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0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联合大剂量速尿、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注射在顽固性心衰治疗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已经接受常规利尿、扩血管等治疗效果不显著的顽固性心衰患者32例,实施高渗盐水联合大剂量速尿、小剂量多巴胺持续静脉注射治疗方案,常规口服螺内酯,低钾血症患者静脉补钾。结果:治疗后患者体重明显减轻,血Na、K、Cl浓度明显升高,呼吸困难均较前减轻,水肿明显消退。结论:联合应用大剂量速尿、小剂量多巴胺及高渗盐水治疗顽同性心衰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静脉泵入不同襻利尿剂及不同给药速度对急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水钠潴留及血电解质的影响。方法急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99例随机分为呋塞米长时程组、呋塞米短时程组和托拉塞米组,每天静脉泵入等效剂量的呋塞米和托拉塞米,观察3组患者水肿、体质量及血电解质变化情况。结果 3组患者水肿、体质量及血电解质变化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3组间治疗不同时间血钠和血氯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入院时高于治疗后。结论小剂量襻利尿剂经静脉泵入可有效缓解急性心力衰竭伴随的水钠潴留,药物种类及给药速度的差异未对水钠潴留和血电解质产生不同的影响,治疗初期血钠和血氯会有短暂小幅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探讨大剂量速尿加多巴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效果,它可有效遏制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发展,明显减少需要肾替代治疗例数。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比较长期间歇、长期持续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2月至2013年4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心衰患者,共计138例,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长期间歇口服小剂量利尿剂,对照组给予长期不间断口服小剂量利尿剂,观察期为2年,对两组患者电解质异常情况及再次入院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出现电解质异常发生率与异常程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患者再次入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长期间歇应用小剂量利尿剂治疗效果较好,可行性高。  相似文献   

5.
莫琰  张继峰  卢广明  周上军  周学鲁 《河北中医》2011,33(12):1774-1777
目的通过对金沙牛化石片治疗的泌尿系结石患者治疗前后尿液中各种成石因素的测定和统计学分析,探索其作用机制,以便能更好应用及改进本药。方法对33例泌尿结石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第1 d、第5 d、第10 d尿液的pH值、草酸、枸橼酸、葡胺聚糖、尿酸、尿钙、尿钠的定量测定,以及24 h尿量、尿白细胞及红细胞测定。结果治疗后第1 d与治疗前尿量、尿钠、尿pH、枸橼酸、葡胺聚糖、草酸、尿钙、尿酸无差异。治疗后第1 d尿中红细胞、白细胞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5 d尿红细胞、白细胞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5 d尿量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第5 d与治疗前尿钙、尿钠、尿pH、尿酸、枸橼酸、葡胺聚糖、草酸无差异(P〉0.05)。治疗后第10 d尿细胞、白细胞、尿酸较治疗前减少(P〈0.05)。治疗后第10 d尿量、枸橼酸较治疗前增加(P〈0.05)。治疗后第10 d尿钠、尿钙、尿pH、草酸、葡胺聚糖无差异(P〉0.05)。结论金沙牛化石片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尿液中的尿钙、尿钠、尿酸、葡胺聚糖及尿pH影响不大。其防治泌尿系结石主要是通过增加尿量、增加尿液中枸橼酸,并减少尿酸及减轻尿路感染炎症反应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压灸足运感区联合盆底肌肉训练对中风后尿失禁患者临床症状、膀胱残余尿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中风后尿失禁患者采用奇偶数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42)和观察组(n=48)。对照组给予盆底肌肉训练,观察组在盆底肌肉训练基础上给予压灸足运感区。比较两组排尿情况、临床症状评分、尿流动力学指标、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的差异,并记录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排尿情况、尿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白天和夜间排尿次数、膀胱残余尿量治疗后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两组最大尿流量(MFR)、尿量(TV)、平均单次尿量、相对排尿阻力(RVR)治疗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治疗前I-QOL评分、临床症状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ADL评分、I-QOL总分及其3个维度评分治疗后升高,且观察组更高(P<0.05)。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后降低,且观察组更低(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67%(...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严重心力衰竭的6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根据心力衰竭指南给予标准化治疗,治疗组30例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尿量、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对照组7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活素可有效改善高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真武汤加味治疗对急性心力衰竭伴利尿剂抵抗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20例急性心衰伴利尿剂抵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采用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真武汤加味治疗,治疗14 d后,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 h尿量、心功能、电解质、肾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14 d后,和对照组相比,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80.00%;两组患者24 h尿量、心功能、低钾血症的发生、中医证候积分等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在治疗的安全性方面,两组的CREA、BUN、血Na^+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真武汤加味治疗阳虚水泛型急性心衰伴利尿剂抵抗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增加患者24 h尿量,改善心功能及临床症状,并且安全性高,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雀啄灸对阳虚血瘀型心衰患者的利尿效果及症状改善的影响。方法:将我院48例心衰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行常规利尿治疗,治疗组在常规利尿的基础上联合使用雀啄灸,疗程7d,观察治疗前及第1天、第3天、第7天24h尿量,达到干体重状态利尿剂使用最大剂量、天数及心衰指标。结果:对照组与治疗组第1天、第3天尿量均较前增加,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第7天尿量较第3天有所下降,但治疗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达到干体重状态平均需3.42d,低于对照组的4.36d;对照组最大利尿剂量的平均值为68.53mg,治疗组为46.65m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治疗前后BNP、LVEF、6MWT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常规利尿联合雀啄灸不仅能增强利尿剂效果,减少利尿剂的使用剂量,也能维持利尿作用,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新活素(冻干重组人脑利钠肽)治疗高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确诊为严重心力衰竭的60例高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根据心力衰竭指南给予标准化治疗,治疗组30例在标准化治疗基础上加用新活素治疗,观察2组患者心力衰竭症状的改善情况及尿量、左室内径及左室射血分数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呼吸困难程度、尿量、左室射血分数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发生与用药有关的不良反应治疗组1例,对照组7例,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新活素可有效改善高龄严重心力衰竭患者的症状,且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多巴胺、速尿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心力衰竭患者118例,随机分为两组,参麦注射液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两组均给予一致的心衰标准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参麦注射液及静点硝酸甘油、多巴胺、速尿。结果:治疗组及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72.4%,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左室射血分数(EF),治疗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参麦注射液联合硝酸甘油、多巴胺、速尿可明显改善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心功能,辅助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真武汤加减治疗心肾阳虚型慢性心衰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临床研究方法,对照组服用呋塞米、依那普利和倍他乐克。观察组服用真武汤加减中药水煎剂。观察服药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射血分数以及N端脑利钠肽的情况。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能改善中医症候、射血分数以及患者NT-proBNP指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1(sTN-FR-1)、可溶性肿瘤坏死因子受体-2(sTNFR-2)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变化对不同程度老年慢性左心衰竭的影响。方法测定不同程度老年慢性左心衰竭患者TNF-α、sTNFR-1、sTNFR-2和VEGF的水平。结果 TNF-α、sTNFR-1、sTNFR-2和VEGF水平明显增高,且NYHA分级Ⅳ级组明显高于NYHA分级Ⅰ级组。结论 TNF-α、sTNFR-1、sTNFR-2和VEGF水平的变化可能预测老年慢性左心衰竭的发生、发展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4.
参附舒心汤对老年心衰患者血清中脑利钠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参附舒心汤治疗老年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疗效,关注其对血清中脑利钠肽(BNP)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诊治的65例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2例)应用常规治疗(贝那普利10 mg,每日1次,酒石酸美托洛尔6.25 ~12.5 mg,每日2次,1周后加倍);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舒心汤(人参9 g,制附片12 g(先煎0.5h),黄芪30 g,红花9 g,川芎12g,三七6 g,瓜蒌壳12g,郁金15g,桂枝6 g,葶苈子12 g,泽泻12 g,制甘草15 g),观察两组的疗效及对患者血清中BNP的影响.结果: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BNP的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但治疗组治疗前、后BNP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的老年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参附舒心汤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调节血清中的BNP水平,进而有效调节机体内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将105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口服消心痛、呋塞米、螺内酯、依那普利、倍他乐克片,心衰严重者予以静脉应用硝酸甘油、呋塞米和西地兰。治疗组6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经验方口服。经过1个疗程(28d)治疗后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39例,有效1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显效20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4.44%。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疗效肯定,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不同溶液水化治疗防治老年对比剂肾病(CIN)的疗效。方法将45例老年缺血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于冠脉介入诊疗术后,观察组给予0.9%氯化钠注射液、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注射液混合液,以1.5 mL/(kg.h)持续泵入6 h以上,于术前、术后次日、第3天、第7天化验血清肌酐(SCr)并比较。患者均使用第二代碘造影剂。结果观察组糖尿病患者多于对照组,水化液用量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3例,对照组4例符合CIN诊断,SCr增幅(33.1±4.5)%;CIN患者年龄明显高于非CIN者,基线LVEF明显低于非CIN者;2组CIN发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6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术后各时点SCr、eGFR与术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7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无心功能恶化及急性左心衰发作。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是CIN高危人群,高龄、原有心功能减低者更易发生。水化治疗可有效保护患者肾功能,0.9%氯化钠溶液更为有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耐受术后水化治疗。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小剂量螺内酯及辛伐他汀对冠心病舒张性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及终点事件的影响。方法将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对照组给予硝酸异山梨酯、β受体阻滞剂、呋噻咪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螺内酯及辛伐他汀,随访观察12个月,治疗前后用6 min平直步行实验评价运动耐量,以治疗终点事件标准评价终点事件发生率。结果6 min步行距离治疗组由(294±82)m增至(370±61)m,明显远于对照组(P0.05);终点事件发生人数对照组明显多于治疗组(P0.01)。结论小剂量螺内酯及辛伐他汀能提高心力衰竭患者运动耐量,并降低冠心病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步行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2月—2019年3月医院收治的134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7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中西医结合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步行能力、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心功能恢复总有效率较高(P<0.05);相比较护理前,两组护理后步行能力、躯体功能、身体疼痛、总体健康、社会功能、心理健康、日常活动功能、活力、精神功能评分升高,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总依从率、护理总满意度均较高(P<0.05)。结论对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护理应用效果较好,可促进患者心功能恢复,提高其步行能力及治疗依从性,改善生活质量,使其对护理更加满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静脉泵入不同襻利尿剂和给药速度对急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肾功能及尿酸(UA)的影响。方法将急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患者99例随机分为呋塞米长时程组、呋塞米短时程组和托拉塞米组,每天静脉泵入等效剂量的襻利尿剂,观察血肌酐(SCr)、尿素(Urea)和UA的变化。结果3组间不同时间的Ure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第4天和第7天,呋塞米长时程组和呋塞米短时程组SCr和uA水平均低于托拉塞米组(P均〈0.05),呋塞米长时程组和呋塞米短时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襻利尿剂经静脉泵入治疗急性心力衰竭伴水肿,未对肾功能和UA产生明显影响;呋塞米和托拉塞米对SCr和uA的影响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多巴酚丁胺、速尿、舒血宁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强心、利尿、扩血管,ACE、Iβ-受体阻滞剂等西药治疗为主。治疗组加用多巴酚丁胺、速尿、舒血宁治疗。结果:通过临床观察、总结,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多巴酚丁胺、速尿、舒血宁联合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