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河北中医》2021,43(4)
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目前临床上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高慧教授认为,PCOS病因病机主要为脾肾两虚,致使卵子不能生长发育成熟而按时排出。在治疗病因基础上兼顾先后天之本,使冲任调达,天癸充盛,则经血时下。高教授自创补肾健脾调冲方治疗脾肾两虚型PCOS,能补脾肾,调冲任,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收效甚佳。  相似文献   

2.
李应存教授认为慢性泄泻常以脾肾亏虚为本,虚实夹杂,其病经久不愈,乃是正气不足,导致病情迁延缠绵,故补脾肾之阳气、增强机体抗病能力是治疗该病的根本。其临床常用敦煌大补肾汤随证化裁,温通脾肾之阳气,古为今用,标本兼顾,收效颇佳。  相似文献   

3.
况时祥教授在长期临床实践的基础上,认为重症肌无力病因病机是脾肾亏虚为主,兼挟湿浊化毒、气血亏虚、瘀血阻络。诊治时根据病因病机特点,而立"补脾益肾"为治疗大法,将补脾益肾中药治疗贯穿于病程的始终,并随证施法,药随证变,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内伤虚热证是以发热为主症,以气血阴阳亏虚为主要病机的一类病证。李士懋教授对于脾肾两虚型发热,临床辨证主张以脉诊为中心,擅长用阴阳脉诊来判定脏腑病位和病机,并灵活运用益气滋阴降火法、补火生土法和引火归原法等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通过探究文献,收集、整理叶进中医治疗矮小症病案,从病因病机、立法选方用药及具体医案总结其从脾肾论治儿童矮身材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叶进对本病的发病特点、病因病机进行归纳研究,认为脾肾为生长发育之根本,先天禀赋不足和后天调养失宜为本病主因,病机为脾肾两虚,治宜健脾益肾、兼顾他脏、随证加减用药,做到因人制宜和因时制宜.  相似文献   

6.
介绍黄明河教授治疗慢性泄泻的经验。慢性泄泻临床上多反复发作、缠绵难愈,黄明河教授认为,脾失健运、肾阳虚衰为发病之本,湿浊内困乃发病之标,以调补脾肾、祛湿化浊为治疗大法,分别拟健脾化湿汤与温阳化湿汤治疗,随症加减,疗效颇佳,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7.
临床研究发现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多有心烦、寐迟等症状.夏桂成教授认为部分反复种植失败的病因病机为心肾不交,临床治疗时应以调补心肾阴阳为主,以经验方清心滋肾汤为基础方随症加减,配合心理调节,心肾同治,肝脾同调,为临床治疗胚胎反复种植失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8.
脾主水液运化,肾主津,泄泻的发生与脾肾密切相关,脾肾同病是泄泻常见的病因病机,健脾益肾法包括健脾益肾气、健脾温肾和健脾滋阴。健脾益肾法具有中医理论基础,在泄泻的临床治疗中运用广泛,分别用于治疗慢性腹泻、糖尿病腹泻及肿瘤性腹泻。现探讨健脾益肾的中医理论基础,概述其临床运用,强调健脾益肾法治疗泄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时振声教授诊治痛风性肾病,病因强调外感内伤两端,以气阴两虚作为病机演变的关键,治疗以补虚为先;临床分肝肾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等4型论治,并注重兼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探讨和分析虚斑的病因、病机、主证及治法。作者临床分肝郁脾虚型、心脾两虚型,肝肾阴虚型和脾肾阳虚型四种,分别以逍遥散、归脾汤、大补阴丸合二至丸及十四味建中汤加减治疗。四型均以脾肾为中心,调营卫、和气血、协阴阳为主旨,而寓调和温养之意。  相似文献   

11.
时振声教授治疗痛风性肾病的经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倪青  丁红 《江苏中医》1997,18(1):5-7
时振声教授诊治痛风性肾病,病因强调外感内伤两端,以气阴两虚作为病机演变的关键,治疗补虚为先;临床分肝肾 阴虚、脾肾气虚、气阴两虚和阴阳两虚等4型论治,并注重兼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12.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2010,(4):265-266
对胡杰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症的辨证思路加以分析和总结。胡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症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根据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补脾而安五脏",五脏并重、突出脾胃的辨治思路,主张以健脾益气为主,兼调心、肝、肾的方法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证时常以健脾舒肝、心脾同调、脾肾并补为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董微  张博 《北京中医药》2010,29(4):265-266
对胡杰教授治疗绝经前后诸症的辨证思路加以分析和总结。胡教授认为,绝经前后诸症为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之证,根据其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结合自己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补脾而安五脏",五脏并重、突出脾胃的辨治思路,主张以健脾益气为主,兼调心、肝、肾的方法治疗绝经前后诸症,临证时常以健脾舒肝、心脾同调、脾肾并补为处方用药的基本原则,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7,(1):60-62
文章系统总结了糖尿病肾病的临床治疗经验。糖尿病肾病相当于中医的消渴肾病,其基本病机为脾肾两虚为本,痰湿血瘀为标,治疗上以补脾益肾为总的治疗原则,并根据标实的不同兼以化痰祛湿、活血化瘀。同时根据脾肾两脏亏虚程度的差异以及标实的不同,将本病分为早期、中期、晚期进行辨证论治。早期为脾气亏虚,拟用方药补中益气汤,并据标实程度酌加芳香化湿及活血化瘀之品;中期为脾肾两虚,方用四君子汤合六味地黄丸加减,并据痰湿及瘀血的存在酌加祛痰湿及活血化瘀类药物,同时注重补肝肾强腰脊;晚期以肾虚为主、浊毒内停、气血阴阳衰败为主,拟用方药为实脾散合金匮肾气丸,并根据兼证的不同酌加相应药物以对症治疗,临床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5.
桥本甲状腺炎与甲状腺功能减退属于中医学"瘿病""虚劳"范畴。基于中医理论从病因病机、辨病辨证方面探讨桥本甲减与脾肾两脏的关系,提出"脾肾两虚则化气行水不能、血液运行无力"为其基本病机,病理因素离不开水湿、痰浊、瘀血,同时结合"益火补土"及"治未病"思想,进而总结出从脾肾治疗及预防桥本甲减的经验,强调临证治疗时"健脾不忘化湿祛瘀,补肾注重阴阳双调"的重要性,以期此法在临床上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慎斋为明代末期著名中医学家,临床经验丰富,善于治疗脾胃病。尤其是运用"补肾不如补脾"理论治疗泄泻,颇具特色。本文旨在对其"补肾不如补脾"理论进行探讨,并通过解析其代表性医案,对其阳气下陷,调脾复枢;肾阴不足,治宜补脾;脾肾两虚,温脾升阳等分型论治泄泻的经验进行梳理,为今后防治泄泻提供更多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7.
总结张文泰教授治疗虚性腰痛的经验。张文泰教授认为,虚性腰痛的病机虽主要责之于肾虚,但亦与脾虚相关,临床上两者常相兼为病,因此在其治疗上应脾、肾并重,常辨证选用补养脾胃的方剂(如:归脾汤、补中益气汤、参苓白术散等)合补肾类方剂(如:六味地黄丸、龟鹿二仙汤等)进行化裁,并善用龟甲-鹿角胶药对,重视功能锻炼结合家庭按摩治疗,取得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8.
介绍尤昭玲教授补脾益肾治疗卵巢早衰的经验。尤教授独创冰山理论,将卵巢早衰病因病机归为脾肾两虚,阴血亏虚。治疗上注重醒脾运脾,用药注重温养而忌过燥过涩,主张活血先补血,以脾胃纳受运化水谷之精微转化精血,弥补先天肾精之不足,暖巢养泡,通补兼施。并配合药膳辅助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国医大师洪广祥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症有独到心得体会,其认为支气管扩张症总属本虚标实,其缓解期以“痰热瘀虚”为其基本病机。文章从“重病位,肺脾同病论支扩”“审病机,补虚泻实燮肺脾”两方面,论述洪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缓解期以全程“补虚泻实”法为基本纲领,主张“肺脾同治”为重要治则的学术思想。通过“续篇章,消痈去腐生肌汤”介绍洪广祥教授自拟经验方,并附病案一则。  相似文献   

20.
任占利教授认为眼肌型重症肌无力主要为脾肾亏虚、中气下陷所致,并根据脾肾亏虚这一基本病机,临床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脾肾不足和气阴两虚三型。任教授针对核心病机提出以补脾益肾为基本治疗原则,分阶段治疗,前期以祛实邪为主,后期以补脾肾为要,将化湿、祛瘀、通络三法贯穿治疗始终,并遵循"三因制宜"的原则辨证施治。任教授自拟托举培元饮,以该方为主随证加减,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不仅能提升下垂的眼睑,还能避免病情反复发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