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20世纪70年代是国际政治、经济、军事格局酝酿巨变并发生若干重大变化的时期,中国政府及时调整对台政策,倡导和平统一祖国;台湾地方当局迫于内外压力而变更对策。台湾海峡两岸关系格局出现新的特点,两岸关系的发展进入重要的历史转折期,  相似文献   

2.
1949年12月,国民党统治集团退踞台湾,两岸隔裂状态形成。60年来,两岸关系在错综复杂中不断发展。两岸关系的发展史,既是国共两党的斗争史,也是两党在斗争中加强合作,共同维护“一个中国”立场、坚决反对“台独”的历史。通过对国共两党60年风雨历程的回顾,我们对新形势下国共第三次合作、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充满了期待,也充满了信心。  相似文献   

3.
时事概览     
胡锦涛提出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三月是两会的“季节”。3月4日,胡锦涛主席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革台盟台联界委员时强调:继续贯彻“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继续以最大的诚意、尽最大的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  相似文献   

4.
中共三代领导人的对台战略思想,经历了毛泽东的"解放台湾"(包括"武力解放"与"和平解放"两个阶段),到邓小平的"和平统一、一国两制",再到江泽民的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的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过程.尽管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背景不同,但坚持国家和民族利益至上、一个中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容分割、争取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的原则始终没有变.无论是他们始终不渝坚持的原则,还是他们根据国内外形势的变化而适时提出、实施并不断发展的对台方针政策及其所体现的政治智慧,都是我们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动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思想理论指南.  相似文献   

5.
时事概览     
胡锦涛强调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3月4日下午,胡锦涛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民革、台盟、台联委员时强调,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真诚为两岸同胞谋福祉、为台海地区谋和平,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维护中华民族根本利益。胡锦涛指出,台湾问题事关祖国完全统一,事关国家核心利益。  相似文献   

6.
冷波 《世界知识》2008,(23):48-49
两岸两会台北会谈的举行及空运直航等四项协议的签署事关重大,有助于延续两岸关系的良好势头以及进一步的改善和发展。近期两岸关系持续改善,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大陆在“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的原则下积极发展两岸关系,同时马英九在其中也扮演了关键的角色。马英九上任后之所以积极推动两岸关系的改善和发展,一则是受家庭影响具有大中华情结,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 ,厦门经济特区大力拓展厦台经济合作 ,在两岸经贸交流中发挥了“窗口”和“桥梁”作用 ,在发展两岸关系和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着重分析“入世”对厦台两地经贸关系的影响 ,提出了厦门应对“入世”发展对台经贸合作的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8.
在多年的海峡两岸交流的过程中,经贸交流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两岸经济的发展,文化交流成为影响两岸关系的核心因素。文化交流成为两岸关系纵深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如何改进两岸文化交流的机制,加强两岸文化交流合作,促进两岸长久和平发展。  相似文献   

9.
2000年以来,"渐进式台独"、"法理台独"、"军事台独"以及"台独"势力谋求"台独"国际空间、阻挠两岸交往的活动此起彼伏。十六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根据"台独"活动的特点,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反"台独"斗争,不仅积累了反"台独"斗争的宝贵经验,而且捍卫了一个中国原则,缓和并发展了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10.
<正>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逝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作为两岸关系起伏的见证者、两岸互动交流的传话者、"汪辜会谈"的做东者和两岸和平统一的笃信者,李光耀在两岸关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既是新加坡的国家利益之所系,也是李光耀独特个人魅力所展现的结果。未来,随着两岸关系持续向前发展,新加坡在两岸关系中仍然可能扮演一定的独特作用。李光耀的四重角色两岸关系起伏的见证者。李光耀见证了两岸关系40余年的起伏发展,  相似文献   

11.
近期以来,马英九对两岸关系发展的一系列表态出现明显变化,对两岸政治关系定位进一步明确,表示“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不再强烈坚持“先经后政”,强调台湾“没有只经不政”,对“习马会”的态度也从消极回避转为积极。马英九的这些表态与转变,是否预示着其两岸关系战略的重要调整?“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的再定位两岸政治关系定位,是两岸关系发展中最核心、最关键、最敏感的重大问题,  相似文献   

12.
国民党内部与执政当局内部对于两岸关系发展仍存在不同意见,政治分歧仍是开创两岸关系发展新局的重要障碍。 新春之后,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的北京之行使人们对两岸关系的未来增添了一份期盼。两会召开期间,新一届中央领导再次重申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基本国策,并提出“两岸同胞共同来圆中国梦”与“共同开创中华民族新的前程”的重要主张。然而,  相似文献   

13.
“统独”矛盾长期以来一直是海峡两岸关系的主要矛盾。这一矛盾的形成有着复杂的国内外因素和其特有的演变历程。在两岸关系冰冻之后出现春暖的时候,对近年来有关两岸关系中政治问题的研究进行综述梳理,将矛盾冲突各方对主权归属之争、统独之争、制度之争中的立场、观点及其法律依据作逐一介绍,对导致台湾问题国际化的历史原因作多方位的研究视角评价,对于促进两岸关系研究的深化,尤其对于因应两岸关系出现的新形势、新动向寻求应对之策,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正是基于此认识,从两岸关系与国家认同、两岸关系与主权归属、两岸关系与制度之争、两岸关系与和平谈判、两岸关系与外国插手五个方面,对近年来海峡两岸之间的政治问题研究作一概括性的综述。  相似文献   

14.
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体现了两岸关系发展的现实与趋势,体现了两岸同胞的共同愿望和共同利益,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内外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当前,在和平发展主题下,两岸之间的互动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我们需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全面深化两岸交流合作,推进协商谈判,努力构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框架,不断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5.
《科技智囊》2008,(6):89-89
1.4月28日,贾庆林在人民大会堂会见了中国国民党荣誉主席连战和夫人及随行人员。他高度评价连战为促进国共两党关系和两岸关系发展作出杰出的贡献,希望两岸同胞更紧密地团结起来.共同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正>11月7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与台湾方面领导人马英九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大酒店会面.就进一步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交换意见。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这次会面对当前和未来的两岸关系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这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对两岸关系未来发展开辟了新的空间,具有里程碑意义,双方对两岸关系66年来发展历程的回顾.尤其是2008年以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取得的重要成果的肯定,  相似文献   

17.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12,(23):50-52
中共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对中共中央对台方针政策进行了高度概括,正式确立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思想的历史定位,对未来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进行了全面规划与部署,提出了推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四大途径"与未来两岸关系发展的"三大政治愿景"。  相似文献   

18.
在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大上,胡锦涛总书记首次把达成两岸和平协议的主张载入的正式政治文件中,明确阐述了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统一的政策立场.结合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历次涉台讲话及两岸关系发展的现状,两岸达成和平协议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也必须认识到"台独"分裂势力是达成和平协议的最大障碍.达成和平协议,应做好几点工作:首先要促进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尽快恢复两岸平等谈判;其次是推进两岸"三通",开创两岸经济交流和合作的新局面;再次是做好台湾人民的工作;第四是建立最广泛的反"独"统一战线.  相似文献   

19.
汪曙申 《世界知识》2008,(10):50-51
5月20日马英九将正式接任台湾地区领导人之职。他上任后首要的施政目标是提振台湾经济和发展两岸关系,这决定了其选择国民党重新执政后首批“内阁”人事的相关标准。即具有丰富的行政资历、雄厚的财经背景、清新的个人形象等。岛内舆论认为,从“内阁”人事安排看,马英九主导下的新一届执政团队希望在最短时间内提振台湾经济,稳定岛内政局,发展两岸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耀媛 《科技信息》2011,(24):I0044-I0045
由于国共两党进行了不懈地努力,2010年两岸关系稳步推进,并向更宽领域、更大规模、更深层次、更稳步调迈进,两岸协商也取得重大突破。但我们也看到,由于美日以台制华的战略、台独分裂势力的干扰以及两岸关系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大结构性问题仍未解决,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将可能呈现和平发展格局不变、复杂变数影响增强、发展速度有所减缓、政治对话难以突破的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