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凡周 《四川蚕业》2007,35(4):38-38
目前劳动力大量转移到城市,家庭只有部分较弱劳动力,俗称“3861”部队,全部是年龄偏大的女同志,这对养蚕生产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迫切需要一种新形势下的省力养蚕技术,不能使栽桑、养蚕的劳动力强度太大,所以我认为省力化养蚕技术必需抓紧推广,把养蚕劳动看作一种快乐,做到“快乐养蚕”,不再是一种痛苦的劳动。根据笔者多年来的经验和体会谈谈几种省力化养蚕技术。1小蚕饲养省力化养好小蚕是整个饲养环节中的主要方面,小蚕饲养省力化主要是通过塑料薄膜覆盖一日两回育。具体方法:每张蚕种准备防干纸或塑料薄膜8~10张,用1%有效氯的漂白粉液消毒…  相似文献   

2.
吴永余  程言宽 《北方蚕业》2009,30(4):36-37,39
结合汉阴县近年实施塑料大棚养蚕生产实际情况,总结出塑料大棚建造技术、塑料大棚养蚕前的准备、塑料大棚大小蚕饲育技术、塑料大棚养蚕上簇技术和塑料大棚养蚕注意事项,为汉阴县及秦巴山区推广应用塑料大棚养蚕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3.
大棚养蚕是在传统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革新,是为了适应建湖县蚕业生产专业化、规模化、省力化发展而被重点推广的一项新的养蚕技术。在20世纪50年代至90年代,传统养蚕基本上是在室内进行,户平饲养量受多种因素制约,随着近年来该县乡镇工业的快速发展,劳动力供需矛盾的加剧,蚕农迫切需要一项省工、省力、方便、高效的养蚕新技术,大棚养蚕技术由于有上述的优点而深受蚕农的欢迎,通过不断完善、探索、总结,大棚养蚕技术日趋完善。根据笔者的多年经验,结合建湖县地理、气候及该县目前大棚养蚕的现状,将大棚养蚕的主要技术环节进行归纳,供同行及蚕农在生产中参考。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养蚕方式不仅劳动效率低下而且费工费时。结合石泉县目前蚕桑生产实际,提出了推行养蚕设施建设简单方便化、生产过程节本省力化、养蚕技术规范化、桑园管理标准化的现代高效生产技术,以降低兴桑养蚕的成本和风险,最大限度地提高兴桑养蚕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流水式养蚕”是通过增加养蚕批次、减少每批次养蚕数量而建立的一种新的养蚕生产布局,适合养蚕设施和劳动力不足的蚕区推广应用。针对生产上实施“流水式养蚕”布局出现的养蚕批次重叠造成消毒防病困难、遭遇不良气候时养蚕成绩不佳、计划养蚕量未与桑叶产量挂钩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并就合理利用气候条件、优化桑树剪伐及桑叶收获方式、提高养蚕生产效率等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6.
刘定琼 《蚕学通讯》2007,27(3):29-30,33
我县已多年采用桑树冬季重剪,一年养四次蚕,即春、夏、秋、晚秋四次养蚕布局.  相似文献   

7.
<正>海安县西场镇石桥村8组养蚕户陈广银是全镇闻名的养蚕大户,陈广银今年56岁,全家6口人,从事栽桑养蚕劳力2个,2010年有桑园面积7.5亩,全年养蚕26张,年产茧1 040kg,张产量是全镇平均水平;茧收入3.7万元,加上小蚕共育收入1 040元,全年养蚕收入3.8万元,劳均养蚕收入1.9万元,是  相似文献   

8.
李荣汉 《北方蚕业》2009,30(4):66-67
养蚕生产中的"双改"、"双建"、"三稀",是根据重点蚕区群众多年实践经验,总结出来的一系列实用的养蚕硬件建设措施办法,对于改善养蚕环境,促进蚕作安全,防止蚕病发生,提高蚕茧产量和质量,保证蚕桑生产丰产丰收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推广省力化大棚养蚕技术是解决农村养蚕设施不足、劳动力紧张的一项有效措施,目前大棚养蚕在棠张镇已形成一定的规模。近年来,棠张镇蚕桑技术人员和养殖科技户一起,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出利用养蚕塑料大棚种植农作物和反季节蔬菜新技术,并在后谷堆村200余户示范推广,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蚕农将闲置期的养蚕大棚,见缝插针,种植蔬菜、食用菌,通过对大棚资源的综合利用,提高了养蚕大棚的使用效率和产出效益,使大棚养蚕新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大棚养蚕技术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周金钱 《蚕桑通报》2002,33(1):16-18
大棚养蚕是蚕桑生产的一项新技术,山东、江苏已推广应用10多年,为了开发应用大棚养蚕技术,我省2次组织了赴山东专题考察,并从2001年春蚕开始在桐乡市等地进行试验。本文概要介绍了春期试验的主要结果及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1.
鲜石灰粉[主要成份:Ca(0H)2]是广泛用于养蚕上的消毒药剂,但在农村养蚕实践中,石灰粉均由蚕农自行加工,消毒效果并不理想。从2000年开始,宁南县开始探索石灰精粉[主要成份:CaO]在养蚕上的应用,并建立了石灰精粉加工厂,通过多年的科技攻关,推广应用,充分证明石灰精粉消毒效果十分理想。  相似文献   

12.
周帅  王玉云 《四川蚕业》2006,34(2):26-27
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外出务工,省力化科技型养蚕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是当今蚕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县重点蚕区的养蚕大户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认为简易蚕房既能保温保湿,又能通风换气,较其他省力养蚕方法更有利于大蚕的生长发育,而且建造快,坚固耐用,非常适合重点蚕区大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涟水县南集乡长浦村是全县蚕桑生产重点和小康示范村 ,该村蚕农具有多年的养蚕历史 ,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接受能力强。全村共有桑园 45hm2 ,年养蚕数量在 1 80 0张以上。 1 996年笔者在该村进行室外塑料大棚养蚕小区试验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后 ,1 9 97年又进行大范围推广应用 ,养蚕效益和社会效益皆十分理想。 1 997年 ,全村共养蚕 1 860张 ,其中1 530张在室外进行了大棚饲养 ,平均张单产达 36.5kg,最高张单产达 42 .7kg。现将室外塑料大棚养蚕技术介绍如下 :1 塑料大棚的构置大棚要选择在地势较高 ,通风日照条件好的地方 ,以座北朝南为宜 ,…  相似文献   

14.
徐继成  陈辉 《四川蚕业》2006,34(2):38-38
蚕桑生产是一个传统的产业,随着养蚕技术的革新,传统的养蚕设施得到了不断的改进。公司在进入雅安发展蚕桑生产前,雅安养蚕设施一直沿习使用的是五十年代陈旧落后的草笼、和部分蔑折蔟,制约了蚕茧质量的提高、养蚕技术的推广和养蚕生产的发展。落后的蔟具产生大量的次茧,影响农  相似文献   

15.
省力化养蚕技术在蚕种生产上应用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坚 《广西蚕业》2012,(4):64-66
通过省力化养蚕与标准化蚕室养蚕实绩的对比,阐述了省力化养蚕的优点:投资少、成本低、效益高,既节约用工、减轻劳动强度,又提高了工效。同时强调了省力化养蚕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6.
年过花甲的陈百尧夫妇,是嵊州市远近闻名的蚕桑专业大户,夫妻俩从事种桑养蚕已30多年。  相似文献   

17.
李群英 《四川蚕业》2011,39(1):10-11
<正>潮起潮落,市场瞬息万变。龙会镇的蚕桑产业经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终于结束阵痛迎来蝶变!栽桑养蚕又成为热门词汇,蚕桑产业总体呈现升温提速的好势头。2007、2008年由于市场低迷,养蚕效益差,养蚕量略有下降,但没有出现毁桑现  相似文献   

18.
程淑红 《广西蚕业》2006,43(2):37-38
掌握科学的养蚕技术、规范的操作程序、严格的消毒方法是桑蚕饲养成功的秘诀。分析蚕农养蚕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出改进意见,对蚕农养蚕成功,提高养蚕经济效益很有帮助。1存在问题1.1蚕前消毒不严格,病原难以彻底消除如养蚕前消毒不认真,消毒药水配制不按说明书上的要求配制  相似文献   

19.
王军  仲济森 《江苏蚕业》1998,20(2):28-30
<正>江苏省海安县立发乡是全县蚕桑重点乡镇之一。全镇现有桑田3430亩,1996年生产蚕茧398.44吨,蚕茧收益571.07万元,平均亩产茧116.20公斤,亩产值1664.90元,养蚕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在全县名列前茅。为实现省力化养蚕,提高养蚕劳动工效,近几年该镇大力推广大棚养蚕、蚕台育、地蚕育及条桑育等省力化饲养技术,全乡全年省力化养  相似文献   

20.
<正>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养蚕农户逐年下降,传统的养蚕方法已经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如何降低养蚕劳动强度,提高养蚕效益,关系到蚕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县养蚕能手梁能文,通过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总结出一条一年四季剪枝养大蚕,不仅养蚕省力、产量高、效益好,而且粮食丰收、养猪也挣钱的致富路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