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脑卒中病人医院社区连续性健康教育的效果,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方法]将12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63例)与对照组(63例),对照组仅在住院时进行脑血管疾病知识宣教,干预组实行双向转诊管理,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干预,使其正确掌握对卒中高危因素的控制及监测,坚持康复训练,预防并发症等,提高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干预组病人自我管理能力提高,遵医行为明显改观,门诊平均医疗费用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结论]双向转诊管理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脑卒中病人运动功能的恢复、生活质量的提高、致残率的下降,减少门诊平均医疗费用,减轻社会与家庭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2.
李煜珍 《全科护理》2016,(9):967-968
[目的]探讨视频健康教育对家属共同参与的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接收治疗的脑卒中病人10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只对病人进行视频健康教育,观察组采取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视频健康教育和与家属同步的视频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出院时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结果]出院时观察组日常生活能力、生活质量优于对照组。[结论]在对脑卒中病人进行视频健康教育的同时也要对家属同步进行视频健康教育,更有利于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ADL知识教育及技能指导(以MBI量表中的10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项目作为干预的重要内容),对照组只接受科室常规健康教育。以改良巴氏指数(MBI)量表及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QOL)评价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时病人ADL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ADL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病人的ADL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周秋敏  谢振英  夏雪萍 《全科护理》2014,(31):2973-2974
[目的]观察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脑卒中病人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的影响。[方法]将58例首次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给予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生活质量及自我护理管理行为。[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心理功能、躯体功能及生活质量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干预后自护维持、自护管理、自护信心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基于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能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自我护理管理行为,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将数字化健康干预结合回授法应用于门诊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病人的效果。[方法]将医院门诊行体外震波碎石的200例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数字化健康干预结合回授法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护理干预后各项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病人体位排石依从率、饮水依从率、健康教育的满意度、排石方法掌握率、1周及1个月排石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数字化健康干预结合回授法可提高门诊体外震波碎石术后病人体位排石依从性、饮水依从性、健康教育的满意度及排石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鲍凤香  张海林  田元巧 《护理研究》2009,23(7):1740-174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应用于喉癌手术病人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将82例病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按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对照组按照传统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病人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护理质量满意率和病人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平均住院费用均较对照组少(P〈0.01);健康教育知识达标率、护理质量满意率、病人生活质量评价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喉癌手术病人的健康教育,保证了临床健康教育的连续性、完整性与计划性,规范了病人的护理行为,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戴淑明 《全科护理》2014,(18):1659-1660
[目的]观察健康教育、电话回访等护理干预在脑卒中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抽取脑卒中病人7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74例和对照组3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健康教育和出院后电话回访等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病人两年后的服药情况、生活方式、定期复查人数、脑卒中二次复发再住院人数等。[结果]两年后按时按量服药的观察组人数为369例,对照组为201例;观察组中定期门诊复查人数为363例,对照组为201例;观察组中坚持每天锻炼人数352例,对照组为212例;观察组中戒烟人数41例,对照组为25例。观察组中护理干预的作用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两年内二次复发再住院人数观察组36例,对照组76例,观察组中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电话回访等护理干预措施有效地增加了脑卒中病人的疾病预防知识,改变了其不良生活方式,促进了二级预防,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家庭签约式服务对社区脑卒中病人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管辖下社区健康管理档案中的84例脑卒中病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管理模式管理病人,干预组实施家庭签约式服务。干预6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生活质量和满意度。[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的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病人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实施家庭签约服务可有效降低脑卒中病人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水平,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病人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为社区开展脑卒中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提高糖尿病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将20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00例)与对照组(100例),对照组仅住院时进行糖尿病知识宣教,干预组实行双向转诊管理。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健康干预,使其掌握正确的用药方法,合理控制饮食,按时监测血糖,保持适当运动,预防并发症等。结果:干预组患者自我保护能力得到了提高,遵医行为有了明显改观,并发症的发生得以控制。结论:双向转诊科实施连续性健康教育有利于提高糖尿病患者的认知水平,对自我保护能力和遵医行为,防止并发症的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远程护理干预在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出院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功能障碍居家鼻饲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随诊,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电话、邮件和QQ方式对病人实施远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病人出院后的生活质量、鼻饲并发症发生率和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出院6个月后两组病人生活质量评分均较出院时提高,且干预组改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干预组鼻饲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吞咽功能改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远程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出院脑卒中吞咽障碍病人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病人的吞咽功能,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王菊子  燕素珍  彭江英  刘阳 《护理研究》2012,26(10):916-917
[目的]探讨病人及其配偶同步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恢复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恢复期的病人及其配偶,按照对等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6个月的渐进式病人与配偶双向的健康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恢复期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LI-74)量表分别对已行手术、化疗、放疗结束出院后6个月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病人及其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促进病人身心康复,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4例CHB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相关知识教育,为期1年。对照组给予随机教育。[结果]教育后,观察组病人对CHB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消毒液的正确掌握率、病人的复发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休天数以及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B)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24例CHB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系统的相关知识教育,为期1年。对照组给予随机教育。[结果]教育后,观察组病人对CHB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消毒液的正确掌握率、病人的复发次数、平均住院天数、病休天数以及医疗费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袁映梅  王琳 《全科护理》2016,(13):1394-1395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门诊脑卒中偏瘫病人中的应用。[方法]将120例门诊脑卒中偏瘫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病人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病人实施延续性护理方案,观察时间为1个月。比较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的巴氏指数及临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病人护理后巴氏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为96.7%,对照组满意度为80.0%,观察组病人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干预有效改善了门诊脑卒中偏瘫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病人及其配偶同步心理干预对乳腺癌恢复期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6例接受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恢复期的病人及其配偶,按照对等原则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给予6个月的渐进式病人与配偶双向的健康指导相结合的心理干预;对照组仅接受恢复期常规护理与健康指导。以生活质量综合评定(GQOLI-74)量表分别对已行手术、化疗、放疗结束出院后6个月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生活质量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乳腺癌病人及其配偶实施同步健康教育可提高社会支持水平,促进病人身心康复,从而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出院脑卒中病人疾病知识、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住院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对比两组病人脑卒中知识掌握情况、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结果]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脑卒中知识评分较对照组高,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高,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可有效提升出院脑卒中病人的疾病知识,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蔡惠兰  朱桂菊 《全科护理》2012,10(24):2273-2274
[目的]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参与自身疾病的健康管理能力,提高透析治疗效果,减少透析并发症,减少医疗费用支出。[方法]收集病人的健康信息,评估其存在或潜在的健康危险因素,实施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给予评价反馈,建立系统化健康管理程序。[结果]病人自身管理健康意识与能力加强,获得良好的透析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结论]健康管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病人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病人的遵医行为,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东梅  张伟 《护理研究》2014,(3):979-980
[目的]探讨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教育对脑卒中病人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的影响.[方法]将60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接受自我管理教育,内容包括ADL知识教育及技能指导(以MBI量表中的10项基本日常生活活动项目作为干预的重要内容),对照组只接受科室常规健康教育.以改良巴氏指数(MBI)量表及脑卒中专门化生存质量量表(SS QOL)评价干预前和干预3个月时病人ADL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干预3个月时观察组ADL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基于遗忘曲线规律的自我管理教育模式能明显提高脑卒中病人的ADL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江华  张素玉  黄淑珍  李冬莲 《护理研究》2010,24(7):1828-182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病人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病人实施定期心理康复指导、康复训练指导,干预30d。[结果]干预组病人精神压力明显降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P〈0.05)。[结论]早期给予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脑卒中偏瘫病人精神压力、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改善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认知行为干预对脑卒中病人生活质量和血脂的影响。[方法]选取116例脑卒中病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认知行为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3个月后比较两组病人的生活质量和血脂水平。[结果]干预3个月后,干预组病人生活质量提高幅度和高密度脂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总胆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认知行为干预能够改善脑卒中病人的血脂水平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