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3 毫秒
1.
基于三状态马尔柯夫链的随机周期调制PWM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PWM调制技术的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中的全控型器件工作在很高的开关频率状态下,高速的开关动作会产生很高的dv/dt、di/dt,导致严重的电磁干扰。随机调制技术是一种直接控制干扰源,减小系统传导EMI、改善系统电磁兼容性的有效方法,但随机调制技术的应用会引起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增加和精度降低。该文将一个优化了的三状态Markov链引入到随机周期调制技术中,通过对其原理的分析和对Boost变换器的系统仿真和实验分析,结果均表明,在随机调制技术中引入这种Markov链,同样可以降低系统产生的EMI,使功率频谱特性连续分布,在保证随机调制技术优点的同时,能够有效地降低功率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提高其电压输出精度。  相似文献   

2.
基于马尔可夫链的双随机PWM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开关功率变换器中应用双随机调制技术能有效地减小传导EMI,改善系统电磁兼容性,但引起了变换器输出电压脉动增加,精度降低.本文构建了两个独立的马尔可夫(Markov)状态转移概率矩阵,并将其引入到双随机调制技术中,建立了基于Markov链的双随机调制DC/DC变换器系统仿真功能模块.由系统仿真提供的结果表明,双随机调制方式中引入马尔可夫链,在不影响连续功率频谱特性的前提下,能有效地改善变换器的输出电压精度.  相似文献   

3.
两种基于Markov链随机调制技术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颢雄  王斌 《电气传动》2006,36(1):37-40
电力电子功率变换器中应用随机调制技术能有效地减小传导EN I,但会引起变换器输出电压纹波峰-峰值增加和精度降低,将M arkov链引入到随机调制技术中可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由于M arkov链的状态选择对系统的运行性能和采用数控系统实现算法的实时性和快速性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对两状态M arkov链和3状态M arkov链随机周期调制DC/DC变换器的仿真研究,结果表明3状态M arkov链随机周期调制技术具有更好的特性。  相似文献   

4.
混沌扩频技术应用于高频开关电源,能把集中在开关频率及其谐波上的电磁干扰(EMI)扩散在连续的频谱上,有效改善开关电源的电磁兼容(EMC)特性。但研究表明,采用混沌扩频技术后,会对高频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纹波产生影响。从理论上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利用输出电压的功率谱密度函数和转移函数,提出了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纹波随混沌调制系数变化的计算方法。理论分析表明,高频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的纹波会随混沌调制系数的增大而有所增加,从理论上验证了已有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抑制混沌开关电源输出电压纹波的方法,可使输出电压的纹波降低到未采用混沌扩频技术前的水准。  相似文献   

5.
混沌调制对开关变换器EMI抑制有效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了混沌频率调制技术诳元关变换器中抑制电磁干扰(EMI)的实际效果.提出将蔡氏电路加入脉宽调制电路,实现混沌频率调制技术,开关频率随混沌信号随机变化.分析了混沌频率调制抑制EMI噪声的原理,并建立了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实验样机.实验结果证明,该技术不但具有有效降低开关谐波峰值和对输出电压影响不大的优点,而且电路实现简单,是解决开关变换器电磁兼容性问题的一种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脉冲序列调制(Pulse Train Modulation,简称PTM)采用高、低能量脉冲对开关变换器的输出电压进行调整,其动态响应速度快,控制器设计简单,但同时开关变换器轻载效率低,输出电压纹波大。脉冲跳周期调制(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简称PSM)采用ON/OFF控制对输出电压进行调整,虽然提高了开关变换器的轻载效率,但也存在输出电压纹波大的缺点。结合PTM与PSM调制技术,提出了开关变换器的PTM-PSM调制技术,在保留PSM调制轻载效率高的同时,降低了输出电压的纹波。最后设计了基于PTM-PSM调制的Buck变换器,通过实验验证了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7.
PSM开关变换器的平均模型与特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本文首次建立了PSM(Pulse Skipping Modulation)调制模式下开关变换器的状态空间平均模型.基于此模型,计算并分析了PSM开关变换器在电流连续(CCM)和电流断续(DCM)两种工作模式下的频率特性、响应速度,输出电压纹波及效率等特性.与PWM调制模式相比较,PSM调制模式响应速度更快,效率特别是低负载下更高,该模式下的边频效应有利于EMI峰值抑制,因此PSM是一种良好的调制模式,特别适用于高频、轻载系统.  相似文献   

8.
周期函数频率调制是降低电路EMI水平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国内对其研究很少.这里论述了周期函数频率调制的调制波形、调制系数、调制频率的选择与降低电路传导EMI的关系.分析了占空比的选择对电路传导EMI大小的影响,指出当占空比为0.5时,开关电压功率谱达到最大值.此处还讨论了周期函数频率调制在降低电路传导EMI的同时对输出电压纹波的影响.最后通过搭建一个功率为7.5 W、频率为200 kHz的闭环Boost电路对结论进行了验证.从实验和理论两方面对周期频率调制技术进行了全面深入地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9.
扩频DC/DC变换器的纹波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扩频技术用于DC/DC变换器来抑制其传导EMI水平的方法在过去十年里已得到论证和使用.虽然输出电压纹波是DC/DC变换器的重要指标.但鲜有文章提及扩频技术在降低变换器EMI水平的同时对输出电压纹波的影响.在闭环工作状态下,就常用的4种扩频方式对纹波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为在不同纹波要求下扩频方式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串联谐振型双有源桥式(DAB)变换器(DBSRC)具有损耗小、效率高、电磁兼容性能良好等优点,常常作为储能应用中的双向DC/DC变换器的首选。然而,传统移相调制策略会导致变换器产生严重的电磁噪声,因此,此处提出了一种基于频率随机变化以改善DBSRC电磁干扰(EMI)噪声的变开关频率调制策略。通过建立DBSRC的高频等效模型,分析了DBSRC EMI噪声产生原因和传导路径,并通过变开关频率调制技术以改善DBSRC的EMI性能。仿真和实验表明所采用的变开关频率调制方法对DBSRC的EMI性能有显著的降低。与移相调制方法相比,在高频处,DBSRC的EMI噪声峰值由90 dB/μV下降到78 dB/μV。  相似文献   

11.
抑制共模电磁干扰的并联有源补偿电路设计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讨论了并联有源共模电磁干扰抑制中的两种不同补偿电路结构,通过建立带有补偿电路的单相半桥逆变器共模电流等效模型,详细介绍了两种补偿电路的设计过程,讨论了影响补偿电路补偿效果的两个因素,实验验证了设计补偿电路能够产生与噪声源共模电流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补偿电流。  相似文献   

12.
采用有源PFC工作原理实现了一种升压型DC/DC变换器模块。作为空间电源完成由蓄电池输出电压50 ̄90V范围到稳定的128V输出,所采用的核心控制芯片为L4981A。该变换器的设计采用了双闭环控制,其特点是采用电压误差放大器环节实现输出电压稳定,采用电流环误差放大器环节实现输入电流跟踪输入电压且连续。试验结果表明,该变换器的输入电流连续,输出电压精度高,负载调整率高,电压调整率高,纹波电压较低,EMI强度较低,输出功率达到1.5kW。  相似文献   

13.
开关器件在开通和关断暂态过程产生的高电压和电流变化(dv/dt和di/dt)是高频电磁干扰的主要来源.提出一种基于IGBT开关暂态过程建模优化的电磁干扰频谱估计方法,建立了IGBT行为特性模型,分阶段研究了IGBT开通和关断的动态过程,用分段线性化方法模拟电压和电流的暂态波形,将非线性的开通和关断特征用多段dv/dt和di/dt组合描述.文中提出的方法提高了电磁干扰预测频谱在高频段的准确度,实验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多电平变换器在高压、大功率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而其相应的PWM控制策略也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提出一种按照最大延伸定理来分配不同电压比的控制策略,在相同输出电平数量情况下,可以减少独立直流电压源数量,即在相同直流电压源的情况下,可以增加输出电压电平数量,因此采用这种控制策略可以提高波形质量,减少谐波,降低高压时输出波形的du/dt,从而降低电磁干扰。同时,分析了各单元取不同电压比时的优缺点以及解决方法。最后通过仿真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15.
A novel single switch two diode wide conversion ratio step down/up converter is presented. The proposed converter is derived from the conventional single‐ended primary inductor converter (SEPIC) topology, and it can operate as a capacitor‐diode voltage multiplier, which offers simple structure, reduced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EMI), and reduced semiconductor voltage stress. The main advantages of the proposed converter are the continuous input/output current, higher voltage conversion ratio, and near‐zero input and output current ripples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EPIC converter. The absence of both a transformer and an extreme duty cycle permits the proposed converter to operate at high switching frequencies. Hence, the overall advantages will be: higher efficiency, reduced size and weight, simpler structure and control.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results obtained with the proposed structure are compared with the conventional SEPIC topology. The performance of the proposed converter is verified through computer simulations and experimental results. Copyright © 2012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6.
由于三电平变换器的开关管电压应力仅为输入电压的一半,在大功率DC-DC电源、电动汽车充电等应用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和研究。为了实现宽范围输出电压调节控制,克服三电平半桥LLC谐振变换器采用变频调制时电压调节范围小的缺点,将移相调制策略引入三电平半桥LLC谐振变换器控制,分析了其工作过程、电压调节范围及软开关条件,导出了实现软开关的工作状态分界点,由此提出一种三电平半桥LLC谐振变换器移相和变频相结合的混合式调制策略。该策略根据软开关工作状态,切换移相调制和变频调制,以实现全程软开关和宽范围输出电压控制。实验验证了理论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以及所提调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