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介绍虹桥机场T2航站楼出租车上客点系统的设计及现场组织管理方法.通过对调查获取的交通参数进行分析,结合实际运营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围绕着如何提高既有交通设施通行能力,对虹桥机场出租车上客点的组织管理方式进行研究,从而为已建和新建的机场出租车上客点设计及运营效率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出租车排队待客系统是大型枢纽交通集散的重要基础设施,而出租车上客点短时客流集中的特点突出,处理不当易造成乘客大面积拥挤滞留。基于此,该文通过对现有出租车排队待客系统作了充分调研,从车辆间交织或冲突、人车冲突或干扰及交通安全角度出发,在对常见排队接客系统优缺点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并列式立体化出租车排队待客系统,能够较好地规避现有排队系统的不足,更好地适应超大客流枢纽的运营需求,对实际工程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为例,介绍了枢纽交通配套设施中出租车上下客点规模的确定方法。通过对现场调查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实际运营中交通枢纽的交通特征及参数,给出枢纽配套设施出租车上下客点规模需求预测方法,为综合交通枢纽陆侧交通的规划、设计和运营管理等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目前常规公交客流OD调查抽样率低,准确率难以保证的缺陷,提出调查公交线路客流OD的小票法,该方法可同时采集各站点的上下客人数及每位乘客的上下车站点等信息。在基于小票法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公交线路OD分析方法,可准确得出公交线路的客流OD,同时还可以得到线路沿途各站点的上下客人数、断面流量等信息。  相似文献   

5.
交通枢纽作为承接多种交通方式的客货转乘中心,其客流量较大,为了保证枢纽安全、高效、有序地运转,需利用枢纽的各种交通方式将到站乘客尽快疏散。其中,出租车作为乘客离站的一种交通方式,其上客区的排队服务水平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乘客的离站效率。本文首先对枢纽内出租车上客区的布局形式进行了分类,分为单点式出租车排队服务系统、多点纵列式出租车排队服务系统和多点并列式出租车排队服务系统三类。然后,基于排队论以北京站为例,利用费用决策模型对多点并列式出租车排队服务系统的服务台数进行了数量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设置6个可同时供乘客上车的"服务台"可达到乘客等待时间、车辆排队时间以及"服务台"建设费用最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综合交通枢纽运营效率,加强对大客流状况及客流结构波动的预警,对枢纽内部不同交通方式分担率进行科学预测,运用马尔科夫模型,通过调研获取综合交通枢纽客流集散方式结构在不同状态下的转移矩阵,对私家车、出租车、公共汽车及轨道交通这4种交通方式的客流分担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建立枢纽客流分担率预测模型。以虹桥枢纽为例进行实例验证,为综合交通枢纽调度管理策略的建立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7.
出发层落客平台作为航空枢纽重要的陆侧配套设施,其设置型式及规模直接影响着陆侧送客效率,进而对整个航空枢纽的运行效率产生影响。本文在简述机场出发层落客平台功能的基础上,对落客平台主要设计参数的取值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通过梳理国内已建大型民航机场落客平台的设置型式及参数取值,结合运行效果总结其经验规律。  相似文献   

8.
戴露  胡小文  李鹏果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4):22-24,I0002-I0003
城市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缓解交通拥堵、降低能源消耗、改善生态环境等优势,一直是政府大力支持与提倡优先的出行方式。基于公交的运营数据,提取了每次刷卡数据的上客站点数据,进一步分析出公交网络层面站点上客特征,最后,结合居住人口、工作人口分布,分析出公交乘客上客与空间人口分布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9.
王洋 《隧道建设》2016,36(6):735-739
为分析地铁与上盖综合体客流流线设计思路,提高地铁上盖综合体客流出行质量,通过对地铁与上盖综合体客流流线设计原则进行分析,探讨其基本的设计思路,并以广佛地铁金融高新区站与其上盖综合体“地铁金融城”项目的客流流线设计为例,对其设计思路进行探析;分析地铁与上盖综合体客流流线设计应根据客流高峰期合理布置功能位置,并提出对同一出行高峰的功能,应按照其客流特点进行优先疏导;当客流流线经由地下时,应在流线上增设大空间,以保证换乘客流的舒适感,并兼顾考虑发生火灾时客流的疏散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智能公交系统运营优化数据库建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公共交通运输是城市客流运输的主要形式之一,智能公交系统是公共交通的发展趋势.在分析智能公交系统数据处理流程和公共交通客流采集技术的基础上,研究了智能公交客流基本数据采集技术,探讨了常规公交、轨道交通和出租车交通客流的筛选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呼和浩特市客运出租车的发展及现状进行调查,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了新增客运出租汽车的原因、目的、益处,并提出客运出租汽车调控的依据结果。  相似文献   

12.
根据呼和浩特市的具体情况,分析了市区出租汽车市场现状,对2007年新增客运出租汽车的背景进行阐述,并总结了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3.
针对呼和浩特市客运出租汽车行业的发展及其现状,分析了造成影响呼和浩特市客运出租汽车发展的相关因素,通过SPSS软件计算分析,找到相关性较高的五个因素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建立了确定呼和浩特市客运出租汽车发展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以对呼和浩特市市区规划年份所需的客运出租汽车发展进行预测,通过该地区客运出租汽车历史实际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比较,表明该预测模型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14.
结合我国政府全面深化改革与交通运输行业建设"四个交通"的要求,重点分析了中心城市出租汽车行业未来发展的趋势,研究提出了新形势下中心城市出租汽车的行业定位及中心城市出租汽车管理方式转变的要求;重点提出了管理目标转变、管理思路转变以及管理机制创新的建议,为国家层面有关城市出租汽车管理立法工作提供决策支持与参考,为地方政府及交通运输部门从根本上破解行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提供思路方法.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近年来温州市出租车行业的营运数据,总结温州市出租车行业存在的问题,对温州出租车行业及市场前景进行重新定位,提出温州市出租车行业应作为公共交通系统的补充,提供中高质量的门到门服务.在此基础上,通过价格调整、管理改善以及采用新的组织模式对温州市出租车行业的发展思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出租车客运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对影响武汉市出租车市场的相关因素的分析,找出建立数学模型需要考察的变量,再结合各变量与出租车数量相关性的强弱,选取合适的模型变量,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并对建立的多元回归模型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7.
本文尝试从需求定律和产权界定两个角度对L县出租车和三轮车运营进行比较分析,并探讨可能的发展方向。由于出租车问题十分复杂,受能力所限,本文仅针对L县出租车与三轮车之间的利益纠纷问题,参照一般分析框架进行简单对比分析。本文所称三轮车指封闭式电动载客三轮车,多无严格生产标准。  相似文献   

18.
出租车乃公共运输系统中最具经营弹性之运输工具,在经济活动频繁之都会地区广为旅行者所欢迎。近年,由于信息与通讯科技的发展,以及日益增高的行车成本,应用卫星派遣俨然已成为出租车市场的趋势与潮流。研究以双层规划数学分析模型描述巡回暨卫星派遣出租车市场之营运绩效,考虑社会福利最大与营运者利润最大的双阶层目标,研析最适车队规模和卫星派遣出租车比例,并针对使用卫星派遣服务之乘客数量,分析出租车市场结构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Taxis provide a type of on-demand mobility service in urban transportation. There are growing concerns regarding the level of service of taxis in satisfying residents’ mobility demand. However, the mismatch between demand and supply of taxi services has not been resolved even with the introduction of app-based vehicle services. In this study, three indicators are constructed using the Shanghai taxi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dataset to reveal the spatial–temporal mismatch pattern. The issue is further analyzed via a case study, in which seven regions with frequent mismatch patterns are identified in the time period from 21:00 to 22:00. Then, a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 is employed to identify the demographic and built-environment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the taxi mismatch problem. 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population density, residential areas, the number of points of interest, and road density have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with the taxi undersupply. In contrast, the areas of commercial lands, as well as the other two transportation-related factors, that is, the number of bus stops and the distance to nearest subway station, are observed to b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for both “oversupply” and “undersupply” conditions. This study provides valuable insights for identifying mismatch patterns and interpreting the mismatch problem as a function of spatially explicit factors that are of great use for urban governance, especially in the improvement of taxi efficiency, taxi management, and urban plann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