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傅晓骏认为慢性肾脏病多是积病日久,脾累及肾,脾肾两虚,由虚致损,气阳虚衰则气化运行均失衡,其后果一方面导致湿浊内停,另一方面也可因气衰血行不利而致瘀血内蕴,这样由虚致实,互为因果,形成脾肾正虚为本,湿瘀内阻之实为标的本虚标实的病机。治疗上强调通过补肾益气、健脾和胃、清金保肺等法扶助正气,并根据湿热、瘀血、浊毒的不同,分型论治。临床观察尤以阳虚血瘀型为多见,创益气温阳活血化瘀肾毒宁方化裁治疗相关慢性肾脏病。  相似文献   

2.
杨洪涛教授强调辨证论治治疗慢性肾脏病。对于肾阳虚兼见痰浊湿热、瘀血阻滞者,重用附子并配伍清热利湿、祛痰化浊、活血化瘀药以温肾祛邪;对于痰浊瘀血阻滞严重者,从痰瘀论治。同时又认为少阳枢机不利是本病发生发展的关键环节,以疏利少阳、标本兼治为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3.
朱辟疆教授认为膀胱湿热内蕴、瘀血痰浊停滞是尿路感染发病的关键病机,随着病情不断加重,机体正气亏虚日益显著,瘀血、湿浊、毒邪等病理因素相互胶着,从而导致淋证反复发作,朱教授辨证过程中紧抓湿、热、瘀、虚等病理因素,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利湿泄浊"为治疗大法,兼顾机体脾肾方面的不足,执简驭繁,病证结合,衷中参西,在临床获效颇丰。  相似文献   

4.
介绍牛春兰教授从浊毒论治慢性肾衰竭的经验。牛教授认为,慢性肾衰竭属本虚标实之证,肾虚为本,水湿、湿浊、湿热、瘀血、溺毒等为标,虚实互为因果,夹杂致病。水湿、湿热、瘀血等标实之邪均属"浊毒"之邪,主要指内浊、内毒,基本病机是脾肾气阴亏虚、浊毒内蕴。临床治疗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依疾病分期论治,采用芳香化浊解毒及升清降浊法、通腑泄浊解毒法、淡渗利湿解毒法、通络化瘀解毒法、发汗散浊排毒法、清热化湿解毒法等,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5.
慢性肾衰竭病位在脾肾,基本病机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以脾肾两虚为本,湿浊瘀血为标。本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水湿、湿热、湿浊、血瘀等既是因虚致实的病理产物,又是慢性肾衰竭进展加重的病理因素。孔薇教授治疗慢性肾衰竭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认为慢性肾衰竭多为正虚邪实,虚实错杂,临证应分清邪毒的轻重浅深、标本缓急,重视标本同治,治则虽离不开扶正祛邪,但亦需根据正虚邪实的轻重不同各有侧重。以健脾益肾、化湿泄浊为治疗大法,多用"平补"之品以防滋腻碍胃,疾病中后期强调清热利湿。脏腑病变日久,各种病理因素均可导致瘀血阻络,临证中适当配伍活血和络药物以提高疗效,活血通络之法当贯穿治疗始终。  相似文献   

6.
孙世竹  孙伟 《北京中医药》2005,24(6):346-348
我们在临床实践中深刻体会到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慢性进展的主要病机特点在于虚、湿(热)、瘀.其发病是在肾元亏虚、正气不足的基础上,遭受外邪或内伤等因素,致气血失和、脏腑机能失调,而产生湿热、瘀血等病理产物,日久迁延,则形成本虚标实、肾虚湿瘀之证,若湿邪久恋不去酿生湿浊、浊毒等病理产物,则进入肾功能不全及尿毒症阶段.  相似文献   

7.
吕帆  李伟 《河南中医》2019,39(10):1482-1484
肾虚是慢性肾脏病发生的内在基础,湿热浊毒是其发生的关键环节,瘀血贯穿慢性肾脏病的始终。慢性肾脏病中,肾虚、湿热浊毒、瘀血互为因果,相干为病。因此,在慢性肾脏病的治疗过程中,当以肾虚、湿热、瘀血立论,以扶正祛邪为原则,以"补肾化瘀清泄"为治疗大法,扶正以健脾、补肾,调补气血阴阳,祛邪以利水渗湿、泄浊排毒、活血化瘀,根据肾气、肾阳、肾阴虚的程度灵活运用补气、温阳、益肾滋阴的药物,同时适当增强健脾之功,补后天以养先天;化瘀时应当注意寒热虚实之不同,酌情配伍利湿化痰、理气的药物。  相似文献   

8.
马进教授认为慢性肾炎乃禀赋不足、饮食起居失调、劳倦过度,损伤正气,多虚实夹杂,病位在肾,涉及脾肺,湿、热、虚、瘀并重,缠绵难愈。水液代谢紊乱,泛滥日久,致湿邪为患;缠绵日久,湿困脾肾,形成恶性循环。水液泛滥凝聚成湿,因湿致瘀;湿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加重病情发展的病理因素,贯穿始终,使疾病缠绵难愈。马师强调顾护正气同时,重视湿、瘀,是取得良好临床效果的重要途径。临床马师辨证分型,湿热蕴结-清利湿热,佐以化瘀通络,小半夏汤合四妙丸加泽兰、益母草、白茅根、小蓟、紫苏叶、淡竹叶等;湿瘀阻络-补脾益肾,化湿行瘀,参苓白术散合血府逐瘀汤;湿浊内蕴-化湿泄浊通络,佐以补脾益肾,香砂六君子汤合温脾汤加川芎、丹参等。附湿瘀阻络-腰痛(慢性肾小球肾炎)、脾肾两虚,湿热瘀血内阻-虚劳(慢性肾功能衰竭)验案二则。  相似文献   

9.
崔云 《辽宁中医杂志》2007,34(11):1548-1549
慢性前列腺炎病因病机复杂,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通过查阅现代文献,结合临床实践,从慢性前列腺炎表现之一定规律性病理变化及证候表现特点,认为湿热、瘀血、气虚是三大主因,湿热毒蕴、瘀血内阻、正气亏虚为慢性前列腺炎三大主要病理变化,清热解毒化湿、活血化瘀、益气扶正为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三大主法。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小球肾炎辨证治疗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肾小球肾炎简称慢性肾炎,多属中医学水肿、腰痛等范畴,后期可属虚劳范畴。其发病多为本虚标实(脾肾亏损,外邪侵袭)。脏腑功能不足,导致湿浊停滞、瘀血内阻,而湿热瘀毒又反过来损伤正气,正虚邪实,互为因果,夹杂致病,使疾病缠绵难愈。现简述辨证治疗与体会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