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定窑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我国陶瓷史上有着极大辉煌的一页。“定窑”遗址位于河北省曲阳县的涧磁村和燕川村一带,两窑场间约十华里的狭长区域内,距县城60华里。定窑始于唐代(公元618—907年)、盛于北宋(公元960年—1127年)、衰于元朝,历经唐、五代、北宋、金、元五个朝代,长达五百年之  相似文献   

2.
定瓷史话     
定瓷——定州窑陶瓷,产地在今河北曲阳,古直隶定州。(因古时曲阳属定州管辖)定瓷烧制始于唐(公元618—907年)兴于北宋(公元960~1127年)失于元(1127—1368年)是我国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同当时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我国宋代五大名窑。定窑遗址,规模宏大,世所奇观。它东起北镇(龙泉镇)通天河畔,西止燕川山下,方圆20华里,总面积达150多万平方  相似文献   

3.
"景德"是北宋真宗皇帝赵恒的年号之一,他在位二十五年,曾五易年号,其中咸平六年(公元998-1003年),景德四年(公元1004-1007年),大中祥符九年(公元1008-1016年),天禧五年(公元1017-1021年),乾兴一年(公元1022年),这景德四年中,景德镇置镇究其于何年?作为一个以皇帝建年号命名的历史文化古城,明确年代应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宋会要辑稿》(卷一百九十方域十二载):"江东东路饶  相似文献   

4.
定窑——定州窑陶瓷,产地在今河北曲阳,古属直隶定州。定瓷烧制始于唐(公元618—907年),兴于北宋(公元960-1127年),失于元(1279-1368年),是我国北方大地上繁衍几代而影响深远的一个窑系。同当时的汝、钧、官、哥窑一起,号称我国宋代五大名窑。定瓷以白定为主,胎质坚密细腻,釉色柔润透明,《归潜志》有联语:"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自。"之外有红、黑、紫诸色,白定名贵,色定尤为名贵。  相似文献   

5.
高岭土是一种制作陶瓷的矿物原料。中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高岭土制作陶瓷的国家。作为一个岩石的名称,高岭土的命名渊源于江西省东北部景德镇市东面45公里的高岭村。景德镇于北宋景德年问(公元1004——1007年)由昌南镇改名至今、当地所产瓷  相似文献   

6.
沈括,字存中,杭州钱塘县人,生于北宋天圣九年(公元1031年),卒于绍圣二年(公元1095年)。他能文能武,是位不可多得的全才。曾参加著名的王安石变法运动,且是变法的重要成员。晚年,他退出政界,隐居在江苏镇江梦溪园中,写出了震惊中外的辉  相似文献   

7.
一、概况钧窑在现在的河南省禹县,在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是阳翟县,金代称为钧州,明代万历三年改称禹县。宋代钧瓷的艺术价值在于它是科学技术和艺术创造的结晶,体现了实用价值的造型和艺术欣赏价值,特别是在造型和釉色的完美结合上,继往开來,造诣甚高,至今仍成为我们学习的  相似文献   

8.
王涛 《江苏陶瓷》2011,(6):67-68
公元十二世纪初,正值我国北宋(960—1279)时期,陶瓷生产十分发达,五大名窑已趋成熟。地处吴文化中心的宜兴.以产高温釉陶驰名南北。在太湖西岸伴随着经济文化的高度发达.使陶瓷生产产生了独特的人文特征.丰富的陶土矿源和优越的地域环境是产生这种特征的基础。从陶土矿源中发现的紫砂陶土并由此制作的紫砂陶器引领了这种特征的:史化传统的形成。至公元十六世纪的初叶(明代正德年)。  相似文献   

9.
历久弥坚     
正景德镇制瓷业始于东汉,1700多年窑火不熄。从唐朝武德年间镇敏陶玉"载瓷入关中,称为假玉器",到北宋景德元年(公元1004年),宋真宗命进御瓷,因瓷底书"景德年制"而"天下咸称景德镇瓷器",景德镇由此得名至今,成为中外陶瓷之圣地。岁月如歌,沧桑巨变,景德镇作为世界上的瓷都,经受住了久远的考验,始终挺立。悠悠昌江水不尽,瓷都窑火燃千年。景德镇兴于瓷,历史进  相似文献   

10.
江西湖田窑青白釉瓷的中子活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中子活化分析(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NAA)研究了江西湖田窑北宋、南宋、元早期和元晚期青白釉瓷胎中多种微量元素的含量。用SPSS(statistics package for social science。)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湖田窑青白釉瓷的瓷胎可以划分为北宋、南宋、元早期和元晚期4个阶段;从北宋到元早期,古瓷胎采用单一的瓷石为原料;元后期开始采用在古瓷的胎中掺入高岭土的二元配方工艺,结合考古发掘的材料和文献资料,可以推测采用二元配方的年代应该在公元1320年左右。  相似文献   

11.
一、石油化工蔚然兴起人类对石油的利用可谓源远流长。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石油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明朝正德末年(1521年)我国已能钻凿深井采出石油。远溯至汉朝(公元100年前后),我国劳动人民就已经知道石汕照明等用途。宋朝科学家沈括在他  相似文献   

12.
《陶瓷研究》2003,18(2):9-9
唐代高僧鉴真(688——763年)东渡赴日考察佛学这一历史事实,是中日文化史上两国人民都很熟悉的一段佳话。鉴真在公元743年应日本留学僧荣睿与普照之邀,带领弟子五次出航,都因海上风暴阻隔,未能成行,以致使他双目失明。但仍未泯灭他的东渡意志,终于在公元754年春到达了日本奈良。  相似文献   

13.
刘源 字伴阮,河南祥符人,隶汉军棋籍,生于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康熙六年(公元1717)任刑部主事,供奉内廷。他性聪慧纤巧,善画工书,有“虽立本复生,无以过之”的评语。御窑厂新开,进呈瓷样数百件,制式巧妙绝伦。雍正四年(公元1726)随年希尧驻厂协理窑务,改进和完善景德镇粉彩工艺。——《陶雅》(清)、《在园杂志》《清史稿》邹一桂 (1685—1772),字元褒,号让,江苏无锡人,雍正五年中进士,官至礼部侍郎。擅长花卉绘画,间作山水,常为内务府御用瓷绘制纹饰,并曾多次赴景德镇御窑厂督办彩画之事。  相似文献   

14.
我国把风化煤*作为医药早在公元1127年(北宋)就已开始。元、明两代记载较多。那时把风化煤叫做乌金石。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主要用以治疗鼻子出血、妇女气血痛及诸疮毒、金疮出血、小儿痰痫,产儿枕刺痛等。*据大量研究资料来看,风化煤治病的有效成分是腐植酸。近几年来,把泥炭、褐煤、风化煤的提  相似文献   

15.
王玲 《中国陶瓷》1989,(3):30-30
一、山东刻瓷的兴起刻瓷是我国陶瓷传统装饰方法之一。相传我国刻瓷早在明末清初即已问世。现在故宫博物院珍藏的文物中,可以看到乾隆年间(公元一七三六——一七九三年)的刻瓷作品。最早是皇宫的官庭艺匠华法(字约三),是刻瓷艺术的一代宗师。光绪年间官庭艺匠朱友麟、陈智光对刻瓷艺术的发展,也曾做过很大的贡献,但后来由于历史的原因,使刻瓷艺术濒临灭绝境地,刻瓷艺人流落他乡。  相似文献   

16.
关于中国古代陶瓷制品,历史悠久,早已闻名世界。早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我国已有陶器制品。汉朝(公元二○六年)所制造的绿釉花,美国艺术鉴尝家罗福尔(B.Laufer)氏,认为是中国瓷器的起源。可是真正的瓷器,到了唐代才逐渐成熟。唐朝(六——九世纪),白瓷、青瓷、唐三彩瓷,英国大英帝国博物院长格雷(BasilGray)氏,评为:“这一朝代的瓷器制品,最大特色是厚重,雄伟;色泽与形制,优美得使人感动。”尤其是以南方越窑的青瓷,  相似文献   

17.
<正> 古埃及很早就知道用纸沙草制纸,首先使用木纤维制纸的是中国。我国很早就用桑树皮的纤维手工制纸(约在东汉—公元105年或早些—译者注)。后来又加入麻袋、破渔网,以及棉、竹为原料制纸。1750年第一台制纸  相似文献   

18.
公元1840年(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911年(清宣统三年),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悲惨最屈辱的时代,昏庸软弱的清朝政府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把中华民族推向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苦难深渊.  相似文献   

19.
一、铜红(石由)的发展概况及其分类意见我国的陶瓷在国内外享有极高的声誉,就其陶瓷的发展历史来看,铜红(石由)是继青(石由)之后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极其名贵的产品。铜红(石由)据考证的结果创始于北宋时代的河南均窑(960——1127年间)。至明朝的宣德年间(1424——1425年)铜红色(石由)器开始在景  相似文献   

20.
景德镇陶瓷雕塑(下文简称"瓷雕")的起源记载上并不确切,从现有的史料看是由南北朝开始。据《江西通史》记载,公元583年,景德镇曾为京城建康(今南京)烧制过大型雕塑品"陶础","诏新平以陶础贡",用"陶础"作为宫殿的柱脚。隋(公元581-618年)大业中,新平镇制成"狮象大兽两座,奉于显仁宫。"(《南窑笔迹》清)早在北宋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