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个P2P IPTV多协议爬行器——TVCrawl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P2P IPTV网络测量是研究P2P IPTV行为和特征的重要手段,不仅有利于设计出更符合真实网络环境的系统或协议,也是实现P2P IPTV监测、引导和控制等方面的重要依据和基础。爬行器是P2P IPTV网络的一种主动测量技术,也是目前P2P IPTV测量的主要方式之一。提出了一个P2P IPTV多协议爬行器——TVCrawler,能够对PPLive、PPStream和UUSee三个系统的直播频道进行测量。TVCrawler主要具有三个特点:1)采用基于反馈的引导节点集构造机制;2)采用主从结构,并行爬行获取拓扑数据;3)采用基于拓扑增长系数的自适应爬行时长控制。实验表明,TVCrawler的爬行测量速度达到20~100节点/秒和130~500边/秒。  相似文献   

2.
李璠 《微计算机信息》2007,23(36):115-116,95
P2P打破了传统C/S模式服务器对网络资源的集中化管理和提供,解放了服务器响应的压力和降低了带宽负载,应用于IPTV系统。然而P2P技术为IPTV业务实现带来灵活和高效率等优点的同时也带来一些问题,比如时延、网络不可控等。本文就P2P技术在IPTV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姜志宏  王晖  黄兵  李沛  樊鹏翼 《计算机应用》2012,32(7):2022-2026
针对P2P TV在线用户的匿名性和高度动态性,设计和部署了P2P TV爬行器--TVCrawler对主流的大规模P2P IPTV系统进行主动测量,对比研究了不同P2P TV系统中在线人数的时间演化和地理分布规律。首先,对在线用户数量的在时间上的演化规律进行了直观分析,并通过多尺度熵方法研究了在线用户人数时间序列的复杂性;其次,研究了在线用户在地理空间分布上的分布特点和规律,并对用户的地理分布进行了可视化展现;最后还研究了各省级行政区内的频道在线用户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发现二者之间存在较为显著的线性递减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等网络电视(P2P IPTV)利用对等网络(P2P)的优良特性,有效地降低了服务器端的负载压力、提高了网络电视系统的鲁棒性以及流媒体的分发速度。条件接收系统(CAS)是P2P IPTV系统中十分重要的安全子系统。其中通过对CAS原理、P2P IPTV系统构架的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非常适用于P2P IPTV系统的CAS密钥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5.
P2P网络行为监控是近年来研究和应用的热门课题.在分布式监控系统的基础上,从P2P网络外部行为特征和内在行为特征两个方面对学术界的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归纳.主要涉及了流量分析、拓扑挖掘、用户认证和信任模型、传播建模等方面的理论,从现象分析解决方案,并指出不足和改进,重点提出了域发现协议的应用和信任模型的原则.此外,还就产业界建设P2P监控的安全平台方面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6.
融合网络中的异构P2P流媒体系统中具有多种终端、应用及节目类型,使得用户行为模式复杂,为系统稳定性带来了挑战。针对以上问题提出融合网络异构P2P流媒体系统稳定性增强策略。通过分析流媒体系统用户日志,确定用户行为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用户行为进行收集及拟合,进行基于可靠性分析的路由、资源信息维护及合作节点选择,提高了系统资源信息维护准确性及节点间数据合作有效性。使用真实系统日志驱动的仿真实验验证了该策略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具有负载分享的P2P IPTV重迭网络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在IPTV服务中当网上收视人数大规模增长时网络带宽消耗及服务器负载大大提高的问题,提出了利用P2P(Peer-to-Peer)概念中的应用层群播所形成的重迭网络来解决IPTV负载分享的问题,并通过P2P中Chord路由算法,加速构建与寻找对应的群播代理人节点。实验证明将Chord与应用层群播代理人做有效结合,可以提供用户具有服务质量、扩充性与负载分享的全方位P2P IPTV服务。  相似文献   

8.
基于PayLoad特征的P2P IPTV应用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基于P2P流媒体技术的网络电视已经成为网络舆论传播的重要手段之一,而P2P技术的无中心和自组织特性将大大增加对网络电视服务进行识别和监管的难度.本文首先通过对不同IPTV的payload数据分析,发现P2P IPTV系统通信过程中均存在访问地址特征、协议定义特征以及数据传输特征,然后提出了基于以上三种特征相结合的识别方法,并设计实现了实时识别系统,最后利用统计实验验证了系统的识别精度并对实验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陈宝钢  许勇  胡金龙  张凌 《计算机科学》2007,34(12):122-125
利用含有用户请求和下载信息的P2P文件共享系统Maze的日志数据,对P2P文件共享系统中的用户行为进行了分析,论证了一些关于用户行为特性的已有观点,并从新的角度考察了一些行为特性,最后对行为的一些相关性进行了比较和研究。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表明,用户的流量大小与其活跃时间具有很强的相关性,而带宽高低对流量及用户请求次数的影响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用户行为与P2P系统的相互作用,提出一种P2P文件共享系统的数学模型。将系统引导策略引入P2P用户行为建模,综合考虑用户下载文件前后的行为特征,分析引导策略对用户行为和系统性能的影响,比较3种引导策略的效果。仿真结果表明,系统引导能有效提高用户首次选择高质量文件下载的概率,减少重新下载的次数和下载总流量。  相似文献   

11.
基于P2P的IPTV技术应用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杨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2009,26(8):209-212,274
随着网络带宽的改善,基于流媒体直播的多媒体服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成为了其中的热门话题.P2P技术的出现,使得基于P2P模式的IPTV系统得到了广泛应用.对基于P2P的IPTV系统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技术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并指出了该技术目前所面临的难点和相关的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2.
A Measurement Study of a Large-Scale P2P IPTV System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An emerging Internet application, IPTV, has the potential to flood Internet access and backbone ISPs with massive amounts of new traffic. Although many architectures are possible for IPTV video distribution, several mesh-pull P2P architectures have been successfully deployed on the Internet. In order to gain insights into mesh-pull P2P IPTV systems and the traffic loads they place on ISPs, we have undertaken an in-depth measurement study of one of the most popular IPTV systems, namely, PPLive. We have developed a dedicated PPLive crawler, which enables us to study the glob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esh-pull PPLive system. We have also collected extensive packet traces for various different measurement scenarios, including both campus access networks and residential access networks. The measurement results obtained through these platforms bring important insights into P2P IPTV systems. Specifically, our results show the following. 1) P2P IPTV users have the similar viewing behaviors as regular TV users. 2) During its session, a peer exchanges video data dynamically with a large number of peers. 3) A small set of super peers act as video proxy and contribute significantly to video data uploading. 4) Users in the measured P2P IPTV system still suffer from long start-up delays and playback lags, ranging from several seconds to a couple of minutes. Insights obtained in this study will be valu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deployment of future P2P IPTV systems.  相似文献   

13.
针对当前IPTV直播应用中,集中服务模式对服务器性能和网络设施要求较高、可扩展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2P(点对点)技术的直播系统Clear Live。与现有的P2P视频系统只针对PC终端的情况不同,该系统主要面向IPTV应用,面向嵌入式机顶盒终端,并兼容PC终端。Clear Live针对机顶盒终端的特点和IPTV应用的环境做了适当的和针对性的设计。实际系统测试结果表明,Clear Live系统能在较低的硬件配置下为大量用户提供高质量的直播服务。  相似文献   

14.
随着IPTV的迅速发展和用户量的激增,现有IPTV采用的纯CDN网络架构扩展性较差,在花销上需要付出很大代价。针对该问题,详细探讨了在电信现网条件下实施机顶盒P2P的可行性,以及影响P2P效果的因素,主要包括上传速率与节目码流的比值以及P2P策略和机制的选择这两个要点。对大量的IPTV用户数据进行了特征分析,得到了一些值得IPTV P2P相关研究可以参考的统计结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P2P技术在IPTV中应用的研究热点,提出了一种基于超级节点的P2P-IPTV体系结构,该结构充分利用了P2P技术在交互式应用方面的优势,使构建更加灵活有效的IPTV业务网络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6.
A significant problem in providing IPTV services is its high deployment and maintenance cost. In addition, the capacity of the video servers can quickly become a bottleneck. One solution to alleviate the load on servers is to use peer-to-peer (P2P) technology.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a conditional access mechanism to protect the copyright in P2P IPTV service. It enables large-scale distribution of copyrighted video using P2P streaming technology. The security and efficiency of IPTV service can be guaranteed in our design.  相似文献   

17.
为了准确评估上海电信IPTV系统引入P2P机制后的效果,实现一个CDN-P2P混合架构的IPTV实时图示可扩展仿真系统RGSS(Real-time Graphical Scalable Simulator)。RGSS采用基于消息的事件驱动引擎,支持大规模节点仿真且具有实时可视化功能。实验表明,RGSS在进行大规模节点仿真时,不仅保证了高准确性,而且有效降低了资源消耗,提高了仿真效率。  相似文献   

18.
非结构化P2P系统Overlay优化技术综述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非结构化P2P Overlay网络的结构松散, 网络中资源的分布没有明确的限制, 这使得非结构化P2P Overlay网络中的资源搜索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通信开销巨大的泛洪法, 因而非结构化P2P系统在伸缩性, 可用性等方面, 存在明显的不足. 非结构化P2POverlay网络的上述特点决定了非结构化P2P Overlay优化技术的重要性. 本文分四大类别, 对非结构化P2P Overlay优化技术进行了介绍, 分析比较了各类方法的优劣以及它们的适用场合, 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