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在企业中运用较广。针对长期股权投资权益法的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与处置三方面有关情况进行举例分析,以帮助会计人员更好地理解和正确运用长期股权投资的权益法核算。  相似文献   

2.
企业对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权益法核算时,由于会计与税收的目的不同,对某项收益、费用和损失的确认、计量标准与税法的规定会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于按权益法核算的长期股权投资按照会计制度及相关准则规定产生的股权投资差额的借方余额,分期摊销抵减投资收益与税法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不允许扣除的差异,应作为时间性差异,企业应视所采用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分别确定。  相似文献   

3.
按照会计制度规定,当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具有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时,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核算。在运用权益法对长期股权投资进行核算时,由于会计制度和税法确认收益或损失的时间不同,涉及到一系列的所得税会计的问题。文章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2014年3月财政部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2号——长期股权投资》。与旧准则相比,新准则在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初始计量、后续计量以及成本法与权益法的相互转换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对此进行比较分析,以期对企业长期股权投资实务的处理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5.
关于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权益法的教学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权益法,是指长期股权投资最初以初始投资成本计价,以后根据投资企业享有被投资企业所有者权益份额的变动对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的方法。权益法核算的难点在于四个专栏的内容及相互关系,即“投资成本”、“股权投资差额”、“损益调整”、“股权投资准备”四个专栏的核算要点及联系,以及期末计提减值准备的处理。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总结出快速全面掌握权益法核算的技巧。  相似文献   

6.
邹彩莲 《考试周刊》2011,(67):235-237
长期股权投资是企业一项重要的资产,除了正确核算取得时的长期股权投资外,在长期股权投资持有期间,投资企业根据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程度及是否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是否可靠计量。应当采用成本法或权益法进行核算。随着企业情况的不断变化.可能导致其会计核算需要由一种方法转换为另外的一种方法。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从投资单位因追加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上升,能够对被投资单位施加重大影响或是实施共同控制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和投资单位因处置投资等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探究。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也从投资单位因追加投资原因导致持股比例上升,原持有的对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的投资转变为对子公司投资的.由权益法转为成本法和投资单位因收回部分投资导致持股比例下降,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由权益法转换为成本法。  相似文献   

7.
新会计准则体系对原有的长期股权投资准则在会计核算与信息披露方面进行了重新规范,具体包括名称和规范内容,成本法、权益法的核算范围与核算方法,取得时初始投资成本的计量,减值的计提,股权转让损益的计量,以及披露的内容等方面。文章仅就新旧会计准则中"长期股权投资"的上述变化做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8.
长期股权投资有成本法和权益法两种核算方法。成本法是重成本、轻权益;权益法是重权益、轻成本。成本法和权益法的实质不同,导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是否需调整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权益法是核算长期股权投资的重要方法之一,不仅在会计实务中较难全面掌握,也是历年来参加会计中级职称考试的考生的一大难题。本文从区别成本法和权益法的特点、把握权益法下的帐户内容、个别把握特殊问题等方面对全面掌握权益法进行了独到论述。  相似文献   

10.
长期股权投资依据对被投资单位产生的影响不同分为四种类型,根据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不同,投资企业对长期股权投资核算的方法不同,包括有成本法和权益法,通常情况下当投资企业发生增资或减资时会涉及长期股权投资类型发生变化而导致核算方法发生变化,但是在投资额度不变的情况下长期股权投资的类型也可能会发生变化,同样会涉及成本法和权益法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