行护理专案改善活动,能明显提高病人佩戴支具的正确率,提高病人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胸腰骶支具是一种应用于脊柱融合术后病人的外固定支具,目的为对手术后脊柱制动,增加其稳定性,缩短卧床时间,提高手术疗效.介绍了25例病人使用胸腰骶支具的方法与护理,即佩带支具前讲解并演示佩带和取下支具的方法,下床前进行下肢活动训练,教授正确的上、下床方法,详细讲解佩带支具后日常起居的注意事项,指导病人进行腰背部肌肉训练,教会保养支具的具体方法.本组均达到固定和矫正目的,脊柱融合满意,未发生护理并发症.  相似文献   

14.
为满足脊柱手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更好的保持脊柱稳定,采用聚乙烯塑料自行研制各种脊柱外固定支具应用于各种脊柱疾病术后患者675例,术后5~8个月去除支具,随访577例,除1例发生意外,均获得了良好的辅助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纤支镜检查中的护理配合心得体会进一步探索纤支镜检查中的护理规范。方法:总结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月成功进行的纤支镜检查中术前、术中、术后护理经验教训。结果:160例患者纤支镜检查均顺利进行,达到了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结论:纤支镜需要医生和护士共同配合,这就要求护士进一步规范操作熟练掌握这一护理技能。  相似文献   

16.
夏琍群  沈蓉 《现代护理》2007,13(2):152-153
目的探讨髋关节矫形支具在儿童髋脱位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30例行切开复位手术的髋脱位患儿应用髋关节矫形支具代替传统的髋人字型石膏,并进行术后的随访分析。结果所有病例均随访2个月至患儿停用支具,X线摄片患儿股骨截骨处均有新生骨痂形成,达到去除外固定的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2例出现足后跟皮肤发红,减少局部受压,按摩足后跟,加强交接班,2d后皮肤颜色正常。1例切口有渗液,给予换药,保持切口干燥,做好大小便护理,4周后切口愈合拆线。结论髋关节矫形支具在大龄儿童的手术时能替代髋人字型石膏,并能更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术前需做好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及支具有关知识的讲解,准确定制支具;术后应掌握支具使用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督促早期功能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和减少髋关节周围粘连和功能受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髋关节矫形支具在儿童髋脱位切开复位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对30例行切开复位手术的髋脱位患儿应用髋关节矫形支具代替传统的髋人字型石膏,并进行术后的随访分析.结果 所有病例均随访2个月至患儿停用支具,X线摄片患儿股骨截骨处均有新生骨痂形成,达到去除外固定的标准,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2例出现足后跟皮肤发红,减少局部受压,按摩足后跟,加强交接班,2 d后皮肤颜色正常.1例切口有渗液,给予换药,保持切口干燥,做好大小便护理,4周后切口愈合拆线.结论 髋关节矫形支具在大龄儿童的手术时能替代髋人字型石膏,并能更好地恢复髋关节的功能.术前需做好患儿、家属心理护理及支具有关知识的讲解,准确定制支具;术后应掌握支具使用中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督促早期功能锻炼,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防止和减少髋关节周围粘连和功能受限.  相似文献   

18.
本文总结了1例大腿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患儿的围手术期护理,护理要点包括:术前注意心理、营养护理及完善各项术前准备;术后注意基础护理、伤口及引流管护理、支具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预防护理、支具的维护以及康复指导等等。结果:经过全体医务人员21天的治疗和护理,患者伤口愈合良好,无术后并发症,患肢无肿胀,带支具出院。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并指畸形术后动力性支具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方法 对2009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30例小儿手部先天并指手术拆线后即佩戴自制动力支具9个月~2年,支具内垫以压力垫,可以是薄型海绵或疤痕贴或elastomere,起到软化疤痕,减少指蹼瘢痕增生作用.使用时注意压力的调整,观察患指皮肤血液循环,加强患指功能锻炼.结果 30例并指畸形患儿未发生瘢痕挛缩,手指关节伸屈自如.结论 小儿先天并指畸形术后常规佩戴低温热塑功能支具,对预防术后瘢痕挛缩、瘢痕增生及手功能恢复疗效显著,且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20.
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股骨干骨折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青芳  王英  何斌 《护理与康复》2009,8(4):297-298
总结32例儿童不稳定股骨干骨折行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的护理。护理重点是完善术前准备,术后加强感染的观察及预防,重视疼痛护理、石膏托或支具的护理,早期康复锻炼,做好出院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