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措施对下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僵硬的预防价值。方法:选取106例下肢创伤性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同时给予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依次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膝关节表现、功能以及并发症等情况,并予以统计学处理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肌力为(8.6±0.8)kg,伸屈度为(86.4±7.3)°,膝关节僵硬发生率为1.9%,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77.4%,均显著好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下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功能训练康复护理干预能良好抑制术后膝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显著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行本体感觉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采取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本体感觉训练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关节平衡功能、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关节平衡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关节僵硬患者行本体感觉训练可改善患者关节功能及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应用优质护理,分析对膝关节僵硬发生率的影响。方法抽选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92例下肢骨折患者,将本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6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在基础护理上使用优质护理给予观察组干预,随访术后3周观察两组膝关节僵硬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优良率对比,观察组治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显示,对下肢骨折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术后患者膝关节功能,利于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护理干预对于预防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本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方法分为2组,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在此基础上增加预防膝关节僵硬护理干预,比较其临床疗效等相关观察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总优良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P<0.05).护理后经过6个月随访,2组在护理后2个月、4个月和6个月时的Lysholm评分均有明显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疼痛程度、膝关节功能、活动范围、肌力、畸形、稳定性等情况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于膝关节骨折手术患者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改善术后关节僵硬状况,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正常,具有非常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舒适护理对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老年患者心理状态、膝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110例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5例,干预组在对照组常规术后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观察两组焦虑和抑郁程度、疼痛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焦虑程度、抑郁程度明显较对照组轻(P<0.05).干预组第1天、7天、出院前NRS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HH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出院前SF-36量表生理功能、社会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精神健康、情感功能、活力、总体健康等维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实施舒适护理可明显增加老年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术后舒适度,有效改善心理状态,减轻术后疼痛,有助于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骨性关节炎患者运用加速康复理论(ERAS)指导下精细化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进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治疗的56例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干预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骨科护理)和观察组(采用ERAS指导下的精细化护理),各28例。术后评价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观察有无术后并发症,比较2组术后汉密尔顿抑郁/焦虑量表(HAMD/HAMA)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89.29%)高于对照组(71.43%)(P<0.05);观察组术后下肢静脉栓塞、关节僵硬、感染等并发症较对照组更少(P<0.05);观察组HAMD评分、HAMA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观察组患者对临床护理服务满意率较对照组更高(P<0.05)。结论:运用ERAS指导下的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利于患者预后转归,可提高行膝关节单髁置换术的骨性关节炎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功能,增强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解析针对胫腓骨骨折病患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开展前历经1个月开始准备实验,制定实验实行计划。选择本院中在2018年8月-2019年7月接受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共计90名,按照住院单双床位号平均分为2组,每组病患45名。将实施一般性护理干预组设为对照组,并将实施快速康复护理干预组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组间患者护理干预有效性、各项治疗评分、不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病患FMA评分及ADL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第1个月及第3个月膝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膝关节被动屈曲度、伸直度及屈伸弧度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躯体疼痛、生理功能、心理健康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为改善胫腓骨骨折损伤后患者的体征,而实施加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提升下肢功能性使用的恢复,还能加强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其临床实验价值较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KOA)患者术后护理中行分阶段康复干预的措施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2年3月在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KOA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患者术后行常规康复干预,观察组(50例)术后再行分阶段康复干预。观察术后21 d(干预后)患者疼痛程度、关节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情况等。结果 干预后,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主动、被动关节活动度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膝关节置换术治疗KOA患者术后护理中行分阶段康复干预,可有效帮助患者更好地缓解术后疼痛感,促进患者术后关节功能获得更好地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早期功能训练指导预防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12月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术后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术后早期即采用持续膝关节被动运动(CPM)机进行辅助性功能锻炼。结果术后康复早期实验组和对照组膝关节ROM均有明显的增加(P〈0.05),但实验组在术后2周至8周膝关节ROM均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康复中长期膝关节功能恢复LKS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LKS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和对照组术后康复中长期站立平衡性BBS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实验组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BB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制动易发生膝关节僵硬影响康复效果,术后早期实施膝关节辅助性训练指导,有助于患者接受早期康复训练,并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预防膝关节僵硬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运用疼痛控制护理干预措施对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实施康复护理,分析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甘肃省中医院手外科2021年7月至2022年7月期间收治的78例创伤性上肢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和观察组(39例,采用疼痛控制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的护理结果进行分析探讨。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VAS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均有所降低,但观察组患者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骨折恢复期及住院日期较对照组均更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服务满意度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性骨折患者术后快速恢复至术前状态采取个性化疼痛控制护理干预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减轻疼痛带来的伤害,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对患者术后恢复更有利,同时能显著提升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张瑜  章悦  李玲  钟莉 《沈阳医学院学报》2023,(4):384-386+398
目的:探讨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在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我院经手术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9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47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持续干预至术后7 d,并随访观察3个月。比较2组疼痛情况、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并发症。结果:2组干预前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和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Harris髋关节中功能、疼痛、活动度、畸形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外敷联合穴位按摩能够降低股骨颈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有助于髋关节功能康复,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1月—12月我院收治的74例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试验组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对2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评分及关节活动度(ROM)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患者的Mayo肘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明显好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骨折术后肘关节僵硬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肘关节活动度,提高Mayo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析预防性护理干预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行膝关节骨折术患者6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一般护理,而观察组则运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疼痛评分和膝关节ROM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疼痛评分和ROM改善明显,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膝关节骨折术后关节僵硬预防性护理,不仅可以避免关节僵硬,使关节活动度得到改善,还能避免出现畸形,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基于微信的延续护理干预对于提高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患者居家功能锻炼依从性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6月于我院TKA治疗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微信平台,疗程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依从率、AKS膝关节功能评分、膝关节活动度、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生活质量评分(SF-36)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术后3月时两组依从性较术后1月时均提高(P<0.05),术后3个月时,观察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两组AKS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观察组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满意度为91.11%,对照组总满意度为75.56%,两组总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以改善膝关节功能,减少并发症和术后再入院率,改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肌内效贴联合静态进展性牵伸技术对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疗效。方法 选取下肢骨折术后存在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两组患者都采用关节松动、常规物理因子、功能训练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肌内效贴联合进展性牵伸设备(JAS)进行治疗。观察治疗前后膝关节主动活动度(AROM)、膝关节被动活动度(PROM)、膝关节功能(Lysholm)评分和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结果 治疗8周后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关节活动度和Lysholm评分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且两组治疗后的3种评分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 肌内效贴联合进展性牵伸治疗能有效增强伸直型膝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信息化多元康复护理对腰椎爆裂性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2月至2022年2月在抚州第五医院诊治的106例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简单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两组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常规康复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信息化多元康复护理干预,两组均连续干预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康复指标、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 scores,JOA评分)、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进食时间、首次排气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周~3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JOA评分均呈升高趋势,且观察组患者各时间点的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JOA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健康调查量表36(36-item short form health survey,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本组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F-36各项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3.944,P=0.047)。结论 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应用信息化多元康复护理可有效缓解疼痛,改善腰椎脊柱功能,预防并发症发生,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胫腓骨骨折患者在围术期重视循证护理的实施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胫腓骨骨折患者80例,均为我院骨科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围术期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0)与行循证护理(观察组,n=40)膝关节功能评分、心理状况评分等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干预后膝关节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干预后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胫腓骨骨折围术期重视循证护理的实施,可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降低疼痛程度,缓解负性情绪。  相似文献   

18.
姚甜 《基层医学论坛》2023,(18):102-104
目的 探究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术后功能锻炼对髌骨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5月—2021年9月弋阳县中医院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术后功能锻炼,比较2组膝关节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自理能力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前,2组膝关节功能、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HHS)中疼痛、功能、活动度、肌力、屈曲畸形及稳定性评分均高于对照组,Barthel指数(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 d、术后2 d、术后3 d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的3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髌骨骨折患者中实施基于加速康复外科护理理念的术后功能锻炼,能够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缓解疼痛,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盐亭县人民医院拟行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共9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47例。对照组在围手术期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进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8 h及术后1、3 d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前、术后4周Harris功能评分量表评分(HHS)、膝关节功能评分(HSS)、膝关节主动活动度(ROM)、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BRER)评分、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住院时间、关节功能恢复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后8 h及术后1、3 d试验组患者VAS分值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4周HHS、HSS、ROM及QOL-BRER评分均改善,试验组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整体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基层医院髋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应用价...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延伸护理干预对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择宽甸满族自治县中医院检查确诊的肩袖损伤患者(n=100),均行肩关节镜下修复治疗。以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常规护理+延伸护理干预),对比2组康复效果优良率、情绪评分、肩关节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Constant Murley肩关节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康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肩关节镜下肩袖损伤修复治疗配合延伸护理干预可以进一步提升患者康复效果,改善肩关节功能功能,临床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