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作者根据82例甲亢病人的研究,并结合文献复习了甲亢治疗前后钙代谢紊乱。治疗前:(1)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处于钙负平衡:①粪钙高、由于肠吸收减少,分泌过多;②尿钙稍高,本文平均226毫克/日,11例高于350毫克/日;③骨骼同位素检查显示钙更新率加速,骨吸收占优势,病人有骨质疏松,破骨细胞活动占优势,半数以上病人硷性磷酸酶增高;④部分病人血钙明显高于正常,见于严重甲亢,如用抗甲状腺药物8周,血钙回复正常,表明高血钙是由于甲状腺激素过多所引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了45例甲亢病人的甲状旁腺功能。血清钙与磷增高,并与甲亢成正相关。血清免疫反应性甲状腺激素(S—iPTH)之减少是与血清钙的增高呈负相关。S—iPTH在28.9%的甲亢病人低于正常。尿钙与磷排出增加,与甲亢呈正相关。肾小管重吸收钙(TRCa%)减少,与S—iPTH呈正相关,但与血清钙呈负相关。作者认为甲亢时骨无机盐移出的增加可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激素是骨骼生长和成熟的主要调节物质。甲状腺功能的变化关系到骨代谢的改变,甲低时骨转化减慢,骨的生长和成熟受到阻滞。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使这些异常逆转(至少部分地改善)。另一方面,甲亢则伴有骨的成熟加快,骨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骨代谢指标及髋部骨密度(bone mineral density,BMD)值与骨组织不同区域骨钙、磷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明确骨矿物质元素与骨质疏松的关系。方法对2015年9月至2016年9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6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进行骨组织取材,运用X线聚焦荧光能谱仪检测骨组织皮质骨区域、松质骨区域及交界区域的钙、磷、锰、铁、铜、锌元素含量比重,控制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等因素,运用偏相关分析研究血骨代谢指标和BMD与骨钙磷及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结果 25羟维生素D3[25 hydroxy vitamin D3,25(OH)D3)]与松质骨区域的骨铜和锌含量呈正相关(r=0.589、0.494,P=0.002、0.012);血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与交界区域的骨钙、铁、锌含量呈正相关(P=0.009、0.011、0.025),相关系数分别为0.568、0.554、0.498,而与骨磷含量呈负相关(r=-0.582,P=0.007)。全髋BMD值与骨铁含量可能存在负相关性(r=-0.472,P=0.089),大粗隆BMD值与松质骨区域的骨钙含量呈负相关性(r=-0.621,P=0.031),与骨磷含量呈正相关性(r=0.690,P=0.013)。结论充足的维生素D3可能促进机体锌和铜元素的吸收以提高BMD和增加骨量。大粗隆部BMD值的下降可能与松质骨区域骨钙含量比重上升导致金属微量元素含量比重下降有关。  相似文献   

5.
甲亢患者骨密度、骨代谢指标及维生素D受体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11,他引:10  
本研究发现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腰椎、股骨颈、Ward三角和大转子区骨密度降低 ,血清钙、血清磷、血清碱性磷酸酶及血清骨钙素升高 ,血淋巴细胞内维生素D受体 (VDR)含量降低。FT3与FT4与骨密度呈负相关。提示甲亢导致高转换型骨丢失 ,它可引起骨密度降低 ,骨代谢指标及VDR含量异常。  相似文献   

6.
链脲佐菌素所致慢性糖尿病鼠的骨和钙磷代谢紊乱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非脱钙骨组织形态测量、单光子吸收扫描、骨物理测量方法对链脲佐菌素所致的慢性糖尿病鼠及对照鼠的骨组织形态、骨矿物质含量、骨生长和钙磷代谢进行了7周观察和研究。结果提示:糖尿病鼠可发生高尿钙、高尿磷、高血磷、显著的骨量减少和骨生长受抑。骨量减少的组织学基础为成骨细胞活性降低、骨形成和矿化不良。破骨细胞活性相对增高,骨吸收多于骨形成,骨重建单位负平衡。  相似文献   

7.
心得安对甲亢患者钙、磷、镁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报告10例单独用心得安治疗甲亢时,治疗前、后的钙、磷、镁平衡等的变化。证实心得安可纠正甲亢时的负钙平衡,改善负磷平衡及镁平衡。并对其机制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
20004072甲亢患者骨密度及骨代谢变化的研究/孙广平…//辽宁医学杂志一20()(),t4(幼一18一印 甲亢组(30例)股骨近端Ne改,Troeh,War〔}三角的骨密度(BMD)较健康对照组(29例)降低6当。一13鱿(P<。.05~0.01)。血清骨钙素(BGP)较对照组高98%,尿I型胶原肤/肌配较对照组高2洲“‘、(p<0.01),而血钙、磷及甲状旁腺激素与对照组无差异。认为甲亢患者骨密度减低.其骨吸收大于骨形成。表2参5(周璐)20004073 Graves病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变化及临床意义/孙永林…//实用医学杂志一2。。。·16(时一366~367 GraveS病(GD)组40例,健康对照组4()例。血…  相似文献   

9.
东野光 《山东医药》2001,41(6):55-56
骨质疏松是各种病因引起的一组代谢性骨病 ,其特点是单位体积内骨组织的蛋白质和钙、磷含量降低 ,骨皮质变薄 ,髓质骨小梁数目及大小均下降 ,骨髓腔变宽 ,骨负载能力降低。本病主要临床症状有腰背及四肢骨痛 ,脊柱畸形甚至骨折。甲状腺机能亢进症 (甲亢 )患者由于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可引起高转换率性骨质疏松。国内外统计甲亢并发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约为 2 0 %~ 5 0 %。1 甲状腺素在骨代谢中的作用正常骨骼旧骨不断吸收 ,新骨不断形成 ,处于一种动态平衡中 ,这种平衡主要由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完成。甲状腺素对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均有影响 ,…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青年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患者骨密度特点及其与病程、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使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分别测定340例中青年甲亢患者及160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对照者的前臂、腰椎及股骨颈骨密度,用化学发光法测定甲亢患者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激素(FT4)及促甲状腺激素(TSH),用自动生化仪检测血清钙(Ca)、血清磷(P)、碱性磷酸酶(ALP),比较2组间骨密度及Ca、P、ALP的差异。根据国际临床骨密度学会(ISCD)和国际骨质疏松基金会(IOF)对中青年骨质疏松诊断的不同定义分别将甲亢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ON1)和骨质疏松组(OP1)、骨量正常组(ON2)、骨量减少组(OD2)、骨质疏松组(OP2),比较使用2种诊断方法得出的骨质疏松检出率,比较各组甲状腺激素(TH)及TSH的差异。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甲亢患者桡骨全部、腰椎L2-4及股骨颈骨密度均明显降低(均P0.05)。根据ISCD定义得出的骨质疏松检出率为46.8%,根据IOF定义得出的骨质疏松检出率为27.1%,前臂较腰椎、股骨颈骨密度降低更明显。甲亢患者骨质疏松组较骨量正常组的FT3、FT4明显升高(P0.05),TSH明显降低(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桡骨骨密度与FT4、Ca呈负相关,与TSH呈正相关。结论中青年甲亢患者骨质疏松患病率高,骨量丢失较明显的部位为桡骨,过量甲状腺激素及低TSH均可导致骨代谢紊乱。  相似文献   

11.
木糖醇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木糖醇是体内葡萄糖醛酸—木酮糖循环的中间产物。近年研究证明,口服木糖醇可经磷酸戊糖旁路代谢产生大量NAD(P)H,为骨钙摄取供能,促进骨的早期矿化;使骨脯氨酸合成通路活跃,抑制胶原降解酶,使胶原降解减少;并减轻糖化、氧化对成骨、骨细胞的损伤。木糖醇还可竞争钙盐及羟磷灰石溶解表面的水分子,降低钙磷离子的扩散系数,抑制钙盐的溶解,使骨形成与骨吸收间的平衡趋向正常。木糖醇可成为预防骨质疏松的新手段。  相似文献   

12.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骨代谢变化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甲状腺激素与骨成熟、发育有关,参与人一生骨胳再塑造的全过程。成人甲亢时,在过量甲状腺激素作用下,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活性和数量发生变化,导致骨代谢紊乱。本文通过测定骨代谢标志,观察其变化特点以探讨其临床意义。一、对象和方法1.对象:(1)Graves’...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与骨质疏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1948年Albright首次提出糖尿病(DM)可致骨改变以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DM骨改变及其机制。笔者现将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作一综述。 DM对矿物质代谢的影响:DM对钙磷代谢的影响已被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所证实。有人观察到DM性骨质疏松与骨基质及骨矿物质代谢紊乱有关。其发病机制包括:①多数人认为,高血糖时大量葡萄糖从尿液排出,渗透性利尿作用,将大量钙、磷、镁离子排出体外而使其血液浓度降低;低钙、低镁刺激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使甲状旁腺素(PTH)分泌增加,溶骨作用增强,出现骨吸收增加,骨量减少。②胰岛素不  相似文献   

14.
降钙素(Calcitonin,CT)作为钙代谢调节激素,主要作用是抑制骨吸收钙、促进尿钙排泄,并通过阻碍肠道对钙的吸收而降低血钙水平。最近的报告指出,CT有保护机体不致因进食而引起高血钙的降低血清钙的生理作用。本文主要探讨CT对肝胆系统钙代谢的调节作用。 口服钙盐(50mg/100g体重)的大鼠,  相似文献   

15.
46例Graves病患者治疗前血清游离钙(Ca~( ))、磷(P)、碱性磷酸酶(AKP)及24小时尿钙(Ca)、P、羟脯氨酸(Hyp)排量水平都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经治疗2—3个月甲亢病情控制后,血Ca~( )、P及24小时尿Ca、P亦随之恢复正常,但血AKP与24小时尿Hyp仍高于对照组。高钙血症比率在血Ca、校正钙与Ca~( )测定中分别为11.2%、16.3%与30.0%。前臂骨密度呈现骨量减少和腰椎相示骨质疏松者分别为29.0%和13.3%。本文对Graves病患者的钙、磷和骨代谢改变及其发生作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6.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患者血钙、磷水平及心得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测定了20例甲亢进患者及20名正常人血钙、磷、钙磷乘积、碱性磷酸酶(AKP)、灭活AKP及尿羟(HP)的水平,其中11例患者以心得安160mg/日连续治疗28天后进行了复查。甲亢患者血钙增高,高血钙发生率为10%,血磷及钙磷乘积增加,AKP、来活AKP和尿HP水平亦增高。心得安治后T3及血钙降低,尿HP减少。甲亢患者血钙增高的主要机制是骨吸收增加;心得安降低血钙主要通过T3减少,β受体阻滞作用和对骨的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用~(32)P、~(45)Ca 双示踪技术研究大骨节病区粮喂养大白鼠的钙、磷代谢。结果表明:病区粮喂养动物的骨、软骨~(32)P、~(45)Ca 沉积减少,骨钙、磷含量显著增大,软骨磷脂、硫酸软骨素含量降低、胶元量增高。说明病区组动物发生了钙、磷代谢紊乱,有过早老化现象,并提出其改变的初步分析和可能有关的因素。病区粮加硒后,骨、软骨~(32)P 沉积率明显增高,软骨磷脂含量增加,骨磷量有所减少,而钙代谢无明显变化。表明硒与磷代谢有关。  相似文献   

18.
肾性低血磷佝偻病的特点是持续性低血磷和高尿磷、正常血钙、佝偻病的骨改变及生长障碍。最突出的标志是由于肠磷吸收和肾小管磷回吸收(TRP)障碍所致的低血磷。最近的资料表明在该病中血清l,25(OH)_2D_3浓度减低,在补充磷的同时给予l.25(OH_2D)_3或其类似物1αOHD_3治疗可以使病人的生长速率、骨的状况以及钙磷平衡改善。然而  相似文献   

19.
甲状腺功能的改变可以引起骨代谢的变化。骨钙蛋白(osteocalcin,BGP)作为反映骨更新的、特异的、敏感的生化标志物,近年来已为人们所重视。BGP直接由成骨细胞合成,释放入血,经放射免疫测定(RIA)或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方法可测定出血中的水平,进而可以观察体内骨代谢的变化。本文通过研究甲状腺功能异常时的BGP水平以及与骨代谢有关的激素,如甲状旁腺素(PTH)和降钙素(CT)的水平,了解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简称甲亢)和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时的骨代谢变化,探讨甲状腺激素对骨代谢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0.
51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钙磷代谢平衡结果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51例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和28名健康成人共353个钙磷平衡试验日的研究结果。在治疗前IDDM和NIDDM病人均为负平衡,前者重于后者;治疗后前者完全纠正,后者明显好转。钙磷平衡与血糖水平有关。比较了Hotelling T~2分析与t检验结果;讨论了钙磷负平衡的机制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