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肾细胞癌34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行肾癌根治术308例,姑息性肾切除11例,保肾手术23例。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87.1%和76.5%。【结论】高危人群的定期体检有助于早期诊断肾癌,肾根治性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前肾动脉化疗及栓塞是有效的辅助治疗手段.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提高肾癌生存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囊性肾癌(CRCC)的诊治方法。方法:对1998—11/2007—11收治的CRCC32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提示囊实性占位30例,囊性占位2例。行根治性肾切除28例,部分切除4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28例,颗粒细胞癌2例,嫌色细胞癌、嗜色细胞癌各1例。32例获得随访。5a生存率81.25%(26/32)。结论:CRCC诊断以B超、CT为主,结合MRI和DSA可以提高诊断准确率,保留肾单位手术可以达到与根治手术同样的效果,术后辅以生物治疗可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诊治方法,旨在进一步提高其疗效。方法对351例肾癌患者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诊断以B超、CT为主。行肾癌根治性切除31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37例,行姑息性肾切除术3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294例(83.76%,其中囊性肾细胞癌2例),颗粒细胞癌27例(7.69%),乳头状肾细胞癌14例(3.98%),肾混合细胞癌6例(1.7%),其它癌10例。263例(74.93%)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12年,3年、5年和10年生存率分别为70.45%(124/176)、53.3%(40/75)和23.8%(5/21)。结论B超和CT是目前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根治性肾癌切除术或肾部分切除术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健  路萍  路蓉 《中国综合临床》2002,18(12):1125-1125
目的:探讨肾偶发癌的诊治方法。方法:对32例肾偶发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B超诊断准确率达90.6%(29/32),CT达100%(29例);3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1例行肾部分切除。术后3年、5年生存率分别为96.5%、89.7%。结论:医学影像技术的进步及体检的开展,使肾偶发癌比例明显增加,早期诊治是偶发癌预后较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的临床特征、诊治情况。方法分析2007年3月~2008年3月期间收治的40例肾细胞癌患者临床特征、诊疗方法。结果40例平均年龄49.7岁。术后病理检查提示透明细胞癌35例,乳头状细胞癌3例,嫌色细胞癌2例。临床分期为T1N0M0期33例,T2N0M0期6例,T3期1例,其中无症状肾癌26例,有症状肾癌14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6例,保留肾单位手术4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1例。术后行α-干扰素治疗36例。结论B超、CT是目前早期诊断肾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是一项可供选择的手术方法,尤其适合于对侧并发肾脏疾病的患者;联合生物治疗对肾细胞癌根治术后患者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RCC的诊治方法。方法:对2001/2008年收治CRCC 35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像学检查示囊实性占位27例,囊性占位2例,实性占位6例。行根治性肾切除33例,部分切除2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30例,颗粒细胞癌2例,嫌色、嗜色细胞癌各1例,混合型癌1例。随访30例。5 a生存率63.3%(19/30)。结论:CRCC诊断以B超、CT为主,结合MRI和DSA等可提高诊断准确率,以行根治性肾切除为宜,术后辅以生物治疗可预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小肾癌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对35例直径小于3em的小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小肾癌的诊治方法。结果:因体检或其他疾病检查时发现小肾癌者27例,因出现临床症状被发现者8例。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8例。单纯性肾切除术2例,肾部分切除术4例。肾肿瘤剜除术1例。术后11例进行辅助免疫治疗。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27例,颗粒细胞癌6例,乳头状细胞癌2例。pT1l10例,pT223例,pT3a2例。结论:小肾癌的早期诊断主要依靠B超和(或)CT等影像学检查。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决定手术方式。术后是否进行辅助免疫治疗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21例B超、X线、CT影像学检查探讨对肾脏恶性肿瘤的诊断敏感性的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1例全部经手术病理证实病例,包括肾细胞癌14例、肾孟移行细胞癌6例、间质性肾炎1例。21例全部行B超检查;B超、X线19例;B超、X线、CT共16例。结果:B超术前诊断16例阳性,术后15例;X线术前诊断13例阳性,术后为12例;CT术前诊断肾细胞癌11例,术后10例,肾孟癌3例,术后2例。21例B超、X线、CT检查的敏感性为B超76%、X线68%、CT88%。比较可看出CT最高,B超次之,IVU最低。结论:CT、B超成为诊断肾脏肿瘤的主要方法,IVU已经成为符合性及补充诊断。其中以CT的敏感性与正确性最高,B超经济方便,可以作为筛选性肾脏检查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提高肾错构瘤(renal hamartoma,RH)诊治水平的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06例RH的诊治资料。全部患者均经B超和cT检查,92例诊断为RH;14例经B超检查诊断为占位性病变,性质待定,其中5例CT诊断为RH,另9例CT诊断肾癌不排除者再行MRI检查后7例诊断为RH。结果105例术中及术后病理诊断为RH,B超诊断符合率85.8%(91/106),CT诊断符合率90.6%(96/106),MRI诊断符合率77.8%(7/9),1例术前B超和CT检查诊断为RH,病程10年,肿瘤未见明显增大,但术中肉眼和术后病理诊断为肾透明细胞癌。106例中除6例因肿瘤巨大肾实质较少、出血较多或术中病检发现为恶性变而行肾切除和2例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外,其余均行保留肾单位手术(nephron-sparingsurgery,NSS)。11例术中阻断肾蒂患者,术后肾功能无明显异常。所有患者术后B超复查无肿瘤复发和转移。结论B超和CT是诊断RH的重要检查方法,相互结合能提高术前的诊断准确率,必要时可辅以MRI检查。除极少病例需要行肾切除术外,RH患者应尽量行NSS。  相似文献   

10.
肾癌并肾静脉癌栓的影像学诊断体会(附五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B超、CT、MRI等影像学方法诊断肾癌并肾静脉癌栓,同时行各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比较,提高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并肾静脉癌栓的5例B超、CT、MRI影像学资料,并进行影像学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对照.结果:5例肾静脉癌栓术前B超诊断2例;CT明确诊断4例,模糊诊断1例;MRI均明确诊断.均行手术治疗,术中均明确诊断为肾癌并肾静脉癌栓,术后病理诊断为透明细胞癌3例,颗粒细胞癌、低分化癌各1例.结论:B 超、CT及MRI诊断肾癌并肾静脉癌栓各有优势与不足,应综合判断,全面分析,以提高临床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输尿管癌26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和治疗,以提高其诊断的正确率及治疗水平。方法对1996年2月至2008年5月在我院收治的26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经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前影像学检查确诊为原发性输尿管癌21例,术后经病理检查26例均为原发性输尿管移行细胞癌。行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23例,保守手术治疗3例。24例获得随访,生存5年或5年以上11例(45.83%)。结论术前采用多种检查方法可提高原发性榆尿管癌的诊断正确率,早期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可以提高患者术后生存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报告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2例,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2例均有典型肾绞痛病史及合并血尿,CT检查提示肾盂癌2例。2例术中经冰冻病理确诊后,行根治性患肾切除术,1例术后行全身化疗,5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另一类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2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结论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和漏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例进行多项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根治性患。肾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的早期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2例,结合相关文献探讨其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2例均有典型肾绞痛病史及合并血尿,CT检查提示肾盂癌2例.2例术中经冰冻病理确诊后,行根治性患肾切除术,1例术后行全身化疗,5个月后死于全身衰竭,另一类术后随访18个月无复发.2例病理诊断均为鳞状细胞癌.结论 肾结石合并肾盂鳞状细胞癌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误诊和漏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对可疑病例进行多项必要的辅助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治疗以根治性患肾切除为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典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AML)的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率。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不典型RAML临床和影像学特点。结果:CT诊断正确率58.3%。B超检查诊断正确率50%。所有肿瘤都为单侧发病,肿瘤直径3~8cm,平均为5.5cm。5例患者行根治性肾切除术,4例患者行部分肾切除术,3例患者行肿瘤剜除术,术中冰冻切片提示肾错构瘤。其中3例患者伴有瘤内出血,肿瘤直径均大于6cm。术后病理均为RAML。结论:对不典型RAML术前做出正确诊断非常重要。应结合病史厦影象学检查,提高该病的诊断率,减少不必要的肾切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肾错构瘤的诊治水平。方法对我院1997—2008年以来收治的25例肾错构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B超确诊缺阵率92.0%(23/25),CT确诊率95.2%(20/21);23例中术前明确诊断;20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其中12例行肿瘤剜出术,4例行’肾部分切除术,4例行肾切除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肿瘤复发。5例行保守治疗。结论肾错构瘤经B超、CT、MRI等检查多可明确诊断。治疗方案应依据肿瘤大小、并发症及对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来决定,手术应尽可能保留正常肾组织。  相似文献   

16.
吕云凯 《临床医学》2006,26(1):37-38
目的探讨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1例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B超检查10例,CT检查9例,IVU异常5例,1例观察治疗,10例手术治疗。结果手术治疗中3例行肾部分切除术,5例行肿瘤剜除术,术后均病理检查证实;7例获随访,观察1~3年,无恶变和复发。结论B超、CT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检查方法,手术治疗主要是保护有功能的肾功能,此手术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观察腹腔镜下保留肾单位肾切除术与肾癌根治术治疗小肾癌的远期疗效,从而将两种方法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2001年1月至2006年3月入院的小肾癌患者共112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6例。1组采取肾癌根治术,2组采取保留肾单位的肾切除术。根据临床资料及随访结果采用统计学计算方法对比3年、5年生存率,远处转移率、局部复发率。结果:112例患者临床及病理分期均为T1N0M0,术后组织病理学显示肾透明细胞癌88例,颗粒细胞癌14例,混合性细胞癌10例。术后112例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4—64个月,平均随访39个月。1组和2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100%,3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0%,0%,5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7%、3.5%,3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5.2%,5年局部复发率分别为0%、0%,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保留肾单位的肾切除术治疗小肾癌的远期疗效与肾癌根治术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但前者保留了一个重要的大器官,避免了不必要的肾切除,提高了患者的远期生活质量,降低了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因此只要掌握好了手术适应症及手术技巧,保留肾单位的肾切除术是一种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有效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原发性胆囊癌的外科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4月至2007年12月我院治疗的60例原发性胆囊癌的诊治资料。结果本组行B超或CT检查,诊断为胆囊癌的符合率分别为69.3%、72.5%;行剖腹探查及取活检术24例,单纯胆囊切除术17例,4例行胆道内支架植入内引流术。病理学检查示腺癌39例。随访41例,1年内死亡22例,2年内死亡12例,3年内死亡6例,1例存活5年以上。结论手术是治疗原发性胆囊癌的首选方法,早期诊断和早期根治性手术对提高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肾细胞癌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肾癌治疗的外科方式。方法 总结分析82例各期肾癌的治疗经验。结果 82例中73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4例姑息性肾切除术,3例肾部分切除术,2例肾肿瘤剜除术,包括8例肾静脉下腔静脉癌栓和8例远处转移者,5年生存率Ⅱ期78.4%,Ⅲ期48.1%,Ⅳ期25%。结论 肾癌患者提倡行肾癌根治术,对下腔静脉癌栓、远处转移者仍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闭合性肾损伤1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148例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提高闭合性。肾损伤的诊治水平。方法:本组B超、静脉肾盂造影(IVU)、CT检查阳性发现率分别为73.6%、52.4%、100%。非手术治疗122例;手术探查16例,其中肾切除10例,肾修补6例;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10例。结果:死亡5例(死亡率3.4%);143例治愈(治愈率96.6%)。结论:B超检查便捷、无损伤,可作为闭合性肾损伤首选检查方法;CT检查是闭合性肾损伤准确诊断及选择治疗方法的重要依据,Ⅳ级以下闭合性肾损伤尽可能采用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