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6 毫秒
1.
M310核电机组使用蒸汽转换系统提供辅助蒸汽。三代压水堆核电机组选择主蒸汽减压后的蒸汽作为辅助蒸汽系统的汽源,但会造成蒸汽品位的降低。在核能综合利用的大背景下,为了提升机组二回路效率,从高压缸排汽作为辅助蒸汽汽源的角度,进行了经济性、反应堆衰变热影响和运行方式调整的分析,确定高压缸排汽作为辅助蒸汽汽源的经济性和可行性,为后续核电机组效率提升改造或设计提供参考或方案。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M701F4改进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低压合缸机组冷态启动时间长约12 h的问题,通过分 析该类型机组在启动前的冷态倒暖、启机过程、机组振动、高压缸膨胀及高压缸胀差等情况,并利用机组检修 机会,清理轴封及高压缸内脱落变形残留物,同时采用一些创新方案,从邻机高参数疏水管路接引蒸汽作为 冷态倒暖汽源,提高倒暖参数,结合近中压缸启动方式,汽轮机冲转升速至全速后尽快并网,有利于高压缸多 进蒸汽带负荷暖缸,开机过程用预测高压缸胀差控制带负荷暖缸速度等办法,将机组冷态开机时间缩短至3 h 左右,极大缩短同类型燃气轮机联合循环发电机组冷态启动时间,对中低压合缸机组的优化设计或技术改造 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大型核电汽轮机高压缸的开发要求,采用耦合流动计算和共轭传热的数值方法研究了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压缸的流热耦合,给出了高压缸排汽腔室和抽汽腔室流体域的流动特性、外缸和内缸固体部件的温度场分布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抽汽腔室进口重量流量不均匀,靠近抽汽管道的进口质量流量整体偏高;双分流波整体内缸的表面强化与排汽腔室的对流换热承受了高压缸几乎全部的温差应力,因此外缸温度场比内缸的温度场相对要更加均匀。研究结果为研发超超临界二次再热高压缸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4.
为减少部件接合面漏汽,同时配合机组取消阀门到外缸间的导汽管,提高机组效率,上海汽轮机厂新型超临界350MW汽轮机采用超大型自平衡一体式高中压内缸。新型内缸将传统高中压合缸机组中的内缸、持环、蒸汽室、平衡活塞汽封体等分散部件整合为一体,设有高压排汽腔室,并设置上半缸竖直高压进汽管和下半缸左右高压进汽管。采用软件ABAQUS计算分析一体式内缸的密封、刚度及蠕变强度,结果表明其满足汽轮机全寿命周期的要求。一体式内缸能够降低外缸设计难度,平衡轴向推力,降低应力水平,减少机组安装和检修时间,并配合机组实现无导管进汽,提高了机组运行的经济性。  相似文献   

5.
齐强 《汽轮机技术》2002,44(6):373-374
分析了200MW机组发生高压缸漏汽对机组启动和安全运行的影响,通过对实际工作的总结提出了减少影响,确保机组安全的一些方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国内超超临界600MW等级汽轮发电机组的技术引进及国产化情况,对超超临界机组型式两缸两排汽与三缸四排汽进行比较分析,对超超临界机组设计与主厂房布景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超临界汽轮机高压缸有限元热应力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有限元分析程序对超临界600MW汽轮机高压缸方案进行三维有限元应力分析,提出采用带有一半圆槽的新型高压隔板套设计方案,可有效降低高压隔板套应力,采用椭圆形汽封结构形式,既可避免动静之间产生碰磨,又能使轴封和隔板汽封有较小的间隙,提高机组热效率,为超临界机组的研究与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汽轮机的高压缸效率是评价汽轮机高压缸本体性能的最重要指标。对于压水堆核电汽轮机而言,主蒸汽和高压缸排汽一般均为湿蒸汽,常用湿度测量的示踪剂法价格昂贵,不适用于机组的常规性能监测和诊断。提出了一种基于能量平衡的核电汽轮机高压缸效率测试方法,通过在常规核电汽轮机性能试验测点的基础上,额外加装部分温度、压力和流量测点,结合第一级高压加热器、汽水分离器、两级再热器以及高压缸的能量平衡关系,计算得到核电汽轮机高压缸效率。以某EPR核电机组为案例,对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并计算了测量不确定度,同时采用添加随机变量的方法对该测试方法进行了模拟计算,验证了方法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上海汽轮机厂早年生产的亚临界300MW汽轮机组由于设计中各种原因,其高压排汽段的通流效率较低,影响了整个机组的经济性水平。本文采用CFD技术,对该汽轮机的高压排汽段的流场情况进行建模计算,并结合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提出了改造方案。最后对比改造前后的通流效率,预测了改造所能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主要探讨200MW汽轮机组法兰螺栓加热装置对高压缸胀差的影响。通过对现场运行数据的分析和对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详细研究,得出引起高压缸胀差异常的原因。法兰螺栓加热装置的设计是为了控制机组启停过程中的胀差,但若加热装置本身出现问题,也就必然会对机组的膨胀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1.
旷仲和 《热力透平》2007,36(4):212-215,260
论述了采用高压缸启动方式的带高压一级旁路的1000MW超超临界汽轮机不设高排逆止门的依据及其防止汽轮机甩负荷超速、高缸超温与进水的方法:一是在高压导汽管上加装通风阀,二是在冷再管上加装通往凝汽器的排汽管,三是在冷再管的低位加装能显示水位、自动报警及自动疏水的疏水罐。这种设计布置是带有高排逆止门原设计的改进。根据改进结果,可以得出具有防止汽机甩负荷超速、防止空转时汽机高压部件过热、防止汽机进水的完善功能,达到系统简单、安全适用、减少投资目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杜森  叶春  黄津津  忻建华 《动力工程》2007,27(1):16-18,49
以某引进的125 MW汽轮机内缸为研究对象,建立二维非稳态的汽缸热应力的计算模型,并用三维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了修正,得到了二维应力修正系数,其精度基本达到了工程计算的要求.采用二维模型对汽轮机的实际起停过程中高压内缸的热应力进行了在线计算,得到了起停阶段和稳定运行时影响汽缸热应力的各种因素,揭示了该型汽轮机高压内缸出现内张口的原因,并提出了合理的运行建议.二维汽缸的在线计算模型同样适合其它类型的汽轮发电机组.  相似文献   

13.
对三菱M701F4型燃气轮机的排气检测包括温度检测、压力检测与可燃气体含量检测进行了介绍。其中着重介绍了燃气轮机的排气温度检测,它是通过26个热电偶来实现的。其中20个热电偶用于检测透平叶片通道温度(BPT),6个热电偶用于检测透平排气系统下游排气烟道的排气温度。结合某公司机组自投运以来出现的几次BPT负偏差偏大等的异常情况,详细叙述了该类故障的分析判断过程和解决方法,并从系统工艺流程和设备选型改进上,给出了预防此类故障的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以9FA燃气轮机配套的余热锅炉为例,介绍了F级余热锅炉特点及蒸汽减温配置,主蒸汽温度、二级高压过热器出口温度及再热蒸汽温度的控制策略,过热度保护和最小流量保护的实现方法。机组启动阶段,IGV参与燃气轮机排气温度控制,此时采用IGV角度前馈来稳定启动期间的主蒸汽温度。  相似文献   

15.
畅海芳 《汽轮机技术》2006,48(5):395-397
介绍了火电机组停运后汽轮机本体、凝汽器汽水侧、高低加和除氧器的腐蚀机理和危害。总结了根据停运持续时间、设备特点、运行条件制订的各类汽轮机设备的防腐措施,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超超临界汽轮机独特的高压进汽连接部件结构,将新设计的高压进汽连接部件的设计尺寸与其它两种超超临界汽轮机进行了对比,并对三种进汽连接部件的蠕变强度、密封性能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证明各项考核合格,为新机组安全运行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针对电网频率变化大,并网机组一次调频性能差的现象,对中间再热汽轮机组的调节系统进行设计,将频差信号以前馈信号的方式叠加到高压调门和中压调门指令上,让中压调门和高压调门同时参与一次调频,充分利用中间再热容积中的蓄热。仿真结果显示,设置了高、中压调门前馈信号后,中间再热机组的一次调频性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改善,负荷响应能力显著提高,调节系统的稳定性能良好,但要实现中压调门前馈信号的控制方式则还需要完成相关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陈应云 《汽轮机技术》2001,43(4):251-252
通过分析高调门门杆在运行状态时的受力情况,揭示了高调门门杆杆松动的原因,分析了其危害性,并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