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孟  邱凉  邓瑞 《人民长江》2019,50(9):1-5
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的描述与分析,针对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衔接机制界定不清晰、审批程序不规范、设置布局不优化以及监管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制定排污口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强化监测监控、加强统计和信息建设、加强管理能力建设以及加大监管执法和考核力度等方面的对策及建议。研究成果对于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贯彻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和长江大保护建设的精神、推动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长效机制建设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长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实施长江大保护必须提升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管水平。通过对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进行梳理分析,针对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入河排污口监管法律制度不完善、流域机构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中作用发挥不充分、入河排污口布局不合理、登记核查制度不完善、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不到位、监测监控能力不强、监管手段缺乏等问题,从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立法、充实并增强长江委监督管理职能和定位、优化长江入河排污口空间布局、切实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制度建设、有效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设置管理、健全长江入河排污口风险管理和应急管理体系、切实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综合整治和督促检查等方面提出了加强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相关建议。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逐步修复和改善长江流域人居生态环境,为长江经济带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3.
<正>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是水污染防治的重要措施。通过对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的描述与分析,针对监督管理中存在的衔接机制界定不清晰、审批程序不规范、设置布局不优化以及监管能力建设不足等问题,提出了制定排污口法规标准体系、完善监管制度、推进规范化建设、强  相似文献   

4.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是我国进入21世纪后逐步推进的一项新工作,作为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在维护河流生命健康、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强化顶层设计、完善制度建设,是依法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控制和减少入河排污量、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手段.通过分析当前入河排污口监管职责、监管权限、审批程序等相关法律制度现状,探寻现有入河排污口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和问题,从而提出进一步完善入河排污口监管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找到有效保护和改善水生态环境的法治途径.  相似文献   

5.
入河排污口管理是守好水功能区纳污红线的关键,多年来长江水利委会在入河排污口管理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规范了监督管理事项和行为,对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通过对当前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问题梳理,结合管理实践,提出了加强入河排污口管理原则、合理规划布局以及加强监管的需求。并从排污口设置审批、日常监管、监测监控、统计和通报等方面探讨了下一步的工作重点。以期逐步健全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体系,为保护美丽长江再谱新篇。  相似文献   

6.
杨文博  张颖  李昊  张军献 《人民黄河》2012,34(11):52-53,56
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抓手和切入点,是落实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红线"、保障水质安全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黄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存在职能交叉、管理链条衔接不顺畅、认识不一致、非法排污、超标排污等问题,由此提出了严格设置审批、明确管理权限、强化执法检查等进一步加强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管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7.
余乐 《人民长江》2018,49(23):27-31
通过对云南入河排污口专项检查工作的全面梳理分析,详细阐述了云南省自查、复查和整改提升3个阶段的过程及特点,统计了云南省入河排污口的情况,并分析了入河排污口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根据云南省入河排污口的整改目标和达标时限要求,针对核查中发现的入河排污口设置审查与审批不规范、入河排污口监管不到位、部分县(市、区)污水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相关整改建议,包括分类整改违规设置入河排污口、进一步加强水功能区监督管理、严格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优化入河排污口布局、落实排污许可制度、依法关闭注销已无效的入河排污口等。  相似文献   

8.
淮河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展了入河排污口调查、审核 ,在此基础上 ,采用统一的监测时间、频率、项目和方法 ,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测监督 ,并编制监测报告。针对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中存在的法律、法规不健全及缺乏统一规划等问题 ,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9.
在全面梳理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的基础上,针对长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存在的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协调机制缺乏、管理体系不健全、现行法规制度不完备不清晰等一系列问题,提出了构建长江入河排污口管理长效机制的若干建议,包括建立权责明确的多级分工协作体系,建立水域水质目标导向的管控体系,建立运转规范、管理有序的日常监管体系,建立平台互通的监测监控体系,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机制,健全法规保障机制,健全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机制。  相似文献   

10.
对入河排污口进行快速调查与信息管理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实施饮水安全工程的重要举措.实时、全面、准确、直观、高效地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管理,对于加强入河排污口的监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入河排污口快速调查与信息管理系统有效地解决了排污口信息采集过程中,设备复杂、图片信息与定位信息相分离、不能与GIS相结合等问题,集成了多项高新技术,为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提供了高效的信息化手段.  相似文献   

11.
长江流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孔力  郭鹏  江大水 《人民长江》2003,34(5):25-27
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办法包括对入河排污口的设置、变更的审批原则、审批程序、监管体制及制度等方面.新水法颁布实施前,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盲区,但<长江片水资源保护规划>及<长江片水功能区划>规划水质及总量管理目标的实现,入河污染物控制量及削减量等指标最后都要落实在入河排污口上,所以对入河排污口有效的监督管理是规划及区划实施的重要保障.依照新水法授权,对入河排污口进行监督管理是水利部门没有系统开展过的开创性工作,没有现成的理论和方法可以遵循,在今后的工作中要逐步建立完善其监督管理的法制建设、科技标准建设、执法队伍建设,形成系统完整、公正高效的监督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简要阐述珠江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现状,指出目前入河排污口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做好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建议,强调为保护好珠江水资源,必须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3.
依据法律法规的规定,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制定了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实施细则,明确了审查审批程序和要求,规范了监督管理事项和行为,对保护水资源、改善水环境、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目前,长江流域废污水排放出现城镇生活污水由污水处理厂分片收集集中处理排放、工业污水由园区集中排放的现象。针对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中的问题,结合长江流域工业园区入河排污口监管实践,提出解决方案建议,为园区入河排污口设置论证与审查审批、监督管理和有关法规修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实现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的重要手段。根据对近几年北京市入河排污口的监测工作分析,从入河排污口的调查范围、规模标准、调查和评价因子、达标排放等方面,对入河排污口的界定进行了阐述,为今后北京市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也可供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  相似文献   

15.
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法>赋予水行政主管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做好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工作,是加强水功能区管理和水资源保护工作的基础.本文主要探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并针对此项工作所遇到的部分问题提出今后工作的一些设想,希望对规范和健全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能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6.
关于加强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力  郭鹏  江大水 《人民长江》2003,34(11):4-6
实施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首先需要实现"从水利行业管理到国家战略资源保护"的观念转变;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完善各级水资源保护机构建设;突出抓好水功能区及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完善立法,严把水行政审批关,加强行政执法检查及监督监测,建立监督检查指标体系,建立监督管理技术支撑系统,应组建专职的水资源保护机构来承担水资源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7.
唐忠辉 《中国水利》2012,(18):20-22
当前我国入河排污口日益增多,排放废污水不断增加,形势日趋严峻,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对它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现行相关立法对入河排污口监管问题作了一些规定,但在监管范围、行政审批和法律责任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足,不能适应新的形势需要。建议进一步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管立法,统一扩大监管范围,实行更加严格的区域限批政策,强化法律责任机制,出台有关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8.
入河排污口登记调查及监测是贯彻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全面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是进一步推进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的重要依据,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首要工作任务和主要措施。针对青海省的入河排污口调查监测现状,指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水法颁布实施前,入河排污口的监督管理是水资源保护工作的一个盲区,通过对入玛纳斯河排污口的登记和调查,全面掌握入河排污口的数量、位置、排污量、排污口的水质、排污单位等基本情况,从而实现对入河排污口的有效管理和监督,系统地掌握流域内各水功能区纳污状况,为客观分析流域内水污染形势和水功能区管理、入河污染物总量控制、入河排污口整治规划与管理及依法行政等提供基础资料,为建立重点河段排污口排污与水功能区纳污量的响应关系和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信息系统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0.
简要阐述漳卫南运河管理局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工作开展的现状和不足,探讨如何在“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新时期加强入河排污口监督管理,履行水资源保护职责,推进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的实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