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研究毛南族花竹帽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融合。花竹帽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领域中没有得到充足的设计发挥,其文化内涵也没有通过现代包装设计形式得以充分传承与发展。以毛南族花竹帽相关文化与特征为切入点,阐述其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价值。通过对毛南族花竹帽特征深度挖掘,对花竹帽的图案造型元素、色彩组成元素、材料构成元素进行分类研究,提出相对应的现代包装设计方法,借此来丰富现代包装的形式语言与文化内涵,提升产品价值。将毛南族传统花竹帽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相融合,不仅赋予了现代包装设计丰富文化内涵与民族风情,也促进了毛南族花竹帽传统手工艺的创新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3,自引:20,他引:3  
李鹏斌 《包装工程》2014,35(8):18-20,25
目的研究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分析了文化在产品包装设计中的作用和影响,论述了传统文化影响下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结论提出了只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有益元素进行有效整合,将本民族的文化精粹用现代包装设计语言进行创造性融合,才能创造出鲜活、立体、生命力长久的包装设计精品。  相似文献   

3.
李燕 《包装工程》2020,41(10):280-283
目的中国传统设计文化是先人在造物过程中逐步形成并积累出来的设计经验、方法、思想,以及审美思想的结晶。有许多经典的设计理念、方法、思想,值得学习、借鉴,并将之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之中,使包装的产品融入地域化和民族化的特征,并将包装设计作为传播传统文化的一种载体,对外界进行民族文化输出。方法将传统设计元素与包装设计融合出新的文化韵味,从传统绘画中的"气韵"和写意、传统故事中的意念和神韵等方面分析传统元素与包装设计的联系。并从抽象化传统艺术形态、简化传统图案、精炼传统造型等方面,阐述了传统艺术元素与包装设计相互融合与渗透的设计原则。结论从中国传统艺术中提炼设计元素融合于现代包装设计中,探究在其影响下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趋势。将传统艺术元素有机地、巧妙地融入到现代包装设计中,不仅丰富了包装设计的感染力、传播力,而且还赋予了商品较高的文化内涵价值,用现代包装设计语言、理念来传播并展现传统文化的魅力精神,使传统设计文化在包装设计中得到良好的发展和深化,让国内的包装设计走向前沿,走出国门。  相似文献   

4.
民间女红视觉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纪向宏 《包装工程》2014,35(22):5-8
目的研究民间女红视觉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典型实例的剖析,分析了民间女红视觉要素中的材质、图形、色彩等如何应用于包装设计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包装设计中民间女红视觉要素的应用原则。结论民间女红视觉元素在现代包装中的应用,不仅为民间女红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更为广大的设计者提供了一条探讨现代包装设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VI 设计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毛峰 《包装工程》2012,33(20):140-143
研究了如何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到现代VI设计中。分别从"老字号"企业、具有民族特色的现代企业、新生代企业这3个方面切入并展开论述,指出将传统文化元素应用在现代VI设计中,需要继承和发扬已有的传统文化元素;需要从企业内在的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关系中寻找载体和契机;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具象化、图案化、符号化。进而表明,在目前"全球一体化"国际发展趋势下,分析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VI设计中的表达,拓宽了中国现代VI设计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方面,京剧脸谱展现了自身独特的一面,不仅表达了丰富的现代设计艺术行为,而且又体现出丰富的精神文化。文中主要就京剧脸谱在包装设计中的延伸与应用进行分析和研究,将京剧脸谱元素的特点与现代艺术设计进行巧妙结合,在传承中国传统元素的基础上,顺应现代创新艺术设计,将传统与现代进行层层结合,体现出京剧脸谱在包装设计中的延伸与应用艺术。  相似文献   

7.
王畅 《上海包装》2023,(10):42-44
传统文化元素具有艺术性和象征意义,将其应用到现代包装设计中,能提高产品吸引力和竞争力。为提升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效果,突出传统文化元素的价值,采用案例分析法、定性研究法,阐述现代包装传统元素设计的基本原则,分析传统元素运用的基本策略,以期为包装设计优化提供参考思路,增强现代包装设计的多元性。  相似文献   

8.
陈高雅 《包装工程》2012,33(22):103-105
首先介绍了现代包装设计的基本含义,指出了现代包装设计与传统装饰元素的关系,即传统装饰元素是现代包装设计的重要元素来源之一。进而论述了传统艺术文化、传统图案、传统色彩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力求使中国传统装饰元素和现代包装设计达到完美结合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黄舒婷  潜铁宇 《包装工程》2022,43(24):324-329, 350
目的 研究传统生肖“鼠”元素在红酒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探析传统生肖“鼠”元素在现代红酒包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为生肖包装提供思路,多元化促进红酒产业的包装与发展,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找寻新方向。方法 通过对传统生肖文化的深入了解,充分发挥优势,从实际设计案例“鼠你缤纷”系列红酒包装设计出发,分析和探究传统生肖“鼠”元素在红酒包装中的创新运用。结果 传统生肖包装已然成为日趋流行的文化现象以及艺术表现形式,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精神和内涵,也使现代包装设计更具生机与活力。结论 生肖“鼠”元素在红酒领域的设计再创造,在提高红酒的市场竞争力与商业价值的同时,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开辟了路径,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与风采。  相似文献   

10.
梁淑敏 《包装工程》2017,38(8):62-66
目的研究广府民间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本土包装设计的创新提供新的思路。方法分析广府民间艺术的现状和文化特质,将广府民间艺术与包装设计融合,结合案例探究广府民间艺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法。结论在现代包装设计中融入广府传统民间艺术元素,可提升包装的文化内涵,创建具有本土民族文化特色的品牌,广府民间艺术通过包装设计这一载体也得到传承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鲁志伟 《包装工程》2019,40(2):252-254
目的探究自然元素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应用方向及创新策略,倡导人们使用绿色设计包装及环境友好型包装,以求达到自然和谐之美。方法从现代包装设计的发展现状谈起,剖析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理念以及现代设计理念,并以此为基础引出自然元素的个性化特点及其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诸多应用方式,接着以茶叶、糖果的包装为例,从自然材料的视觉效果、材料特性、工艺技术以及功能作用等方面对自然元素与现代包装设计的融合与创新作深入探究。结论将自然元素体现在现代包装设计上,能够丰富包装设计中的文化内涵和视觉特点,满足人们对生态文明及环境保护的需求,符合现代人对包装设计的多元化追求,是今后包装设计的一大趋势。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包装工程》2018,39(10):241-244
目的探究水墨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展现传统元素的丰富哲学与文化内涵,增加包装设计的民族情感。方法利用水墨元素的深厚文化内涵以及鲜明的视觉冲击力,结合水墨艺术对于包装设计的现实意义,通过文字的状态呈现、图形的笔墨韵味、画面的氛围营造、意境的虚实渲染4方面,对水墨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解读。结论在包装设计中恰当的运用水墨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按照包装设计师的意图,以更加快捷的途径和有效的感知方式,获取最佳的视觉效果,有利于设计理念的表达和设计目的的实现。同时传统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运用更加彰显独特的东方文化气韵,使现代设计更具中国特色文化品牌,为发扬中国传统文化有着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竹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的探索与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燕子  杨柯  张晶 《包装工程》2019,40(4):99-103
目的研究竹材料在包装中的运用。方法从竹子的使用历史、文化内涵、生物特性等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生活中所赋予竹的诸多精神内涵和物质功能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解读,并结合竹子作为包装材料所具有的文化语义和生态价值,探讨竹材在现代包装设计的文化审美特征及传统竹艺与现代工艺的有机融合带来的竹材包装应用形态的创新。结论对竹材包装的市场前景进行了理性分析和展望,提出竹材在现代包装设计中应具智能化、民族化、生态化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4.
李志鹏 《包装工程》2020,41(8):286-289
目的分析茶叶包装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及其在应用过程中实现的审美构建。方法从茶叶包装市场的调研与设计现状分析谈起,总结当前茶叶包装设计中的文化性表达与审美表现的现实需求,提出将传统文化元素在其中进行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审美构建方向,接着从传统文化元素中较有代表性的水墨、文字、图形和色彩等角度展开深入探究,为构建具有传统文化审美特质的茶叶包装设计理论提供参考与借鉴。结论在茶叶包装设计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必须打破传统格局和设计思想的束缚,不断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同时加入先进的设计理念和现代文明,提高视觉的冲击力与审美特质,如此才能使中国的茶文化和民族文化得到广泛的传播,呈现出强大的艺术魅力与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5.
传统文化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申晟  许雅柯 《包装工程》2019,40(2):236-239
目的探究传统文化在创意产品设计中的运用策略。方法基于多维度视角分析创意产品的价值内涵及其对传统文化的创新利用。选取剪纸、回纹符号等传统文化元素,就其在各类创意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与设计技巧进行论述。结论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之间产生的力的博弈与转化是现代创意产品设计需寻求的"变化"之道的根本。在深入挖掘传统元素丰富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借用文化意蕴、混搭文化张力、中式审美、现代化工艺技巧及意象化处理等"变化之道"设计手法能在艺术表达形式上更加贴近人们生活,更符合社会需要。将传统文化元素与创意产品设计结合,找到传统与创新的平衡点,能够设计出富有民族特色且具有生命力的作品,为创意产品的多样化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6.
黄玄 《绿色包装》2021,(4):42-46
国潮视域下开发创意产品包装是推动中国文化创新发展,增强国家创新竞争力,打造文化强国,推动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产品包装适应和融合的重要渠道,对打造“中国制造”的文化创新品牌,拓展中国设计在世界舞台的影响力有着深刻的意义和价值。产品包装设计是现代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在现代流行文化中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解析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精神、文化艺术形式,依托现代社会人民的生活理念和情感诉求,探讨中国传统元素在现代产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路径。文章从“国潮”艺术风格的特点及其文化元素在产品包装中的应用,对其艺术设计理念展开相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张海彬  黎嘉珺  张海琳 《包装工程》2022,43(24):221-226
目的 以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为研究对象,分析包装设计与地方性知识的互动过程,探究地方性知识在包装设计中的文化价值、应用方式及融入机制。方法 以“地方性知识”理论为视角和基础,对接包装设计要素构建壮族文化元素的地方性知识体系,运用设计人类学的深描法及隐喻抽取技术(ZMET)对壮族文化元素的民族基因、文化迷思、设计符号进行解读和阐释,探寻壮族文化元素在包装设计中的挖掘和转化路径。结果 得出壮族文化元素基于地方性知识的身份,并运用于包装设计的定位、风格及特色之中,增强消费者的文化想象和体验。结论 从地方性知识视角出发,包装设计能够进一步实现民族文化自觉和差异化发展,从形式与内容、文化与体验层面促进包装设计的发展创新。  相似文献   

18.
赵澈丽 《包装工程》2022,43(10):358-360, 371
目的 探索现代包装设计中,传统吉祥图案的应用价值和策略。方法 经过历史与文化的洗礼与熏陶,传统吉祥图案的形式与内涵更加独特、丰富,并表现出旺盛的生命力。针对包装设计领域,根据包装设计的发展路线探寻到传统吉祥图案这一文化形式,对其深化文化底蕴、突出时代特点等重要的价值意义进行总结,从色彩、装饰与融合3个视角来分析具体的应用可能性与方向,并辅以酒品与茶叶两大类包装设计应用实践进行探究。结论 将传统吉祥图案融入现代包装设计中,可以更好地展示和发扬传统文化,最大化地发挥现代包装设计的艺术价值和文化魅力,使其拥有外在与内在的双重魅力,从而造就更好的市场价值和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19.
日本包装设计中的多元文化体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德荣 《包装工程》2018,39(12):53-58
目的在国际化与世界设计大趋势并行的今天,作为亚洲地区富有代表性的日本商品包装设计依然保持了其自身民族化的特性,通过对这一体现多元文化现象的梳理,旨在探索一条更好地表现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并存之路。方法从探究深受庄子哲学影响的日本朴素美学的形成原因开始,阐述了对日本民族特有的俳句诗人、禅宗文化、职人精神和可爱文化(卡哇伊)等传统文化在社会各领域的重大作用,以在中国认知度极高的"无印良品"和"Mister Donut"等产品及其包装设计作为实例展开分析和论证。结论日本商品包装设计通过战后一代人的努力,秉持并继承了本国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学,从而找到了一条应用现代设计语境及其方法进行民族化传承的道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文化原型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包装设计具备"共时"的凡俗生活映射,而文化原型则是华夏中国文明的基础,挖掘其价值并运用,必然带动整体社会道德审美的光辉。方法以文化原型中的"玉"文化为华夏大传统基因使之透过包装形态的承载,达到设计治疗的社会功效。通过文化人类学和考古等文献资料的分析,梳理在当代具有特殊内蕴及美学的包装设计样态,释放本土文化在全球化思潮影响下的内在原动力,最后借用经典而独具美质的包装作品比附大传统文化精神的视觉呈现。结论彰显包装设计"与民相随"的特征中作为华夏文明的传播新视角,唤起人们对与包装设计作为"文化原型"应用的思考,以设计实践考量玉德信仰的转化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