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当工程结构遭受地震破坏,或由于结构设计与施工失误、建筑物使用功能变更与增层、老旧建筑设防标准过低、抗震规范条款变动等因素都必须对结构进行抗震加固,以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大量既有建筑,特别是GBJ11-89抗震规范实施以前建造的建筑,均需要进行抗震鉴定与加固.因此,为了有效减轻地震灾害,在研究结构抗震设计理论与方法的同时,还应该加强对既有建筑抗震加固方法的研究.本文对预应力技术在加固设计和施工方面的应用做了进一步探讨.在加固设计时,可以通过施加预应力改变结构的内力,提高构件的承载力,在加固施工时,通过施加预应力,可使得加固纵筋得到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原有结构的结构布置检查、材料强度检测、倾斜和不均匀测量、损伤调查、抗震验算和构造分析,评估老厂房的抗震性能,并提出抗震加固建议.结果表明,尽管原结构使用时间较长,经过抗震加固后插层改建仍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针对当前房屋维修加固施工中存在的局限性及不足,本论文对砖混结构的房屋加固技术进行了分析探讨,首先简单分析了传统房屋的加固技术方法,在此基础上重点探究了砖混结构房屋加固技术应用方法,给出了地基加固和房屋上部结构加固两大类方法,并详细探讨了其中几种典型的施工工艺及方法,对于进一步提高砖混房屋维修加固技术应用水平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建筑结构鉴定及加固的意义、设计原则及抗震加固技术等三个方面简要分析结构鉴定和结构抗震加固技术作用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多层廊体房屋是我国居住、办公,学校和医院等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总结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结构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6.
砖混结构由于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多年来砖混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最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其中民用住宅建筑中约占90%以上.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蒸长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根据现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砌体结构设计规范.结合自身设计的实践经验,我认为,在多层砖混房屋抗震设计上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7.
我国目前旧有民用建筑,尤其是居民住宅中大部分是砖混结构,而需要进行改造的大部分也是这部分房屋.因此砖混结构房屋的改造在旧房改造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有极其广阔的市场前景.研究砖混结构房屋改造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就对于结构加固与改造技术的目的和意义、国内外发展状况及加固方法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相似文献   

8.
由于砌体结构具有选材方便、施工简单工期短.造价低等特点.目前砌体结构房屋在我国仍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因而.砌体结构的抗震设计便成为结构设计中不可忽视的问题.本文对多层砌体结构住宅抗震设计技术进行探讨,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9.
多层砌体房屋是我国居住、办公、学校和医院等建筑中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总结多层砌体房屋的震害经验,房屋结构体系不合理或存在缺陷是多层砌体房屋产生震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多层砌体房屋合理的抗震结构体系,对于提高房屋的抗震能力是非常必要的,也是房屋抗震设计中应考虑的关键问题。因此在进行多层砌体房屋抗震设计时,结构体系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重点考虑。  相似文献   

10.
本文阐述了结构工程的减震控制技术进行了概念性的介绍,并且介绍了当前各种减震控补技术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发展前景,针对结构工程的抗震加固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1.
砖混砌体房屋是我国当前建筑中使用广范的一种建筑形式,多采用多孔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且的.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科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文章就在涉及房屋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综合方法在砌体结构房屋加固改造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某砖混结构房屋的加固设计实例,分析了如何在砌体结构加固设计中灵活运用加固手段,为加固设计人员在进行加固方案选择和方案设计方面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3.
周增荣 《中国科技财富》2010,(14):298-298,299
砖混结构多采用粘土砖和混合砂浆砌筑,通过内外砖墙的咬砌达到具有一定整体连接性的目的。在地震设防地区,多层砖混砌体房屋由于组成的基本材料和连接方式决定了其脆性性质,变形能力小,导致房屋的抗震性能较差;因此改善砌体结构延性,提高房屋的抗震性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所以,研究砖混结构房屋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显得尤为重要,是砖混结构房屋安全使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建筑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形式是砖混砌体房屋。为了防止房屋由于不合理或者是有缺陷的机构体系而导致多层砖混砌体房受到震害影响。房屋在抗震方面的能力,需要在设计房屋抗震时重点考虑合理的构建多层砌体房屋在抗震方面的结构体系。  相似文献   

15.
本文笔者比较全面的阐述了砖混结构房屋加固的一般原则.介绍了地基基础、墙体、柱粱、楼(屋面)板等常用的加固方法,并提出了加固的质量控制措施.根据可靠性鉴定结果,只要合理选择加固方法.规范施工管理,就能达到加固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简要介绍日本钢筋混凝土桥墩抗震补强设计流程方法和补强加固方法,并对补强加固方法特点做了归纳总结.最后对我国现有的桥梁进行抗震补强的重要性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7.
砌体结构是我国住宅建设工程中常用的结构形式之一。如何提高砌体结构房屋的抗震能力,是建筑抗震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通过对工程震害的调查分析,得出了一些对工程设计有益的结论。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用的中小学校舍多是按老规范进行设计,多采用砌体结构,未做考虑抗震,年代过长便会出现承载力不足的现象,我们需对校舍的原结构按照新规范实施全面检测与抗震鉴定,若鉴定不符合抗震要求,就必须进行加固处理,保证校舍安全.  相似文献   

19.
为了做好农村民居建设技术指导工作,由云南省建设厅主编,昆明有色冶金设计院、昆明理工大学等单位共同参与编制了《云南省农村民居地震安全工程技术导册(试行)》。该导册主要适用于云南省抗震设防烈度为6、7、8、9度地区农村一层、二层传统民居新建房屋的建造和既有房屋的加固。其中所指的农村传统民居结构形式包括木构架承重结构体系,砖砌体承重木楼、屋盖体系以及单层生土墙承重木屋盖体系等。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砖混房屋是使用最广泛的一种建筑形式。但由于砌体房屋胞浊材料的抗震巨能较差,为了提高其抗震性能,行内经常采用设计建筑布局,改变结构构造。房屋的抗震设计就应用而生,主要是以预防为主,使房屋在小震中不坏,中震中可修,大震中不倒。因此在建设工程时,为了确保建筑工程具备合理的抗震能力,工程的抗震设防、抗震设计强施工质量等各方面都必须符合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