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天津碱厂烧碱车间、盐钙车间为浓缩烧碱和氯化钙,采用了升膜蒸发器和降膜蒸发器,强化了蒸发操作,提高了浓缩效果,几年来使用情况良好。升膜蒸发器(见图):烧碱车间升膜制碱所采用的升膜蒸发器,系利用苛性碱液在高温时不伴有结晶析出及流动性良好的特点,在垂直的加热管内由下而上被间接蒸汽加热,料液受  相似文献   

2.
过去,生产氯化钙是以真空制盐母液和日晒废液制盐母液为原料,经升膜蒸发器浓缩到40°B′e以上,进澄清池把析出来的氯化钠沉淀出来,然后再经升膜,降膜蒸发器和带有加热管的贮槽,制成固体氯化钙(含CaCl_270%)。为了增产氯化钙又防止物料在升膜蒸发器结疤,采用对卤法。所谓对卤是把真空制盐的母液与滩地日晒到16°B′e的废液按1:1(体积比)混合后进升膜蒸发器。所以选为1:1是考虑到对卤后混合卤的成份基本上能达到日晒盐母液的成份,通过含量分析,计算出1:1(体积比)是比较接近于上述要求。有关试验分析数据如下表:  相似文献   

3.
《浙江化工》2006,37(6):41
由浙江省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于2006年6月3日在杭州通过了浙江省经贸委组织的省级新产品鉴定。该产品应用高性能膜对混合物中组分的选择透过性分离浓缩草甘膦母液的新技术,设计采用超滤一纳滤-反渗透膜集成工艺,取代了传统的蒸发浓缩工艺,成功地解决了IDA法草甘膦母液浓缩和氨释放等造成的环境问题。产品样机运行过程无相变、无污染、全自动运行,并带有超值保护报警装置,能将含有草甘膦有效成分3%左右的母液脱水提浓至7%以上,  相似文献   

4.
由浙江省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于2006年6月3日在杭州通过了浙江省经贸委组织的省级新产品鉴定。该产品应用高性能膜对混合物中组分的选择透过性分离浓缩草甘膦母液的新技术。设计采用超滤一纳滤一反渗透膜集成工艺,取代了传统的蒸发浓缩工艺,成功地解决了IDA法草甘膦母液浓缩和氨释放等造成的环境问题。产品样机运行过程无相变、无污染、全自动运行,并带有超值保护报警装置,能将含有草甘膦有效成分3%左右的母液脱水提浓至7%以上,反渗透透过液中草甘膦浓度在0.1%以下,水回收利用率为100%,有效地节约了运行成本。根据用户报告,能耗大大低于传统的浓缩蒸发工艺,节约总能耗70%以上。该产品是一项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节能的新型膜分离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该产品样机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检验。各项指标符合Q/HTJ001—2006《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5.
草甘膦生产中母液浓缩系统的工艺改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陈晓祥  徐银珠 《农药》1996,35(3):16-18
本文介绍了草甘膦母液浓缩系统的工艺改造。用自然循环蒸发器取代原设计的强制循环蒸发器;用自排不凝性气体大气冷凝器取代真空泵以维持系统的真空度。经过改造,全系统具有流程简单合理、蒸发速率快,操作简便及节能显著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由浙江省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于2006年6月3日在杭州通过了浙江省经贸委组织的省级新产品鉴定。该产品应用高性能膜对混合物中组分的选择透过性分离浓缩草甘膦母液,设计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集成工艺,取代了传统的蒸发浓缩工艺,成功地解决了IDA法草甘膦母液浓缩和氨释放等造成的环境问题。产品样机运行过程无相变、无污染、全自动运行,并带有超值保护报警装置,能将含有草甘膦有效成分3%左右的母液脱水提浓至7%以上,反渗透透过液中草甘膦浓度在0.1%以下,水回收利用率为100%,有效地节约了运行成本。根据用户报告,能耗大大低于传统的浓缩蒸发工艺,节约总能耗70%以上。该产品是一项资源循环利用、环保、节能的新型膜分离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技术处于国内同行业领先水平。该产品样机经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检测研究院检验,各项指标符合Q/HTJ001-2006《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的标准要求,该产品经浙江龙游绿得农药化工有限公司、浙江拜克开普化工有限公司等数家草甘膦生产企业使用后反映良好,设备正常运转10个月即可将投资全部回收,经济、社会效益显著,该产品今后有望在IDA法草甘膦生产企业中逐步得到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农药     
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由浙江省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于2006年6月3日在杭州通过了浙江省经贸委组织的省级新产品鉴定。该产品应用高性能膜对混合物中组分的选择透过性分离浓缩草甘膦母液,设计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集成工  相似文献   

8.
科技集粹     
《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通过省级新产品鉴定由浙江省杭州天创净水设备有限公司开发的"膜法浓缩草甘膦母液设备"于2006年6月3日在杭州通过了浙江省经贸委组织的省级新产品鉴定该产品应用高性能膜对混合物中组分的选择透过性分离浓缩草甘膦母液的新技术,设计采用超滤-纳滤-反渗透膜集成工艺,取代了传统的蒸发浓缩工艺,成功地解决了IDA法草甘膦母液浓缩和氨释放等造成的环境问题。产品样机运行过程无相变、无污染、全自动运行,并带有超值保护报警装置,能将含有草甘膦有效成分3%左右的母液脱水提浓至7%以上,反渗透透过液中草甘膦浓度在0.1…  相似文献   

9.
<正>日前由浙江悦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的"草甘膦母液催化湿式氧化深度处理新工艺"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新工艺对草甘膦母液经过催化湿式氧化低温结晶分离滤液膜浓缩MVR浓缩蒸发等将母液转化为无机磷、氨氮、二氧化碳和水并回收磷酸盐、氯化钠、硫酸铵等实现草甘膦母液深度处理和资源化在催化剂研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由浙江悦瑞环保工程有限公司等单位研发的"草甘膦母液催化湿式氧化深度处理新工艺"在北京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组织的成果鉴定。该新工艺对草甘膦母液经过催化湿式氧化,低温结晶分离,滤液膜浓缩,MVR浓缩蒸发等,将母液转化为无机磷、氨氮、二氧化碳和水,并回收磷酸盐、氯化钠、硫酸铵等,实现草甘膦母液深  相似文献   

11.
草甘膦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草甘膦废水至今无有效的回收方法。采用化学沉淀法处理草甘膦废水,试验结果表明:当投加的锰盐与模拟废水溶液中草甘膦的摩尔比值为1.0~1.3,pH为4.2~5.6时,草甘膦与锰盐反应沉淀,沉淀率可达96%以上。继续向回收的草甘膦锰盐沉淀中加酸使pH小于2.0,沉淀将重新溶解形成草甘膦过饱和溶液,静置后草甘膦重新结晶,得到纯度95%以上的草甘膦晶体。该技术应用到实际草甘膦废水处理中时,废水的高盐度和复杂成分显著降低了草甘膦的沉淀及结晶效率,限制了该技术的应用,其机理研究有着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建立了武夷岩茶样品中草甘膦的残留量的测定方法。样品经水固相萃取和茶叶专用萃取柱(TPT)净化后,在硼酸盐缓冲液中与9-芴甲基氯甲酸酯(FMOC-Cl)进行衍生化反应,以1%乙酸铵溶液和乙腈为流动相,质谱检测采用电喷雾正离子化模式和多反应监测模式。结果表明,草甘膦在1~10 ng/mL范围内线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0.998。通过对空白武夷岩茶样品进行4个加标水平的添加回收实验(n=5),草甘膦的平均回收率和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87.3%~98.0%和3.46~5.12。  相似文献   

13.
膜技术是利用分离膜对混合物中各组分的选择渗透性能的差异等来实现分离、提纯和浓缩的一种分离技术。根据膜上分布的孔径大小范围(或推动压力差)等,  相似文献   

14.
IDA路线草甘膦的清洁生产方法和绿色化学合成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国明  周良  郑端镛  邱晖  刘小华  王中石 《农药》2007,46(10):656-658
以二乙醇胺为起始原料,在Cu/Zr催化剂存在下,与氢氧化钠脱氢(氧化)反应生成的亚氨基二乙酸(IDA)二钠盐收率达95%;采用固体IDA法生产双甘膦,反应收率高达97%;双甘膦氧化采用空气(含氧气体)氧化法制备草甘膦,反应收率达95%,草甘膦原药含量达97%以上。并通过采用膜分离技术提浓草甘膦母液、回收脱氢反应废气中的氢气制备双氧水、改进双甘膦制备过程废水和废渣的回收利用,使IDA路线草甘膦生产工艺基本实现了安全、节能、环保和资源充分利用的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并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5.
郝祥忠 《安徽化工》2009,35(4):9-11
分析了农业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第1158号公告对草甘膦生产企业的影响,介绍了草甘膦母液处理利用的技术,为草甘膦企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草甘膦母液处理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阐述了草甘膦母液的不同处理技术方案,并进行了技术和经济比较,建议采用膜分离技术来处理草甘膦母液。  相似文献   

17.
陈锡华 《现代化工》2004,24(3):49-50
烷基酯法生产草甘膦需要消耗大量的三乙胺作催化剂。针对早期的三乙胺回收工艺和在小试基础上改进的回收工艺的缺点,提出了一种三乙胺连续回收工艺,实现了母液连续中和分层及精馏操作;将此工艺应用于福建三农集团公司5000t/a草甘膦生产过程的三乙胺回收中,每年可节省三乙胺100t,液碱(折纯)295t。  相似文献   

18.
通过试验优化了亚硝基草甘膦的外标法定量分析。建立了亚硝基草甘膦的快速定量测定方法,样品经硫酸水溶液来处理,高效液相色谱外标法定量。结果表明方法的标准偏差为0.04;变异系数为2.98%;平均回收率为97.31%~99.42%,线性范围为25~200μg/mL,最低检测限为5μg/mL,该方法简便快速而易于操作。适用于草甘膦原药生产对亚硝基草甘膦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宁静红  刘圣春 《化工学报》2018,69(4):1437-1444
提出制冷压缩机排出的高温高压制冷剂气体与制冷剂过冷液体直接接触凝结换热的新型制冷循环,结合自然工质氨的热力特性,分析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热力性能,并与常规双级压缩和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的性能进行对比,得出:随着主循环饱和液温度的升高,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先增大后减小存在最大值,冷凝器散热量先减小后增大存在最小值,流过蒸发器的制冷剂质量流量逐渐增大。在相同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下,当过冷液体的过冷度为20℃时,较常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提高4.92%,冷凝器散热量减少6.65%,蒸发器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减少7.2%~7.9%;当过冷液体的过冷度为5℃时,较常规单级压缩制冷循环,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的性能系数提高6.52%,冷凝器散热量减少3.32%,蒸发器的制冷剂质量流量减少8.58%~8.91%。结果表明氨直接接触凝结制冷循环较常规制冷循环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