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7 毫秒
1.
目的:探讨CASZ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通过TCGA数据库探讨CASZ1 mRNA在OSCC中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OSCC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ASZ1蛋白表达水平并分析CASZ1蛋白的表达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以及预后的关系.结果:TCGA数据库结果显示,CASZ1 ...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组织中半乳糖凝集素1(Galectin-1)基因与蛋白质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Galectin-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Galectin-1的表达水平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在口腔鳞癌组织中Galectin-1 mRNA和蛋白质表达上升,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Omi/HtrA2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在口腔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 采用RT-PCR与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20例低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20例高分化口腔鳞状细胞癌、20例口腔乳头状瘤、20例癌旁组织切除标本中Omi/HtrA2 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并与口腔正常组织标本中Omi/HtrA2mRNA与蛋白的表达情况作比较.结果 Omi/HtrA2蛋白在正常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未检测到表达,在口腔鳞癌组(高、低分化)与口腔乳头状瘤组织中均有表达.Omi/HtrA2蛋白表达在高分化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鳞癌组织、口腔乳头状瘤组织和癌旁组织(P<0.05).Omi/HtrA2基因在高分化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高于低分化口腔鳞癌组织、口腔乳头状瘤组织以及癌旁和正常组织(P<0.05).结论 Omi/HtrA2在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有表达,表明Omi/HtrA2可能参与口腔鳞癌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Lasp1基因与蛋白质水平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标本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采用荧光实时定量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Lasp1在30例口腔鳞癌患者的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中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其表达水平与临床病理指标之间的关系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口腔鳞癌组织标本中Lasp1 mRNA和蛋白质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癌旁组织(P〈0.01)。Lasp1蛋白在临床晚期、淋巴结转移阳性病例中表达明显升高,与烟酒嗜好、肿瘤大小及肿瘤分化程度无关。结论:Lasp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表达上调,可能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有关,可以作为一个潜在的生物标志物和治疗的靶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Maspin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鼠抗人Maspin单克隆抗体及SP免疫组化法检测45例OSCC、33例癌旁组织及15例正常口腔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用半定量积分法判断结果.结果 在正常口腔组织、癌旁组织和OSCC组织中Maspin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6.67%(13/15)、72.73%(24/33)和37.78%(17/45).Maspin蛋白在OSCC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中表达逐渐增高,其中OSCC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OSCC组织和癌旁组织、癌旁组织和正常口腔组织之间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pin蛋白的表达与OSCC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学分级有关(P<0.05),与TNM分期无关(P>0.05).结论 Maspin蛋白在OSCC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检测OSCC组织中Maspin蛋白的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对淋巴结转移潜能的预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闭锁小带蛋白-1(zonula occluden-1,ZO-1)在口腔疣状癌和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分析ZO-1相关的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参与口腔癌发生发展的情况。方法:取20例口腔鳞癌及其癌旁组织,10例口腔疣状癌组织及1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标本,荧光实时定量Real-time PCR方法检测ZO-1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口腔疣状癌与鳞癌组织中ZO-1基因mRNA的表达低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组织与癌旁组织(P<0.05);口腔疣状癌中ZO-1基因mRNA的表达高于鳞癌(P<0.05)。结论:ZO-1作为上皮间充质转化过程中的关键蛋白,其在口腔疣状癌与鳞癌中表达水平的差异,表明口腔鳞癌与口腔疣状癌中存在不同程度的上皮间充质转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Claudin-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水平、分布特征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67例OSCC与10例癌旁口腔上皮中Claudin-1的表达信号。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计数资料χ2检验。结果:Claudin-1在口腔上皮中以强阳性表达为主。在高分化鳞癌中,阳性表达近似于口腔上皮,信号分布于细胞膜;在中、低分化鳞癌中,信号分布趋向细胞质,其表达水平呈递减趋势。Claudin-1在OSCC间质纤维增生区域阳性表达信号呈增强趋势;在OSCC淋巴细胞密集区表达水平升高。Claudin-1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型、是否有淋巴结转移均有相关性(P<0.05)。临床分期中,Ⅲ+Ⅳ期癌组织Claudin-1阳性表达水平明显低于Ⅰ+Ⅱ期组;组织分型中,中、低分化组Claudin-1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高分化组;有颈淋巴结转移组,Claudin-1阳性表达水平显著低于无转移组(P<0.05)。结论:Claudin-1在OSCC不同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型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随着肿瘤分化程度降低,表达信号下调,且Claudin-1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细胞微环境相关。  相似文献   

8.
口腔鳞癌中骨桥蛋白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口腔鳞癌(OSCC)组织中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FQ-PCR)检测OSCC肿瘤组织和癌旁对照组织(n=16)中骨桥蛋白mRNA的表达;应用EnVisionTM法检测正常口腔黏膜(n=12)和OSCC患者肿瘤组织(n=59)中骨桥蛋白的表达,结合图像分析系统进行定量分析,应用SPSS11.5软件包进一步分析不同临床、病理指标下OSCC肿瘤组织骨桥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16例患者OPN在OSCC肿瘤组织中的表达,mRNA和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P<0.05)。59例蜡块标本的OPN表达在OSCC不同临床分期间、有无颈淋巴结转移间均有显著差异,而在OSCC高分化和中低分化者间无显著差异。结论:在OSCC中,OPN无论是分子还是蛋白水平,均存在过度表达,其表达水平与肿瘤临床分期以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细胞易位基因1(BTG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口腔鳞癌组织、78例癌旁组织、20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及80例颈淋巴结中BTG1蛋白的表达水平;使用蛋白免疫印迹及实时荧光定量PCR分别检测78例口腔鳞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BTG1蛋白及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SP...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信号传导与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基因在口腔疣状癌和鳞癌中mRNA的表达.方法:将30名患者根据其病理结果分为3组:疣状癌组(n=10)、高分化鳞癌组(n=15)和中低分化鳞癌组(n=5).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3组患者的癌组织、正常组织Stat3基因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疣状癌组癌组织、配对正常组织Stat3基因mRNA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高分化鳞癌组和中低分化鳞癌组癌组织Stat3基因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配对正常组织(P<0.05).其中,疣状癌组与高分化鳞癌组癌组织Stat3 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中低分化鳞癌组(P<0.05);而疣状癌组与高分化鳞癌组的癌组织Stat3 mRNA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tat3基因在口腔鳞癌中表达有增高,在疣状癌中的表达无明显增高.在中低分化鳞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疣状癌和高分化鳞癌.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正常口腔黏膜组织(NOM)、口腔扁平苔藓(OLP)、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组织中,抑癌基因P53和癌基因Mdm2的表达情况及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2例正常口腔黏膜组织、40例OLP组织、33例OSCC组织中P53、Mdm2基因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P53蛋白在NOM、OLP及OSCC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呈明显的逐渐升高趋势。Mdm2蛋白在NOM中不表达,在OLP中呈现弱阳性表达,在OSCC不同病理分级中阳性表达率依次增高。各组表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P53蛋白、Mdm2蛋白在OS-CC组织中的表达关系无明显的相关性。结论:P53、Mdm2蛋白的表达与OLP及OSCC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Bag-1蛋白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不同分化的OSCC中表达的差异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S-P法检测52例OSCC及20例正常的舌黏膜组织中Bag-1蛋白的表达,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结果:Bag-1蛋白在病理分级的高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50.00%、中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76.19%、低分化组阳性表达率为93.33%,三者之间对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临床分期为早期(Ⅰ级+Ⅱ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55.55%,晚期(Ⅲ级+Ⅳ级)组中阳性表达率为82.35%,二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Bag-1蛋白的表达与OSCC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发展关系密切,并且检测该指标有助于OSCC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分析舌鳞状细胞癌组织中抗原提呈相关基因的表达。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09年12月在南京市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就诊的30例原发舌癌患者的肿瘤及癌旁组织标本,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TAP-1和Tapas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检测正常黏膜角化上皮细胞及舌鳞癌细胞系中TAP-1和Tapasin的表达。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肿瘤标本中TAP-1和Tapasin的表达显著下降,并且其mR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病理分级有显著相关性(P=0.001)。与正常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相比,肿瘤细胞中TAP-1和Tapasin的表达亦呈明显降低。结论:舌鳞癌中TAP-1和Tapasin的表达明显降低,可能是导致肿瘤发生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athepsin B,CB)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以口腔黏膜上皮永生化细胞系(human immortalized oral epithelia cell line,HIOEC)及经过苯丙芘[benzo(a)pyrene,B(a)P]诱导产生鳞状细胞癌细胞(HB)而形成的口腔鳞癌体外癌变模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双向凝胶电泳(2-DE)和质谱分析(LC-MS/MS)筛选和鉴定出差异蛋白质CB。采用实时定量PCR、Western印迹和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口腔鳞癌细胞和30例原发口腔鳞癌标本中的mRNA及蛋白质表达水平。采用SPSS10.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结果:与永生化HIOEC相比,HB和CAL27细胞中CB的mRNA水平显著升高,HB、Tca8113、TSCC、CAL27和OSC细胞中CB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30例口腔鳞癌患者癌组织中CB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较癌旁组织升高(P〈0.01)。CB的表达水平与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CB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明显升高,提示其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端粒酶逆转录酶(TERT)mRNA在口腔扁平苔藓(OLP)和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中的表达以及在OLP癌变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应用mRNA原位杂交法对正常口腔黏膜12例,非糜烂型OLP20例,糜烂型OLP20例及OSCC20例,进行hTERTmRNA的检测。结果:正常口腔黏膜、非糜烂型OLP、糜烂型OLP及OSCC中hTERTmRN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33%(1/12)、15%(3/20)、45%(9/20)、80%(16/20)。其中,除正常口腔黏膜与非糜烂型OLP中hTERT mRNA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外,其余各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且,正常口腔黏膜与非糜烂型OLP的hTERT mRNA染色强度明显低于糜烂型OLP及OSCC(P〈0.05)。结论:hTERT mRNA可能在糜烂型OLP的癌变过程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检测特异性核基质结合区结合蛋白质1在口腔鳞状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浸润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SATB1在各组织中的表达。结果:52例口腔鳞癌原发灶中,SATB1蛋白在病理分级Ⅱ~Ⅲ级组(中~低分化鳞癌)表达明显高于Ⅰ级组(高分化鳞癌)(P〈0.05);在临床分期Ⅲ~Ⅳ期组高于Ⅰ~Ⅱ期组(P〈0.05)。SATB1蛋白和mRNA的表达在16例淋巴结转移组高于36例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SATB1mRNA的表达量在6例淋巴结转移灶高于16例转移组原发灶(P〈0.05)。结论:SATB1蛋白及SATB1mR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上调与口腔鳞癌的恶性程度及转移相关;SATB1可能在口腔鳞癌的发展、转移过程中起到促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胸苷磷酸化酶(TP)与口腔鳞癌(OSCC)临床病理及预后的关系,并研究其与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的相关性。方法: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63例OSCC中TP的表达水平,利用CD34标记的血管进行MVD计数,对所有病例进行随访。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以χ2检验分析TP的表达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及MVD间的关系,应用寿命表法完成对病例随访资料的生存状况评价。结果:TP在口腔鳞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组织(P〈0.01);TP的表达与肿瘤的颈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1),而与患者性别、年龄、临床分期及病理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P〉0.05);TP表达阳性组的MVD高于TP表达阴性组(P〈0.05);TP的表达与MVD呈正相关(P〈0.05)。生存分析显示,TP阴性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TP阳性组,术后复发组的TP表达阳性率(90.9%)显著高于术后无复发者(50.0%)(P〈0.05)。结论:TP的表达水平与口腔鳞癌的颈淋巴结转移、血管新生及预后密切相关,可以作为其一项不良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 alpha,FAPA)mRNA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及配对正常口腔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方法:采用RT-PCR方法检测30例OSCC患者肿瘤组织及其配对的正常口腔黏膜中FAPAmRNA的表达;所得数据用SAS6.12软件包进行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RT-PCR检测结果表明,FAPAmRNA在30例OSCC和配对正常黏膜的阳性率分别为83%(25/30)和40%(12/30)(P〈0.001);总表达水平分别为3.58±0.46和1.27±0.21,上调2.82倍(P〈0.0001)。结论:在OSCC的癌变过程中,FAPA基因过表达,可能是OSCC的一个靶基因;FAPA在OSCC诊断中具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3-nAChR和α7-nAChR在口腔鳞状细胞癌( 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 OSCC)中的表达,为口腔癌发病机制的研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例福尔马林固定的口腔鳞状细胞癌组织标本,10例正常口腔黏膜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α3-nAChR和α7-nAChR在OSCC中的表达。结果口腔鳞状细胞癌中α3-nAChR的mRNA水平是正常口腔黏膜的3.97倍( P 〈0.05),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 P 〈0.05),α7-nAChR 的mRNA水平是正常口腔黏膜的8.41倍( P〈0.05),蛋白表达水平也显著高于正常口腔黏膜( P〈0.05)。结论α3-nAChR、α7-nAChR与烟草相关口腔鳞状细胞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在 OSCC治疗中有望成为有价值的分子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