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周君  章盈盈 《包装工程》2022,43(8):101-107
目的 针对糖尿病患者病足的预防及护理,从患者情绪介入,量化用户体验过程中的情绪水平,结合生理、心理、行为等层面,探究情绪与产品交互设计的关系,提出基于情绪引导行为交互下的产品创新设计策略,并通过“WEICHU”糖尿病足预防及治疗产品设计,进行可靠性实证。方法 围绕用户调研、情绪信息挖掘、数据处理和分析,结合用户体验地图研究方法,以“情感环”等相关理论为基础,采用SAM情绪量表,让被试者进行自我情绪评估,对体验地图中的情绪水平进行量化,深度挖掘用户在患病过程中的情绪体验,以此获得更可靠、准确的设计机会点,优化用户体验地图交互模型,并从用户行为方面探究情绪引导与产品设计的关系,据此搭建糖尿病足预防和治疗产品的功能模型。结论 将患者情绪的成因和变化、体验过程中的情绪水平量化分析作为产品交互设计的考量依据,有利于构建良性交互关系,有效改善糖尿病足患者预防和治疗体验。  相似文献   

2.
本文以用户体验的角度对家用按摩椅使用进行研究为目的,通过了解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的动机、期望、问题,以及用户、产品、情景之间的相互联系,获取和理解用户需求,探究用户使用痛点、机会点。并基于用户需求对当前家用按摩椅进行优化设计。通过焦点小组、任务分析及用户角色等方法获取用户使用家用按摩椅过程中的使用需求,明确用户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用户满意度。并从视觉体验、使用体验、预期体验对用户需求进行分析,明确设计定位。最终基于用户体验研究对家用按摩椅从形态、功能、交互等方面进行优化设计,改善用户、产品交互体验。验证用户体验在产品优化设计中的必要性。研究对其他产品改良设计流程、方法也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陈国强  梁亚坤 《包装工程》2017,38(12):94-98
目的研究基于情境体验的移动室内地图交互设计,提升用户体验。方法通过阐述情境体验定义及要素关系,分析其对室内地图交互设计的影响,根据室内地图的功能特点,归纳出产品的3种典型使用情境,具体分析了各典型情境中的情境影响因素。结论总结出了用户在特定情境下的关注点和需求,并提出了基于情境体验的移动室内地图产品交互设计策略,最终结合设计实践对理论可行性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4.
目的 随着科技和数字化的发展,消费金融信息产品在现代经济和金融体系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本文旨在探究消费金融信息产品用户体验因素,优化体验设计与评价方法。方法 基于用户动态信任需求,以在校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发放问卷,以284个有效数据为研究样本,使用SPSS软件进行量化分析,基于数据结论进行消费金融产品交互设计,并从动态信任视角构建消费金融信息产品设计评价模型。结果 依据产品评价多层次指标模型,获取设计与评价指标权重,并得出消费金融信息产品体验的总体评分。结论 结合用户动态信任视角对消费金融信息产品进行设计与评价,可有效地对产品进行量化设计与检验,强化产品与用户间的信任关系,在动态交互过程中获取用户变化的需求,改善人机信任关系,提高产品的持续改进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针对目前用户体验交互模态单一、获取用户需求的主观性强、对潜在需求挖掘不充分的问题,从用户多模态行为出发,探索用户体验设计的新方法。方法 对多模态交互方式进行梳理,从用户KANO需求模型出发,挖掘能引发用户兴奋的潜意识需求,建立用户行为和思维模型并绘制用户旅程地图,结合鞋品定制平台案例进行交互设计应用与验证。结果 在非语言交互视角下,建立鞋品定制平台的用户心智模型和行为模型,绘制体现多模态情绪变化的用户体验地图,并最终提出非语言交互用户体验设计标准。结论 将非语言交互方法融入用户潜意识行为交互设计,可以更有效地感知产品使用过程中用户情绪的变化,探索交互环境等因素对用户“感知-行为-体验”设计模式的影响,为非语言交互设计方法在定制服务类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强威 《包装工程》2022,43(20):212-219
目的 能够有效获取车主在移动端和汽车交互的功能需求及其权重,基于需求确定并量化为设计关键要素,从而有效提升用户在移动端界面与汽车交互过程中的满意度,增强用户体验。方法 首先,通过构建用户旅行图分析车主在移动端与车辆交互时的行为路径,归纳用户需求;其次,基于Kano模型从用户满意度和需求重要程度两个维度定性分析需求的优先级,用QFD质量功能图根据需求优先级分析并量化重要性设计需求。结果 用户在移动端设备与汽车发生交互时,电池相关信息反馈需求、车辆周边环境反馈需求、胎压监测需求权重最大,是新能源汽车移动端交互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设计需求。结论 基于用户旅行图建立Kano模型和构建“质量屋(QFD)”的方式,对新能源汽车移动端交互进行设计研究,验证了其方法在解决类似设计问题上的可能性,为后续即将大量出现的新能源汽车与用户在移动端的交互设计提供了方法上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贾乐宾  薛孝媛 《包装工程》2020,41(8):186-192
目的探讨场景体验设计方法在骑行用户便携式无人机交互设计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场景体验设计方法总结骑行用户的体验层级,对用户需求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按照产品交互设计系统流程建立基于场景体验的便携式无人机交互设计模型。结论完成骑行用户便携式无人机设计实践,初步验证设计模型的有效性,证明场景体验对于交互设计研究有重要参考,运用场景体验设计方法能深层次的满足用户需求,为交互设计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陈虹  谢晶 《包装工程》2021,42(20):307-313
目的 将无意识设计的理念融入交互创新中,将用户体验放在首位,设计出一款创新性的台灯家居产品.方法 对台灯现状和台灯的设计现状进行总结,运用KJ法对台灯的用户需求进行调研,按照情感化的三层次理论拆解、分析为造型需求、使用需求、用户体验需求3个方面,其中在用户体验需求中在人机交互的背景下从符合行为习惯、操作便捷、创新交互方式3个方面对台灯家居设计进行创新.基于质量功能展开理论,将用户的需求要素对应台灯的质量展开要素进行权重计算,根据权重对待解决的质量问题进行排序.结论 最终设计出造型独特、功能实用、用户体验效果好的台灯,通过有温度的情感化设计产品来缓解人们浮躁的心情.QFD理论与情感化设计的结合为未来的设计趋势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9.
吴明  刘振宇 《包装工程》2020,41(8):134-139
目的探讨在用户场景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使用互联网产品的消费习惯变化,旨在建立基于场景的设计方法模型,为体验设计师未来设计过程中提供更加方便实用的设计思路。方法首先通过深度访谈和观察明确不同场景下的用户需求,然后通过Kano模型对用户需求进行分类,再根据分类后的用户需求建立相应的用户模型,并将不同场景下的用户模型置入现有交互设计流程中,构建出基于用户场景变化下的交互设计流程。应用场景重新设计的交互框架,经上线后数据反馈验证对于提升产品留存以及步长等数据有明显的作用。结论在现有的交互设计方法基础上,通过实验及分析验证,提出基于不同场景下的社交产品交互设计方法,通过将该流程运用于互联网社交产品中,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王熙元  姜越晴  马文娟 《包装工程》2021,42(10):223-228
目的 通过引入服务设计中利益相关者、用户画像、用户体验地图、接触点研究的方法,对快餐包装进行重新设计.方法 以服务设计理论为基础,第一,对现有快餐包装进行市场调研;第二,通过利益相关者分析快餐销售时的中心用户;第三,对中心用户进行问卷访谈调研,提炼出用户画像;第四,对这些用户画像采用用户体验地图的方式挖掘用户行为痛点和设计的机会点;最后,优化接触点的行为体验,制作出快餐包装的设计模型.结果 设计出方便消费方和销售方使用的快餐包装.结论 通过服务设计的方法可以帮助食品包装在设计上进行突破.利用利益相关者地图可以挖掘不同方面的用户,使用用户体验地图和接触点研究可以深入探索用户痛点,并对其进行设计指导,满足核心用户群对包装的需求,并给出了基于服务设计研究方法下的快餐包装设计实践案例.  相似文献   

11.
基于层次分析的电影IP衍生品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伟伟  孙嘉晨 《包装工程》2019,40(18):166-170
目的 随着大众消费市场的个性化,IP产品所折射的精神内涵和价值观最终要与人们产生文化与情感上的共鸣。方法 研究电影IP的设计元素,合理提取与应用设计因子,贴合用户消费需求,提升产品文化内涵。首先,筛选影片多次出现的元素建立IP模型,按照特性构建因子图谱;其次,划分用户群体,建立典型用户角色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设计因子比重;再次,模拟用户使用行为情境,得出用户潜在需求;最后,将用户感知度高的设计因子结合用户需求融入到产品设计中。结论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电影IP衍生设计方法,不仅便于增添产品文化属性,也符合用户的行为情境,有助于人们快速识别其文化特色,更有助于提升设计对象的认同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当前国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存在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用户体验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从“移情–共情”的视角出发,以重视用户体验层次的基础展开研究,补充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的新内容。方法 在厘清设计中移情与共情关系的基础上从三大层次出发,设计师作为移情的执行者,从视觉元素、场景构建等方面入手,在设计过程中通过“形、景、感”进行逐层移情;用户作为共情的执行者,在对博物馆文创的“感知–认知–行为”的逐层共情体验中由表及里地逐步感受与理解馆藏文化。结果 基于“移情–共情”的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方法,注重用户体验层次及与用户间的互动,能够帮助用户理解馆藏文化并获得文化认同。结论 以十二生肖甲骨迷宫甲骨文文创设计为例,验证了逐层的移情设计有助于设计师将用户的情感诉求及相关的文化情感等映射到设计对象本身,从而使用户在逐步升级的体验层次对产品中所蕴含的文化进行层层感知,从而达到共情及文化认同。该方法为博物馆文创产品设计拓展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李永斌  陈婷 《包装工程》2017,38(22):212-216
目的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传统家具制造业企业面临重大机遇和挑战,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家具产品设计进行优化,寻找适合互联网平台的家具产品设计方法。方法运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可拆装榫卯结构进行创新设计研究。从系统的着眼点去研究可拆装书桌的整个设计流程,通过将用户体验运用在可拆装书桌整个设计过程中,来提高产品的用户体验。结论通过将可拆装榫卯结构运用到家具产品设计中,可以提高产品与用户之间的交互性,带给用户良好的体验,同时也为家具产品创新设计提供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解决消费者对产品的感性化需求,满足产品实现功能的同时拥有更深层次的精神内涵,通过对用户操作性体验、操作情境等方面的研究,得到适用于文创产品设计的针对性思路。方法通过观察用户行为,分析用户具体使用产品的操作方式与行为动机,发现用户与产品互动过程中的体验接触点;结合情境分析构建出用户行为地图,得到设计需求并总结出设计线索;最后,通过禅茶用品的设计,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结果将产品操作接触点与情境结合,辅助发现文创产品设计的主要影响因素,帮助设计师以宏观的角度看待文创用品设计方向与思路。结论通过提升用户体验性,满足用户对产品的操作功能需求和文化体验需求,提升文创产品在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胡俊 《包装工程》2019,40(22):119-124
目的材料作为产品创新设计要素,将材料体验融入产品创新设计实践中,利用可拓学理论,将产品设计要素变量分类,建构产品设计创新的迭代过程。方法结合用户的个性化需求,提出基于材料体验的技术原理、特性、情感力3个设计要素,建立设计要素的物元变换模型。通过物元变换模型对产品功能要素和产品需求要素分别进行分析、变换、推理、判断,最终生成解决问题策略的方法,用表征化和形式化的模型推导演算出从发现问题到生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结论根据模型推导,充分发挥材料体验在产品创新设计中的推动力,实现差异化补偿的积极用户体验,给用户带来新的服务力。通过设计案例证明了该方法可有效提升用户满意度,为实现产品的集成创新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6.
姚湘  郭雨晴  李萌 《包装工程》2020,41(18):90-100
目的 以提升用户体验为前提,结合产品的实际功能,从使用过程、用户行为分析、人机工程等多个方面探索产品的设计方法。方法 以医疗保健类产品手持式头部按摩器为例,从用户使用产品时的行为出发,以非参与式方法,观察用户使用产品的整个过程。基于SAPAD架构,完成行为—意义—对象三个维度之间的映射分析,得到手持式头部按摩器在整个使用过程中的关键部件和用户内心潜在需求。再以人机工程学原理和方法为依据,提出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产品人机设计原则,为设计研发提供参考并最终得出设计结果。结论 提出了一种手持式头部按摩器的设计方法,优化了用户体验,提高了产品的工作效率。为产品的人机优化设计提供了一种新思路,对相关实体产品的工业设计具有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杨冬梅  张从  张健楠 《包装工程》2022,43(14):122-128
目的 基于老年用户需求,结合用户多通道感知特征,分析老年人使用产品时具身的体验与感受,并得到用户偏好,促进老年产品设计,以满足用户生理、心理需求。方法 以老年康复辅具为设计载体,采用优序图法、行为地图法分析数据,构建用户需求与具身行为的关联模型,挖掘交互过程中的问题动作及相关接触点,以指导后续设计研究。基于感性工学的0阶感性概念法,构建0阶-PAD情绪词汇衍生模型。运用语义差分法得到用户对产品的感性意象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得到满足用户需求的问题动作、相关接触点偏好。结果 依据感性意象与喜爱程度评价结果衍生的设计要素进行老年流食杯设计实践,应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设计方案进行验证。结论 从用户具身的知觉感知与需求出发,结合感性工学相关方法获得老年用户对使用产品的偏好,为设计实践提供客观的理论依据与实践验证,对老年产品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18.
基于用户感知的秦文化旅游纪念品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通过对用户感知进行分析,将文创产品用户感知分为普遍和感性两个模式,探索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用户感知的获取方式,以及构建与用户文化触点相契合的用户感知创新流程模式,并结合一款秦编钟蓝牙音响设计,实现秦文化的传播和产品设计运用,满足用户对秦文化的需求和加深旅客对地方旅游文化的感性印象。方法 通过用户感知分析,准确获取用户的文化触点,激发用户对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感观刺激,促使用户对新形式产品的认同。运用用户观察法、语义差异法获取用户感知信息,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文化触点信息的关联性分析,强调秦文化元素和内涵的感性运用,实现以用户认知偏好为中心的设计思想。结论 结合秦编钟蓝牙音响设计流程模式,为秦文化旅游纪念品的设计提供思路,为秦文化的宣扬和传承注入新活力。  相似文献   

19.
邢祥龙 《包装工程》2022,43(16):284-291
目的 探究情感化理论在儿童医疗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达到减轻患病儿童在治疗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恐惧心理,积极配合治疗的目的。方法 首先,用文献分析法对儿童医疗产品设计现状、儿童医疗产品的目标用户特征,以及情感化设计层次理论进行分析梳理;其次,结合案例分析,系统提炼和总结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的方法;最后,进行设计实践,佐证上述设计方法。结论 儿童医疗产品情感化设计需要对诺曼的3个层次进行系统把握,本能层设计上,从医疗产品的形态、色彩、材质和尺寸要素,整体构建愉悦感官体验;行为层设计上,用简约的功能和流程、人性化和趣味化的交互、及时的提示和反馈,共同营造良好使用体验;反思层设计上,通过产品形象象征、提升用户参与度和故事扮演的方法,系统塑造深层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