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辽宁中医杂志》2015,(7):1210-1211
通过跟随马智教授师承学习,收集眩晕病例,总结马智教授治疗眩晕的临床经验。马智教授临床治疗眩晕,创立了息风化痰,降浊止眩的眩得康,并根据风、痰、虚和肝脾肾失调的病变随证加减。  相似文献   

2.
总结程丑夫教授基于气机升降理论辨治高血压病的临证经验。认为高血压病属于中医学“眩晕”范畴,其病机或为脾胃虚弱,致脾胃升降失常,清阳不升而致眩;或为肝升太过,肺降不及,肝阳上亢而致眩;或为肾水不足,心肾不交,心火独亢上攻脑窍而致眩。治疗强调一身之气需升中有降、降中有升,具体组方从调畅脾胃或平肝降肺或交通心肾入手,基于调整脾胃、肝肺、心肾的整体气机达到周身气机升降平衡以治疗眩晕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卢尚岭论治眩晕要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元庆 《山东中医杂志》1997,16(12):562-564
卢尚岭论治眩晕要诀山东中医药大学(250014)丁元庆关键词眩晕辨证论治卢尚岭老中医经验我校卢尚岭教授临证论治眩晕注重调畅气机,具体证治则以治肝胆、化痰饮、补脾肾为要诀,兹介绍如下。1治肝胆肝藏血,以气为用,其脉连目系,与督脉会于巅。肝病而眩晕者临证...  相似文献   

4.
文章主要介绍马云枝教授临床治疗眩晕的经验,分析眩晕的病因病机,详细阐述眩晕从肝、脾、肾的生理功能治疗的立论依据。认为眩晕的发病有虚实两端,病位在头窍,总与肝、脾、肾密切相关,从三脏的生理功能进行辨证用药,并给予医案分析。  相似文献   

5.
陈以国教授认为眩晕病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肝肾关系密切。针药并拳治疗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三型眩晕,临证用针灵活,用药精准,加上自创的保健三疗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罗卫平  黄燕 《光明中医》2011,26(11):2202-2204
黄燕教授在治疗眩晕方面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且疗效确切,她认为眩晕一证在临床上应以平肝、补虚、化痰为主。在具体治疗上:痰湿中阻之眩晕治以健脾化痰为主;肝阳上亢之眩晕治以平肝潜阳为主;脾肾两虚之眩晕治以益肾健脾为主;气血不足之眩晕治以补气血为主。  相似文献   

7.
梁贻俊教授运用温胆汤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特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贻俊教授临证经验丰富。她运用温胆汤加减多种神经系统疾病,疗效显著。如加开窍醒神之剂治疗嗜睡、幻听;加清热除烦之剂治疗失眠;加平肝潜阳之剂治疗眩晕;加健脾化饮之剂治疗呕吐等。同时论述了温胆汤的作用及临证应用。  相似文献   

8.
赵国定教授临床治疗眩晕经验丰富,他认为眩晕常可从痰瘀互结论治,但实际临证应该小心辨证,审证求因,分清先后主次,治病求本。本文介绍赵国定教授临证验案2则,以阐述他痰瘀并治的临证经验。  相似文献   

9.
目的 情志眩晕系与情志密切相关的眩晕,常以情志不舒伴头晕目眩为主,临床发病率高,中医认为痰是情志眩晕重要致病因素,文章总结许凤全教授从痰治疗情志眩晕经验,为进一步研究中医治疗情志眩晕提供思路方法。方法 根据情志眩晕不同阶段及病机,择治痰六法:调肝运脾化痰法;补肺散结消痰法;转枢调气涤痰法;温胆和胃散痰法;补肾宁志运痰法;祛瘀通络破痰法。结果 情志眩晕具有由气致痰、由痰化热、因痰兼虚、痰瘀互结的病机发展趋势,依病机及病期择不同治痰方法辨证施治,随证立方,随病用药,疗效肯定。结论 情志眩晕治痰六法在临床应用广泛,辨证治疗心身类疾病效如桴鼓,具有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中医药治疗绝经前后诸证注重肝、脾、肾的调节,夏桂成教授基于心-肾-子宫轴学说,强调心肾相交的重要性,提出从心论治绝经前后诸证。夏桂成教授认为该病病机为肾阴虚、心火旺、心气虚,治以滋肾清心、宁心安神之法,配合心理疗法,临床收效颇高。该文介绍夏桂成教授从心论治绝经前后诸证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李鲤教授认为,眩晕多由情志、饮食内伤、体虚久病、失血劳倦及外伤、手术等病因引起,病性多虚中夹实,以虚者居多,病位与肝、脾、肾三脏关系密切。李鲤教授治疗眩晕时常分为肝阳上亢、阴虚风动、清阳不升、脾肾不足、气血亏虚、痰湿上犯清窍证进行辨证论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眩晕从肝、脾、肾论治38例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眩晕从肝、脾、肾论治38例体会广东省番禺市人民医院(511400)徐素红自1990年10月至1994年4月,笔者对眩晕证按中医辨证施治原则,从肝、脾、肾论治,处方用药,初见成效。现将临床治疗结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大部分为门诊病人,少数为住...  相似文献   

13.
陈以国教授认为眩晕病病机关键是本虚标实,涉及肝脾肾三脏,尤与肝肾关系密切。针药并举治疗肝阳上亢、气血亏虚、肾精不足三型眩晕,临证用针灵活,用药精准,加上自创的保健三疗法,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临证经验.方法收集浦家祚教授经治的428例眩晕病例,对其症状进行频数、因子、聚类分析,总结临证规律.结果从症状分析可以看出,眩晕的病机涉及虚、痰、瘀、风四个方面,四者之间相互影响.结论明确了浦家祚教授治疗眩晕的诊治特色,核心病机为本虚标实,风、痰、瘀、虚相兼为病.  相似文献   

15.
崔应麟教授认为痴呆为中医药治疗的优势病种,强调辨证论治,注重脾肾同治。常见证型有痰瘀阻窍证,方选通窍活血汤加减;肝肾亏虚、脑髓空虚证,方选左归丸加减;脾虚湿盛、痰湿阻络证,方选补中益气汤合涤痰汤加减。  相似文献   

16.
《山东中医杂志》2017,(3):221-223
介绍乳腺增生症从肝论治、从肾论治到从脾论治的理论发展,并总结唐汉钧教授从肝、脾、肾—冲任治疗乳腺增生症的临证经验。介绍唐汉钧教授治疗乳腺增生症的处方用药特点和乳房局部辨证施治方法,以及对更年期乳腺增生症用药特点和异病同治的临证特色。  相似文献   

17.
介绍宁为民教授从痰瘀论治眩晕的经验。宁教授认为眩晕以脾肾为本,痰瘀为标,治疗当痰瘀同治,脾肾并补,临床上善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丹参、川芎、牛膝等活血药治疗。还注重调理情志,使药物与精神同治。并附验案1则,以资佐证。  相似文献   

18.
通过咳嗽、眩晕、头痛3则验案对陈学忠教授治疗上部病证经验进行分析,认为其应用潜阳封髓丹治疗上部病证主要用于肾水虚寒、虚阳上浮等证,在应用潜阳封髓丹基础上辨证施治,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9.
总结马堃教授从心肾论治围绝经期排卵障碍性异常子宫出血的临证经验。认为肾虚血瘀、心肾不交是本病核心病机,提出以补肾活血、交通心肾为基本治法。根据“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指导原则,出血期重视止血治标,自拟益肾止血宁心方以补肾宁心、交通心肾、益气养阴,达止血目的;血止后根据患者临床证候辨证论治以固本防复,针对肾气阴两虚、肾阳虚、肾阴阳两虚证,分别以二至丸合生脉散、右归丸、二仙汤合二至丸进行加减化裁;同时将活血化瘀法贯穿治疗全程。  相似文献   

20.
总结周洪彬主任基于“运脾转枢”治疗非高血压性眩晕的经验。周洪彬主任认为,风、火、痰、虚、瘀、食滞诸端皆可引起清窍失养,导致眩晕的发病,病机尤以脾失转枢为关键。临证可将非高血压性眩晕分为以下6型:脾虚生痰,肝风上扰;脾肾两虚,虚风上扰;心脾两虚,气血双亏;阳虚土衰,木乘风动;肾元虚衰,阴虚阳浮;寒遏经脉,营卫失调。治法以健脾守中、益气补肾、养肝熄风为要,使气血互化、精血同生,则风熄晕停。除外感风寒、营卫失调之眩晕,各型眩晕在未确认证型之前均可首选健脾守中之方药先行服用,再作后续调整。健脾守中可选用香砂六君子汤、二陈汤、理中汤、平胃散及木香、砂仁、香附、藿香、陈皮、厚朴、茯苓、白术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