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为优化高枝水果采摘器的设计,依据TRIZ理论,以物-场分析法为工具,对产品进行创新研究分析。选用推荐的创新原理作为方向,选择方案后进行具体设计。通过数字化设计技术进行机械结构和零件设计,最后进行样机装配与测试。测试结果验证了创新方法的合理性和创新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杨虎  杨晓峰 《纺织器材》2009,36(3):22-23
为了寻找一种合理的创新方法来解决企业中具体的产品创新问题,在介绍TRIZ概念的基础上,详细分析了TRIZ物场分析法的基本概念及原理,通过TRIZ中的物质一场理论在机械产品设计中的有关应用,说明TRIZ理论在机械产品的创新设计中是一种很好的理论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
汪年平  周俊 《轻工机械》2014,(2):82-86,94
公理设计(Axiomatic Design,AD)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以概念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TRIZ指导完成AD中的功能—结构映射,得出设计矩阵;若不满足独立公理,又用TRIZ中的技术法则将AD中的耦合问题转换成TRIZ的标准参数,用TRIZ工具消除耦合,使其满足独立公理,建立基于AD与TRIZ组合的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方法。最后,将其运用于自动切片机的设计和改进。该设计方法可优化产品概念设计流程,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4.
家具产品创新过程存在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使得设计处于抽象、模糊的离散状态难以推进.文章提出基于情境分析与FBS模型的家具创新设计方法,构建系统的流程方法推进设计创新.采用定性定量分析法获取家具主要设计特性;经情境分析剖析问题冲突,明确设计目标;构建约束条件指导设计要素求解;结合FBS模型功能-行为-结构的层级映射实现设计...  相似文献   

5.
匡富春  刘鑫 《家具》2013,(5):29-34
首先分析了QFD和TRIZ理论的概念和基本内容,论述了两者与家具创新设计的关系,提出了基于QFD和TRIZ理论的家具创新设计模型,将产品的用户需求通过质量功能展开转化为创新设计矛盾矩阵,运用发明创造解决理论提供的原理、模型完成产品的创新设计;进而结合小户型家具的设计实例,阐述了应用该理论的设计过程并验证了其有效性。  相似文献   

6.
机械零部件是构成机械产品的重要结构,机械产品部件的设计情况直接决定了机械的质量、功能等特性,因此机械零部件设计是机械制造业的灵魂。随着我国机械制造业的迅速发展,现代机械零部件设计已逐渐向国际化过渡,在新时期的机械产品零部件的设计中需要着重强调创新设计,零部件设计者应充分发挥机械的创造力、想象力,在科学的设计理念的基础上,利用先进的设计思想与方法进行产品零部件的创新设计。文章首先对机械零部件的创新设计思想与创新方法进行了论述,然后通过一个机械零部件创新的实例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充分展示了创新零件设计带来的巨大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为避免产品创新设计成果受到专利权因素的限制并提高产品创新效率,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布置理论(QFD)、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与专利知识挖掘(PKM)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以QFD理论为基础获得创新设计的目标功能,结合TRIZ理论确定其领域解,在领域解基础上挖掘已有专利知识,建立专利特征矩阵指导设计者合理避开已有专利,实现快速有效的创新设计。最后以CR安全装置打火机的创新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现有儿童医疗辅助坐具设计的合理性和准确性,解决传统儿童医疗辅助坐具用户满意度低等问题,提出A-KANO/FBS/TRIZ理论结合的创新设计方法,对儿童医疗辅助坐具进行创新设计研究。首先通过KJ模型整理划分用户需求层级,利用A-KANO模型分析用户对功能需求的满意度并进行权重评分,得到儿童医疗辅助坐具的关键功能需求,建立功能需求层级塔,再通过情境分析,实现关键功能需求到产品功能的转换,并引入FBS模型展开“功能—行为—结构”之间的映射,最后应用TRIZ工具解决映射过程中存在的物理、技术冲突。以儿童输液椅为例,基于该集成方法进行创新设计,有效提高了儿童医疗辅助坐具的满意系数,并通过SUS系统可用性量表初步验证了该模式的可行性。实例表明,A-KANO/FBS/TRIZ集成的方法可以为儿童医疗辅助坐具的设计研究提供新思路,并为同类型用户群体的需求研究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针对拳击设备的创新设计问题,运用TRIZ理论,设计了一款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电玩拳击靶。通过技术冲突分析,找出适用的发明原理对电玩拳击靶的框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利用物-场模型分析对靶头结构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样机实验,新型电玩拳击靶的设计方案可行,也为娱乐设备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森林消防员火场安全防护不足的问题,利用SAFC模型分析森林火场环境,剖析森林消防员需求和功能,结合TRIZ可用资源分析,将主要功能与可用资源匹配。使用TRIZ矛盾分析建立消防员防护装备技术矛盾参数矩阵,分析消防员防护装备发明原理,创新设计了一款森林消防员防护装备,满足用户安全需求,为相关产品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TRIZ创新理论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介绍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的基本概念;研究产品造型创新设计与TRIZ创新设计理论的关系。运用实例证明TRIZ创新理论对于产品造型创新设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章针对某新型飞行器结构系统创新设计的迫切需求和产品研制中存在的问题,对现代设计方法中的质量功能展开(QFD)[1,2]和问题解决理论(TRIZ)进行了集成研究,以质量屋的形式,建立了从客户需求到结构方案的关系矩阵。通过FMECA分析,得出故障模式权重系数并添加到QFD模型中,进一步修正计算结果。运用价值工程的方法,对比分析不同方案的成本。通过上述分析,最终确定了新型飞行器结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发卡设备的重张连张问题,利用TRIZ工具进行创新设计和优化。首先利用TRIZ工具对发卡重张连张问题进行现象描述,进而使用TRIZ的功能组件分析及因果链分析工具找出问题存在的原因,然后再利用TRIZ的技术矛盾、物理矛盾、矛盾矩阵、分离法则等创新工具,创造性地提出4种不同的解决方案,为类似产品和机械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4.
为了使办公椅产品的创新设计更高效,本文将利用可拓学和TRIZ的可拓创新方法以及TRIZ理论的问题解决工具进行融合,并建立形式化、程序化的创新设计方法.以某办公椅为对象进行问题分析,并针对其中一个问题即椅背支撑不足进行深入探索,并在此设计方法的指导下成功提供办公椅椅背问题的解决方案,证明了可拓学和TRIZ融合的创新设计方...  相似文献   

15.
产品创新设计的关键在于准确的发现问题并针对性的去解决问题。功能分析和TRIZ理论都是产品设计中先进有效的工具,功能分析是从功能需求出发,找到问题的关键点,TRIZ理论是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笔者基于两理论的优势将二者结合,构建二者集成模型,实现双方优势的互补,为设计者提供了产品创新设计有效途径,从而实现产品设计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复杂机械产品系统维数高、单元数量大所引起的多维度强耦合设计制造难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谱聚类算法的模块划分方法.该方法基于功能-流-结构分解法实现了对产品的层次化分解,应用模糊数学定义特征元素之间的相关性,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值型设计结构矩阵的产品零部件关联关系模型,通过引入谱聚类算法将零部件聚类问题转化为图的最优划...  相似文献   

17.
针对当前厨房机械清洗不彻底、分拣简单、自动化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运用TRIZ理论中的技术矛盾解决原理来对现有的厨房机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从而进行厨房机械的创新设计。首先对现有的厨房机械模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厨房机械应有的功能元模块,以TRIZ理论的矛盾矩阵来解决对应功能模块中存在的问题,并运用模糊综合评价理论对该创新设计方案的优劣性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不仅自身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其改造可塑性也比较强。  相似文献   

18.
产品专利中蕴含了丰富的原创性技术、原理和结构知识。文章研究以专利作为设计灵感来源的有效性,提出用于机械产品创新设计的创新灵感激发过程。首先,分析了专利知识的类别,在功能创新层、原理创新层和结构创新层等三个创新层次上,研究各类专利知识的作用。其次,提出通过专利知识激发灵感辅助创新设计的应用过程。最后,以磁力原理进行创新设计的自锁液压油缸为例,详细阐述了基于专利知识激发灵感辅助创新设计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针对目前便捷式榨汁机存在较多无效空间的缺点,课题组基于TRIZ理论提出了一种可进行自收纳的便捷式榨汁机结构。采用六步法定义最终理想解,利用榨汁机本身的空间资源实现期望的结构和功能;运用组件分析定义了便捷式榨汁机的有用功能和不足功能;通过技术矛盾和物理矛盾分析提出了体积可变的榨汁杯概念方案;通过物场分析设计了榨汁机自身可收纳的结构,包括主机外壳间隙、L型槽及榨汁杯外部突起等。应用结果表明:自身可收纳结构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实用性;携带时的体积可以减小至使用时体积的1/2,有效提高了携带的便捷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创新性地将TRIZ理论与分散染料产品创新相结合,利用TRIZ理论分析了历年来分散染料的授权发明专利,通过分散染料技术系统进化阶段的判断构建了分散染料的复配模型,最终提出分散染料产品创新的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