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特色再制造的创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制造是机电产品资源化循环利用的最佳途径之一,是推进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的重要技术支撑。文中回顾了维修工程向表面工程到再制造工程的发展历程,阐述了中国特色再制造独有的技术模式和效益模式;总结了中国特色再制造在面向国家战略、围绕装备需求、推动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的成绩;重点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再制造在推进绿色发展,促进装备战斗力再生,构建一流学科等方面的创新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表面工程资讯》2005,5(1):32-32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为我国第一家再制造领域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由徐滨士院士担任实验室主任。实验室的4个重点研究方向是:装备再制造设计基础、装备再制造关键技术、装备再制造质量控制、装备战场应急维修.  相似文献   

3.
[专家简介]徐滨士:中国工程院院士、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首次在中国提出"再制造"概念,主持创建了国家级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再制造学科,推动了我国再制造工程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制造工程是徐滨士院士在国内最先倡导并系统论证的一个新学科方向,是适应当代社会发展需求应运而生的一门新的边缘、交叉、综合、复合性学科,在我国虽然还只是雏形,但已受到政府、军队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它是以产品全寿命周期设计和管理为指导,以优质、高效、节能、节材和环保为标准,以采用先进技术、材料和产业化生产为手段,以修复改造报废产品、提升使用性能为目的的一系列技术措施或工程活动的总称.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针对损坏(含战伤)或报废的装备零部件,在失效分析、剩余寿命预测、全寿命周期费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再制造工程设计,采用高新表面工程技术、快速成形技术等先进制造技术,使其迅速恢复并超过原技术性能和价值,以形成再制造新装备或零部件的系统工程. 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是总装备部批准建立的国家级重点实验室,承担装备再制造工程领域基础和应用研究,是国内该领域研究的制高点.实验室仪器设备居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实验室面向全军、全国开放,与国际接轨.承担国家和军队装备科研课题、预先研究课题、国家技术创新课题、自然科学基金课题等重要研究任务.培养高层次装备再制造技术人才,接纳国际和军内外客座教授、访问学者,并提供研究条件,以解决装备延寿、再制造及战场应急抢修等重大课题中的关键技术难题. 该重点实验室有以徐滨士院士为学科带头人、由几十名教授、副教授、博士、硕士组成的一支结构合理、实力雄厚的学术队伍,由军内外知名专家组成的学术委员会全面指导实验室的学术工作.实验室在相关学科领域与美、英、德、法、日本、波兰、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积极合作,通过技术交流、技术合作、互派访问学者、联合培养研究生等方式开展学术活动.欢迎军内外专家、学者、研究生前来咨询、访问、申请基金项目、开展技术合作与交流.该室设在装甲兵工程学院内.  相似文献   

5.
《中国表面工程》2006,19(3):54-54
由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维修工程分会、中国设备管理协会再制造技术委员会与工程机械维修委员会、装备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联合主办的第二届全国装备再制造工程学术会议今年10月将在济南召开。这次会议的主题是绿色再制造与绿色维修。它体现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符合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因而受到国家发改委环境与资源利用司,国家科技部高新技术发展与产业化司、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中国工程院机械与运载工程学部,以及中国重汽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6.
再制造性工程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理论内容,主要是研究如何在装备末端能够实现其最大价值的再制造利用,实现最大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再制造性工程的内容涵盖了装备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文中全面分析再制造性工程的概念、目标、任务、定量参数等内容,提出了再制造性工程的框架体系,为再制造性工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再制造性工程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理论内容,主要是研究如何在装备末端能够实现其最大价值的再制造利用,实现最大资源的再循环利用。再制造性工程的内容涵盖了装备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文中全面分析再制造性工程的概念、目标、任务、定量参数等内容,提出了再制造性工程的框架体系,为再制造性工程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装备再制造设计及其内容体系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装备再制造工程是实现装备资源节约与环境保护的重要手段,科学的装备再制造设计是提高装备再制造效益及提高装备再制造性的关键方法,也是再制造工程的重要研究领域。文中指出装备再制造设计面向装备再制造的全过程,包括面向生产的设计、面向回收物流的设计和面向装备服役的设计3部分内容,提出了再制造设计研究的范围、对象、目的、手段及时域,明确了其任务和目标,构建了包含再制造设计基础、再制造技术与工艺设计、再制造管理设计的装备再制造设计理论与技术体系,并确立了装备再制造设计要采取全系统、全寿命、全费用和绿色化的基本观点,给出了今后发展的装备再制造性设计与评价、再制造生产系统规划设计、再制造逆向物流优化设计、再制造信息管理与应用设计等4个关键领域的研究目标和内容。  相似文献   

9.
再制造防腐蚀是针对在役装备或腐蚀装备所进行的高技术防护。再制造通过使用优于原始制造的先进技术,充分挖掘了腐蚀装备中蕴含着的高附加值,使得再制造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特色。通过再制造关键技术对装备进行腐蚀控制,将提高装备防腐性能,赋予装备新的寿命,最大限度的保障装备的循环利用。文中着重介绍了高速电弧喷涂长效防腐技术、纳米电刷镀防腐耐磨涂层技术、非晶态合金化学镀层防腐技术、纳米固体薄膜减摩防腐技术和纳米防腐涂料及涂装等再制造防腐技术的实际应用。再制造工程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国已成为国际再制造中心之一,且已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再制造防腐蚀是针对在役装备或腐蚀装备所进行的高技术防护。再制造通过使用优于原始制造的先进技术,充分挖掘了腐蚀装备中蕴含着的高附加值,使得再制造具有显著的节能环保特色。通过再制造关键技术对装备进行腐蚀控制,将提高装备防腐性能,赋予装备新的寿命,最大限度的保障装备的循环利用。文中着重介绍了高速电弧喷涂长效防腐技术、纳米电刷镀防腐耐磨涂层技术、非晶态合金化学镀层防腐技术、纳米固体薄膜减摩防腐技术和纳米防腐涂料及涂装等再制造防腐技术的实际应用。再制造工程在国内外得到了快速发展,推动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两型社会的建设,已经引起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中国已成为国际再制造中心之一,且已将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  相似文献   

11.
制造业既创造了财富,也极大地消耗了资源能源,并造成环境污染.为使我国走上可持续发展道路,再制造应运而生.再制造是废旧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再制造在国内外得到快速发展,在国外已形成了巨大产业.再制造的基础理论问题是废旧零件的剩余寿命评估;表面工程及纳米表面工程技术是再制造的关键支撑技术,主要包括纳米电刷镀技术、纳米热喷涂技术、纳米减摩自修复添加剂技术、微弧等离子熔覆技术等,它们在再制造工程实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绿色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及其关键技术   总被引:23,自引:6,他引:17  
绿色再制造工程是一个迅速发展中的新兴学科。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和再制造工程技术是该学科的主要组成部分。讨论了再制造工程设计基础中的产品再制造性评价、失效机理。寿命预测,再制造过程模拟与仿真,以及先进表面技术、再制造毛坯快速成形技术、纳米涂层及纳米减摩自复技术、修复热处理、应包快速修复技术、过时产品性能升级技术等再制造工程关键技术的研究内容。  相似文献   

13.
Nano surface engineering is the new development of surface engineering, and is the typical representation that the advanced nano technology improves the traditional surface engineering. The connotation of nano surface engineering is profound. The initial stage of nano surface engineering is realized at present day. The key technologies of nano surface engineering are the support to the equipment remanufacturing. Today the relatively mature key technologies are: nano thermal spraying technology, nano electric-brush plating technology, nano self-repairing anti-friction technology and metal surface nanocrystallization, etc. Many scientific issues have been continuously discovered. Meanwhile they have been applied in the practice more and more, and have archived the excellent remanufacturing effect.  相似文献   

14.
表面工程的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简述了表面工程的定义,特点以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指出了表面工程在21世纪的发展方向-纳米表面工程和复合表面工程,并指出表面工程以及以表面工程为主要技术基础的绿色表面工程和再创造工程在我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热喷涂技术在产品再制造领域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再制造产业已列为国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热喷涂技术具有喷涂材料广泛、基体形状与尺寸不受限制、涂层厚度容易控制、工艺操作简单、成本低效率高、能赋予零件表面特殊性能等特点,是实现损伤零部件表面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的关键技术手段,已成功应用于国防工业、印刷、航空航天、石油化工、矿山机械、电力等领域装备零部件的再制造。文中综述了等离子喷涂、高速火焰喷涂、高速电弧喷涂及其他热喷涂技术的特点及其在再制造领域的典型应用,提出热喷涂技术应用于再制造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加强热喷涂技术在再制造领域的适应性研究、深入复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推动热喷涂技术在高效规模化生产应用中的研究以及加强热喷涂再制造技术标准、工艺规范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比分析电刷镀、热喷涂、堆焊以及激光熔覆四种再制造技术的特点和用于车轴再制造修复的现状,阐述了激光再制造技术作为新型制造技术的优势。从激光熔覆技术的设备和关键工艺、熔覆层的微观组织的特性、粉末材料的可开发性以及采用超声波消除残余应力手段等方面进行讨论和分析,说明激光熔覆技术用于高速动车组车轴的再制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航空部件深度修复是针对航空部件的损伤情况及修复或改造需求所开展的以可靠性为前提的维修工艺技术,它采用先进的材料和制造技术进行维修、维护或再制造工作,使其至少满足一个翻修周期的使用要求。本研究简述了航空部件深度修复技术基本流程与思路,介绍了在深度修复技术中焊接、表面工程、热处理等典型工艺的应用情况,展望了深度修复技术在未来航空产品修理中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研究认为:可靠性评估作为深度修复技术重要组成部分将被重点关注和发展;在工艺技术发展方面,将更多采用高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工艺,同时拓展现有单一工艺开展修理的局面,对深度修复技术、工艺进行组合,开展复合式修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再制造工程及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再制造工程是废旧机电产品高技术修复改造的产业化,是循环经济和节能环保产业的重要技术支撑。中国的再制造工程经历了产业萌生、科学论证和政府推进三个阶段。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主要基于尺寸恢复和性能提升,并以先进的寿命评估技术、纳米表面工程和自动化表面工程技术为支撑,其重要特征是再制造产品的质量和性能不低于原型新品,成本为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显著改善环保。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模式已逐渐形成,并取得了重要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