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1 毫秒
1.
不同酶解条件对普通红豆草下胚轴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普通红豆草原生质体分离条件进行研究.以无菌发育5~7 d种子的下胚轴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的酶组合、酶解时间、渗透压和pH等因子对其原生质体游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酶液组合为2;纤维素酶+0.5;果胶酶+0.3;离析酶,25℃黑暗条件下酶解6 h可获得大量有较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其产量达到3.53×106个/g,存活率为90.6;;以甘露醇作为酶解渗透调节物质较为理想,酶解液中添加浓度为0.55 mol/L的甘露醇最为适合原生质体分离;酶解液pH调至6.0时原生质体产量、活力均高于其他各组.  相似文献   

2.
木薯叶片原生质体分离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试验以木薯叶片为材料,研究了质壁分离时间、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液中甘露醇浓度等不同因素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叶片在CPW9M溶液中质壁分离0.5h后,置于1%离析酶+0.5%纤维素酶+1%半纤维素酶+9%甘露醇的酶液中,黑暗条件下酶解14~16 h,其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3.
猪苓原生质体制备及细胞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就猪苓原生质体制备的技术条件与细胞再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猪苓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是采用12 d菌龄的菌丝体,2.66%蜗牛酶 1.33%纤维素酶为酶解液,酶解温度28℃,酶解时间6 h,稳定剂为0.010 9 g/m l甘露醇,pH值自然。在此条件下猪苓原生质体制备的产量为6.8×106个/m l。分离原生质体细胞再生频率为17.45%。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生烟叶片及烟花的高质量原生质体制备方法。[方法]通过优化纤维素酶和离析酶浓度配比、酶解时间、渗透调节剂甘露醇浓度等参数,研究三生烟叶片与烟花原生质体的最优制备方法。[结果]三生烟烟叶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1%纤维素酶和0.5%离析酶、甘露醇浓度0.6 mol/L、酶解时间4 h,完整率达88.22%。烟花材料最佳制备条件为0.8%纤维素酶和0.4%离析酶、甘露醇浓度0.7 mol/L、酶解时间2 h,完整率达83.59%。[结论]三生烟叶片与烟花原生质体由于材料来源不同,酶解条件存在差异,制备时需要针对不同组织材料予以优化。  相似文献   

5.
冬虫夏草无性型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优化冬虫夏草原生质体再生条件。[方法]考察纤维素酶浓度、蜗牛酶浓度、两者混合体积配比、酶解温度、酶解时间、菌龄、稳定剂及培养基等条件对冬虫夏草无性型原生质体再生率的影响。[结果]冬虫夏草无性型原生质体再生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浓度0.5%,蜗牛酶浓度0.5%,纤维素酶与蜗牛酶体积比1:1,酶解温度35℃,酶解时间1.5h,菌龄6d,甘露醇0.5mol,③号再生培养基(蔗糖10g,葡萄糖4g,酵母粉4g,甘露醇0.5mol,pH值6.2,琼脂18g,水加至1000ml),在该最佳条件下原生质体再生率为0.43%。[结论]优化的冬虫夏草无性型原生质体再生条件简便、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黄瓜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酶解条件.[方法]以黄瓜子叶和悬浮细胞为材料,研究不同酶解条件对其原生质体的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黄瓜子叶获得高质量的原生质体的最佳条件为:酶液组合2%纤维素酶+1.0%果胶酶,酶解时间8h,酶液浓度0.7 mol/L,酶液pH 5.5.[结论]该试验研究了不同酶解条件对黄瓜原生质体的分离效果的影响,为黄瓜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菜豆幼嫩叶片为材料,研究了预处理、酶液组合、酶解时间、酶解方式、甘露醇浓度及纯化时的离心转速对菜豆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菜豆叶片质壁分离1 h后,在2%纤维素酶+1%离析酶+10%甘露醇+0.1%BSA+5 mmol/L MES+10 mmol/L CaCl2·2H2O,pH为5.8的混合液中,(25±1)℃黑暗条件下振荡酶解12 h可获得大量有活力的绿色原生质体。纯化时400 r/min离心3 min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以地方品种洛阳红牡丹叶片为材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了预处理时间、酶解时间、不同酶组合及酶液中甘露醇含量等因素对牡丹叶片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蔗糖浓度为0.3mol/L的溶液中,预处理0.5h效果最好,(25±1)℃条件下,在0.5%纤维素酶+0.4%果胶酶+0.3%半纤维素酶+10%甘露醇、pH值5.8的混合酶液中,酶解6h所得的原生质体产量最高,有活力的细胞可达2.325×106个/g。  相似文献   

9.
[目的]优化玉米和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制备条件及瞬时表达体系.[方法]以不同时期玉米叶片和拟南芥为材料分离原生质体,通过对不同酶浓度,解离时间和渗透压的研究,优化最佳分离原生质体体系;原生质体再经PEG介导的转化,通过GFP基因表达百分比鉴定原生质体活性和转化效率.[结果]玉米和拟南芥原生质分离的最佳条件为:纤维素酶1.5%,离析酶0.5%;拟南芥酶解4h,甘露醇浓度0.4 mol/L;玉米酶解6h,甘露醇浓度0.45 ~0.50 mol/L.最佳生长时期为:拟南芥6~8片叶;玉米二片叶.用去内毒素质粒经PEG(玉米30% PEG,拟南芥40% PEG)诱导转化置于黑暗下培养,原生质体活性和转化效率较高,原生质体中可以观察到明显的GFP荧光.[结论]玉米和拟南芥原生质体的制备受酶浓度,解离时间和渗透压的影响,在原生质体转化过程中,质粒DNA纯度,PEG浓度等是影响转化效率的关键因素,与拟南芥原生质体相比玉米原生质体要稳定性差一些.  相似文献   

10.
盾叶薯蓣原生质体分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盾叶薯蓣叶片、种子愈伤为材料,探讨了不同的酶浓度、酶解时间及渗透压对原生质体分离的影响.结果表明:生长5~10d的叶片置于0.6%纤维素酶、0.5%果胶酶、0.9mol/L甘露醇的酶液中、黑暗处理21h,其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悬浮培养5~10d的愈伤组织在2.0%纤维素酶、1.0%果胶酶、0.7mol/L甘露醇的混合酶液中黑暗处理6~8h原生质体产量和活力最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蛹虫草各种药理机制及有效成分的研究提供试验依据。[方法]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分别研究不同酶解液(单一酶和不同的组合酶)、不同菌龄(3、5、7、9、11 d)、不同酶解时间(1、2、3、4、5 h)、不同酶解温度(23、28、33、38、43℃)、不同酶解pH值(pH值4.92、5.29、5.91、6.47、6.98)以及不同渗透压稳定剂(浓度0.6 mol/L的MgSO4、KCl、甘露醇和葡萄糖)对蛹虫草原生质体制备结果的影响,确定制备蛹虫草原生质体的适宜条件。[结果]用浓度0.6 mol/L KCl配制成含1.0%纤维素酶和0.5%蜗牛酶的复合酶,在28℃、pH值5.91时,对培养9 d的菌丝体酶解3 h,得到的原生质体数量最多。[结论]为以后进行蛹虫草原生质体技术的深入研究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张晓丽  何瑞  童家赟  詹若挺  林超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644-21646
[目的]研究青天葵原生质体的制备与纯化方法。[方法]以青天葵新鲜叶片为试验材料,以青天葵叶片原生质体产量及原生质体存活率为考察指标,研究了预处理、酶解方式、酶解温度、离心转速、光照、筛网目数等因素对青天葵原生质体分离纯化效果的影响。[结果]适宜青天葵叶片原生质体游离的条件是用浓度13%甘露醇溶液预处理叶片1 h、酶解温度(25±1)℃、黑暗、静置;原生质体纯化采用离心沉淀法,以200目筛网过滤后离心8 min(800 r/min),操作2次,可得到大量完整清晰、细胞碎片少的原生质体。[结论]该方法获得了制备青天葵原生质体的理想条件与参数,为建立青天葵原生质体再生体系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烟管菌T1(Bjerkandera adusta)原生质体制备及菌丝再生的最佳条件。[方法]研究菌龄、渗透压稳定剂种类和浓度、pH、酶浓度及酶解时间对原生质体得率的影响,并研究再生培养基种类对菌丝再生的影响。[结果]在PDA液体培养基中,以28℃摇床培养3 d的菌丝最适于该菌原生质体制备;用0.5 mol/L KCl配制的含有15 mg/m L的溶壁酶于30℃下酶解3 h,获得原产量最高,达1.18×10~6个/m L;RM1培养基再生率最高,达1.22%。[结论]该研究优化了原生质体制备及菌丝再生条件,为进一步研究烟管菌噬藻分子机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詹萍  苏龙  周乃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54-1155,1172
[目的]初步探讨红酵母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的条件。[方法]以红酵母为试材,研究渗透压稳定剂pH值、酶浓度、酶解时间、预处理时间4个因素对红酵母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的影响。[结果]pH值在6.5~7.0,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随着渗透压稳定剂pH值的升高而上升。当酶浓度从0.2%上升到1.0%时,原生质体制备率上升较快,而原生质体再生率下降较慢。随着酶解时间的增加,原生质体的制备率逐渐增加,而原生质体的再生率逐渐下降。在5~15 min,原生质体制备率和再生率均随着预处理的时间的增加而降低。[结论]当渗透压稳定剂pH值为7.0,蜗牛酶酶浓度为1.0%,酶解时间为60 min,预处理时间为5 min时,原生质体的制备率和再生率能分别达到较高的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了玉蕈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的适宜条件。[方法]采用斜面、平板培养基和液体培养基,研究了玉蕈菌丝体酶解时间(1~5 h)、酶解温度(25℃)和菌龄(4~7 d)以及渗稳剂种类(甘露醇、蔗糖、KCl、MgSO4)对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影响,优化了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条件。[结果]玉蕈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的适宜条件是:渗稳剂为0.6 mol/L MgSO4.7H2O,玉蕈菌丝体酶解时间2h,酶解温度25℃,菌龄5 d。在此条件下,玉蕈原生质体的产量最高,达16.7×106个/ml。[结论]该研究为利用原生质体技术进行玉蕈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米曲霉原生质体制备的高效方法。[方法]统计米曲霉菌丝体检测不同生长时间(72、84、96、108、120 h)的菌丝、不同渗透压(分别使用0.8 mol/L蔗糖、氯化钠和葡萄糖溶液作为渗透压稳定剂)和不同组合酶系(溶菌酶、纤维素酶和蜗牛酶、混合酶系的配比按照L9(34)正交设计)下的原生质体产量。[结果]经检测,培养108 h菌丝体、0.8 mol/LNaCl渗透压稳定剂原生质体产量较高。同时溶菌酶(2 mg/ml) +纤维素酶(6 mg/ml) +蜗牛酶(6 mg/ml)组合酶系原生质体产量较高,达9×105个/ml。[结论]原生质体的产量受菌体自身状况和外界条件影响。该研究为大量制备高活力的原生质体及进行细胞融合试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7.
贺婷  郭成金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374-1376
[目的]对金耳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体系进行研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筛选金耳原生质体制备和再生体系中酶体系、菌龄、温度、时间、渗稳剂的最佳用法。[结果]金耳原生质体的释放方式有3种类型:酶解初期的顶端释放、侧位释放和后期的原位释放。其最佳制备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3 d的菌丝体,在1%纤维素酶+1%蜗牛酶+1%溶壁酶的混合酶液中,以0.6 mol/L蔗糖为渗稳剂,36℃酶解4 h,得到原生质体制备率达1.76×107个/ml;最佳再生条件为:液体静置培养5 d的菌丝体,在1.5%溶壁酶的酶液中,以0.6mol/L蔗糖为渗稳剂,33℃酶解3 h,得到原生质体再生率达0.22%。[结论]为金耳的原生质体融合、紫外线诱变育种、基因工程研究等提供了有益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