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选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和响应面优化相结合的方法,对酵母菌CGMCC2.119发酵玉米加工副产物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发酵产物中酵母菌数。首先通过二水平PB设计对影响酵母菌发酵的6个因素进行筛选,得出影响发酵产物菌数最大的3个因素: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初始pH;再利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3个因素,得到最优发酵条件:发酵时间60 h、接种量7.93%和初始pH为7.42。经过试验验证:其发酵产物中酵母菌数达1.90亿个/g,比理论预测值高1%。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通过将单因素、Plackett-Burman筛选与响应面分析3种方法相结合来优化饲用粪肠球菌EXW 27培养条件。以单因素试验为基础,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筛选显著影响菌株EXW 27发酵活菌数的培养条件,然后用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最后通过响应面分析确定主要影响因素的最佳值。结果表明:菌株EXW 27发酵培养条件为:初始pH 7.7、培养温度38.3℃、装液量120 mL/250 mL、接种量6%、摇床转速210 r/min、培养时间18 h,在此最佳条件下,菌株EXW27的活菌数为3.18×1010cfu/mL,比优化前提高了近3倍。  相似文献   

3.
以甜菜糖蜜为唯一碳源筛选酿酒酵母高密度有氧发酵条件,以实验室选育的酵母菌为试验用菌株,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实验室摇瓶发酵的条件,优化后的培养基为12%糖蜜,培养条件为温度30℃、初始p H值5.0、接种量4%、培养时间48 h、装液量1/5(v/v)、转速180 r/min,在此培养条件下菌体干重可达到9.63 g/l。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实验室保存的乳酸菌N22产抗真菌物质的产量, 以毕赤酵母为指示菌, 产生的抑菌圈大小为评价指标, 通过响应面法优化乳酸菌产抗真菌物质的培养条件。对MRS培养基碳源、氮源进行优化, 考查不同温度、初始pH值和发酵时间对乳酸菌产抗真菌物质的影响, 温度、初始pH值和发酵时间是主要影响因素, 最后采用Box-Behnken试验设计和响应面法分析确定乳酸菌最佳培养条件为34.16 ℃、初始pH值为5.33、培养35.44 h, 此时, 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6.34 mm, 可取率为97.90%。经验证, 最大抑菌圈直径为16.58 mm。该培养条件增加了乳酸菌抗真菌物质的产量。  相似文献   

5.
研究在单因素优化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对酿酒酵母菌固态发酵工艺进行研究,主要包括发酵时间、接种量、料水比、碳源、氮源和无机盐等因素,最终确定酿酒酵母菌的固态发酵工艺。发酵条件:自然pH条件下,发酵温度30℃、发酵时间72 h、接种量7.00%及料水比1∶1.25。培养基成分:麸皮与甘油比9∶1、尿素0.50%及磷酸二氢钾0.20%。依照此工艺进行发酵,酿酒酵母菌活菌数最高可达8.60×1亿/g个。  相似文献   

6.
试验利用实验室提取的一株高淀粉结合性乳酸菌,对绿豆汁进行自然发酵,确定绿豆酸浆的自然发酵工艺。并采用绿豆TJA培养基培养该菌种,以OD值作为评价指标,通过不同的培养时间、温度、培养基初始pH、碳酸钙添加量及转速对其生长的影响,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培养时间为24 h、培养温度为30℃、培养基初始pH 6.5及不添加碳酸钙的静置状态下培养该菌的OD值最高。最佳单因素条件验证培养后OD值达到11.21。  相似文献   

7.
试验采用单因素法和响应面法对一株纳豆芽孢杆菌的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培养基成分:蔗糖29.42 g/l、酵母粉8.13 g/l、柠檬酸钠1.0 g/l、MgSO4.7H2O 0.2 g/l、K2HPO44.0 g/l、KH2PO46.0 g/l、初始pH值7.23;最佳培养条件:装液量50 ml/250 ml、接种量3%、发酵温度40℃、转速200 r/min、发酵时间11 h,纳豆芽孢杆菌活菌数达到7.5×109cfu/ml。  相似文献   

8.
减少瘤胃甲烷排放措施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以酒、面包和畜禽专用酿酒酵母产品为原材料,从中分离到三株酵母菌,将其制成冻干粉,通过体外产气试验,筛选出了一株抑制瘤胃甲烷排放效果最为显著的酵母菌株。然后以该酵母菌株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采用分光光度计比浊法测定该酵母菌株的生长曲线,确定菌体生长规律;并以此为依据,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该酵母菌株最适宜的生长条件。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酵母菌株均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抑制瘤胃体外甲烷排放效果最显著的1株酵母菌分离自面包中;该酿酒酵母菌株的对数生长期为8~24h,其最佳培养条件为:生长温度30℃,pH 5.5,培养基中葡萄糖的浓度4.0%。  相似文献   

9.
为更好地提高青贮饲料的质量,降低微牛物接种剂的生产成本,本研究对采集自德国青贮窖中的主导菌群中一株乳酸菌GLP01进行了分子学鉴定,并对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培养基组成(碳源,氮源)和培养条件(温度、接种量,起始pH等)对GLP01乳酸菌生长繁殖的影响;采用二次响应面分析方法对GLP01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得到GLP01生长模型,以及取得模型最优值时各因素的水平.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GLP01的最适碳源是果糖,最佳氮源是酵母粉;二次响应面分析确定的GLP01最佳培养条件是起始pH 5.47、培养温度35.3℃、接种量8.16%.结果提示,乳酸菌GLP01可以作为微生物接种剂制作青贮饲料,但青贮效果仍有待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旨在优化培养基提高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R-WL发酵液的菌体密度,为高效、优质的微生态制剂产品研制奠定基础。首先通过生长曲线的测定、培养条件和培养基成分的单因素试验,确定菌种RWL的最适培养条件为:时间14 h、pH 8.5、温度37℃、接种量3%,最适碳源为乳糖,浓度为10 g/L,最适氮源为蛋白胨+酵母膏,浓度为30 g/L。然后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分析培养基中对粪肠球菌发酵影响最重要的主要因素为蛋白胨、乙酸钠和柠檬酸二铵,再通过最陡爬坡试验获得主要因素的最适范围,最后通过Box-Behnken试验和响应面分析得到主要因素的最适添加量。结果表明:最优发酵培养基配方为:乳糖10 g/L、酵母膏15 g/L、蛋白胨12.18 g/L、乙酸钠4.5 g/L、柠檬酸二铵4.5 g/L、硫酸镁0.58 g/L、硫酸锰0.25 g/L、磷酸氢二钾2 g/L、轻质碳酸钙3 g/L,初始pH 8.5。通过试验验证,优化后发酵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44±0.10)×109cfu/mL,比原MRS培养基活菌数提高了71.28%。  相似文献   

11.
蟹源地衣芽孢杆菌培养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为初始培养基,探讨了不同培养时间、初始pH值、温度、盐度(NaCl浓度)和转速对中华绒螯蟹源地衣芽孢杆菌ESB3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ESB3产最大活菌数的培养条件为培养时间20h,初始pH为7.8,温度为30℃左右,盐度为1.5%(m/V),转速为190r/min。采用单因子试验和正交试验优化了种子培养基的组成,结果表明,最佳种子培养基:可溶性淀粉(2%)(m/V)、胰蛋白胨(2%)(m/V)、K2HPO4(0.3%)(m/V),此条件下菌株ESB3活菌数达11.09×108CFU/mL。  相似文献   

12.
混菌发酵生产富肽蛋白饲料工艺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枯草芽胞杆菌和产朊假丝酵母菌混合发酵生产富肽蛋白饲料,通过单因素和响应面分析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了研究,选择接菌比例(枯草芽胞杆菌:产朊假丝酵母)为3:1,发酵36h。最佳发酵条件为:发酵温度33℃,装料量40g,原料初始含水率为62%,拌料水的pH值为自来水的自然pH值。在此条件下测得三氯乙酸可溶性氮(TCA-NSI)含量达到33.61%。  相似文献   

13.
洋葱伯克霍尔德氏菌(Burkholderia cepacia)Lu10-1是从桑叶中分离得到的一株具有抗菌及促进植物生长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内生细菌。利用基于统计学的响应面法(response surface methodology,RSM)对影响该菌产生抗细菌活性物质的发酵培养基组成和发酵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部分重复因子试验表明,酵母浸粉和氯化钠是培养基组分中的主要影响因子,其中酵母浸粉为正效应,氯化钠为负影响;结合最陡爬坡路径逼近最大响应区域和中心组合设计及响应面分析,确定了培养基中主要配方的最佳质量浓度为蔗糖17.0 g/L、酵母浸粉5.855 g/L、氯化钠4.519 g/L、磷酸二氢钾0.2 g/L。通过PB(plackeet-burman)试验发现接种量和发酵温度是该菌株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发酵条件中的主要影响因子,经中心组合设计法优化的最佳发酵条件为:接种量0.027 7 mL/mL,摇瓶装液量100 mL,发酵温度30.29℃,培养基初始pH6.2,培养时间42 h。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以蚕沙为原料,利用米曲霉发酵生产果胶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试验对产酶条件进行了优化,试验结果显示:在培养基初始pH为自然,蚕沙添加量为4%,接种量4%,发酵温度36℃,发酵时间96 h的培养条件下,测得酶活为131.3 U/mL,比初始培养条件的酶活力提高了229%。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以小肽含量为指标,对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以及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菌3个菌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其发酵前后的营养物质含量变化进行研究。通过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3个试验菌的生长曲线确定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接种时间。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解淀粉芽孢杆菌接种量、温度、料水比、发酵时间4个因素对豆粕发酵产小肽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对单、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对豆粕发酵前后豆粕营养物质含量、大豆球蛋白含量、蛋白质分子质量、发酵产物p H进行测定。结果显示:3株试验菌接在各自种子培养基扩大培养至21 h为其接种到固态培养基的最佳时间。解淀粉芽孢杆菌单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0%、温度为40℃、料水比为1.0∶1.2、发酵时间为72 h;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混菌固态发酵豆粕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接种量为15%、温度为31℃、料水比为1.0∶1.0发酵时间为120 h,3个菌株的接种比例为:解淀粉芽孢杆菌∶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9∶3∶2。经微生物发酵后,发酵产物中小肽、粗蛋白质、粗灰分、粗脂肪含量较发酵前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粗纤维含量则显著下降(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大豆球蛋白含量均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单菌发酵组和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中蛋白质分子质量较未发酵组降低;混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较未发酵组显著降低(P0.05),而单菌发酵组发酵产物的p H则与未发酵组差异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豆粕经微生物固态发酵后营养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大分子蛋白质被降解,p H也发生了变化,并且单菌发酵和混菌发酵的效果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为了实现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工业化生产,必须提高该屎肠球菌的发酵活菌量,因此对其发酵培养基进行了优化筛选。首先在MRS培养基的基础上进行单因素试验以确定适合该屎肠球菌生长的最优pH值和培养温度以及该菌的最适发酵碳源和氮源;再利用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分析筛选培养基成分中影响屎肠球菌发酵活菌数的显著影响因子,设计最陡爬坡试验逼近显著因子的最大活菌数响应区域,最后采用中心复合序贯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circum-scribed design,CCC)和响应面分析法得到显著影响因子的最优配比浓度。获得发酵优化培养基配方为:麦芽糊精20 g/l、酵母浸粉77.22 g/l、结晶乙酸钠6.42 g/l、柠檬酸二铵2.0 g/l、磷酸氢二钾2.0 g/l、无水硫酸镁0.2 g/l、硫酸锰0.04 g/l、吐温-80 0.99 g/l。培养基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37℃。经验证,优化后培养基的发酵菌液活菌数可达6.136×109CFU/ml是相同条件下MRS培养基发酵菌液活菌数的4.63倍,优化方案及所得回归模型切实可靠,成功实现了该屎肠球菌CCTCCM2017191的高密度发酵培养。  相似文献   

18.
试验对植物乳杆菌发酵黄芩药渣的发酵工艺展开研究,利用响应面法优化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探索药渣含水量、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初始pH值、接种量的最适范围.设计Plackett-Burman爬坡试验,筛选关键因素;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优化最佳发酵条件并进行验证分析.结果 显示,药渣含水量、...  相似文献   

19.
研究以清香型白酒糟为原料,添加酿酒酵母SY、枯草芽孢杆菌D和植物乳杆菌2-41进行混菌固态发酵,制备蛋白饲料。探索麸皮添加量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优化发酵培养基配比后,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酒糟饲料的粗蛋白含量为考察指标,研究发酵温度、发酵时间、菌种接种量和发酵培养基初始酸度对混菌固态发酵饲料质量的影响,从而优化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清香型白酒糟发酵培养基的最佳酒糟和麸皮比为9∶1,在酒糟初始水分为50%~60%的条件下,发酵培养基总装料量为50 g,其中清香型白酒糟45 g,麸皮5 g。混菌固态发酵最优工艺条件为菌种接种量13%、发酵温度26℃、发酵时间6 d、初始酸度0.90 mmol NaOH/10 g。在此混菌固态发酵工艺条件下进行3组平行试验,测得酒糟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为(24.97±0.05)%,感官评价最终得分18分,等级为优良。研究结果对混菌固态发酵酒糟制备蛋白饲料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分别对影响植酸酶产生菌L2-2培养基主要成分和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经响应面分析,得到培养基中的3个因素葡萄糖、硫酸铵、植酸钠的最佳组合为:葡萄糖2.57%,植酸钠0.24%,硫酸铵0.30%;培养条件中的3个因素pH、温度、发酵周期的最佳组合为:pH 5.6,温度31.1℃,发酵周期112.8 h。经优化后,黑曲霉L2-2的植酸酶酶活可达15.73 U/m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