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目的探讨包卷式胰肠吻合术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预防胰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2002年11月至2009年5月6年间26例行LPD术中术后的情况。结果 26例LPD中行22例包卷式胰肠吻合术式的手术时间(490.7±77.8)(382~660)min,胃肠功能恢复时间(4.2±1.3)d,胰漏发生率9.1%,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5.5%,住院时间(29.3±14.5)d,无死亡病例。结论包卷式胰肠吻合术在作为LPD术中胰肠吻合方式是一种积极的可靠的安全的外科治疗术式,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地级市医院开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22年7月德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2例LPD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其治疗效果,并进行经验总结。结果 32例患者的平均手术时间(431.2±142.5)min,平均术中出血量(324.6±165.5)mL,平均术后住院天数(15.2±3.6)d。术后发生B/C级胰瘘4例(12.5%),胆瘘2例(6.2%),胃排空障碍5例(15.6%),出血2例(6.2%),肺部感染2例(6.2%),肠梗阻1例(3.1%)。术后,患者的平均总胆红素、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均降低(P<0.05)。结论 对于有丰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经验及一定腹腔镜手术操作经验的地级市医院,LPD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在壶腹周围癌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方法和效果。方法:对行3D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101例壶腹周围癌患者采用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方案。结果:患者均已成功接受治疗,手术时间(325.7±49.3)min,术中出血量(175.9±78.1)ml,术中输血2例(占2.0%);术后肛门排气时间(4.2±1.3)d,术后恢复进食时间(5.8±2.9)d,术后住院时间(14.8±2.4)d,术后发生胰瘘23例,腹腔感染6例,胃排空延迟4例,术后胆汁漏2例,肺部感染3例,肠梗阻2例,无切口感染病例。结论:医护一体化快速康复理念在壶腹周围癌患者围术期的应用安全可行,既促进了患者康复,又减少了术后并发症,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用保留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及Roux-Y吻合重建消化道的方法,达到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方法对65例壶腹周围癌行保留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用Roux-Y吻合方法将胰、胆、胃、肠重建。结果手术时间55~150(平均80)min,术后出现3例胆漏、4例胰漏、4例出血,1例因胰漏并继发应激性溃疡出血死亡。结论保留十二指肠升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明显缩短了手术时间,降低了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应用混合现实技术辅助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的可行性。方法选取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例,术前检查完善,无绝对手术禁忌,拟行LPD。术前利用患者腹部CT对患者体表及靶病变进行三维重建及手术规划,术中应用混合现实(MR)技术导航手术入路、明辨重要解剖结构、辅助进行LPD,顺利完成手术。结果患者恢复顺利,无明显并发症,术后2周顺利出院。结论 MR技术对手术部位解剖结构重建及定位精确,有望为普外科手术带来更多的发展和进步,应用前景良好。  相似文献   

6.
肇冰  于红 《护士进修杂志》2014,(19):1814-1816
目的 总结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护理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2009年6月-2011年10月我院微创胆道外科施行的8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的资料,总结相关护理体会。结果 除1例因粘连严重,中转为多孔手术外,其余均行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住院6-9d;患者术后均无胰漏、出血及感染等并发症;术后3-7d拔除引流管,脐部切口愈合良好,无护理并发症。结论 做好经脐单切口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病人的护理,及时消除术后不良反应,做好生活指导和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手术指征、手术操作方法、安全性及圈手术期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8年8月16例年龄60岁以上、施行过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壶腹周围癌病历资料。结果16例壶腹周围癌患者合并糖尿病4例,高血压5例,冠心病3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2例。行保留幽门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0例,Whipple手术6例,平均手术时间(4.3±0.5)h,术中平均失血(625±238)mL;术后并发胰漏1例,功能性胃排空障碍2例,肝功能不全4例,肺部感染6例,术后精神异常2例,无手术死亡。所有病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老年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合理选择手术医生、有效处理基础疾病及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正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aparoscopic pancreaticoduo denectomy,LPD)作为目前普外科腹腔镜手术中难度最大的手术,它的安全性和可行性一直受到争议,全球完成的LPD仍非常有限~([1])。随着手术器械的改进和完善,特别是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和腹腔镜保脾胰体尾切除术的成熟开展,医护的配合日臻熟练,我院肝胆外科2014年5月-2017年9月成功实施LPD 42例,现将手术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胰体尾切除术(LD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LDP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手术在全腹腔镜下均一次成功,1例转为开腹;平均手术时间为(312.5±52.3)min,平均出血量为(160.3±25.6)mL,平均住院时间为(7.8±3.2)天,其中1例发生胰漏,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LDP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治疗胰体尾肿瘤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手术体会。方法 对9例Vater壶腹癌和7例胰头癌患者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结果 术后无胆瘘、胰瘘、吻合口溃疡、出血等近期并发症发生。本组手术死亡1例,术后7~10天发生胃排空障碍2例,切口感染1例。3例患者于术后16、20、24个月非癌症死亡,3年内死亡10例,5年以上生存者2例。结论 对壶腹癌和胰头癌患者行保留幽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腹腔镜经脐部单一切口联合疝气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10月-2018年1月该院住院的200例精索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经脐部单一切口联合疝气针精索静脉高位结扎术。记录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术后切口疼痛发生率等指标,评价该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所有患者均手术成功,手术时间平均(20±5)min,出血量(10±2)ml,术后发生切口疼痛需药物干预者5例(2.5%)。腹胀需药物干预者6例(3.0%)。平均住院时间2 d,术后随访6个月~1年,患者恢复可,无明显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经脐部单一切口联合疝气针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切口小、恢复快、无明显并发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超声引导技术在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术中冷冻消融治疗中应用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胰腺中心接受超声引导的术中冷冻消融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患者38例,收集一般临床资料、观察术中冷冻消融的超声表现以及记录不同布针方案中冷冻冰球大小,并观察术后并发症,评估超声引导技术在胰腺癌术中冷冻消融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均安全完成手术,单针方案和双针方案冷冻消融时冰球最大直径分别为(3.17±0.57)cm和(4.50±1.39)cm。围手术期内无患者死亡,术后发生胰瘘(POPF)9例(23.7%),主要为A级生化漏7例,B级瘘仅2例;发生腹腔出血(PPH)1例(2.63%);发生胃排空障碍(DGE)7例(18.4%)。术后3个月复查CT按RECIST标准达到部分缓解(PR)的17例(44.74%),肿瘤稳定(SD)的20例(52.6%),肿瘤进展(PD)1例(2.63%),所有患者均观察到病灶部位均匀密度的坏死区域。结论超声引导的术中冷冻消融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具有准确、适形、安全等特点,为临床不可手术切除的胰腺癌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发生的可能原因及宫腹腔镜联合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8月—2013年8月在江苏省启东市中医院经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例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均表现为月经淋漓不净,经期7~24(15.2±3.5)d,其中1例表现为不孕,3例有经期下腹坠痛。术前子宫输卵管造影(hysterosalpingography,HSG)检查显示,憩室宽度为15~28(20.2±4.0)mm,深度为6~20(12.3±3.6)mm。患者剖宫产手术指征为瘢痕子宫(3例)、胎膜早破(2例)、难产(1例)和胎儿窘迫(3例)。5例剖宫产术中切口缝合1层,4例缝合2层。9例患者均行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子宫切口憩室,无中转开腹手术,术中术后均未出现并发症,无输血。9例均月经复潮且症状得到改善,经期缩短为6~9(7.5±2.0)d。结论:宫腹腔镜联合手术修补子宫切口憩室的治愈率高,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胃癌根治术后胰漏的诊治方法。方法:对近4年430例行胃癌根治术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探讨胰漏诊断、治疗方法以及转归情况。结果:胃癌根治术后共发生胰漏19例,发生率为4.42%,其中临床胰漏9例(2.09%),生化胰漏10例(2.32%)。19例胰漏经非手术治疗均痊愈。结论:监测术后引流液淀粉酶可及时诊断胃癌术后胰漏。保持引流通畅,选用广谱抗生素及应用胰酶分泌抑制剂可有效治疗胰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在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方法 将厚街医院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剥除术68例患者分为子宫肌层注射欣母沛组(研究组)31例,未使用欣母沛组(对照组)37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术后最高体温、血红蛋白及血压变化等指标。 结果 研究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07.7±13.2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14.7±28.1 mL。对照组的手术时间平均为126.1±16.0 min,术中出血量平均为188.6±57.4 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血红蛋白的变化,研究组变化较小(P<0.05)。研究组的术后最高体温为36.9±0.43 ℃,肛门排气时间为18.9±4.56 h,住院时间7.1±0.79 d。对照组的术后体温为36.7±0.42 ℃,肛门排气时间为19.3±4.40 h,住院时间7.3±0.96 d,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的少数患者出现血压一过性升高。术后并发症研究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腹腔镜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剔除术中使用欣母沛,能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的并发症,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术中用药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精准辅助小切口离断肾盂成形术治疗小儿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UPJO)的手术技巧和临床价值。方法 22例小儿UPJO行后腹腔镜精准辅助小切口离断肾盂成形术。其中,男15例,女7例,年龄6个月~8岁,平均3.5岁;左侧13例,右侧7例,双侧肾积水2例。结果辅助小切口长度1.5~4.0 cm,平均2.6 cm,手术时间42~95 min,平均63 min,术中出血量5~30 ml,平均15 ml,术后住院时间5~12 d,平均6.6 d。围手术期尿漏1例,因术后护理不当夹闭导尿管导致,术后延长伤口引流管留置时间后治愈。术后随访3~24个月,复查B超及尿路造影(CTU)显示肾积水及肾功能均得到改善,尿常规正常。结论对于部分小儿UPJO,后腹腔镜精准辅助小切口离断肾盂成形术是一种微创、安全而有效的手术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在急性阑尾炎手术中应用可吸收线缝合切口(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的价值。方法:试验组88例使用POLY-SORBTM(4-0)可吸收线缝合切口;对照组95例使用传统丝线间断缝合切口。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临床参数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例数,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手术时间(44.49±6.50)min,术后最高体温(37.53±0.47)℃;对照组手术时间(43.79±6.80)min,术后最高体温(37.59±0.3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住院日数(3.20±0.87)d;对照组术后住院日数(6.65±1.72)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6~12个月,试验组伤口感染1例,伤口慢性疼痛2例,伤口排异反应1例;对照组伤口感染4例,伤口慢性疼痛10例,伤口排异反应9例。两组术后伤口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伤口慢性疼痛和排异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可吸收线缝合急性阑尾炎手术切口安全、有效,不会增加术后伤口感染率,可以缩短住院时间,使伤口愈合更美观,减少术后伤口慢性疼痛。  相似文献   

18.
孙莎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27):3280-3282
目的探讨无管化经皮肾镜取石术(tubeless-PCNL)与标准经皮肾镜取石术(standard-PCNL)治疗肾结石的疗效和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35例标准经皮肾镜治疗组和12例无管化经皮肾镜治疗组患者资料,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疼痛评分和镇痛药物使用、术后住院时间和恢复情况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恢复顺利,术后24h标准PCNL组视觉模拟评分(VAS)结果为(5.9±0.51)分,无管化PCNL组为(3.1±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P〈0.01);标准治疗组术后镇痛药物哌替啶使用剂量为(126.5±33.3)mg,无管化治疗组为(81.7±24.5)mg,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31,P〈0.01)。结论无管化PCNL减少术后疼痛和尿外渗发生,与标准经皮肾镜治疗比较缩短住院时间,减轻了患者的痛苦,提高了护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颌面部隐蔽切口入路内镜辅助切除颈部良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12月颈部良性肿瘤患者17例。术前行CT检查,评价肿瘤大小、边界、形态、性质,根据肿瘤所在区域设计不同部位隐蔽切口,颏下区及下颌下区肿物选用口内前庭沟入路,腮腺后下极及胸锁乳突肌区肿物选用耳后隐蔽小切口入路。在内镜辅助下将肿物完整摘除,术后每3个月定期随访。结果手术时间(2.5±1.2)h、切口长度(2.8±0.7)cm、术中出血量(11.4±2.6)ml、拔管时间(2.1±0.4)d、住院时间(3.6±0.8)d、术后引流量为(28.2±6.3)ml;术后3个月复查时,视觉模拟量表平均(9.3±5)分,患者对切口设计及手术整体效果均表示满意,术后1~15个月随访均未见复发。结论颌面部隐蔽切口入路内镜辅助切除颈部良性肿瘤是一种切口不明显、具有良好美容效果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0.
李茂军  曾国军  饶晟  韩平 《华西医学》2009,24(1):99-100
目的:观察经后腹腔镜肾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2004~2007年经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成人型多囊肾20例,术后随访6~36月,观察手术前后肾功能指标变化术后。结果:20例手术均获成功。平均手术时间71.0±5.28分钟,术后平均住院天数5±0.38天。结论:经后腹腔镜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多囊肾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是外科治疗成人型多囊肾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