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障碍及其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初步探讨糖尿病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改变及其发生机制,并观察西沙比利促进胆囊排空的疗效。方法:B超观察50例无胆石症的糖尿病患者及15名健康对照者餐后胆囊的收缩率,收缩速度及充盈速度以判断胆囊排空功能,及服用西沙比利后的变化,同时测定胰多肽(PP)餐前餐后的变化。并用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观察7例糖尿病伴胆石症患者的手术切除标本胆囊壁中一氧化氮合酶(NOS)和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分布情况。结果:(1)伴有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组(AN组)胆囊排空功能较正常组和无自主神经病变的患者组(NAN)组明显减低;(2)AN组患者餐后PP的释放较NAN组和正常组明显减低;(3)经西沙比利治疗后,AN组胆囊排空功能较用药前明显好转;(4)糖尿病患者胆囊壁中NOS和AChE分布的数量和活性较非糖尿病患者减低。结论:糖尿病患者伴有胆囊排空延缓,支配胆囊的自主神经受损是其重要原因之一;西沙比利可改善此类患者胆囊的排空功能。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西沙比利短程疗法对胆经地石患者胆囊排空中的作用,对38例胆囊结石患者和20名健康对照者服用西沙比利30mg/d,一周,以二维超声测定治疗前后胆囊容积(GBV),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空腹时患者组平均GBV显著增大(P〈0.01),治疗后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西沙比利短程疗法可改善胆结石者胆囊的排空功能,B超测定西沙比利治疗前后胆囊容积为临床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胃棋I号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及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收集FD患者68例,随机分为胃祺I号方治疗组(中药组37例)和西沙比利对照组(西药组3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该方对大鼠酚红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胃祺I号方和西沙比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和83.87%,无统计学差异(P>0.05);该方能改善FD各主要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随访无一例复发,显著优于西药组(33.33%,P<0.05).该方能促进大鼠胃酚红排空,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胃祺Ⅱ号方能有效改善FD各主要症状,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可靠,且无不良反应.该方能显著促进大鼠胃排空,改善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4.
西沙比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新华 《山东医药》2006,46(35):76-76
近年来,我们以西沙比利联合雷尼替丁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32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胃祺 号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 (FD)的临床疗效及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 :收集 FD患者 6 8例 ,随机分为胃祺 号方治疗组 (中药组 37例 )和西沙比利对照组 (西药组 31例 ) ,观察其临床疗效 ;同时观察该方对大鼠酚红胃排空的影响。结果 :胃祺 号方和西沙比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 89.19%和 83.87% ,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该方能改善 FD各主要临床症状 ,且无不良反应 ;随访无一例复发 ,显著优于西药组 (33.33% ,P<0 .0 5 )。该方能促进大鼠胃酚红排空 ,较模型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胃祺 号方能有效改善 FD各主要症状 ,近期疗效显著 ,远期疗效可靠 ,且无不良反应。该方能显著促进大鼠胃排空 ,改善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6.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胆囊排空功能及西沙必利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胆囊排空功能以及西沙必利在此中的作用。方法对91例FD患者与30名健康对照者于空腹和试餐后B超检查测算胆囊容积、胃面积和胆囊排空率(GBEF)。结果约1/3FD患者存在胆囊排空功能低下,FD组GBEF明显低于正常组,且其速度慢,其中GBEFmax分别为64.8%±18.2%与77.7%±16.1%,P<0.001。FD组30例(33.0%)胆囊排空功能低下者经西沙必利治疗后胆囊排空功能改善,GBEFmax由49.2%±19.4%增为63.3%±12.4%,P<0.01。治疗后患者症状明显减轻。结论研究表明约1/3的FD患者胆囊排空功能低下,西沙必利可改善此类患者的症状及胆囊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体表胃电变化与血浆胃肠激素变化的关系以及胃肠激素在 FD 发病中的可能作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58例 FD 患者与15例健康对照者进行体表胃电图检测;应用放免法测定患者空腹血浆胃动素、生长抑素及胆囊收缩素含量;观察20例 FD 患者西沙比利治疗前后胃电图(主频和振幅)及血浆胃肠激素变化。结果 FD 患者体表胃电参数示主频(Fp)与平均振幅(Ap)均较对照组降低(P<0.01);FD 患者基础血浆胃动素(MTL)低于对照组(p<0.01),胆囊收缩素(CCK)与生长抑素(SS)均高于对照组(P<0.01);FD 患者胃电参数 Ap 和 Fp 与 MTL 呈正相关(p<0.01),与 CCK 及 SS 呈负相关(p<0.01);西沙比利治疗后 Ap 及 Fp 提高,MTL 上升。总有效率90%(18/20)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体表胃电变化与血浆胃动素降低,胆囊收缩素和生长抑素增高相关。胃肠激素可能参与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发病或病理生理过程。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患者是否存在胆囊功能障碍及胆囊功能与胃运动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我们对16例FD患者及8名健康人进行了B超下胆囊功能测定及核素胃排空检查.结果显示:FD患者2小时胃排空率为56.38±14.93%,半排空时间为104.72±22.73min,正常人胃排空率为70.75±11.44%,半排空时间为83.60±19.99min.FD组的胃排空明显延迟(P<0.001).FD组胆囊排空率<30%者较正常人明显增多(P<0.05),而将FD组进一步分为胃排空异常及胃排空正常组后发现胃排空正常的FD病人胆囊功能与健康人无差异,而胃排空延迟的FD病人的胆囊排空率亦明显降低,与正常人及胃排空正常的FD病人相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胆囊排空功能的减弱,这种减弱与胃排空功能障碍有关,其相关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2000年1月~2003年8月对105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病人进行治疗,其中52例以柴胡半夏汤加减联合西沙比利片(治疗组),另外53例单服西沙比利,两组对比显示联合中药治疗,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胃祺Ⅱ号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收集FD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西沙比利对照组(3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该方对大鼠酚红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胃祺Ⅱ号方和西沙必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和83.87%,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方能改善FD各主要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随访中药组无一例复发,显著优于西药组(复发率33.33%)(p<0.05).该方能促进大鼠胃酚红排空,较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胃祺Ⅱ号方能有效改善FD各主要症状,近期疗效显著,远期疗效可靠,且无不良反应.该方能显著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黛力新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3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予以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黛力新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胃固体排空时间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复发率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5%,复发率为4.1%,与对照组的74.0%、24.3%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固体排空时间、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功能性消化不良采用枸橼酸莫沙必利分散片联合黛力新治疗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促进患者胃肠运动,缩短胃排空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2.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动力障碍及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是指一种病因未明了的,未能发现器质性或全身性疾病的慢性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部症状群,临床表现为上腹疼痛或不适,尤其是餐后加重,上腹饱胀,早饱,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烧心和反酸等,病程持续4周以上。报据道西方国家FD占消化专科门诊患的19%-41%。我国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生活工作的快节奏,FD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明显影响患的生活质量和出勤率,我们用B超方法检测43例FD患之胃液体排空功能,并将其随机分为三组,分别予以西沙比利,中药复方,及西沙比利加中药复方治疗,以探讨FD的动力障碍及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胃祺Ⅱ号方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和对大鼠胃排空的影响。方法:收集FD患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7例)和西沙比利对照组(31例),观察其临床疗效;同时观察该方对大鼠酚红胃排空的影响。结果:胃祺Ⅱ号方和西沙必利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9.19%和83.87%,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方能改善FD各主要临床症状,且无不良反应;随访中药组无一例复发,显优于西药组(复发率33.33%)(P<0.05)。该方能促进大鼠胃酚红排空,较对照组有显差异(P<0.05)。结论:胃祺Ⅱ号方能有效改善FD各主要症状,近期疗效显,远期疗效可靠。该方能显促进胃排空,改善胃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4.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患者胆囊收缩功能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为临床常见的一组症候群,其发生的病理生理机制迄今尚未明了。我们在研究NUO患者胃排空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超声波检查对其胆囊的收缩排空功能进行探讨。结果显示:38例NUD患者与30例无症状对照者的空腹胆囊体积及餐后胆囊最大收缩指数无差异,不同的是两组的胆囊收缩速度不同。NUD患者中胆囊收缩延缓及过速者较对照组明显增多,并与NUD患者的早饱、恶心有一定关系。胃的排空延缓并不影响胆囊的收缩。这一结果为临床缓解NUD患者的症状提供了新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六味安消胶囊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效果。方法将191例FD患者分别用中药六味安消胶囊(六味安消组107例)与西沙比利(西沙比利组84例)治疗,并进行两组的疗效对比。结果在FD溃疡型,两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90.9%及62.5%(P<0.05);其余各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六味安消胶囊具有和胃健脾、导滞消积、行气止痛作用,对促进消化、纠正胃肠运动功能障碍有良好作用,且副作用较少,治疗FD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针刺疗法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胃、胆囊排空功能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以单纯胃排空功能障碍的FD患者为A组(23例,男8例,女15例,平均年龄38.6岁±5.4岁),以单纯胆囊排空功能障碍的FD患者为B组(22例男7例,女15例,平均年龄39.6岁±5.8岁).两组病例均进行针刺疗法(穴位:内关、中脘、天枢、足三里、太冲。采用平补平泻法,1次/d,每次留针20min~30min,每10次为一疗程,间隙5d后重复一疗程,两疗程共30d)并于开始治疗前和治疗后30d用B超测定胃、胆囊排空功能,临床症状以积分评定结果AB两组FD患者症状评估针刺疗法后明显改善(P<0.01)A组针刺治疗前后胃排空T1/2分别是57.4±13.8和25.69±4.48.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5).B组胆囊排空率治疗前后分别为48.2%±6.6%和69.4%±7.6%,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针刺疗法能显著改善胃及胆囊排空功能,并认为是治疗FD的有效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7.
老年肺心病胃运动功能与血浆胃肠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老年肺心病胃运动功能与胃肠激素的关系。方法 用超声显像法检测30例老年肺心病患者使用西沙比利前后的胃运动功能。并测定血浆胃动素(MTL)、生长抑素(SS)、血管活性肠肽(VIP)及脑啡肽(ENK)的含量。结果 老年肺心病胃半排空时间明显延长,血浆MTL含量显著减少,SS、VIP及ENK异常增加;用西沙比利治疗后胃半排空时间明显缩短,血浆MTL水平明显升高,SS、VIP及ENK均明显降低。结论 胃肠激素紊乱是老年肺心病发生胃运动障碍重要原因之一,西沙比利能明显改善老年肺心病胃患者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进行西沙比利试验治疗,另外随机选择10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反流型、运动紊乱型FD效果明显;而溃疡型FD效果较差,其中有2例在服药后腹痛加重,改为5mg后,腹痛缓解。该药的总有效率为83.3%,效果良好者达79%。本文结果提示,西沙比利对全胃肠道的作用优于吗丁啉。  相似文献   

19.
胆囊收缩素分泌及胰腺外分泌功能对消化不良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脂肪刺激后,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胆囊收缩素(CCK)分泌增加,导致胃排空下降。一部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的术后患者出现消化不良症状,其中十二指肠胃反流和血浆CCK水平升高是产生症状的重要原因。本研究以健康志愿者为对照,测定脂肪餐试验前后FD和LC术后患者CCK和胰腺外分泌功能(粪胰腺弹性蛋白酶-1)动态变化,旨在探讨其对消化不良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作对3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进行西沙比利试验治疗,另外随机选择10例作为对照。结果表明反流型、运动紊乱型FD效果明显;而溃疡型FD效果较差.其中有2例在服药后腹痛加重.改为5mg后,腹痛缓解。该药的总有效率为83.3%,效果良好达79%。本结果提示.西沙比利对全胃肠道的作用优于吗丁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