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朱剑 《现代医学》2011,39(1):97-98
目的:探讨导针锤入法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6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导针锤入组(简称锤入组)和传统组各30例,锤入组采用导针锤入法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传统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传统术式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次数、出血量、术后摄片螺钉穿出股骨头例数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锤入组在手术时间、透视次数及出血量方面均优于传统组,两组骨折愈合时间相仿。结论:采用导针锤入法能有效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  相似文献   

2.
庞益群  吴亚玲  李蒙  李磊 《西部医学》2023,35(4):533-537+542
目的 探讨C型臂透视与骨科手术机器人三维成像系统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比较。方法 收集2021年6月—2021年12月我院45例闭合复位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包括C型臂透视辅助内固定患者25例(C型臂透视组)及骨科手术机器人三维成像系统辅助内固定患者20例(三维成像组)。分别记录患者性别、年龄、骨折Pauwels分型、受伤至手术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导针置入次数、术中透续时间、透视次数、后上方螺钉穿出例数、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骨折愈合情况等并对两组进行比较。结果 与三维成像组比较,C型臂透视组导针置入次数多、透视时间长、透视次数多、末次随访VAS评分高,后上方螺钉穿出发生率高,而三维成像组手术时间、患者透视次数大于C型臂透视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髋关节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末次随访时均骨性愈合,无术后并发症。结论 三维成像辅助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置钉精确性高,患者术后疼痛轻,医师接触射线减少,但手术时间较长,且相较于C型臂透视辅助可能使患者吸收更多的X线辐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应用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后疗效。方法:随机将我院107例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分组,对照组53例予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54例联合股方肌骨瓣移植,对比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OPG、ALP、BGP水平,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骨折愈合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股方肌骨瓣移植联合空心钉内固定术有效改善青壮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骨代谢水平,促进骨折愈合,更利于髋关节功能恢复,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两枚及三枚空心钛镙钉在治疗新鲜股骨颈骨折上的疗效差异,同时分析不同骨折类型对预后的影响。方法新鲜股骨颈骨折行空心钉内固定术患者133例,分为A组(两枚空心螺钉)75例,B组(三枚空心螺钉)58例。对比分析两组间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X线暴露次数、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下地负重活动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患侧髋关节Harris评分。分析患者术后股骨头坏死与置钉数量及股骨颈骨折Garden分型的相关性。结果 133例患者中125例获得长期随访,随访时间20~36个月。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末次随访髋关节Harris评分、股骨头坏死率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A组手术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出血少(P0.05)。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置钉数量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无显著相关性,股骨颈Garden骨折分型与术后股骨头坏死显著相关,Ⅲ型及Ⅳ型术后发生股骨头坏死率明显升高。结论微创经皮空心螺钉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两枚空心钉内固定具有创伤小、放射暴露少、总出血少等优点。术后股骨头坏死率与空心螺钉置钉数量无明显相关性,与股骨颈Garden骨折分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中空心钉数量对股骨颈骨折(FNF)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及髋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110例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术的FNF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中植入空心钉数量分为A组(n=47)和B组(n=63),A组植入2枚空心钉;B组植入3枚空心钉。比较两组手术情况、骨折恢复情况和手术前后生活质量、骨折力学稳定性、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B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X线透视次数大于A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A组(P<0.05);术后12个月,B组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力学稳定性评分均高于A组(P<0.05);术后1、6、12个月,B组Harris评分均高于A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空心钉固定术中植入3枚空心钉可改善FNF患者骨折力学稳定性,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动力交叉钉和空心螺钉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广安市人民医院拟行手术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的8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交叉钉组和空心螺钉组,每组43例,交叉钉组采用动力交叉钉治疗,空心螺钉组采用空心螺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透视次数、骨折愈合时间,观察股骨颈短缩情况、髋关节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空心螺钉组比较,交叉钉组手术时间更长,术中出血量更多,透视次数更少,骨折愈合时间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股骨颈短缩发生率、髋关节功能、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动力交叉钉治疗GardenⅢ/Ⅳ型股骨颈骨折比空心螺钉更有优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09年8月~2011年8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治疗的86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及空心钉内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相应手术治疗后,采用Harris评分系统评定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情况。结果: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明显长于或多于进行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改善明显优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Harris评分明显也高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组患者的(P>0.05)。结论: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是临床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术后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全髋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将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观察组选用全髋置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的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手术平均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4.7个月,骨折全部愈合,观察组的髋关节功能恢复的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平均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多于对照组,但患者平均下地时间早于对照组(比0.05);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如术后假体脱位、疼痛、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有移位的股骨颈囊内骨折、年龄〉55岁者,首选全髋置换术;相比空心钉内固定,该术式具有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三枚空心钉(cannulated compression screw,CCS)固定与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emoral neck dynamic cross-screw system,FNS)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安徽省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4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内固定方式的不同分为CCS组(20例,采用三枚CCS内固定)和FNS组(22例,采用FNS内固定),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负重时间、股骨颈缩短长度、髋关节功能Harrri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 FNS组术中出血量明显高于CCS组,手术时间、透视次数明显低于CC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FNS组术后负重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股骨颈缩短长度明显短于CCS组,术后6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CCS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术后随访CCS组中2例发生内固定失效,1例出现断钉并发展为股骨头缺血性坏死,而FNS组无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CCS内固定及FNS内固定均是股骨颈骨折较好...  相似文献   

10.
周冰  陈铮 《中国现代医生》2012,(33):151-152,154
目的通过与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进行对比,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股骨颈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股骨颈骨折患者55例,根据随机原则分为全髋关节置换组(27例)和空心钉组(28例),分别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术和空心钉内固定术治疗。观察术中和术后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全髋关节置换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空心钉组,全髋关节置换组平均手术时间显著长于空心钉组,术中出血量也多于空心钉组,住院时间长于空心钉组,但下地活动时间明显早于空心钉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可以提高疗效,缩短老年患者的卧床时间,从而减少长期卧床的并发症,但是其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多于空心钉内固定治疗法,从而增加了术中的风险。因此在临床上,要把握适应证,选择可以耐受的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从而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