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及苦参素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50例用茵栀黄注射液及苦参素注射液治疗,对照组50例用门冬氨酸钾镁、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两组均治疗30天。结果:治疗组治愈40例(80%),好转10例(20%),对照组治愈32例(64%),好转18例(36%)。两组治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苦参素注射液配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茵陈蒿汤加减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3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汶忠 《光明中医》2011,26(9):1843-1844
目的 观察茵陈蒿汤加减方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给予茵陈蒿汤加减方,并随证加减;对照组给予茵栀黄注射液20ml,静脉滴注.结果 治疗组治愈21例,好转14例,总有效率92.11%;对照组治愈14例,好转17例,总有效率81.58%.结论 茵陈蒿汤加减方可有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且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茵扼黄加香丹注射液治疗小儿黄疸疗效。方法60例小儿黄疸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应用中药茵栀黄注射液及丹参注射液,对照组30例,用西药激素,酶诱导剂及血浆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16例,有效1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0%;结论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4.
采用茵栀黄注射液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急性乙型肝炎26例,并设综合治疗24例为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治愈4例,好转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5%;对照组好转14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58.3%;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采用秩和检验,uc=2.9238,P《0.01).治疗组总胆红素复常天数及ALT复常天数均较对照组缩短(P《0.01).提示茵栀黄联合抗免疫核糖核酸治疗急性乙型肝炎可改善肝脏胆红素代谢,增强细胞和体液免疫功能,防止乙肝病毒与肝细胞的吸附.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茵栀黄口服液佐治新生儿黄疸的疗效;方法:对我科2011年8月至2012年6月治疗的49例新生儿黄疸进行分析总结;结果:治疗组24例,治愈20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8%;对照组25例,治愈18例,好转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实践证明茵栀黄口服液治疗新生儿黄疸有很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茵陈金丹汤联合苦黄注射液治疗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住院黄疸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治疗组采用口服茵陈金丹汤联合苦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熊去氧胆酸片联合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结果:治疗组46中,治愈30例,有效1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65%;对照组42例中,治愈22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9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x^2=4.7100,P〈0.05)。结论:治疗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7.
梁宝仪 《新中医》2004,36(5):39-3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汤剂。结果:治疗组治愈23例,显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治愈10例,显效1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2组治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效果显著,并能显著缩短病程,有效地促进疾病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中西药联合治疗重型肝炎的前景,为更多的肝病患者减轻痛苦。方法在所收集的120例重型肝炎中,随机分中药组40例采用伏肝十味饮治疗,针药组40例采用肝细胞生长素及茵栀黄注射液治疗,联合用药组40例采用中药组及针药组两种方法联合治疗。结果中药组40例,治愈13例,好转16例,无效8例,死亡3例,总有效率72%;针药组治愈14例,好转17例,无效7例,死亡2例,总有效率为77%;联合用药组治愈16例,好转20例,无效3例,死亡1例,总有效率90%。结论中药、西药治疗重型肝炎均有一定疗效,但中西药联合应用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0例门诊患者按抛硬币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5例强的松,20mg/次,2次/d。硫唑嘌呤,50mg/次,2次/d。治疗组15例茵栀黄注射液10m L+10%葡萄糖250m L,2次/d,静滴;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90d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层黏蛋白、IV胶原、透明质酸、Ⅲ型前胶原蛋白肽、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88.67%。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5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肝纤维指标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自身免疫性肝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分析甘利欣、茵栀黄联合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甘利欣针150mg,茵栀黄针30m L、分别溶于10%葡萄糖250m L中,1次/d静滴。对照组:还原性谷胱甘肽针1.8g,维生素C,维生素B6,肌酐等,1次/d静滴。两组同时给予相同的普通保肝药,2周为1个疗程。结果:观察组显效26例(61.9%),有效16例(38.1%),无效0例,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显效13例(31.0%),有效25例(59.5%),无效4例(9.5%),总有效率为90.5%。结论:甘利欣、茵栀黄联合应用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可以较好地清热退黄,降酶,保护肝细胞,提高急性黄疸型肝炎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1.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彭红  董国庆 《中药材》2003,26(7):534-535
目的 :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婴儿肝炎综合征的疗效。方法 :评价茵栀黄治疗 4 6例婴肝征的临床疗效 ,比较治疗前后血清总胆红素、sALT值及肝脾大小的变化 ,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治愈 +好转 )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明显下降 (P <0 0 1) ,肝脏明显缩小 (P <0 0 5 ) ,而对照组变化不明显 ;两组sALT均明显下降 (P <0 0 5 ) ,脾脏大小则无明显变化。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对婴肝征有明显的退黄、降酶、护肝作用 ,临床应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栀黄止痛散局部外敷联合依托考昔片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急性痛风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两组均给予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期常规治疗,同时嘱患者治疗期间绝对禁止酒精及高嘌呤食物摄入,务必减少活动。对照组给予依托考昔片,1次1片,1 d 1次,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栀黄止痛散,1次1包, 2 d 1次,局部外敷。两组均于连续治疗10 d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26例,好转6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43%;对照组治愈17例,好转11例,无效7例,有效率为80.00%。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栀黄止痛散局部外敷联合依托考昔片内服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有较好疗效,可减轻患者疼痛,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退高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符舍诊断标准的70例病人随机分为退高黄汤治疗组和茵栀黄注射液对照组。两组均常规使用维生素、能量合剂等,治疗组予退高黄汤治疗;对照组予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结果:退高黄汤能改善肝功能,促进黄疸消退,改善临床症状,治疗急性淤胆型肝炎总有效率为93.4%,治疗慢性淤胆型肝炎总有效率为72%。结论:退高黄汤治疗淤胆型肝炎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邓海鹏  唐剑武 《陕西中医》1999,20(9):395-396
应用山莨菪碱结合中药茵栀黄汤加减辨证治疗瘀胆型病毒性肝炎35例,并以苦黄注射液治疗32例作为对照,治疗组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68.7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X~2=3.94,P<0.05)。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瘀胆型肝炎有增加肝对胆红素摄取、结合、排泄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郑会海 《河南中医》2013,33(1):105-106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8例急性水肿型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抑制胰液分泌、抗感染;观察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汤,7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治愈率为28.6%,总有效率为71.4%;观察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0例,治愈率为57.1%,总有效率为100%,两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西药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茵栀黄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茵栀黄注射液治疗急慢性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选择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 94例 ,随机分成两组 ,治疗组 5 0例 ,对照组 44例 ,两组基础治疗相同 ,治疗组加用茵栀黄注射液 2 0~ 30ml。结果 :治疗组平均治疗 1 9.2 5天 ,总有效率为91 .35 % ;对照组平均治疗 2 0天 ,总有效率为 66.5 3%。两组相比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 ,P <0 .0 5。结论 :茵栀黄注射液对改善病毒性肝炎合并肝细胞性黄疸的临床症状、体征以及血清生化学指标确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的疗效。方法 :清胰汤双用法的应用。抗菌素的使用及水、电解质平衡的维持。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 5 2例。结果 :治愈 3 2例 ,好转 1 7例 ,无效 3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有莲 《中药材》2004,27(9):703-704
目的:考察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疗效.方法:将160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苦参碱组100例用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1个月为1疗程;茵栀黄组60例用茵栀黄注射液静脉滴注,每日1次,2个月为1疗程.结果:苦参碱组和茵栀黄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和90%,总疗效相似.但总胆红素和转氨酶复常苦参碱组优于茵栀黄组(P<0.05).结论:苦参碱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病毒性肝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9.
佘万祥  王大光  陈宏宽 《山西中医》2009,25(8):16-16,18
目的:观察芍草颗粒治疗淤胆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将该病确诊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6例与对照组32例,治疗组口服芍草颗粒,每次20g,每日3次冲服;对照组予茵栀黄注射液30ml加入5%GS250mL中静脉点滴,1日1次,另服用齐墩果酸片和熊去氧胆酸片,1个月为1疗程,2~3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36例中,治愈21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44%;对照组32例中,治愈8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1.88%;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有显著差异。结论:芍草颗粒治疗淤胆型肝炎疗效较好,值得进一步研究观察。  相似文献   

20.
作者以自拟黄栀连花桃苡柴胡汤为基本方,随证加味结合西药治疗急性胆囊炎67例(治疗组),并与单纯用西药治疗的急性胆囊炎58例(对照组)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治愈54例,显效9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51%;对照组治愈32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81.0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两组治愈病例经随访2年,治疗组复发率13.96%,对照组61.29%,两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胆囊炎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