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慢性肝病与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慢性肝病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一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的含量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105例慢性肝病患者和32例正常对照组血清IL-6、IL-8、IL-10、TNF-α的水平。结果 各组慢性肝病患者血清IL-6、IL-8、TNF-α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IL-10低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项指标以肝硬化患者最为显著;肝病患者各组间细胞因子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IL-6、IL-8、IL-10、TNF-α水平的变化与肝病病变程度密切相关。结论 细胞因子IL-6、IL-8、IL-10和TNF-α在肝病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联合检测其水平的变化对探讨慢性肝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血清TNF-α、IL-2、IL-6和IL-8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原发性肝癌(PHC)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法检测115例PHC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的TNF-α、IL-2、IL-6和IL-8含量的变化.结果 PHC患者治疗前血清TNF-α、IL-2、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TNF-α、IL-2、IL-6和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结论 联合检测TNF-α、IL-2、IL-6 和 IL-8水平的动态变化对PHC的临床诊断、疗效评价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ncer,PHC)患者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的含量;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细胞因子变化及其预后的关系,并设正常对照组。结果PHC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临床Ⅲ期患者血清TNF-α和sIL-2R含量明显高于Ⅰ期(P〈0.01);肿瘤根治术后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但仍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肝脏损伤程度的加重,血清中的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随之增加。PHC患者在治疗前血清中sIL-2R和TNT-α水平明显地高于对照组(P〈0.01),经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提示检测PHC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8和sIL-2R含量,对了解PHC患者体内免疫状态、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重症肺炎患儿血浆白细胞介素-1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对177例入住PICU的重症肺炎患儿,20例健康体检儿童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进行检测。【结果】重症肺炎患儿组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高于健康体检儿童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重症肺炎患儿血浆IL-1、IL-6、IL-8、TNF-α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苦参素对慢性乙型肝炎血清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对苦参素治疗前、治疗3月后的轻度慢性肝炎、中度慢性肝炎、重度慢性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6、IL-8活性进行测定,并设立对照组。结果 苦参素对血清TNF-α、IL-6、IL-8有明显抑制作用,各组治疗前、后及组间均有显著差异。结论 在慢性乙型肝炎中苦参素具有调节细胞因子、减轻肝脏免疫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严重创伤患者血清IL-6、IL-8和TNF—α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细胞因子严重创伤后的动态变化进行研究。方法45例严重创伤患者入选(创伤组),分别在入院的第1、3、5、10、15天动态检测TNF—α、IL-6和IL-8的水平。并选取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健康对照组)。将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创伤组患者损伤后当天血清IL-6、IL-8和TNF-α浓度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升高。IL-6在损伤后当日即升高,在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IL-8在损伤后第1天仅呈轻度升高,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TNF-α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第3~5天后即逐渐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动态观察严重创伤患者细胞因子活性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7.
刘彦  刘爱勤 《检验医学》2009,24(10):731-733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IL-6、IL-8、IL-18)水平变化和临床意义。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107例ACI患者和110名对照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结果ACI组患者的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逐渐升高(P〈0.05);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呈正相关。结论ACI患者血清TNF-α、IL:-6、IL-8和IL-18水平升高,且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密切相关,有助于判断ACI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和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在酒精性肝病中的作用。方法 60例酒精性肝病患者按酒精性脂肪肝(n=20)、酒精性肝炎(n=20)和酒精性肝硬化(n=20)分为3组。采用ELISA法检测20例健康对照组和60例各类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中TGF-β、IL-6和IL-8水平。结果血清TGF-β、IL-6和IL-8水平随着肝脏病变程度加重而递增,酒精性脂肪肝组、酒精性肝炎组和酒精性肝硬化组3项指标水平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显著(P〈0.01),其中以酒精性肝硬化组3项指标水平为最高。结论 TGF-β、IL-6和IL-8在酒精性肝病中具有重要作用,酒精性肝病患者血清TGF-β、IL-6和IL-8水平的检测可作为酒精性肝病病情监测和预后判断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剂量复方青黛颗粒对溃疡性结肠炎(UC)模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70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柳氮磺胺吡啶(SASP)组、低剂量组(300 mg/ks)、中剂量组(600 mg/kg)及高剂量组(1 200 mg/kg).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法制备UC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实验组分别给予SASP及不同剂量复方青黛颗粒灌胃,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连续给药10 d后观察各组大鼠给药后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及血清IL-6、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 空白对照组结肠组织病理学评分显著低于其他各组(P<0.01),模型对照组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或P<0.01),SASP组与高剂量组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1),不同剂量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方差分析表明,空白对照组血清IL-6、IL-10水平与其他各组均有显著差异(P<0.01),各给药组血清IL-6、IL-10水平均较模型对照组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SASP组及高剂量组IL-6水平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高剂量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结论 复方青黛颗粒可有效改善UC模型大鼠的症状,降低IL.6的表达,并增加IL-10的表达,维持促炎性细胞因子与抗炎性细胞因子之间的平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和羊水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 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住院胎膜早破孕妇52例(研究组),以及产科门诊定期产检的正常孕妇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血清与羊水IL-8、TNF-α水平;同步取胎盘胎膜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研究组血清和羊水IL-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研究组TNF-α仅羊水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高于对照组(37%vs4%,P<0.01).羊水IL-8水平与血清 IL-8水平呈较好的正性相关(r=0.677,P<0.01);羊水TNF-α与羊水IL-8水平间亦有较好的正性相关(r=0.788,P <0.01).结论:血清和羊水IL-8水平、羊水TNF-α水平与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有明显的正相关性,其中羊水IL-8的相关性最好.孕妇羊水IL -8、TNF-α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胎膜早破合并宫内感染的指标.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6例原发性癫痫患儿治疗前及抗癫痫治疗3个月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对照组为同期30例健康查体儿童,年龄及性别与实验组匹配.一次性测定上述指标。结果:癫痫患儿治疗前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时照组(P〈0.01);治疗后血清IL-2、IL-6及TNF-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1)。结论:癫痫患儿存在细胞免疫功能紊乱,临床药物治疗时细胞因子水平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郑楷平  刘先州 《医学临床研究》2005,22(11):1523-1525
【目的】观察sIL-2R、IL-10、TNF-α在白癜风患者血清中的变化以及卡介菌多糖核酸(BCG-PSN)对白癜风患者血sIL-2R、IL-10、TNF-α的影响.【方法】用ELISA 法检测20例正常对照和56例白癜风患者在BCG-PSN治疗前后血清sIL-2R、IL-10、TNF-α水平.【结果】白癜风患者BCG-PSN治疗前血清sIL-2R、 IL-10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sIL-2R 、IL-10显著下降(P〈0.0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癜风患者BCG-PSN治疗前血清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比较TNF-α无显著下降(P〉0.05),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仍有显著性(P〈0.01).【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 sIL-2R、IL-10、TNF-α在白癜风自身免疫机制中可能起一定作用,血清sIL-2R 、IL-10水平与白癜风的病情活动性有一定关系;BCG-PSN具有显著降低白癜风患者血清中sIL-2R、IL-10 水平的作用,提高了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从而发挥治疗作用. [ 关键词:白癜风/药物疗法;分支杆菌,牛,甘露聚糖类/治疗应用;受体,白细胞介素2/血液;白细胞介素10/血液;肿瘤坏死因子/血液  相似文献   

13.
胡晓燕  聂芳 《检验医学》2012,27(6):451-45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早期显性梅毒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AbS-ELISA)检测53例早期显性梅毒患者(其中一期梅毒25例、二期梅毒28例)和65名正常人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结果早期显性梅毒患者血清IL-2、IL-10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一期梅毒患者血清IL-2和TNF-α水平明显高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血清IL-10水平则低于二期梅毒患者(P<0.01);早期显性梅毒患者中IL-2与IL-10呈负相关(r=-0.760,P=0.000),与TNF-α呈正相关(r=0.633,P=0.000),而IL-10与INF-α无明显相关性(r=-0.063,P=0.575)。结论 IL-2、IL-10和TNF-α均参与了梅毒的发病,IL-10表达上调可能是二期梅毒发生辅助性T(Th)1/Th2细胞免疫应答失衡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TNF-α、IL-6、IL-10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TNF-α、IL-6、IL-10在慢性乙型肝炎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ELISA法检测50例健康者及129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结果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TNF-α、IL-6、IL-10水平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其值随着肝炎程度的加重而逐渐升高。结论上述细胞因子与乙型肝炎肝脏损伤程度密切相关,是判定疗效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8(IL-8)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治疗前后的变化,进而为慢性无菌性前列腺炎诊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20例正常对照组、32例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组及38例非炎症性慢性前列腺炎组中西医结合治疗前后前列腺液中IL-8和TNF-α水平.结果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8和TNF-α水平均较正常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1);非炎症组及炎症组在治疗后IL-8和TNF-α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慢性前列腺炎患者前列腺液IL-8与TNF-α水平增高,并参与前列腺的炎症反应.前列腺液IL-8和TNF-α水平有可能作为前列腺炎的辅助性诊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糖尿病(DM)患者发病过程中的变化,以及谷氨酸脱羧酶抗体(GAD-Ab)和胰岛素自身抗体(IAA)的存在状况.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RIA)法和免疫放射分析(IRMA)法,对200例DM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者血清中IL-6、TNF-α、GAD-Ab和IAA进行检测.结果 DM患者血清IL-6和TNF-α含量均较正常健康者高(P<0.05).在DM1与DM2两组中,DM1组IL-6值显著高于DM2组和正常对照组(P均<0.01);TNF-α在DM1与DM2两组中其含量均高于正常对照组,但以DM2组较为显著(P<0.05).在DM患者中,DM1组GAD-Ab的阳性检出率为75.0%,明显高于DM2组和正常对照组(P<0.01);DM2组IAA阳性率高于DM1组(P>0.05).结论 IL-6和TNF-α在DM的发病机制中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检测DM患者血清IL-6和TNF-α含量,对于判断DM患者的免疫状态,以及胰岛和胰岛素的功能状态具有重要意义.GAD-Ab、IAA联合检测对于提高DM诊断的准确性和自身免疫性1型DM的检出率、减少误诊率与漏诊率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前列腺按摩液(EPS)、血清、精浆中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男性不育的作用.方法 用ELISA法检测60例慢性前列腺炎(CP)的不育患者EPS、血清、精浆中IL-2、IL-6、TNF-α的水平,20例正常生育男性做对照,并对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伴有前列腺炎不育患者的EPS及精浆中细胞因子IL-2、TNF-α、IL-6的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男性,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不育组血清中IL-6及TNF-α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正常对照组与不育组血清中的IL-2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EPS中IL-2、IL-6及TNF-α各指标与血清及精浆存在正相关,EPS中TNF-α与精浆中TNF-α相关系数r=0.726,P<0.001.结论 在慢性前列腺炎症产生的细胞因子是精浆里的主要来源,说明精浆内表达不同的细胞因子可能参与影响精子功能,在不育的发病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应用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对产妇血清中IL-6、IL-8、IL-10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Ⅰ组)和对照组(Ⅱ组),每组100例.Ⅰ组在宫口开至2~3 cm时开始采用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方法进行分娩镇痛;Ⅱ组按产科常规处理.观察分娩镇痛前30 min、分娩镇痛后2h、分娩后24h、48 h和72 h五个时点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白细胞介素- 10( IL- 10)水平的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分娩镇痛后血清1L-6、IL-8、IL-10水平与分娩镇痛前值比较均升高(P<0.01),一般在分娩后24 h达峰值.比较血清IL-6、IL-8、IL-10浓度变化,Ⅱ组较Ⅰ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结论 应用罗哌卡因连续硬膜外阻滞麻醉进行分娩镇痛可有效地降低产妇分娩后炎性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清共120例作为观察组,选取健康体检成人血清标本6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的含量,探讨其检测的意义。结果 IL-6、IL-10和TNF-α在观察组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IL-6和TNF-α在不同分型患者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和TNF-α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血清中IL-6、IL-10和TNF-α的表达升高,其可能在精神分裂症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早期联合检测IL-6和TNF-α可能对判断病情严重程度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严重创伤后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动态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45例严重创伤患者入选创伤组,分别在入院的第1、第3、第5、第10、第15天检测其血清TNF-α、IL-6和IL-8的水平。20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将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创伤组IL-6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IL-8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第3~5天达到高峰后开始逐渐下降;TNF-α在损伤后第1天即升高,随后即逐渐下降直至恢复到基础水平。结论:动态观察严重创伤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水平的变化有助于病情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