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指数、沉积古地形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古近系主要层序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层序与恩平层序是属于两个不同演化阶段的层序。文昌层序是断陷期沉积,低位体系域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3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恩平层序属于断陷向坳陷转换期的沉积,低位体系域在构造高部位发育河道充填沉积,在凹陷内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和南部2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2.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沉积特征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钻井和地震资料为基础,根据地震相、地震速度岩性指数、沉积古地形特征和区域地质背景等资料综合分析了白云凹陷古近系主要层序各体系域的沉积相发育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白云凹陷古近系文昌层序与恩平层序是属于两个不同演化阶段的层序.文昌层序是断陷期沉积,低位体系域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西南部和东南部3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恩平层序属于断陷向坳陷转换期的沉积,低位体系域在构造高部位发育河道充填沉积,在凹陷内发育滨浅湖相沉积;湖扩体系域发育中深湖相沉积;高位体系域沉积期有北部和南部2个物源体系,发育(扇)三角洲-滨浅湖-中深湖沉积体系.  相似文献   

3.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纪沉积地层可分成4个层序10个体系域,在古构造、古地形、古气候和古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下,层序内部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根据地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台北凹陷侏罗纪沉积格局曾发生过显著变化,早中侏罗世由南而北依次发育河流、沼泽和湖泊相沉积,中侏罗世由南而北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中晚侏罗世由南而北则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扇三角洲相沉积。其中沼泽相煤岩和较深湖相泥岩是良好的烃源岩,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河道砂体是物性较好的储层,湖相泥岩是有利的盖层,它们在垂向上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4.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层序地层学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纪沉积地层可分成4个层序10个体系域,在古构造、古地形、古气候和古物源供给等因素控制下,层序内部发育低水位体系域、湖侵体系域和高水位体系域。根据地质、地震、测井及地球化学资料对吐哈盆地台北凹陷侏罗系的层序地层学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台北凹陷侏罗纪沉积格局曾发生过显着变化,早中侏罗世由南而北依次发育河流、沼泽和湖泊相沉积,中侏罗世由南而北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相沉积,中晚侏罗世由南而北则发育辫状河三角洲、湖泊和扇三角洲相沉积。其中沼泽相煤岩和较深湖相泥岩是良好的烃源岩,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和河道砂体是物性较好的储层,湖相泥岩是有利的盖层,它们在垂向上构成了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海安凹陷下白垩统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震、测井和分析化验等资料,对苏北盆地海安凹陷下白垩统泰州组进行了层序地层和沉积相研究,将泰州组划分为2个三级层序(泰一段构成层序I1 和泰二段构成层序I2)和5个体系域,其中,层序I1沉积于盆地断陷期, 由于受仪征运动的影响该层序多与下伏浦口组为角度不整合接触,彼此间为典型的层序界面,发育辫状河冲积平原相、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滨—浅湖相和半深湖相沉积;层序I2形成于盆地拗陷期,主要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相、半深湖—深湖相沉积, 湖泊沉积范围广,湖相暗色泥岩沉积是盆地主要烃源岩。指出海安凹陷生油层主要发育于沉积层序I2中部湖侵体系域的泥灰岩段,该生油层本身又是良好盖层;而储集层则主要发育在沉积层序Ⅰ1和I2顶部的高水位晚期;海安凹陷中心发育的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前三角洲砂体是油气的有利勘探区。  相似文献   

6.
琼东南盆地第三系层序地层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琼东南盆地的发展经历了由断陷到坳陷的演化过程,盆内充填了巨厚的沉积地层,该套地层在上、下第三系内可识别出14个层序,断陷期6个坳陷期8个.断陷期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幕式构造运动,层序由冲积扇、河流、湖泊、扇三角洲和碎屑滨岸体系沉积的粗碎屑岩组成.坳陷期层序发育主要受控于全球海平面变化并具有典型被动大陆边缘特征,低位域由企底扇、斜坡扇和海底水道沉积组成;海进体系域和高位体系域由三角洲、碎屑滨岸、碳酸盐台礁和浅海陆架体系沉积组成.   相似文献   

7.
为了查明松辽盆地南部东南隆起区登娄库组沉积特征及演化规律,开展了层序格架内的沉积相展布特征及演化研究。研究表明,登娄库组物源具有四周向中央汇聚的继承性特征,沉积相分布受盆地构造演化控制明显,主要发育了5种沉积相--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层序Ⅳ-d1为断-坳转换期的早期,沉积受断陷控制明显,致使沉积物快速卸载,各沉积体系向盆地内部进积的距离受到了限制,共发育了5个规模较大的分割式断陷和2个小型断陷。断陷周缘古凸起为冲积扇沉积体系的主要发育区,扇三角洲沉积分布于断陷的四周,扇三角洲前缘延伸到入湖处。沉积相主要以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湖相为主;层序Ⅳ-d2为断坳转换期的末期,研究区基本上形成了统一沉积物卸载区域,湖泊范围扩大,主要发育了冲积扇、扇三角洲、辫状河、辫状河三角洲和湖相沉积。以泛滥平原与滨浅湖的接触带为界,该界限以西主要发育来自西部和北部物源高地的冲积扇、辫状河沉积体系,该界限以东湖泊相大面积发育,伴随高地物源区碎屑沉积物陆续注入湖盆,构成了规模不等的退积式扇三角洲。其中,扇三角洲前缘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带是油气富集的主要储集体,是今后该区登娄库组油气勘探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8.
松辽盆地沉积地层与成藏响应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松辽盆地发育断陷、坳陷及反转-萎缩3个一级构造层序,10个二级层序.断陷构造层序以火山岩、冲积扇、扇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坳陷构造层序以河流、大型三角洲和半深湖-深湖相沉积为主,反转-萎缩构造层序以河流、小型三角洲和滨浅湖相沉积为主.断陷构造层序煤系源岩与砂砾岩及火山岩构成深部含气组合,坳陷构造层序深湖相泥岩与大型三角洲及河流相砂岩构成下部油气共存、中部及上部含油组合,反转-萎缩构造层序滨浅湖泥岩与河流砂岩构成以次生气藏及生物气藏为主的浅层含气组合.深部断陷控制了深部组合气藏分布,坳陷构造层深湖相成熟烃源岩控制了下部、中部及上部组合油藏分布.  相似文献   

9.
大民屯凹陷沙四段沉积体系特征及展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王丹  陈永成  潘克  于兰 《特种油气藏》2007,14(2):36-39,48
应用层序地层学原理建立沙四段层序格架,划分体系域,明确沙四段沉积体系特征及展布。阐明了沙四时期凹陷西侧为主要物源供给区,发育4个主要物源,形成了沈257.沈225、沈267、沈278等扇三角洲砂体。指出了沙四段主要为低位体系域和水进体系域,其中低位体系域发育冲积扇-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水进体系域发育扇三角洲-湖相沉积体系。冲积扇、扇三角洲平面上分布在凹陷的西部斜坡带,浊积扇则分布在湖盆中心。沉积相带对油气分布控制作用明显。  相似文献   

10.
据构造活动及沉积层序充填特征分析,昌图凹陷地层层序可以划分为裂陷(SSⅠ)、断陷(SSⅡ)和坳陷(SSⅢ)3个超层序,其中SSⅡ由SⅡ1、SⅡ2两个层序构成.层序SⅡ1、SⅡ2又可细分为低位体系域、湖盆扩张体系域、湖盆收缩体系域,发育有冲积扇、扇三角洲、前扇三角洲-半深湖、浅湖-沼泽相沉积体系.由于凹陷的幕式伸展造盆作用影响,凹陷断陷充填期曾两度湖泛,相应地在湖盆扩张体系域发育期充填了两套暗色泥岩密集段,从而形成了凹陷上下叠置的阜新组(煤系烃源岩)及沙海-九佛堂组(湖相烃源岩)两个含油气系统.  相似文献   

11.
洞庭盆地沅江凹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洞庭盆地沅江凹陷古近系总体表现为一个北东向展布的东南断裂、西北超覆的断陷-断坳型准箕状凹陷。中、新生界主要为陆相洪积扇、洪泛平原、滨湖-浅湖-半深湖沉积的碎屑岩及少量蒸发岩。凹陷内有利烃源层为层序Ⅰ的湖侵体系域古近系沅江组暗色泥岩;白垩系-古近系陆相碎屑岩和沅江组碳酸盐岩是主要的储集岩;沅江组-新河口组大套泥质岩系是良好的区域盖层;在有利的油气聚集成藏区内发现了一批近油源的、构造较落实的圈闭。凹陷内具备一定的输导条件,发生过一定规模的油气生成、运移和聚集成藏过程,其中沅江组自生自储型裂缝型油气藏和上白垩统分水岭组-始新统汉寿组侧储型油气藏具有较好的油气勘探前景。  相似文献   

12.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三角洲沉积体系与沉积模式   总被引:19,自引:3,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为陆相碎屑岩沉积,其中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包括湖泊扇三角洲体系和湖泊三角洲体系2类.湖泊扇三角洲体系主要见于上侏罗统遂宁组、莲花口组地层之中,由扇三角洲平原亚相、扇三角洲前缘亚相、前扇三角洲亚相构成.湖泊三角洲体系主要分布于上侏罗统蓬莱镇组等地层中,有长轴三角洲和短轴三角洲2种类型,包含的亚相有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亚相.川西前陆盆地侏罗系的沉积模式有2种,即冲积扇-河流(冲积平原)-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及冲积扇-扇三角洲-湖泊-湖底扇模式.   相似文献   

13.
塔里木盆地东北地区下白垩统巴什基奇克组湖相沉积受盆缘冲积扇控制明显,发育有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和扇三角洲两大沉积体系。冲积扇-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从南北山前带向沉积中心依次发育冲积扇相、辫状河三角洲平原亚相和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扇三角洲沉积体系主要由扇三角洲前缘亚相构成,分布在研究区西北库车坳陷附近。巴什基奇克组沉积期气候炎热干旱、湖盆水体浅,地层含砂率高。湖侵期,湖盆边缘沉积的地层厚度远大于湖盆中心区域沉积的厚度;湖退期,正好相反。钻井和地震资料分析表明,研究区从湖侵到湖退,东北部仅受北侧古天山隆起单一陆源沉积物影响,南部仅受南侧东昆仑—阿尔金隆起影响,而中部地区由单一物源控制逐渐变为多物源影响。因此,湖退期在湖盆中部沉积的地层也具有良好的储集性能。  相似文献   

14.
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沉积体系特征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综合利用地质、测井和地震信息,结合古地理、地层岩石学特征、岩石组合特征及沉积构造特征等方面的研究,在松辽盆地十屋-德惠地区划分出冲积扇、河流-三角洲、水下扇-扇三角洲及湖泊等4种沉积体系类型,9种主要的沉积相和若干沉积亚相.断陷初期和坳陷早期以发育冲积扇为主;断陷早中期以发育湖泊体系及水下扇-扇三角洲体系为主,湖泊体系中深-半深湖亚相及水下重力流水道相较为发育;断陷晚期水体略微变浅,以滨浅湖及河流-三角洲沉积为主.坳陷期形成两个大的水退、水进旋回,泉头组及姚家组以河流及浅水湖泊沉积为主;青山口组和嫩江组沉积时期则主要发育湖泊体系.  相似文献   

15.
新疆乌什凹陷东部舒善河组沉积相及其储集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乌什凹陷内5口钻井详细的岩心观察和测井曲线、实验室分析,认为乌什凹陷东部的下白垩统舒善河组是一套以红褐色砂砾沉积为主的陆源碎屑沉积,粒度粗,分选和磨圆均差.发育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平原的泥石流沉积和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十分发育,湖泊宽广而浅,主要沉积滨浅湖泥滩和较少量的以薄层状夹于滨浅湖泥岩中的砂坝.储层主要分布于舒善河组中段,即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砂岩段,砂岩成分类型为中细粒岩屑砂岩,属低孔低渗储层;沉积微相、砂岩粒度以及填隙物含量对储层储集性能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6.
综合运用地质、测井、地震等资料对渤海湾盆地东营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三段的沉积相类型及其平面分布特征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古近系沙三段发育三角洲、扇三角洲、近岸水下扇、湖底扇、滨浅湖、半深湖和深湖等7种沉积相类型。从沉积相平面分布来看,沙三早、中期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发育扇三角洲和近岸水下扇相,南部缓坡带发育三角洲和扇三角洲相,东西轴向发育东营三角洲和高青三角洲沉积,盆地内部半深湖—深湖环境内发育湖底扇相。沙三晚期湖盆萎缩,深湖、半深湖范围缩小,各类骨架砂体自盆缘向盆内形成有利的油气储集体。   相似文献   

17.
松辽断陷盆地群地层,即深层,主要为一套砾岩、砂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夹火山岩、煤层组成,从下到上,一般划分为火石岭组、沙河子组、营城组、登娄库组。从层序地层学观点,从下到上划分为3个超层序、11个三级层序(SQ1~SQ11)。发育的沉积相类型有冲积扇相、河流相、湖漫相、湖泊相、扇三角洲相、三角洲相、湖底扇相和火山岩相。从沉积特征可划分为4个演化阶段,即扇三角洲—湖泊—火山岩充填期、扇三角洲—湖泊—河流三角洲充填期、河流三角洲—湖泊—扇三角洲充填期和河流三角洲—湖泊充填期,从而将本区断陷沉积层序归纳为3种层序地层学模式,即断陷型、断坳并存型、坳陷型层序地层学模式。  相似文献   

18.
沾化凹陷断坳转换期层序地层及沉积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沾化凹陷古近纪沙二上-东营组沉积期处于断坳转换期。综合分析认为可将其划分为3个长期旋回和6个中期旋回,发育冲积扇、河流、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扇三角洲、滨浅湖、滩坝、半深湖-深湖和湖底扇等各种沉积相类型。其中有利储集砂体的分布主要集中在C1、C2及C4旋回。沉积体系的分布受基底沉降、断层活动、物源区特征以及气候等因素的综合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