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聚氨酯》2016,(9)
正尽管3D打印机正在迅速被世界各地的制造商所接受,但是与许多其它生产技术相比,3D打印技术至少在一个方面还有所不足:材料的多样性。简单地说,大量常用的工业材料仍然不能用于3D打印,这就大大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范围。如今,高分子工业巨头3M在这方面获得了实质性的突破——通过一项新的专利技术,他们成功地实现了全氟PTFE聚合物的3D打  相似文献   

2.
<正>一、3D打印技术应用领域广泛3D打印:也称为增材制造技术。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过去其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现正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3D打印主要分为桌面级和工业级  相似文献   

3.
化工材料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D打印技术是制造业正在迅速发展的一项新兴技术。本文围绕化工材料在3D打印领域的应用与发展,阐述了3D打印材料的分类、化工材料的改性与典型的3D打印工艺、3D打印化工材料的应用及市场情况、我国3D打印化工材料的发展潜力等,提出了近期的发展重点建议。  相似文献   

4.
3D打印在近年来受到普遍关注,聚乳酸(PLA)作为一种在3D打印中最常见的材料,被广泛地使用。综述3D打印改性PLA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多个领域的应用。介绍3D打印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PLA材料的性质及PLA作为3D打印材料的优势。分析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方法对3D打印PLA材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导电性、弹性和抗菌性的影响。总结打印方向、打印层高、打印温度、打印速度等工艺参数对3D打印PLA制品质量的影响。概括3D打印PLA在医学领域、工业领域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指出3D打印PLA材料面临的技术问题以及挑战,并提出其在今后的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3D打印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与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3D打印技术中熔融沉积成型技术、激光选区烧结法技术、光固化立体成型技术、分层实体制造技术四种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介绍了应用于3D打印技术中常用的材料以及3D打印技术在包装工业中的应用。指出在包装工业中采用3D打印技术具有的优势是其它同类包装制造技术无法比拟的,3D打印技术在未来的包装工业中有着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陶瓷》2020,(6)
作为新一代成形技术,3D打印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形速度快、精度高等优点,而采用3D打印技术制备出的多功能化陶瓷零件,在建筑、工业、医学、航天航空等领域将会得到广泛的应用,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笔者主要介绍3D打印陶瓷方面的成形技术和材料,综述了3D打印陶瓷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应用进展,并对可应用于3D陶瓷的打印技术和打印材料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正3D打印的出现,为人们实现了许多不可实现的奇迹。塑料材料作为3D打印的主要材料之一,它几乎无所不能,也许很多人曾想象过用3D打印机造一幢大房子,看似异想天开的想法,而如今却变成了现实。多亏了最新的3D打印技术,源自计算机屏幕图形的一种可定制建筑设计转变成现实世界的一处住所。虽然这个梦想仍然是我们所无法企及的,但是全球的建筑师团队正通过建造世界上第一个3D打印房屋来向这个梦想迈出一大步。  相似文献   

8.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在全球工业向低碳、环保、绿色、智能发展的趋势下,3D打印技术以其数字化、智能化、集成化及低碳环保引领建造技术潮流。目前,3D打印技术在金属、树脂和塑料等领域实现了规模化应用,但是在水泥、混凝土、陶瓷、玻璃等无机非金属材料领域的发展还面临各种"瓶颈",如传统配合比设计的水泥基材料无法适应3D打印技术要求,打印过程中材料与工艺的协调性、兼容性和适应性欠佳,3D可打印性的量化评估难以统一等。  相似文献   

9.
《广州化工》2021,49(8)
3D打印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实现了材料的快速制造,同时可以对材料的结构更精确快速的设计,这无疑是推动众多领域发展的助力。3D打印与高分子材料的结合为制造技术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对不同的3D打印高分子材料ABS、PLA、PC等进行了论述,同时对于不同材料所对应的不同的3D打印技术原理进行了简要说明。对于不同3D打印技术的优缺点也进行了大致的描述。  相似文献   

10.
《广州化工》2019,47(24)
正在今年8月举行的爱丁堡艺术节上,科思创展示了全球首款3D打印柔性旗袍。这是科思创凭借材料技术专长,携手上海东华大学推进3D打印商业化的成功尝试。这款3D打印的中国传统女性服饰由100%科思创柔性热塑性聚氨酯(TPU)制成。柔性TPU的物理特性足以媲美纺织品,还能在衣片结构造型、尺寸等方面实现个性化定制。  相似文献   

11.
高分子材料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重要部分,其3D打印方式较多,发展前景广阔。本文以高分子材料在3D打印领域应用为主,讲述了常用的三种高分子材料3D打印方式原理和实际应用案例,介绍了其他四种高分子材料3D打印方式原理及技术要点,了解了我国聚合物3D打印机向超大型高温型发展的动态以及3D打印丝材转向使用粒料节约材料成本,兼容多种高性能3D打印材料,让聚合物3D打印更好地为国民经济发展增添新动能。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3D打印是现代数字化制造的典型代表,因其智能化、个性化、绿色建造的工艺优势受到广泛关注。作为一种新型建造方式,3D打印为建筑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并对传统混凝土材料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提升混凝土材料与3D打印技术的适应性,实现3D打印技术在建筑中的广泛应用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焦点。本文概述了混凝土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系统论述了混凝土3D打印材料在流变性、可挤出性、可建造性以及力学性能方面的研究现状,同时,介绍了3D打印模板技术在装饰及异型构筑物上的典型应用,以期为混凝土3D打印的研究与未来工程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聚乳酸(PLA),聚己内酯(PCL),聚醚醚酮(PEEK),聚碳酸酯(PC)和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等在3D打印技术中的应用,并且综述了这些材料相应的改性方法以及改性材料的应用性能。通过对已有3D打印材料的改性和扩充,3D打印产品将可以广泛应用到医疗、生物组织工程、工业、军事、航空航天等领域,3D打印技术也将成为一种主流的塑料加工技术。  相似文献   

14.
《聚氨酯》2016,(2)
正"3D打印(3DP)即快速成型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  相似文献   

15.
3D打印技术是以计算机数学模型为基础,开展的多种材料可黏合打印技术,主要通过二维平面的逐层打印,完成三维物体的增材制造。在全球3D打印技术快速发展情况下,3D打印技术成熟度、准确性与适用范围随着资金投入及技术研发而不断优化,3D打印成本也不断下降。主要探讨了3D打印的技术现状,以及3D打印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并对3D打印实现原理进行论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6.
热塑性聚氨酯(TPU)具有高弹性和生物相容性,在工业和医疗领域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3D打印技术进一步拓展了TPU材料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但是,热塑性聚氨酯的部分性能特点不利于3D打印成型,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3D打印中的应用,因此,需要对TPU材料进行改性。从3D打印工艺、工艺参数、专用材料、掺杂改性及先进应用领域研究5个方面,综述了TPU材料3D打印的国内外研究进展。介绍了FDM和SLS 2种可用于TPU材料3D打印的工艺方法,并且对国内外TPU打印材料力学性能与掺杂改性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同时,分析了TPU材料3D打印在鞋类加工和医学研究领域的应用发展,并且对3D打印TPU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三维快速成型打印简称为3D打印,属于快速成型制造技术中。本文探究了3D打印所用高分子材料的现状及研究进展,常用的材料有工程塑料、光敏树脂和生物医用材料。随着3D打印技术的发展,针对打印高分子材料的研究成为3D打印技术提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详述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历程,具体介绍了3D打印技术的技术分类及其优缺点,对3D技术在我国的专利分布情况进行了初步分析,同时对3D打印技术在汽车工业、航天领域、医药行业和建筑行业的应用进行了梳理,并进一步展望了3D打印技术的发展趋势,通过互联网+3D打印,将创造出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我国从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迈进。  相似文献   

19.
聚乳酸(PLA)具有独特的可生物降解性和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3D打印材料。3D打印PLA材料应用广泛,特别是在生物医用领域。然而,PLA也存在着一些性能缺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3D打印上的应用,因此需要对PLA进行改性。文章首先分析了PLA作为3D打印材料存在脆性大、耐热性差和易水解的性能缺陷;其次综述了3D打印PLA的改性方法,包括共聚改性、表面改性和共混改性;然后介绍了3D打印PLA材料的应用领域,包括生物医学领域和工业制造领域。最后文章介绍了具有优异耐热性和耐水解性的生物降解型立构聚乳酸,并对立构聚乳酸作为3D打印材料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塑料》2019,(5)
软物质材料在智能控制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三维(3D)打印技术可以实现材料的快速设计和制造。3D打印技术可利用计算机编程控制材料的组成以及不同长度尺寸的架构能力,能够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精确控制,该技术推动了众多创新领域的应用。近年来,由于3D打印技术的不断完善和创新,已经在医学临床治疗、组织器官再生、传感器设计和能量储存等领域取得了较好成绩。文章对不同的软物质材料3D打印技术进行了分析和对比,探讨了近年来在生物医学、电能储存、软传感器和机器人的应用进展,最后提出需要开发新的3D打印机,该设备具有打印速度快、成本低、可扩展性强的特点,实现真正的快速制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