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麻风的残疾中,眼疾并发症约占一半左右.Hasting指出1:"任何疾病都不像麻风那样经常引起眼部病变."据有关资料对麻风患者与非麻风患者配对比较眼病的研究报道表明,麻风患者的眼患病率占63.9%.其中视残占27.18%,眼盲占12.0%,检查配对的人群中眼病9.95%,视残者占1.53%.两组比较,麻风眼病患者同龄性别配对者的50倍之多.其中以虹膜病变及继发性白内障为多,这是麻风患者致盲的原因之一.自2001年开始复明工程以来,复习国内有关报道,麻风患者白内障手术后随访最长为58个月,最短3个月,2-7 但对更长时间的随访报告,尚未见报道.我们对14例(眼)手术病人随访8年,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导了巴拿马运河区帕罗西可医院两年以来的病人情况。只有2例(结核样型和瘤型各一)未显示有眼部并发症,之所以有高麻风性眼病发生率(96%),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病人的年纪较老,患病的时间较长和瘤型较多。  相似文献   

3.
麻风病程长,残疾重,且其残疾有不断恶化的倾向,实施以患者为主体的眼手足自我护理为预防控制麻风畸形残疾的一种最佳模式.1麻风村患者麻风残疾程度一般更严重,预防其残疾继发性恶化加重的任务更加艰巨.为了充分发挥病人自身在残疾康复中的积极作用,自2006年3月开始,我们对我所麻风村内57例患者进行了麻风眼手足自我护理教育,并对其残疾预防效果进行了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我国麻风眼病防治的现状与对策浙江省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姚建军麻风眼病的发生率较高,且能导致视力减退甚至失明,使患者丧失劳动和生活能力。由于过去麻风防治采用纵向规划,病人的眼疾常被忽视,日积月累,越来越多。近几年虽已较多地研究到麻风眼病的防治,然而仍很少注...  相似文献   

5.
麻风患者角膜损害部位及其相关眼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麻风角膜损害可由麻风菌直接侵犯所致,也可继发于兔眼,角膜感觉障碍等眼部残疾。国内外对其报道一向较多。但对于角膜损害具体部位及其相关眼病目前尚未见报道,为此,我们对我院麻风寄养病人角膜损害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1692例麻风病人的眼病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者对广东17个县麻风院中的1692例现症和治愈病人进行了10个方面75项眼科检查,发现眼病患病率为90.9%,患者平均53岁,多为老残患者,无性别差异,但致盲和低视力者却女明显多于男,可能与女性寿命长有关;治愈者多于现症病人;麻风病程愈长,眼患病率愈高,致盲和低视力率也愈高,但在麻风反应期或眼病早期及早诊治可保持正常视功能,说明麻风致盲可以预防。麻风性眼病以眼前部占绝大多数,致盲和低视力者以少菌型为多,这与少菌型易发生暴露性眼炎及其后遗症有关;多菌型发生虹睫炎者不多,但白内障的患病率却明显高于群体中的患病率,可能与麻风菌产生多巴(致障物质)、虹睫炎及晶体营养差有关。广东麻风院中约有6000例眼病,600多盲人,近1000人低视力。全国4万余住院病人,院外者过30万,有眼疾者更多,应有计划地分期训练麻风医生並发动眼科界共同做好麻风眼病的防治。  相似文献   

7.
麻风是由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表现为皮肤黏膜和周围神经出现各种损害,导致眼、手、足等部位发生畸形和残疾,这种畸形和残疾具有逐渐恶化倾向,往往需要长期的护理。目前,我省麻风村疗养患者90%以上有畸残,需要给予康复护理,减轻麻风畸残对其身体和心理的伤害。Orem自理模式可以根据患者不同情况制定针对性护理方案,致力于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促进患者的全面康复,目前在许多疾病护理中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国内在麻风患者中的运用较少[1],为探讨该自理模式在麻风畸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我们于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部分麻风院村中的麻风畸残患者中进行了相关探索,取得了一定经验,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畸形和残疾的预防是麻风防治的组成部分。它一方面是早期发现和恰当治疗侵害神经的反应,另一方面是通过健康教育的手段促进病人的自我护理。反应的早期发现是麻风防治人员的职责。一般认为,反应发生时有神经的压痛  相似文献   

9.
唐世琼 《皮肤病与性病》2012,34(2):124-124,F0003
麻风是由麻风杆菌引起的严重危害健康的慢性传染病,主要分布于农村和边远山区.麻风杆菌主要侵犯人体皮肤和周围神经系统,导致神经功能障碍,形成颜面和肢体的畸形和残疾,严重威胁着病人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到早期发现病人,早期给予联合化疗,及时处理麻风反应,及时治疗神经炎,在神经功能未受到损害时,及时进行健康教育,教会病人掌握眼、手、足的自我护理,就可预防畸残的发生和加重.从而提高病人的生存和生活质量.现将从事麻风护理工作的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麻风病     
山州2000-2004年新发现麻风病疫情分析;108例MB麻风初治MDT24个月BI阴转分析;少菌型麻风MDT后复发1例报告;瘤型麻风1例;麻风眼病的预防和护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麻风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慢性疾病之一,能引起很多眼损害,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眼麻风的发生取决于麻风的型和病期、有无眼科照料,可能还有种族的问题。对麻风病人进行眼科检查很重要,因为他们常有会造成失明的眼病。作者于1989年在卡玛圭市检查了103例瘤型麻风病人的眼,这占当年瘤型病人数的52.3%。其中46.7%的病人有麻风性眼  相似文献   

12.
对四川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现在的现症麻风患者和治愈者随机抽样调查,在2145人中发现1570人患有各种眼病(73.19%),其中麻风性眼病465人(21.68%);最常见的是角膜感觉障碍和兔眼,与患者的年龄及文化程度及诊断时的年龄和麻风病期、型别、细菌指数与麻风反应等密切相关。对白内障的分析证明,本组患者的白内障与麻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13.
我们研究小组于今春至扬州市郊施家桥附近之扬州市麻风村检查麻风患者32例;现将其眼部病变情况报告如下: (一)麻风患者的眼病发生率扬州市麻风村收治患者33例,除约1/5的患者能作一般劳动外,都系晚期重症患者,有双目失明者,有四肢残废者,因此,眼部病变亦既多且重,经检查32例,有眼部  相似文献   

14.
提高麻风患者自我护理的效果江苏东台市皮防院梅益萍东台市在中英麻风畸残康复第一阶段的试点中,有416例患者参加,其中眼手足自我护理项目112例,神经炎早期发现117例,防护鞋使用335例。通过两年实践,在预防病人“不遵守医嘱”方面,初步掌握了一些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提高麻风畸残患者的生活质量,以自我护理预防畸残和阻止畸残加重,是目前乃至今后麻风防治的重要任务1。浙江省自1998年参加全国第二期中英麻风康复合作试点项目以来,采用Watson的方法2,选择了749例麻风畸残者作为眼手足自我护理培训对象,给予集中培训和个别辅导,让病人掌握自我  相似文献   

16.
活动性麻风患者较易发生麻风性眼病,特别是虹膜睫状体炎。在病人治愈后常因忽视麻风性眼病造成失明。笔者曾见到3例临床治愈后发生虹膜睫状体炎者。例一,男,47岁,务农,LL,病期7年,规则治疗9年,治愈回家。出院后第3年于5月下旬开始双眼不适,视力模糊,数月后疼痛、怕光、流泪、眼红肿。因家住偏僻山村,治疗不便,症状加重,双眼视力显著下降,当年10月双眼失明。在巩固治疗期间第1年是间断服药,第2年很少服药,第3年基本上未服DDS。患者治愈回家后未  相似文献   

17.
消息     
第四期奥比斯麻风眼病预防培训班今年8月24~29日在云南砚山县新民麻风康复医院由云南省皮研所主办。为推动我国麻风眼病的防治,奥比斯眼科飞机医院资助在1990年于四川西昌市举办了第一期班,有麻风防治人员和眼科医生参加,开了一般医院较大规模地参加防治麻风眼病的先例。两年来四川攀枝花市第五人民医院和  相似文献   

18.
麻风足底溃疡的预防及护理中国麻风中心梁倩雯麻风病人的足底溃疡是由于支配足底的神经受麻风菌侵害,使足部皮肤麻木,不出汗,受伤后感染所致,而病人不注意保护,以及损伤后得不到及时治疗和适当护理也是重要原因。笔者在门诊曾目睹一名治愈的病人,在工作中不慎损伤了...  相似文献   

19.
115例麻风畸残者眼,手,足自我护理KAP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115例麻风畸残病人自我护理的知识,态度及实践调查发现,麻风畸残病人大多数对自我护理,知识缺乏深入了解,尤其是对自护作用缺乏认识,因而未能养成良好的自我护理习惯。但麻风病人具有较好的自我护理态度,愿意接受更多的自我护理知识。通过健康教育,麻风病人自我护理知识明显提高,自护行为有所改进。笔者认为,对麻风畸残病人开展自我护理健康教育是防止麻风畸残恶化的重要措施之一,且应通过长期的对病人的个别指导  相似文献   

20.
麻风眼病及其相关因素的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四川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现存的现症麻风患者和治愈者随机抽样调查,在2145人中发现1570人患有各种眼病(73.19%),其中麻风性眼病465人(21.68%);最常见的是角膜感觉障碍和兔眼,与患者的年龄及文化程度及诊断时的年龄和麻风病期、型别、细菌指数与麻风反应等密切相关。对白内障的分析证明,本组患者的白内障与麻风无明显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