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为了研究群组扫描序列获得图像乱序的原因.方法:我们对一工作者进行4次对比扫描,分别利用t1-tse-tra,t2-tse-tra,T2-TSE-TRA 3个群组扫描序列得到4组横断位图像.结果:我们发现T2-TSE-TRA群组序列扫描的图像顺序发生了颠倒.结论:在定义T2-TSE-TRA群组序列时,没有严格按照从上到下定义组.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并行采集技术IPAT和常规颈椎MRI扫描两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方法将48例病例均经常规颈椎矢状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TSE)T1和T2及横轴位反转恢复(TIRM)序列扫描,随后即行并行采集序列(IPAT)的矢状位T1和T2扫描.利用自身2组数据比值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例颈椎MRI图像均达到诊断标准,其中IPAT序列矢状位T2W扫描时有1例在出现吞咽伪影,常规序列矢状位T2W和T1W扫描图像有4例出现吞咽伪影,矢状位T1和T2两组数据分别运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进行成对资料的t检验,发现2组扫描间相差不显著(t=1.288,P>0.05).结论 IPAT序列是运用多线圈采集后对所得信号进行处理从而获取的图像.通过比较2组扫描的参数、图像质量和磁共振信号,发现IPAT扫描时间短,图像质量良好.  相似文献   

3.
刘颖  孙小伶  许倩  戚云杰 《吉林医学》2012,(36):7996-7997
目的:探讨磁共振PROSET序列对坐骨神经盆腔段的显示价值。方法:对28例受检者56条坐骨神经行3D-PROSET序列和常规T2WI、T1WI序列扫描,并对PROSET序列图像进行3D-MIP重建;对比PROSET序列图像和和常规T2WI、T1WI序列图像对盆腔段坐骨神经的显示率,并对三组图像的对比噪声比(CNR)进行比较。结果:PROSET组图像的CNR和对坐骨神经的显示率都明显高于T2WI组和T1W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磁共振PROSET序列对坐骨神经盆内段的显示价值明显高于常规T2WI和T1WI序列。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肩袖撕裂在MRI不同序列上的表现,比较各种序列组合对肩袖撕裂的诊断价值。方法:32例肩关节疼痛患者,采用1.5T的MR仪和专用肩关节表面线圈,进行T1WI,T2WI,STIR,PDFS序列肩关节扫描,将每位患者的MRI图像根据扫描序列分别组合成T1WI T2WI组、T1WI T2WI STIR组及T1WI T2WI PDFS组3组。计算各序列组MRI图像诊断肩袖撕裂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性、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并进行比较。结果:T1WI T2WI组与T1WI T2WI STIR组之间各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 T2WI组与T1WI T2WI PDFS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T1WI T2WI STIR组与T1WI T2WI PDFS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是诊断肩袖撕裂理想的检查方法,常规T1WI,T2WI序列扫描基础上追加STIR及PDFS序列可提高肩袖撕裂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转录因子维A酸相关孤独受体γt(RORγt)对T细胞亚群产生IFN-γ的调控作用。方法:健康成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用CD3单克隆抗体和IL-2激活和扩增T细胞,活化T细胞用脂质体法转染人工合成的RORγt基因特异性短干扰RNA(siRNA)序列3个片段(RORγt-siRNA-982,-1026,-1197),RT-PCR半定量法检测活化T细胞转染siRNA后RORγt基因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T细胞亚群产生IFN-γ细胞的比例。结果:活化T细胞转染RORγt-siRNA后,对RORγt基因表达的检测显示,RORγt-siRNA-982序列无抑制作用,而RORγt-siRNA-1026和-1197序列均有明显抑制作用。活化T细胞转染RORγt-siRNA-1026后,产生IFN-γ细胞百分数在CD4+ T细胞(32.78±3.41)中,明显低于未转染组(44.54±1.75)(P<0.01)。结论:转录因子RORγt对T细胞,特别是对CD4+ T细胞产生IFN-γ有正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动态增强磁共振扫描对肾癌的诊断价值和肾癌的强化特点。方法:对35例肾癌患者行SE序列T1WI,TSE序列T2WI,T1WI,T2WI压脂像,TFE序列动态增强及SE序列延迟T1WI扫描。计算并比较不同序列肿瘤-肾实质对比-噪声比(CNR)。计算增强后肾皮质、髓质、肿瘤的信号强度,并绘出曲线,分析各自不同的强化特点。结果:共检出肾癌35例,直径2~12cm。增强后各个序列图像CNR均较增强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态增强序列中肿瘤-肾髓质对比在140s左右最明显。结论:磁共振动态增强扫描是诊断肾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比研究频率衰减反转恢复(SPAIR)与短反转时间反转恢复(STIR)2种脂肪抑制技术的T2加权成像(T2WI)在不同体型患者乳房磁共振成像(MRI)的质量,探讨适合不同体型患者的乳房T2WI扫描的抑脂技术类型。方法回顾性分析按不同体型分为A组15例和B组15例,患者的乳房T2WI脂肪抑制序列图像,A组患者下胸围≤80 cm,且上下胸围差≤15 cm,B组患者下胸围>80 cm,或上下胸围差>15 cm,每例均用SPAIR和STIR 2种脂肪抑制技术扫描,分别测量并统计相同兴趣区皮下脂肪的信号值,并分组对比SPAIR和STIR抑制脂肪效果比较。结果在A组图像上,SPAIR序列的信噪比、抑制程度均优于STIR,在B组图像上,STIR序列的信噪比、抑制程度、均匀性均优于STAIR。结论脂肪抑制序列SPAIR与STIR各有其特点,实施个性化扫描,在不同体型患者的乳房MRI扫描中T2WI宜选用不同抑脂序列以达到最佳临床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增强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及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在尺神经瘤扫描中的参数设置及图像分析,探讨VIBE FS和SPACE STIR在尺神经神经瘤扫描中的应用.方法:对该院2010年以来收治的5例尺神经瘤患者,行肘关节MR检查,平扫序列为冠状面T1梯度回波容积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序列(VIBE),冠状面T2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矢状面和轴位分别行T1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应用Gd-DTPA造影剂增强后,再次对肘关节行MR检查,增强序列为T1梯度回波容积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T2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及T1快速自旋回波压脂序列,对所得图像及重建图像进行测量分析.结果:平扫T1呈等信号,T2呈高信号,增强后TI信号增高,T2呈高信号,肿瘤和神经及其之间关系得到清晰显示.结论:增强梯度回波容积插值屏气扫描压脂序列(VIBE FS)及魔方成像翻转恢复序列(SPACE STIR)能清晰显示尺神经瘤及肿瘤和尺神经的关系,为后期的治疗提供充分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梁汉欢  梁菊香  陈华栋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105-106,F0003
目的 探讨刀锋伪影校正(BLADE)T2WI及单次激发快速自旋回波(SS-TSE TEWI)序列在1.5T磁共振成像的常规序列出现运动伪影受检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6例出现了运动伪影的受检者,进行BLADE T2WI和SSTSE T2WI扫描,采用卡方检验及配对样本符号秩和检验评价两种序列减轻运动伪影的能力,同时对两种序列图像清晰度及对比度进行对比.采用配对样本符号秩和检验.结果 使用BLADET2WI(Z=-5.099,P<0.000)和SS-TSET2WI(Z=-5.099,P<0.000)扫描方法所获得的图像运动伪影均较常规序列减少,分别还有4/26例及3/26例存在轻度的运动伪影,两种序列减轻运动伪影能力未见统计学差异(χ2=0.165,P=0.685).但PROPELLER FSE,T2WI图像的清晰度、对比度优于SS-FSE T2WI(Z=-4.583,P<0.000).结论 PROPELLER和SS-TSE扫描技术均具有减轻呼吸运动伪影的能力,但PROPELLER T2WI对脑实质的显示更为理想,对不能配合的受检者具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T2WI-TSE和HASTE序列在胎盘植入MR检查中的效果。方法:对22例可疑胎盘植入患者进行MR检查,分别采用T2WI-TSE和HASTE序列扫描,比较两组图像的运动伪影,胎盘血管及胎盘与子宫肌层境界显示清晰度。结果:两组序列在显示胎盘血管及胎盘与子宫肌层境界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但HASTE的图像伪影少,明显优于T2WI-TSE序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HASTE序列扫描速度快,运动伪影少,SAR值低,图像质量满足诊断要求,在胎盘植入的MR检查中应用价值优于T2WI-TSE序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选择与优化显示正常人膝关节软骨分层的MRI序列,为关节软骨病变的早期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选择无膝关节症状的健康志愿者140例.用1.5T超导型磁共振机,行膝关节矢状面扫描.采用脂肪抑制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自旋回波序列T1加权像和脂肪抑制三维稳态旋进快速成像序列3个扫描序列,FLASH和SE序列扫描层厚3 mm, FISP序列扫描层厚1.5 mm.观察膝关节软骨的分层表现,选择出显示软骨分层的最佳MRI序列.结果 FLASH序列140例中有129例分3层,9例无分层,2例分5层,分层清楚,扫描时间较短; SE序列140例中有101例分3层,39例无分层;FISP序列140例中有133例分3层,5例无分层,2例分5层,显示分层模糊,扫描时间长.结论 脂肪抑制二维快速小角度激发序列是显示膝关节软骨分层的最佳序列.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对比研究原发性中枢神经恶性淋巴瘤(PCNSL)的影像、病理学表现,以加深对本病影像表现的认识和理解,提高本病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 以CT、MRI对原发于中枢神经系统肿瘤进行术前平扫及增强扫描,通过穿刺活检或手术所取肿瘤组织进行病理HE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 23例经临床及病理证实为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CT、MRI共示31个病灶,肿瘤"瘤体部分"CT扫描大多表现为等或稍高均匀密度肿块,T1WI低信号,T2WI等或稍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多呈明显均匀强化;"水肿区"CT平扫为低密度,MRI平扫为长T1长T2信号,无强化表现.光镜下大多出现"袖套样"结构、血供不丰富.6例穿刺标本显示肿瘤"瘤体部分"为瘤细胞密集、富有"袖套样"结构区域,血供不丰富,"水肿区"均有肿瘤细胞浸润.结论 PCNSL肿瘤"瘤体部分"、"水肿区"及肿瘤强化表现与相应的病理学基础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34例经临床确诊的垂体微腺瘤患者,行平扫、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分析三者的信号特点及检出该病的灵敏度。结果平扫发现19例鞍区占位,15例垂体无明显改变,灵敏度为44.11%;动态增强扫描发现33例鞍区占位,1例垂体无明显改变,灵敏度为97.06%;延迟扫描发现26例鞍区占位,8例垂体无明显改变,灵敏度为76.47%。在垂体微腺瘤检出率上,动态增强扫描明显高于平扫,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延迟扫描明显高于平扫,具有统计学差异意义(P<0.05);动态增强扫描检出率虽高于延迟扫描,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动态增强对诊断垂体瘤具有较高准确性,动态增强扫描及延迟扫描可作为诊断垂体微腺瘤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用MR重T_2加权显示脑部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对37例病人共进行了41次磁共振成像。应用快速自旋回波(FSE)无脂肪抑制的重T_2加权成像技术.结果在原发性颅内肿瘤中,重T_2加权均能显示瘤体内部组织的结构及瘤体周边组织的病变。在较大的转移瘤中显示了内部结构及瘤体周边组织病变。因此提示了重T_2加权能更好的显示肿瘤的内部结构及其周边组织的病变。与常规MRI检查结合可以提供更多的肿瘤内部信息,提高诊断的准确性。方法简单,安全。  相似文献   

15.
磁共振成像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技术在诊断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中的价值。方法收集我院近期26例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为DAI病例,对比分析MRI多序列成像检查对DAI病灶显示敏感序列及信号特征、分布特点。结果MRI显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以液体衰减反转恢复序列(FLAIR)及弥散加权像(DWI)对DAI影像诊断具有敏感性,病灶显示率高于常规T1WI,极易发现病灶且均表现为高信号。结论高场强MRI常规多方位扫描加DWI为DAI的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良、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的MRI平扫及动态增强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10例良性、11例恶性)经病理证实的GTN临床和MRI资料,所有病例均行MR常规扫描,其中16例行MR动态增强扫描。结果:病灶位于子宫腔或子宫肌层内,其共同MRI表现包括:①子宫增大,子宫腔内见"蜂窝状"或团块状异常信号影,在T1WI呈等或混杂信号,在T2WI呈混杂高信号;②9例子宫旁和肌层内可见扭曲、扩张的血管影,在MR动态增强扫描上显示更清晰。其不同MRI表现为:良性GTN的子宫肌层无受累,恶性者子宫肌层常受侵,表现为肌层的连续性中断,动态增强扫描有助于清晰显示病灶。结论:MRI平扫及其增强扫描对于良恶性妊娠滋养细胞肿瘤的定位、定性诊断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可以为临床诊断及治疗随访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张雨洁  管宇 《中原医刊》2011,(15):12-13
目的探讨在CT增强扫描上勾画放射治疗靶区并进行剂量计算是否影响放射治疗剂量的准确性。方法使用拓能公司生产的WiMRT计划系统,对2005年11月至2007年1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放疗科进行三维适型放疗的55例病例,分别在平扫CT和增强CT上勾画放疗靶区进行剂量计算并保证平扫CT与增强CT靶区勾画的一致性(应用TPS自带的图像融合系统),共计516个照射野。统计学软件为SPSS13.0,使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平扫CT及增强CT上勾画靶区经剂量计算得出的机器跳数分别为65.28、65.80,标准差分别为41.253、41.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81,P〈0.05)。增强后靶区所受剂量比平扫的靶区剂量(总跳数)多(0.86±2.97)%。结论在增强CT上勾画放射治疗靶区对放射治疗剂量计算有影响,但对靶区总剂量的影响可忽略不计。为提高肿瘤体积(GTV)勾画的正确性,可以在增强CT上勾画放射治疗靶区。  相似文献   

18.
邹亚毅 《中外医疗》2011,30(20):26-28
目的:分析颞颌下关节紊乱在(Temporomandibular Joints Dysfunction Syndrome,TMDS)患者的MRI表现.探讨MRI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症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的颞颌关节紊乱症患者27例,完成54侧颞颌关节T1WI、T2WI、T1-3D WATS冠状位、矢状位及矢状张闭口...  相似文献   

19.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的磁共振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MRI、CT、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DSA)对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诊断的准确性和特异性。方法  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患者 ,全部行头颅MRI平扫和增强扫描 ,其中 2例行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检查 ,2例行CT检查 ,2例行DSA检查。结果  7例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T1WI为等、低信号 ,6例在T2WI呈均匀明显高信号 ,1例呈混杂信号。病灶形态呈哑铃形或卵圆形 ,边界清楚。注射造影剂后肿瘤显著强化 6例 ,不均匀强化 1例。 2例CT检查表现为均匀较高密度影 ;2例DSA缺乏明显的肿瘤染色。结论 海绵窦区海绵状血管瘤在MR图像上有其特异性 ,综合分析临床点及MRI、CT和DSA等影像表现 ,有利于正确诊断 ,确定手术入路 ,指导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膝关节软骨各MRI(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核磁共振成像)成像序列的成像参数,比较MRI各成像序列的关节软骨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n ,SNR)及关节软骨与关节液的对比噪声比(Contrast Noise Ration ,CNR),探讨M RI检查序列中最适合进行膝关节软骨显示诊断的序列组合。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3月期间根据不同临床需要而进行MRI检查的20例膝关节损伤患者。扫描序列包括矢状位FS‐PD(二维脂肪抑制质子密度加权像)、FSE的T1WI(T1加权像)和T2WI(T2加权像)、3D‐DESS(三维双回波稳态序列)、横轴位FS‐PD、冠状位FS‐PD。测量各MRI成像序列的SNR关节软骨、CNR关节软骨/关节液值,并进行比较。结果3D‐DESS序列的SNR最高,与T1 WI 、T2 WI相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0.001)。3D‐DESS序列的CNR与FS‐PD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矢状位FS‐PD及3D‐DESS序列组合的SNR关节软骨、CNR关节软骨/关节液可以兼顾达到最大,成为最优显示膝关节软骨的序列组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