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方国 《化肥设计》2020,58(1):54-56
针对河南晋开投资控股集团公司60万t/a合成氨装置变换工段运行以来,存在系统阻力大、系统出口CO含量高等问题,采用等温变换工艺进行改造,结果表明,有效地降低了变换系统阻力和出口CO含量。介绍了改造前后的工艺流程,总结了改造前后的运行情况。  相似文献   

2.
针对某铁矿进风量不足、局部通风不畅的问题,对通风系统风量进行测定,计算得到典型井巷工程摩阻系数与典型突变的局部阻力。建立三维通风解算模型,利用iVent通风软件进行风量解算。将解算结果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优化调整摩阻系数。再根据核算的需风量,进行风机运行状态、各水平风量分配状态、矿井总风阻、阻力分布及井下循环风分析。结果表明,现有风机选型比较合理,矿井总回风量满足需风量要求,但井下风流分配不尽合理。在-50m水平机站附近以及主要进回风井等处阻力较大,且-50m水平机站附近有循环风。根据仿真模拟提出了在-50~5m回风井刷帮、-50m水平风门关严、各水平进风井联巷安装风窗等措施,实践证明这些措施能够解决矿井通风问题。  相似文献   

3.
针对某磷矿通风系统存在风流路线过长、通风阻力较大、作业面进风不足、风量分配不均等问题,利用3D VS矿井通风三维仿真与优化系统软件模拟矿用空气幕不同功能在该矿通风系统优化中的通风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基于3D VS建立的矿井通风系统模型为通风系统优化提供了一个实时解算平台;辅扇型矿用空气幕能有效引射风流,使井下风流合理分配,以满足盘区需风量的要求;柔性风门型矿用空气幕可以在无轨运输巷中有效隔断风流,防止风流短路,促进矿井风流有序流动。矿用空气幕在该矿通风系统优化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王昊  郭杰  聂文  马有营  朱良 《电镀与涂饰》2014,(24):298-299
针对兖州矿业集团兴隆庄煤矿东风井主通风机设备年久失修、风硐通风阻力大、矿井供风量不足等问题,制定了东风井通风系统改造优化方案。通过更换东风井主通风机、改造东风井风硐,成功实现了优化方案的工程应用,有效地改善了东风井通风现状,保障了矿井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5.
矿井反风,是防止矿井事故扩大、确保井下人员安全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安全措施。矿井反风只能在进风井口、进风井筒、井底车场及其硐室等进风侧发生火灾或在上述地点发生煤尘爆炸的特殊条件下才能使用。反风的作用是为了防止烟流和有毒气体进入采掘工作面;在上述的特殊条件下,及时迅速地进行金矿井反风,就能使井下人员处于新风流中,迅速撤退而免受其害。我国历次颁布的《煤矿安全规程》或《化工矿山安全规程》(以下简称规程)中,都有明确的矿井反风规定。但是《规程》中没有针对各种不同条件的矿井来划分反风量的等级,而是笼统地规定:反风后的风量不得小于原风量的60%。为了达到这个规定的标准,就限制了某些反风方式(如反转反风方式)的使用,因而现场中多数矿井只好采用绕道式进行反风。这种反风方式需要构筑70  相似文献   

6.
《小氮肥》2017,(11)
针对合成系统和烃化系统阻力较高、严重影响电耗等问题,采用90°三通阀替换原有的直角阀门,系统运行正常。改造完成后,合成系统阻力降低了0.13 MPa,烃化系统阻力降低了0.03 MPa,合成氨系统年节电16.5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确定影响矿井通风风流稳定性主要风路的新方法。首先构造影响矿井风流稳定性的主要风路的-RBF神经网络模型,然后用生产实际数据对神经网络模型进行训练,从而确定矿井通风系统巷道的风阻与风量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最后用神经网络计算巷道风阻值的变化对巷道风量的影响,通过风量变化分析确定影响矿井风流稳定性的主要风路。  相似文献   

8.
以35t/h抛煤机炉节能环保改造项目为依托,采用实验和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采用排气管偏置方法对传统分离器的性能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排气管在90°~270°方向偏置0.1~0.14,分离效率上升大约3%,阻力基本不变;排气管在180°~270°方向偏置0.25~0.33,分离效率降低大约5%,阻力降低约38%。数值模拟的结果从压力分布的角度深入解释了实验的结论。  相似文献   

9.
杜彩虹  宋健斐  魏耀东  时铭显 《化工学报》2007,58(12):3033-3035
对180°矩形弯管内的湍流流场用智能型五孔球探针进行了测量,同时采用FLUENT 6.2对其进行数值模拟。流场测量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180°矩形弯管由于流体旋转产生的离心力导致了弯管内压力分布的变化,使弯管内切向速度发生变化。切向速度在流体开始旋转0°~60°区间内侧的速度增大、压力减小,外侧的速度降低、压力增大;当转过60°截面后,外侧的速度增大、压力减小,内侧的速度降低、压力增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山西LCJY公司的生料磨改造中,为降低系统阻力,对生料立磨系统的旋风筒进风管道和进口进行了改造;但运行初期出现旋风筒进口管道平段大面积积灰,系统阻力增大,风机电耗增大;为此,在旋风筒进口管道处设置了导流叶片,经过CFD模拟后,又对方案进行了局部调整形成了最终解决方案;方案实施后旋风筒进口管道平段大面积积灰问题基本解决。  相似文献   

11.
本文主要介绍了矿井通风系统的降阻优化,重点介绍了影响矿井通风系统阻力大小的因素、矿井通风系统降阻节能的常用技术以及实现矿井通风系统降阻优化的有效策略三个方面的内容,采取有效的策略降低矿井通风系统中受到的阻力,可以提高矿井的通风量,减小通风工作耗费的资金,从而降低企业的成本投入,这样煤矿开采企业的发展就可以得到促进。  相似文献   

12.
抚顺红透山矿业有限公司铜锌矿针对矿井深度1300m,风路长以及浅部回风系统排风能力低,通风效果不好的情况,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改造.在采取降低回风段通风阻力,井下集中放炮和空区自净等技术措施的基础上拟定并实施了可控循环通风方案,并取得了良好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辊道窑急冷喷风小孔与砖坯呈不同的夹角对急冷段内气体流动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随着夹角的减小,从最上游的急冷风管处开始,沿窑长和内高方向上的气流速度分布更均匀,同时,砖坯表面附近的速度极大值和极小值也增大,但极大值出现的位置离砖坯表面的垂直距离越远。因此,呈60°时的冷却效果较30°和90°的好。  相似文献   

14.
采用气辅助挤出成型技术,分别以垂直进气和平行进气2种方式进行了片材挤出实验,根据流变学原理建立了片材三维气辅挤出模型,利用有限元方法对0°、15°、30°、45°、60°、90° 6个不同进气角度下熔体在口模内的挤出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改变进气角度对片材挤出制品造成了不同的影响,进气角度为90°时熔体在口模内的变形程度最大,随着进气角度的减小,熔体的变形程度减小;15°~30°的进气角度对聚合物片材气辅挤出成型最有利。  相似文献   

15.
伊新 《化工中间体》2023,(13):105-107
对于矿井通风系统来讲,通风的风阻、网络复杂程度、风量以及局部阻力等均能够对其阻力产生影响,通过这些措施能够有效降低通风阻力。以实际煤矿为例,通过通风阻力及巷道长度测定,分析其通风阻力产生的主要原因,减少回风段通风长度、降低巷道局部通风阻力、增加巷道的有效通风面积能够有效工作面通风线路的通风阻力,降低投入成本,实现节能高效运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介绍配有余热发电项目的窑头电收尘器改造为袋收尘器的工程,在保证排放浓度达标的情况下,最大限度降低系统阻力,使改造后窑头收尘器的风机和电机不用更换,或电机保留仅更换高效风机即可达到系统稳定运行。采用新的进风方式、管道内增设导流板等措施后,系统阻力降低500 Pa,实现了节能降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何飞 《河北化工》2015,(1):124-127
针对矿井通风区域增加、通风富裕系数不足、通风路线加长、通风阻力增大的问题,通过对南井通风系统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3个矿井通风系统改造方案。经过方案比较,选取在主井老风机东北侧安装主要通风机的方案。经网络解算,通风系统改造后能满足矿井需风量和通风阻力的要求,实现了通风系统稳定、安全可靠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彭威  关昌峰  张震  阎华  丁玉梅  杨卫民 《化工进展》2012,31(11):2406-2410
对叶片倾角在30°~60°之间的7种开槽螺旋叶片转子的湍流流动与传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采用RNG 湍流模型,采用SIMPLE算法进行速度和压力的耦合,对管内壁面采用强化壁面处理法。选取管程入口流量为2.6 m3/h时管程中部截面的速度场、温度场和湍流强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开槽螺旋叶片转子可在换热管内引起旋流,增强管内流体湍动,促进对流传热。考虑转子引起传热和阻力两方面因素,采用综合评价指标PEC对7种不同倾角转子进行比较,叶片倾角为60°的开槽螺旋叶片转子具有较好的综合传热性能。  相似文献   

19.
针对峰峰矿区一至四矿矿井水混凝效果较差、混凝剂和助凝剂加药量较大的问题,通过矿井水水质特性分析及混凝试验,优化药剂种类和加药量。结果表明:这些矿井水属于常规矿井水,悬浮物颗粒粒径在50μm以下的约占86%,平均中位径在10μm左右,自然沉降较困难,Zeta电位在-30~-20 mV之间,接触角为14°~120°,混凝剂PAC对4个矿井水的混凝效果普遍较好,当联合投加PAC、 PAM时,在一矿至四矿矿井水混凝剂PAC的最佳投加量分别为60、 12、 30、 40 mg/L的基础上,配合投加0.6 mg/L助凝剂PAM,上清液浊度均低于4NTU。当处理常规矿井水时采用PAC-PAM联合投加,优于单独使用PAC混凝效果,出水浊度可进一步降低,处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0.
张建业 《化肥设计》2005,43(2):55-58
根据合成氨装置改造前后阻力改变情况,利用系统阻力计算理论,分析了装置改造前后阻力的影响因素,对阻力降公式进行了进一步推导;采用试差法,计算了改造后净化系统的阻力分布状况,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表明,计算结果满足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