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人道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是一个在国内外长期争论不休的经典话题,但它并非是一个没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历史旧案。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早凸显了这一问题,但无论是"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还是"科学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对此问题的处理和解决仍都有诸多局限。东欧新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之重建增添了现实理由和实践根  相似文献   

2.
池忠军 《学术论坛》2003,1(5):11-15
马克思的人学思想贯穿于马克思思想的始终,但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不同于马克思的人学思想。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是人道主义的历史观和价值观;而在历史唯物主义语境中的人学思想是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人的全面发展内涵了科学的人道主义。因此,把马克思主义等同于人道主义或视为反人道主义的都是错误的。当代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依赖于人的全面发展之生发。  相似文献   

3.
胡乔木同志《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的重要文章,涵蕴广博,内容精辟,对我们社会科学工作者来说,是新时期学习、运用马克思主义解释历史和现实问题的好教材。任何一种思潮,都是一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人道主义也不例外,它是在客观的现实的阶段发展着的。十四到十六世纪的人道主义,产生在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社会解体阶段。以文艺复兴为其代表。十七、十八世纪的人道主义,产生在资本主义成长、封建主义遭受严重打击阶段,以启蒙运动为其代表。  相似文献   

4.
<正> 德国古典哲学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之一。马克思早年受费尔巴哈人道主义的影响,自称为“人道主义者”、“真正的人道主义者”。但是马克思主义是在同人道主义的斗争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随着马克思转变为共产主义者和历史唯物主义者,在总结人类知识特别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经验的基础上,他一方面彻底批判了资产阶级人道主义的抽象性、虚伪性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局限性,另一方面继承、改造、发展了人道主义思想中的民主性精华,成为马克思主义中的思想因素。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历史观是人道主义还是历史唯物主义?对此,中外马克思主义研究者历来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本文以马克思历史观发展的实际进程来表明,马克思在其历史观发展的一定阶段上,即在其“费尔巴哈派”阶段上,存在着人道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双重因素,人道主义的历史观占有过主导地位,而在其思想的进一步发展中,人道主义的因素成为“弃牌”,历史唯物主义成为马克思的自觉的历史观;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是历史唯物主义而不是人道主义。一、研究马克思思想的方法论问题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两种不同理解,即人道主义的理解和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6.
在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始终面临着三个现实问题,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欧洲思想界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及其影响、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道路选择与社会主义改革。在基于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反思和批判这三个现实问题的过程中,东欧新马克思主义与苏联社会主义模式产生了矛盾和冲突,并直接影响了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和东欧社会主义改革进程。全面揭示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多重现实问题之间的复杂关系,对于准确理解东欧新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发展史、深刻反思东欧剧变的理论根源、全面总结其理论和实践价值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论历史尺度的总体化——兼与一种“对立论”商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问题的提出在历史尺度问题上,有这样一种对立论:把生产力与人对立起来,并依此把马克思主义与人道主义对立起来。它认为“马克思主义以生产力作为衡量历史的科学尺度,而人道主义则以人为历史的尺度。”这种对立论,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理论问题:怎样正确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怎样全面地理解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尺度,怎样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与过去的人道主义在此问题上的同异及得失,等等.而摆在我们面前的首先就是方法论问题。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有同志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的概念,认为马克思在他的早期著作,特别是《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曾经肯定地谈到了人道主义。说当时马克思所理解的人,已是现实的,社会的、历史发展的人,和他后来所讲的“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直观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一致的。认为早期的马克思就超越了费尔巴哈,批判了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从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这种观点,其实国外早就有人在提倡,在宣传。我认为,《手稿》对于人的认识,还并不是马克思主义的。这大有讨论的必要。一、从马克思当时的思想和以后的自我评价来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学术界不少研究者在研究和探讨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的文著中,力图说明人道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世界观和历史观意义上的一致性,认为马克思主义包括或渗透着人道主义,甚至试图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本文所要质疑的,正是这种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这一命题。笔者认为,提出这一命题和其后的论证演绎,既不能有助于我们在新形势下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相似文献   

10.
以人为本便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公理,博爱或仁爱是人道主义的心理依据。人道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是一个普遍适用的价值原则。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与中国传统的民本主义,与资产阶级人道主义既有相似和联系之处,又有根本性的区别。上世纪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具有特殊的历史背景,是意识形态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