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彩棉弹力织物的开发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楼利琴 《上海纺织科技》2006,34(5):52-53,58
采用彩棉、白棉和LF纤维三元混纺纱线开发了彩棉弹力新品.文章在分析彩棉性能的基础上介绍了彩棉弹力织物的产品设计和生产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2.
行业动态     
《江苏纺织》2004,(2):52-52
我国彩棉产业面临重新布局据悉,在中国,新疆中国彩棉股份有限公司一花独放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有更多的知名企业将介入中国彩棉产业。据中国彩棉公司董事长赵小林介绍,该公司已经和八一钢铁公司、天山纺织公司达成合作意向,将控股的上海天彩棉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股权分别向这两家上市公司出让。公司授权上海天彩作为国内“天彩”牌天然彩棉产品的独家研发、生产、销售企业,并有偿使用“天彩”品牌。两家上市公司的加盟,不仅能解决中国彩棉公司资金紧张问题,还能通过上市公司的资金、市场运作能力,使彩棉产业迅速发展。中国彩棉公司将完全退…  相似文献   

3.
测试了天然彩棉纤维的摩擦系数,得出天然彩棉纤维的摩擦系数较小的结论。论述了摩擦系数对彩棉生产和彩棉织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中国纤检》2014,(5):52-53
新疆彩棉占据国际彩棉产业主导地位 近日.据有关部门统计,2013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500多个品种的“天彩”牌彩棉终端产品畅销意大利、美国、法国等十几个国家,创汇2000余万美元。目前,兵团彩棉供应量占世界总量的60%,占国内总量的95%,兵团已占据国际彩棉市场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5.
天然彩棉是指天然生长的带有颜色的棉花.目前,用于实际生产的有棕、绿两个品系.认识了解天然彩棉的性能特点和发展历史,掌握其生产加工方法、工艺流程和特性变化规律,可以客观、公正、全面地评价天然彩棉及其产品,有助于天然彩棉的开发利用,对致力于天然彩棉的开发、生产和品牌运作企业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推动彩棉产业以及健康、环保纺织品的发展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详细介绍了棕色彩棉和白棉的品质特点,针对彩棉转杯精梳纱生产工艺,对精梳落棉率、分梳辊转速、纺杯转速等重要工艺参数进行了对比试验,得出了彩棉转杯精梳纱质量在落棉率23%、分梳辊转速6.7 kr/min、纺杯转速42 kr/min时为最佳的结论;并对彩棉转杯精梳纱、彩棉转杯普梳纱和彩棉环锭普梳纱进行了质量对比,表明彩棉转杯精梳纱成纱质量优良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在彩棉中添加少量白棉,可降低纺纱难度及纺纱成本.  相似文献   

7.
探讨了酸、碱处理对棕色彩棉颜色稳定性的影响,发现碱处理对棕色彩棉颜色稳定性影响较大,酸处理对彩棉颜色稳定性影响较小。采用金属阳离子对棕色彩棉进行固色处理,研究了棕色彩棉经不同金属离子处理后再进行碱处理的颜色变化。结果表明,经Cu2+、Ca2+、Zn2+和Mn2+处理后的棕色彩棉再进行碱处理时,彩棉颜色相对稳定,其中颜色变化程度最小的为经Mn2+处理的棕色彩棉,其色差值ΔE为1.7,说明采用金属离子处理可提升彩棉的颜色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信息之窗     
国外彩棉产业发展现状  美国彩棉研究水平领先1 988年 ,美国德克萨斯州棉花研究中心的两位棉花育种专家开始专门从事彩棉的选育工作 ,于 1 992年进行彩棉的规模生产和市场销售 ,并将培育出的绿色和棕色的彩棉品种进行注册登记。到 1 994年 ,美国生产的彩棉、原棉已达到 2万 t,占全美国棉花总产量的 1 %。美国在彩棉品种培育、生产开发、产品销售等领域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埃及彩棉产业蓄势待发埃及彩棉的育种与裁培始于 70年代中期 ,由埃及国家产业部所属的全国农业科研中心直接领导 ,实行封闭式管理 ,对外保密。据悉 ,埃及现已培育…  相似文献   

9.
探讨彩棉的纺纱加工技术特点.介绍了彩棉的品质与性能,分析了彩棉品质指标差的原因.对彩棉在加工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异性纤维混入问题、纺纱品种、用棉量及各工序的加工特点作以总结.指出:彩棉加工要重视异性纤维混入问题、加大用棉量、加强纤维的混和和除杂、多采用精梳加工工艺及棉条混和的工艺路线、粗纱和细纱捻系数应稍大控制,以保证彩棉纺织品的质量水平.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彩棉的品质特性和纺纱工艺过程,对彩棉和白棉混纺精梳针织纱的混合方式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在清棉工序使用多仓混棉使彩棉充分混合,在清花、梳棉工序彩棉、白棉单独生产,有利于根据原料性能不同采用不同的工艺;彩棉和白棉在预并上进行混合,确保彩棉、白棉混合均匀,使成纱无色差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家用洗涤对天然彩色棉织物性能的影响,制备了含天然彩色棉的机织物,采用FAST对洗涤后织物的风格进行研究。研究表明:首次洗涤对织物风格的影响最大,织物在初次洗涤后有变柔软和丰满的趋势,随着洗涤次数的增加,织物风格丰满度逐渐下降而使织物有变滑爽的趋势;与纯白棉织物相比,含彩色棉的织物经过家用洗涤后有挺括、成型性变好的趋势;Lyocell纤维的加入,使彩色棉织物变得滑爽,家用洗涤后织物的剪切刚度下降,穿着相对舒适。  相似文献   

12.
天然彩棉针织物生物酶整理工艺质量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天然彩色棉针织物生物酶整理的工艺质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天然彩色棉织物采用生物酶整理工艺可提高耐洗、耐摩擦和耐汗浸等色牢度,也能提高织物的服用性能,是天然彩棉织物后整理工艺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13.
利用三氯化铁金属盐对天然彩棉的类媒染作用,在提高彩棉织物色牢度的同时会与彩棉色素作用产生色变的特性,探讨了以瓜尔胶作为传递金属盐载体使彩棉织物局部变色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瓜尔胶金属盐离子有较好的相容性,与彩棉有极佳的亲和力,且糊料粘度及性能均不受盐离子浓度影响,可取得良好的色变效果.  相似文献   

14.
吴燕萍  张坦 《染整技术》2012,34(8):25-29
本文探讨了棕色天然彩色棉织物生物酶处理的生态整理工艺,解决了常规的前处理工艺中彩棉色光不稳定、强力损伤大的现象,同时提高了织物的去杂效果。  相似文献   

15.
棕色彩棉机织物染整加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阐述了棕色天然彩棉机织物的酶退浆、碱精练、酶柔软整理等染整加工工艺;论述了彩棉染整加工的性能和特点,并将彩棉织物与普通染色棉织物的色牢度和品质性能进行了各种测试比较。  相似文献   

16.
为充分发挥天然彩色棉的原料优势,采用天然彩色棉与其他纤维混纺、交织的方法,开发了彩条、彩格等高档条格衬衫面料;结合彩色棉的性能特点,从纺纱、织造到后整理等彩色棉产品生产的整个过程,进行了免浆织造、绿色整理等工艺技术的开发与攻关;实现了全程采用环保方法进行彩色棉产品的生产.  相似文献   

17.
彩色棉/白棉混纺针织物生物酶处理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中性抛光一纤柔酶CR对经过纤维素酶前处理的棕棉/白棉(50/50)混纺针织物进行整理,通过正交试验,在对织物强力损失率、减量率及起毛起球性能进行综合评判的基础上,得出彩色棉混纺针织物酶处理的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18.
天然彩色棉和真丝由于材料的吸湿膨润性不同,制成的条格针织物在实际洗涤后会造成接缝处收缩不一、外观不平滑等问题。采用升温浸润的方法用1,2,3,4-丁烷四羧酸(BTCA)对天然彩色棉/真丝条格针织物进行平整整理,在BTCA质量分数1%的就获得了良好的条格接缝洗涤平滑效果。该整理效果具有洗涤耐久性,经过20次家用洗涤后,整理效果依然良好。BTCA整理会对棉材料的强度造成明显的损伤,因而BTCA质量分数浓度不宜过高,建议不要超过3%。  相似文献   

19.
色织毛棉灯芯绒织物采用棉经与毛纬交织,文章对该产品的规格设计、工艺设计及技术要点作了说明,并在服用性能及风格特征上与传统灯芯绒织物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20.
对电脑测配色公式进行推导,建立适合有色棉底布套色的基础数据库。染料总用量相同,采用单一染料分别对空白棉织物单次和两次进行染色,结果显示分次染色后棉织物的K/S值低于单次染色。根据该现象,对现有的套色功能提出质疑。分别建立以空白棉织物和有色棉织物为底布的基础数据库并对数据库的套色准确性进行测试,结果显示直接采用有色棉织物为底布建立基础数据库获得的各染料单位浓度的K/S值应用于有色棉织物套色更符合套色的染色过程,降低了套色次数,减少了套色时间。本文根据实际情况对电脑测配色理论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拓展,并为采用电脑测配色对有色棉织物修色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