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混凝及芬顿氧化技术处理新疆某油田含油污水。当聚合氯化铝(PAC)及阴离子聚丙烯酰胺(APAM)较佳投加量分别为700 mg/L和1.43 mg/L时,混凝出水COD降低至310 mg/L;芬顿氧化处理混凝后出水,当过氧化氢投加量为0.55 g/L,硫酸亚铁投加量为0.65 g/L时,COD去除率最高约为39%,芬顿处理后出水COD为166 mg/L。  相似文献   

2.
以某高含盐垃圾渗滤液为研究对象,通过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其进行混凝沉淀预处理。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表明,最佳混凝条件为PAC投加量为1 050 mg/L,PAM投加量为0.8 mg/L,PAM的投加时间在距离PAC投加之后7 min。在上述最佳处理条件下,原水COD由4 876 mg/L降至2 436 mg/L,COD去除率达50.04%。  相似文献   

3.
采用混凝法对煤制甲醇废水进行了物化预处理,混凝实验在聚合氯化铝(PAC)投加量为1.0 g/L,混凝时间30 min,p H值为7.0的条件下,COD、氨氮、SS的去除率分别为44%、5.3%、76%。污染物出水浓度降到了441 mg/L、284 mg/L、51 mg/L。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混凝对COD和SS的去除效果较好;而氨氮的去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
混凝法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胶体颗粒物,降低水的浊度,在城镇水厂生产中应用广泛。本文主要论述了不同的反应条件对混凝法处理低温高浊度原水的影响。通过烧杯搅拌试验得出:当1%的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量为0.5 m L/L,生石灰的投加量为15 mg/L时,混凝沉淀处理效果最佳,沉淀后源水浊度降至1.44 NTU。  相似文献   

5.
针对常规混凝药剂对含藻水体处理效率低的问题,本试验利用单过硫酸氢钾复合盐为主要成分的"水王子"(PMSO)强化聚合氯化铝(PAC)絮凝处理含藻水体,考察其对含藻水体中藻类和高锰酸钾指数(COD_(Mn))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PMSO复配PAC能有效地提升絮凝过程对藻和COD_(Mn)的去除效能。当PAC的投加量为30 mg/L、PMSO投加量从2 mg/L增加到15 mg/L时,絮凝过程对COD_(Mn)的去除率从23.4%增加到40.2%,藻的去除率从37.0%增加到98.0%;PMSO投加量的增加能够有效地提高絮凝过程对藻类和COD_(Mn)的去除效率;当原水中藻浓度增高时,藻和COD_(Mn)的去除率随之下降。PMSO与PAC总投加量一定,其复配比为1:2时,对藻和COD_(Mn)的去除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6.
矿井水资源化混凝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海邻  贺玉晓 《河南化工》2006,23(9):13-14,25
针对平煤集团新峰六矿矿井水资源化利用的情况,进行了矿井水资源化的混凝试验研究.对石灰(Ca(OH)2)、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丙烯酰胺(PAM)进行了单一投加和配合投加的混凝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PAC和PAM混合投加混凝效果最佳,最佳投药量分别为6.25 mg/L、0.2 mg/L,最佳pH值为7~8,大大降低了矿井水资源化的成本.  相似文献   

7.
针对枣加工生产废水具有COD高、pH低等特点,以聚合氯化铝(PAC)为混凝剂,聚丙烯酰胺(PAM)为助凝剂,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预处理枣加工生产废水,结果表明,优化混凝条件为:混凝剂PAC投加量120mg/L,助凝剂PAM投加量15mg/L,pH为7,混凝时间为20min。在此条件下,处理后废水的COD为46.22g/L,浊度28NTU,COD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54%和88%。可保证后续生物处理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8.
针对低温低浊淠河水,分别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作为混凝剂对其进行处理,通过烧杯实验,确定了最佳投加量和最佳pH范围。结果表明,在水温较低(10℃)的情况下,PAFC的混凝处理效果优于PAC,PAC和PAF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14.4、12.8 mg/L。水体的pH对混凝处理效果影响显著,在pH﹤6.3时,2种混凝剂的处理效果都不是很好,PAC处理的最佳pH为8.2左右,PAFC处理的最佳pH为9左右。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调节pH来提高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9.
为了提高长江常州段原水的混凝处理效果,采用不同混凝剂和助凝剂对长江水进行强化混凝现场中试试验。结果表明,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铁(PFS)和明矾这3种混凝剂中,PAC对长江水的混凝效果最好,形成絮体大,沉降性能好。PAC最佳投加量为30 mg/L,浑浊度去除率为84.6%,UV_(254)去除率达43.1%,COD和DOC去除率也较高,三维荧光强度显著降低。当聚丙烯酰胺投加量为0.09 mg/L时,可以兼顾助凝效果和经济性,浑浊度去除率达87.2%,UV_(254)去除率达46.9%,三维荧光强度进一步降低。研究优化了长江水的强化混凝运行工况,对于指导实际水厂运行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预氧化对排泥水处理的影响,确定最佳排泥水处理工艺,文中针对水厂合建式收集的排泥水,开展了自然沉降、混凝沉淀、预氧化-混凝沉淀这3种工艺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采用O3或NaClO预氧化后,工艺对排泥水处理效率大幅度提高.当O3投加量为3 mg/L或NaClO投加量为2.5 mg/L时,控制聚合氯化铝(PAC)...  相似文献   

11.
对混凝-磁分离法处理洗车废水进行了试验研究。将普通混凝和混凝-磁分离处理洗车废水的效果对比试验,并研究了适宜的磁粉与混凝剂的搭配组合和最佳投加量。试验结果表明纯铁粉与PAC+PAM为最佳组合,最佳投加量为铁粉250 mg/L、PAC、PAM投加量分别为100 mg/L、6 mg/L,处理出水的COD为46.05 mg/L,浊度为4.13 NTU。  相似文献   

12.
以废纸浆为助凝剂,通过混凝沉淀烧杯实验研究其对聚合氯化铝(PAC)的助凝效果及处理低浊水的适应性。结果表明,当原水浊度为21.8 NTU,PAC投加量为10 mg/L时,适宜的废纸浆投加量为20 mg/L,处理后出水浊度为2.89 NTU,相比单独使用PAC的出水浊度降低47%。废纸浆宜在快速搅拌前投加,并采用100 r/min的速度进行中速搅拌,其对较高浊度和弱碱性的低浊水有更好的助凝效果。废纸浆的使用能够提高浊度去除率,降低COD_(Mn)和铝、铁含量,且出水的多数水质指标已能满足GB 5749-2006要求,可以作为一种高效、安全、多功能的净水助凝剂。  相似文献   

13.
根据邢东矿矿井水的高浊度、含油及水质变化较大的水质特征,分别选取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硫酸亚铁和聚丙烯酰胺(PAM)4种水处理药剂进行混凝试验。结果表明:PAFC和PAM配合投加效果最好;正常水质条件下PAFC与PAM最佳投加量分别为90 mg/L和1.0 mg/L,特殊水质条件下PAFC与PAM最佳投加量分别为200 mg/L和2.0 mg/L;PAFC与PAM配合投加间隔时间60 s混凝效果最佳;混凝沉淀后的上清液浊度小于5 NTU,石油类小于5 mg/L。  相似文献   

14.
混凝沉淀法处理含油清洗废水中磷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聚合氯化铝(PAC)、氢氧化钙对某工厂电镀过程中产生的稀释后的含油清洗废水进行混凝沉淀处理,考察不同混凝剂的最佳投加量与反应pH,确定最佳的混凝沉淀方式。结果表明:PAC、氢氧化钙的最佳投加量为30、10 g/L,最适pH分别为7.5、11.2;氢氧化钙与PAC联合投加时,氢氧化钙、PAC的投加量分别为10、7.5 g/L,除磷率可达99.7%,处理费用相对较低。处理后的水质得到改善,为后续选择生化处理提供了条件。  相似文献   

15.
以某地钻井液废水为研究对象,投加混凝剂聚合氯化铝(PAC)和助凝剂聚丙烯酰胺(PAM)对钻井液废水进行预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混凝条件为PAC投加量5 g/L,PAM投加量10 mg/L,pH值7左右,搅拌速率300 r/min。在上述最佳处理条件下,钻井液废水COD由14256 mg/L降至2578 mg/L,COD去除率达81.92%。浊度由147 NTU下降到23 NTU,浊度去除率为84.35%;预处理后废水中的各项污染指标均有较大降幅,可生化性大大提高,为后续的生化处理减轻负荷。  相似文献   

16.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硫氯化铝(PASC)混凝剂,分析混凝沉淀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浊度、有机物、色度、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并找到最佳的处理试剂及投加量。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浊度、有机物、色度、总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不佳,投加混凝剂会增加二级出水离子含量,导致电导率增加。聚硫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较聚合氯化铝好,对于有机物、色度等指标,达到相同混凝效果,聚硫氯化铝投加量仅约聚合氯化铝的一半,两者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 mg/L和80 mg/L。  相似文献   

17.
采用混凝沉淀工艺处理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通过投加聚合氯化铝(PAC)和聚硫氯化铝(PASC)混凝剂,分析混凝沉淀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浊度、有机物、色度、氨氮、总氮、总磷等指标的去除效果,并找到最佳的处理试剂及投加量。结果表明,混凝沉淀工艺对污水处理厂二级出水浊度、有机物、色度、总磷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氨氮和总氮的去除效果不佳,投加混凝剂会增加二级出水离子含量,导致电导率增加。聚硫氯化铝的混凝效果较聚合氯化铝好,对于有机物、色度等指标,达到相同混凝效果,聚硫氯化铝投加量仅约聚合氯化铝的一半,两者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40 mg/L和80 mg/L。  相似文献   

18.
张健  殷祺  陈艳  徐鹏成  李惠平 《净水技术》2022,(1):51-57,102
以太湖水为研究对象,采用超滤工艺,通过分别投加混凝剂Al2(SO4)3和聚合氯化铝(PAC),分析混凝过程对超滤膜运行效果及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凝可以有效提高超滤对有机物的去除效果,Al2(SO4)3和PAC投加量大于6 mg/L和3 mg/L(以Al3+计)时,混凝剂对超滤去除有机物的提升效果趋于稳定;混凝可以有...  相似文献   

19.
许妍 《广州化工》2022,(11):67-69
采用酸化-混凝法处理高浓度聚丙烯酰胺(PAM)生产废水。聚合氯化铝(PAC)、聚合氯化铝铁(PAFC)、聚合硫酸铁(PFS)和三氯化铁(FeCl3)作为混凝剂,不同电性的聚丙烯酰胺作为絮凝剂,以COD去除率作为评价参数,在不同pH条件下对PAM废水进行混凝处理。结果表明PAC与Kemira阳离子絮凝剂配合使用效果最好。最佳工艺条件如下:废水pH 6.5,PAC投加量200 mg/L,Kemira阳离子絮凝剂A或B投加量为1 mg/L,在此条件下废水COD去除率达到83.2%以上,TDS去除率达到36.8%左右。该方法操作简便、能耗低、去除效果好。  相似文献   

20.
某硅钢厂排放高浊度高浓度乳化液废水(COD 37 g/L、p H=6.5~8.5),调试现场拟采用单独投加聚合氯化铝(PAC)与混合投加(PAC+聚丙烯酰胺(PAM))两种絮凝方法对乳化液废水进行处理。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最佳絮凝条件为PAC投加量3500 mg/L、PAM投加量15 mg/L、p H值7.5左右,此时乳化液废水COD降至654 mg/L,COD去除率高达98.3%;该乳化液废水的破乳条件为PAC投加量≥2250mg/L、p H≥7.0;对比单独投加PAC与混合投加(PAC+PAM)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尽管COD去除率变化不大,但由于PAM助凝效果明显,故建议在实际工程中采用混合投加(PAC+PA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