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煤矸石已成为我国排放量最大的工业固体废弃物之一。为促进煤矸石在土木工程中的资源化利用,该文以陕北矿区不同矿源煤矸石为粗骨料,设计48组不同配合比的煤矸石混凝土,浇筑720块立方体试块与288块棱柱体试块,研究陕北矿区煤矸石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受不同矿源煤矸石粗骨料材性差异的影响,在C15~C45强度内,煤矸石混凝土抗压强度越低,其强度标准差反而越大。建议对于陕北矿区煤矸石混凝土,当强度等级不高于C25时,其抗压强度标准差取6.0MPa;当强度等级在C30~C45时,其抗压强度标准差取5.0MPa。综合考虑了煤矸石含碳量、煤矸石取代率及水灰比对煤矸石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建立适用于陕北矿区煤矸石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计算公式。此外,文中还分别给出煤矸石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  相似文献   

2.
对强度等级为C20、C25、C30且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75%、100%的高钛型高炉渣再生混凝土试块进行标准抗压强度试验,结果表明:高钛型高炉渣混凝土抗压强度高于设计要求;随再生骨料取代率的提高,高钛型高炉渣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在满足设计强度的条件下,要求设计强度越高再生骨料取代率越低。  相似文献   

3.
通过再生混凝土材料基本力学性能试验,研究了3种强度等级(C20、C30和C40)再生混凝土分别在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30%,50%和100%)下的抗压强度与弹性模量。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为30%时,同一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和棱柱体抗压强度最大;应力-应变全曲线的总体形状与普通混凝土相似,而弹性模量则均低于普通混凝土且随着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幅加大。进而提出了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与立方体抗压强度的关系式。  相似文献   

4.
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季光耀 《混凝土》2008,(1):122-124,127
为了在实际工程中推广应用再生混凝土,需要加强其质量控制的研究,因此有必要开展再生混凝土无损检测技术的研究.针对 C20~C40 再生混凝土,进行了系统的超声回弹综合法检测其抗压强度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强度等级的普通混凝土相比,再生混凝土的超声声速和回弹值均降低;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超声声速以及回弹值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但是,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超声声速和回弹值的关系不适用于再生混凝土.基于本研究获得的再生混凝土的超声声速和回弹值试验结果,分别建议了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与超声声速的关系、抗压强度与回弹值的关系、以及抗压强度与超声声速和回弹值三者之间和的综合关系(即再生混凝土的测强曲线).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不同水胶比、不同再生骨料替代率的高性能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劈裂抗拉强度、弹性模量等力学性能.结果显示,再生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在C30~C60之间,抗折强度大于4MPa,劈裂抗拉强度大于2MPa,弹性模量在20~40GPa之间,力学性能满足应用技术要求.再生骨料替代率在60%以内时,不影响混凝土各项强度指标...  相似文献   

6.
利用混凝土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对5种不同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不同龄期(3、7、14、21、28 d)的混凝土试样进行超声波测试,同时作了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超声波速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超声波在混凝土内传播的速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回归方程可用作非破损条件下推断混凝土强度的计算依据;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波速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同一波速,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其强度也不同,即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回归方程不同;强度等级为C20、C30、C40的混凝土,Gauss函数的拟合性较好,而对于强度等级为C25、C35混凝土,指数函数拟合超声波速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更加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7.
《混凝土》2015,(12)
利用混凝土超声波无损检测技术,对5种不同强度等级(C20、C25、C30、C35、C40)、不同龄期(3、7、14、21、28 d)的混凝土试样进行超声波测试,同时作了抗压强度试验,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超声波速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函数关系式。结果表明:超声波在混凝土内传播的速度与混凝土的抗压强度两者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回归方程可用作非破损条件下推断混凝土强度的计算依据;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波速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存在明显差异。对于同一波速,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同时,其强度也不同,即对于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其回归方程不同;强度等级为C20、C30、C40的混凝土,Gauss函数的拟合性较好,而对于强度等级为C25、C35混凝土,指数函数拟合超声波速与抗压强度的关系更加贴近实际。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再生粗骨料对再生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本文针对两种不同来源的再生粗骨料,设计了6种不同替代率、3个龄期,且强度等级分别为C30及C40的再生混凝土试件共198个进行了轴心抗压强度试验以及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并对弹性模量试验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原理分别进行多项式函数拟合以及高斯函数拟合。结果表明:随着再生粗骨料替代率的增加,再生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及其弹性模量整体均呈降低的趋势,各龄期的混凝土强度及弹性模量变化规律基本相似;不同来源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呈相同变化趋势,且原强度大的再生粗骨料混凝土强度也相对增大;以5次多项式函数模型拟合得出的函数式可用于预测再生粗骨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  相似文献   

9.
杜云晶  张灵坤 《山西建筑》2011,37(26):137-139
运用蒙特卡罗方法通过MATLAB计算程序,模拟了单一来源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分布曲线,并加以分析,分析表明,抗压强度为C20,C25,C30的拟合结果与试验曲线十分吻合,C35的拟合结果与试验结果差异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10.
依照普通混凝土配合比的计算方法,并增加碎砖骨料经24h的附加水量,对不同碎砖骨料取代率(0,30%,50%和100%)的C20、C30和C40再生混凝土进行了配合比的设计;随着碎砖骨料取代率的增大,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之减小,当碎砖骨料取代率为50%时,再生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混凝土强度等指标达到最优;以碎砖骨料取代率为50%的再生混凝土试验数据为基础,回归得出了不同强度等级再生混凝土在不同龄期的抗压强度统一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1.
再生骨料高强高性能混凝土配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孔德玉  杜建根  方诚 《工业建筑》2003,33(10):50-53
通过对不同强度等级旧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性能的对比研究 ,表明再生粗骨料与天然粗骨料性能具有相似性 ,能够满足行业标准对碎石的性能要求 ,并尝试将再生粗骨料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和自流平高性能混凝土 ,结果表明 ,采用原强度在 15~ 2 0MPa以上的旧混凝土破碎而成的再生骨料均可用于配制高强混凝土 ,但在配合比相近情况下 ,原混凝土强度等级越高 ,再生混凝土各龄期强度越高 ,其再生利用价值也越高。再生粗骨料亦可用于配制自流平高性能混凝土 ,水胶比为 0 4 0 ,净用水量为 2 0 5kg m3左右时 ,配制得到的新拌混凝土坍落度和坍落扩展度分别在 2 4 5、5 6 0mm以上 ,其 2 8、6 0d强度分别在 5 8 0、6 7 3MPa以上  相似文献   

12.
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试验室条件下371块立方体试块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30%,50%,100%(质量分数)的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特性及概率分布特征.基于试验数据,得到了不同再生粗骨料取代率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均值、方差和变异系数;采用正态分布模型对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分布进行了检验;利用Monte-Carlo模拟方法对根据试验结果得到的分布规律进行了进一步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变异系数与普通混凝土差别不大;可以用正态分布模型描述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概率分布.最后根据统计分析和贝叶斯估计结果,建议了C30再生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标准差取值.  相似文献   

13.
不同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分布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劈裂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试验,研究了水灰比分别为0.74,0.55和0.43的不同再生粗集料混凝土的劈裂破坏状况、劈裂抗拉强度及其分布特征,得到了不同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与抗压强度之间的换算关系.不同再生粗集料混凝土的劈裂破坏不仅表现为再生粗集料和新水泥浆体之间界面的破坏,还表现为再生粗集料本身的断裂破坏;在相同水灰比条件下,不同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均值比单一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小,但标准差和变异系数变化规律不明显;不同再生粗集料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分布可以用正态分布模型描述.  相似文献   

14.
因再生粗骨料来源的多途径,RAC(再生混凝土)棱柱体抗压强度将不同。为探索不同粗骨料来源RAC棱柱体抗压强度之间的差异性,选取最具典型代表性的旧房拆迁、高强桩基、市政工程、科学研究等四种不同粗骨料来源的废混凝土,经破碎加工成四种再生粗骨料,分别选取25%、50%、75%和100%四种取代率,同时掺入粉煤灰、硅微粉两种矿物掺合料,采用正交试验法,配置成四种不同粗骨料来源的RAC,测其棱柱体抗压强度,经比较与分析,得到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和矿物掺合料是影响RAC棱柱体抗压强度的两个重要因素,再生粗骨料来源对RAC轴心抗压强度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15.
鉴于再生粗骨料来源的多样性,RAC(再生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rc)也会有所不同。为探讨不同粗骨料来源RAC的立方体抗压强度frc之间的差异性,选取了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旧房拆迁、高强桩基、市政工程、科学研究等四种不同来源的废混凝土,经破碎加工成四种再生粗骨料,分别选取了25%、50%、75%和100%四种取代率,配置成四种RAC,测其frc抗压强度。结果表明,再生粗骨料取代率对RAC frc抗压强度影响较大,而不同粗骨料来源对RAC的frc影响并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强度等级为C20,再生粗、细骨料取代率分别为0%,25%,50%,75%,100%的高钛重矿渣再生混凝土圆柱体试块进行轴心抗压强度试验研究,得出:高钛重矿渣再生混凝土的轴心抗压强度满足设计要求,且随着再生骨料取代率的增加而降低,但不成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7.
分别对C30、C50、C60不同强度等级的废旧混凝土进行破碎,筛选得到不同粒径的再生骨料,研究再生骨料的性能指标;采用聚乙烯醇与水玻璃以1∶1比例配制成不同浓度的强化液,研究强化改性对再生骨料吸水率和压碎值的影响;将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复配应用于混凝土中,研究其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掺量的增加,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与扩展度总体呈现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再生骨料掺量在12%~24%时,再生混凝土的坍落度为200 mm左右,28 d抗压强度达到42 MPa左右。  相似文献   

18.
This paper reports the results of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some of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RAC) as compared to those of the conventional normal aggregate concrete (NAC). Ten mixes of concrete with target compressive cube strength ranging from 20 to 50 MPa were cast using normal or recycled coarse aggregat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be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 indirect shear strength at ages of 1, 3, 7, 14, 28 and 56 days, the compressive strength, the strains at maximum compressive stress and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tested by using concrete cylinders at 28 days are repor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28-day cube and cylinder compressive strength, and the indirect shear strength of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ere on the average 90% of those of natural aggregate concrete with the same mix proportions. For concrete with cylinder compressive strengths between 25 and 30 MPa, the modulus of elasticity of RAC was only 3% lower than that of NAC. The trend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mpressive and shear strength and the strain at peak stress in recycled aggregate concrete were similar to those in natural aggregate concrete.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12根不同再生骨料取代率配置500 MPa级钢筋的混凝土柱受力性能进行试验,分析再生混凝土柱的受压构件破坏形态、构件侧向挠度曲线、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等特征。将试验结果与按规范确定的承载力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再生混凝土柱的破坏过程、形态、跨中侧向挠度曲线、混凝土应变、钢筋应变与普通混凝土区别不明显,取代率对柱的承载力影响不大。GB 50010—20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规定计算的受压承载力与试验结果符合良好,500 MPa级钢筋在再生混凝土柱中与混凝土协同工作性能较好,其抗拉强度和抗压强度均能得到充分发挥。在受压承载力计算中,500 MPa级钢筋的抗拉和抗压强度的设计值按GB 50010—2010规定取值均有较大安全储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