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外伤性骨伤,都由筋骨损伤,血离经脉而瘀积不散,气血凝滞,经络受阻,筋骨不得气血濡养而妨碍筋骨连接。这一时间的治疗为“消瘀肿期。”治法常以祛瘀为重点,此法不够全面。 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精与津等共同组成的有机整体。当人体一旦受到外力影响,而遭受急性损伤时,局部组织的损害,往往导致脏腑、经络、气血的功能紊乱,从而引起一系列症状接踵而  相似文献   

2.
伤筋患者的辨证施护黄燕春(广西区第二人民医院中医科桂林市541002)关键词伤筋;辨证;施护人体是由脏腑、经络、皮肉、筋骨、气血、津液等共同组成的一个整体,祖国医学称软组织损伤为“伤筋”。伤筋病的发生、发展与气血、脏腑、经络、筋骨等都有密切的联系,筋...  相似文献   

3.
试析针灸的活血化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络是人体气血营卫的运行径路,人体因脏腑以及皮肤、肌肉、筋骨等无组织无不有经络贯穿其间。经络系统的生理功能对于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作用主要表现在能表里、贯上下、联系全身和行气血,营阴阳两个方面。气血与人体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气血不和,百病乃变化而生”。任何疾病的发生无不与气血失调有关。在疾病的情况下,经络也可反映症候。一般来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气血郁积而比热,则出现红、肿、热、痛。这些都属于经络的实证,如果气血运行不足,则会出现病变部位麻…  相似文献   

4.
1.着眼于整体观,重视整体与局部的变化。 人体是一个完整统一的有机体,通过经络内源脏腑,外通体表各处,使气血相辅运行,周流全身,循环不息。当致病因素使人体经络阻塞、气血凝滞、脏腑功能失调,就会发生疮疡,即“有诸内必形诸外”。陈士铎曰:“世人皆谓疮疡生于肌肤,何必问其脏腑?谁知外生疮疡,皆脏腑内毒蕴结于中而发越于外也。……故先必看其生于何经何部位。”这就说明疮疡虽然绝大多数发生于体表的某一局部,但与人体内气血运行,脏腑及经络有密切关系。疮疡毒邪可通过经络内传脏腑,脏腑的病理改变也可通过经络外达体表,在局部引起不同的反应。  相似文献   

5.
药引子漫谈     
东东 《大家健康》2010,(8):57-57
药引子,是指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的药物,相当于一个向导的作用。 在组方中,药引子具有增强疗效、解毒、护胃、矫味等作用。中医认为,经络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路,气血通过全身经络,通达至表里、脏腑并营养四肢百骸、筋骨皮毛。  相似文献   

6.
中医学脏腑理论、经络理论为从内脏、经络、气血调理、治疗腰痛(椎间盘突出症)提供了理论依据。腰椎间盘突出症与五脏功能密切相关,但和经络循行、经筋解利有更直接的关系。在腰痛病的诊断中,经络理论接近局部的定位,脏腑理论是总体的定性。因此治疗腰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应在脏腑理论的指导下,结合经络辨证,或以经络经筋为辨证基础,参考脏腑辨证,使之更接近临床实际。  相似文献   

7.
柳旭 《开卷有益》2013,(2):20-21
祖国医学认为,人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要想保持身体健康,必须阴阳平衡,脏腑安定,经络通畅,气血流通,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而皮肤、肌肉、筋骨、九窍通过经络和脉道与内在脏腑构成了多层次的密切的对应关系,可反映出人体各器官功能的盛衰。正如《灵枢·本藏》说  相似文献   

8.
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国古代的哲学理论被引用到医学中.对人体的组织结构、功能活动、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药物治疗,都运用了阴阳五行学说。阴阳是代表互相对立又互相统一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说,凡具有热的、动的、轻的、向上的等等特性属阳,与此相反则属阴。五行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五行之间又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五行相生之中,同时寓有相克;相克之中也寓有相生。脏腑经络学说是建立在整体观念的基础上,以阴阳学说来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脏腑是内脏的总称,经络是人体结构的重要组成部份。人体组织结构来说,“外为阳,内为阴”,即内部脏腑为阴,外部躯体为阳。然就内部脏腑而言,则“脏者为阴,腑着为阳”。再就每一脏而言,又各有阴阳.即它的物质基础为明.功能活动为阳。气血和津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物质。人体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依赖脏腑功能,而脏腑功能的活动,又是靠气血津液作为物质基础。同时,气血津液能够输布全身,是通过经络来运行,而经络也需要气血律液的滋养。因此,气血津液和脏腑、经络之间有着互相依存、相互影响的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颈、腰椎疾病的病因病机为肝肾亏虚、气血衰少,风寒湿邪乘虚而入,痹阻经络,导致气血阻滞,结于颈项、腰背筋骨,经络不通,气血运行不畅,筋骨肌肉失于气血的温煦和濡养。遵照"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的治疗原则,针刺颈部、腰部夹脊穴,能疏通督脉及太阳经经气而调和阴阳,直接通调颈、腰部经气,达到祛风活血通络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内经》相关章节的复习,重新认识了络脉及其气血的循行规律。首先,认为孙脉是从经脉别出的,别出点为经脉上的气穴,孙脉散布并参与肌肤筋骨的组成,其气血渗灌营养肌肤筋骨,孙脉收集肌肤筋骨的表阳之气后汇入络脉,汇入点是十五络脉上的气穴。十四经脉和十五络脉各有孙脉出入的三百六十五气穴,为气的门户,可能是所谓的气口。气口的开合和孙络的开闭调节经脉内气血的分布。孙脉横行,分布具有节段性,每一孙络从节的相交处渗灌营养相邻节段。其次,认为脏腑之络也是从经脉别出的,脏腑之络参与脏腑的组成,收集脏腑产生的气血津液后汇入大络,转注入经脉,再由孙络将其气血津液送达肌肤筋骨,濡养周身。再者,认为十五络脉从络穴别出后大部分要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向四肢末端分布,在附近别入它经,阴经别走阳经,阳经别走阴经,起沟通阴阳经脉的作用;另一部分行程较长并与本经伴行,走向头、胸、腹等部位汇入经脉,这部分络脉可称为大络或主络。十五络脉络收集孙络气血,大络与经脉均是运行气血的主干。最后,经络中的气血由五谷生化而成,营卫气血相随,而且可互相转化,营行脉中,卫行脉外,是经络中气血的循行特点。  相似文献   

11.
内外环境的统一性、机体自身整体性的思想称之为整体观念。中医学在分析病证的病理机制时,首先着眼于整体,着眼于局部病变所引起的整体病理反映,把局部病情变化与整体病理反映统一起来,既重视局部病变和与之直接相关的脏腑、经络,又不忽视病变之脏腑、经络对其他脏腑、经络产生的影响。人体的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的统一,人体某一局部区域内的病理变化,往往与全身脏腑、气血、阴阳的盛衰有关。如舌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与五脏相通。文献中有“查诸脏腑图,脾、肝、肺、肾无不系根于心。核诸经络,考手足阴阳,无脉不通与舌。则知脏腑经络之病,不独伤寒发热有苔可验,即凡内外杂证,也无一不呈其形、著其色于舌”(《临证验舌法》)的记载。故口舌生疮一证,不仅要观察口腔的病变,还要注意有无心胸烦热,小便短赤,甚至尿道疼痛或尿血等小肠实热之证。因心开窍于舌,  相似文献   

12.
哈孝贤 《开卷有益》2011,(10):40-41
经络遍布人体全身,是气血运行的通路,它内通脏腑、外络肢节,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它既有有规律的循行路线,又有错综复杂的联络交会,将人体各部分紧密地连成一个统一的整体。从生理上说,通过经络的联系,人体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脉肉筋骨等组织器官,可以共同进行有机的整体活动,  相似文献   

13.
郑邦荣 《攀枝花医药》1996,18(2):40-41,44
经络是和脏腑有着密切联系的人体重要的组织结构系统,它与脏腑器官共同构成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具有通行气血,沟通表里、贯通止下、联系脏腑骨节的功能,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必须通过经络的气血动行,才能供给营养物质,以保证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是伤科临床中常见用法之一,是根据气血学说的理论,运用活血药物,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人体损伤后,筋骨和软组织损伤,出血致血液泛溢于皮肉筋骨之间,使经络阻滞不通,肢体局部青紫,肿胀,瘀斑,疼痛以及功能障碍。应用活血化瘀法可以调节机体,改善血液循环,疏通气血,促进瘀血吸收,以消肿止痛,舒筋活络,而达到病愈的目的,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持中央,运四旁,怡情志,调升降,顾润燥,纳化常"是路志正教授总结多年临证经验得出的重要学术思想。言"顾润燥"既是言气、血、津、液,亦是言阴阳。要顾及脏腑气血津液之多寡,五脏阴阳平衡,人乃安和。言"运四旁"是以中央脾土为主,以心、肝、肺、肾余四脏或肢体、皮毛、经络、关节、肌肉、血脉、筋骨、孔窍或上下二焦为辅。"脾为孤藏,中央土以灌四傍。"胃主受纳,燥润相得、纳化相成。顾脏腑润燥以运四旁,脏腑经络运气血达四旁以疗痹。将路老的学术思想指导实践,治疗痹病甚至是疑难杂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东汉名医所创的五禽戏,是我国较早的成体系养生导引术,具有颇好的健身养生效果和极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华佗五禽戏旨在模仿五禽的肢体动作和神态韵体,借以刺激联属人体脏腑、分布于周身的经络及穴位,通畅经络,以便气血流通舒畅,阴阳调和;通过拉伸经筋、柔筋健骨,以达柔软筋骨、延缓衰老的效果;借肢体移动配合呼吸,通过经络连接脏腑,增强脏腑功能,并模仿五禽神态以养心调神,保持心神宁静,达强身健体、益寿延年之效。  相似文献   

17.
张向东  廉杰  赵启  赵明宇 《中医学报》2019,34(2):307-309
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有形观认为有形分为可视之有形和不可视之有形,可视之有形是有形之体的根本存在,不可视之有形是有形之体的外在表现。脏腑、筋骨皆属于可视之有形,功能、力线属于不可视之有形。无形分为可视之无形和不可视之无形,无形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不可视之无形为阴阳、精气、神之属,而功能之脏腑、经络传导通道、寒热虚实皆属可视之无形。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认为有形之筋骨的空间结构位置异常与无形之机体功能状态异常导致筋滞骨错,进而使筋骨本身及其相关组织结构发生病理改变,导致筋骨局部或(和)全身生理功能发生异常。在筋骨病的诊断方面,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既重视有形之筋骨的空间解剖结构异常,又注重无形之机体的功能状态异常,如体征、力线、功能;既检查有形之筋骨病变,又观察全身气血阴阳、脏腑经络的变化,并结合舌脉征。在筋骨病的治疗方面,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既重视调整有形之组织结构,又强调恢复无形之功能;由调无形入手(调脉、调经络),改变有形之证;由调有形入手(正骨调结构、针刀等松解调结构组织异常),改变无形之证。在筋骨病康复方面,平乐正骨"筋滞骨错"理论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后防复,以恢复机体有形与无形的动态平衡状态。  相似文献   

18.
脏腑、气血、经络是维持和调节妇女生理活动的基础,若脏腑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损伤则会导致各种妇科疾病的发生。调理脏腑,尤其是调理肝脾肾三脏是治疗妇科病的关键,这是因为妇科经带胎产等特有的疾病虽然是通过冲任督带,尤其是冲任二脉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所表现出来的,但从经络来看,冲任督带并不是独立的经络,它附属于脏腑的奇经八脉,脏腑发生的病变会通过正经累及奇经,病发于外在奇经,也会累及正经或由正经向脏腑传变。从生理功能来看,冲为血海,而血的来源依赖脾胃之生化与肝的调节;血的贮存与分布依赖肾的闭藏和脾的统摄…  相似文献   

19.
在正常的生理状态下,肌体经络疏通,气血调达,脏腑调和,阴阳平衡;在病理情况下,则经络壅滞,气血不和,脏腑失调,阴阳失衡.针灸治疗疾病,就是通过刺激腧穴来疏通经络气血,调节脏腑阴阳,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痹证的病因是由于机体感受风,寒,湿,热之邪,痹阻经络,肌肉筋骨之间,引起气血运行不畅所致,风湿热治疗方法以银花防已汤加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