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日报》在疫情期间借助抖音短视频平台多层次、高密度地发布疫情相关的短视频报道,压缩了疫情的谣言空间。坚持生产传播正确的政治方向、舆论导向、价值取向的优质短视频内容,坚守主流媒体的立场和态度。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公正、公平、真实、客观、准确地报道新冠肺炎疫情,在战"疫"新闻宣传工作中,定民心、碎谣言、讲时效,吹响了主流媒体冲锋的号角。  相似文献   

2.
融媒体传播生态格局尚未构建成型,便遭遇了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的特殊时期,本文从宏观理论、实际操作等多个维度深入阐释,主流媒体旗下的短视频账号在疫情防控语境下,如何把握"时度效",在复杂的舆论场中抢占话语权,充当引领者。  相似文献   

3.
2020年1月23日武汉因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封城",武汉成为全国疫情中心,随着各省市暴发疑似病例,全国大部分省市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上调为一级,全国人民急需从各类媒体中获得有效信息来消解恐慌情绪,因而权威信源成为了人们获取信息的唯一通道。在这次重大突发卫生事件的报道中,主流媒体很好地履行了环境监测职能,第一时间报道了疫情信息,并创新了新闻传播形式,用观众最为熟知的信息形式如新闻直播、短视频等来满足受众需求,本文以"央视新闻"为研究对象,使用内容分析法,探讨融媒体时代我国主流媒体在报道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运用的新媒体传播策略。  相似文献   

4.
吕文宝 《传媒》2021,(15):53-55
在媒体融合的传媒生态中,短视频成为主流媒体进行移动新闻报道的新选项,同时不断创造着新的舆论引导形态.本文以三家主流媒体关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内容的高点赞短视频报道为例,从信息主题、情感倾向、信息发布角度和素材类型四个方面对高点赞短视频的特征进行剖析,尝试总结主流媒体提升短视频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传播力和引导力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5.
"快手"直播、短视频平台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媒体平台,它是每个大众的"舞台"。"快手"直播、短视频平台避免了身份、地位的限制,每位公众均有机会参与。同时,该直播、短视频平台管理良好,通过形形色色主题直播、短视频,为民众解决了生活中诸多困扰。"快手"直播、短视频平台所传递的正能量正是推进当前前进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青年记者》2020,(7):47-47
1.20万条疫情短视频覆盖哪些主题媒体.大脑数据显示,2月2日至2月20日,廋盖31个省、市、自治区,共计992家媒体机构在媒体大脑MAGIC平台(magic.shuwen.com)上合成20万条视频内容。经过主题统计和类别分析得出,疫情动态统计数掂视频占20%,新闻犮布会疫情最新进展占19%,医疗队、物资驰援湖北占13%,疫惰期间生活工作占12%。  相似文献   

7.
王皓 《传媒》2021,(11):56-58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不同媒体共同发力,利用短视频这一"利器"助力疫情防控"战疫",通过推送抗疫宣传内容鼓舞人心.众多制作精良的短视频创新了发布形态和技术应用,记录全民抗疫影像,突出抗疫正能量与主旋律.本文以抗疫类MG动画短视频为例,探析新媒体图形动画产品如何引导网民理性认识疫情、科学做好防护,展现短视频助力抗疫宣传迸发出的希望和能量.  相似文献   

8.
短视频以其独特优势表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成为自媒体热衷的传播形式。然而在发展过程中,短视频同质化、浅层化的问题也制约着自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因此,本文以SIPS模型为视角,分析头部短视频类自媒体"李子柒"的传播效果,以给其他短视频类自媒体的发展提供思考角度。  相似文献   

9.
李青彤 《今传媒》2022,30(1):26-29
自2017年中国短视频发展"元年"以后,短视频生产应用已成为新风口和增长极。本文以"四川观察"抖音号为例,分析其在众多地方媒体短视频账号中脱颖而出的原因。研究发现,四川观察通过撒网式信息输出,树立"四处观察"形象;密集输出信息,打造"劳模"人设;自称"观观",与网友频繁互动,营造主流媒体"反差萌"的短视频传播策略,成功树立了一个正面、活泼、亲民的形象。  相似文献   

10.
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国一直处于被疫情笼罩的阴霾中,全国对武汉充满了恐惧、担忧和好奇。面对此次突发性的公共事件,短视频在整个事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方面主流媒体通过短视频向大众展示抗疫的各项成果,另一方面以自媒体为代表的博主们则从民众的视角向大家展示抗疫现场。因此短视频在疫情信息的传播、舆论引导、议程设置、弘扬正能量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形成主流媒体与自媒体同频共振模式,在此次疫情期间的信息传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主流媒体主动把握发展机遇,积极探索新闻报道的新形式,纷纷入局短视频行业,短视频新闻应运而生。Vlog新闻是短视频新闻的一种新型报道形式,它不仅创新了新闻体裁,优化了新闻内容,还以崭新的形式吸引了众多受众,从而提升了主流媒体的竞争力。本文以人民日报"疫"线Vlog作为研究对象,从内容生产、新闻叙事方式以及新媒体矩阵布局三个方面分析短视频新闻的创新,以期为主流媒体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韩姝  阳艳娥 《传媒》2021,(10):60-62
在短视频快速普及的背景下,主流媒体在融合创新的进程中开始尝试"短视频+新闻"的报道方式,尤其是政务新闻呈现短视频化的发展趋势.结合"央视新闻"等案例可以看出,政务新闻的短视频化特性主要表现在主题微观、叙事诙谐、镜头冲击力强等方面,也存在完整性欠缺、同质化严重、植入式拼接、用户参与度低等问题,需要通过丰富短视频报道的形式,拓展"直播+短视频""H5+短视频""VR+短视频"等政务短视频新闻的创新途径.  相似文献   

13.
短视频以简短、精炼吸引了大批的受众。疫情期间随着短视频用户和受众的不断增加,其对有关疫情的舆论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从技术、内容、数量三个维度,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新京报、澎湃新闻五大主流媒体在抖音平台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展开分析,解析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实践举措及舆论引导力构建,为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短视频以简短、精炼吸引了大批的受众。疫情期间随着短视频用户和受众的不断增加,其对有关疫情的舆论引导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本文从技术、内容、数量三个维度,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新京报、澎湃新闻五大主流媒体在抖音平台发布的短视频内容展开分析,解析在重大突发事件中主流媒体的融合创新实践举措及舆论引导力构建,为未来的媒体融合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自媒体时代,出版社作为传统意义上的内容提供者,通过"两微一短"各显神通,力求增加受众,扩大影响,但同时也由于认识、投入、手段的不同,获得的收益也千差万别。本文从出版业的自媒体现状、短视频特点、如何利用短视频等方面,对出版社从"互联网+"到"短视频+"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6.
短视频作为受众喜闻乐见的新媒体样式,在媒体融合中展现了强劲发展势头。信息时报社推出《烟火广州》系列短视频,以视角独特、内容生动、制作精良的美食节目传递出市民生活的“烟火气”,从街头巷尾的平凡场景中挖掘城市文化底蕴,彰显城市发展活力,为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  相似文献   

17.
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短视频成为信息传播的流行方式,其不仅能够展现出新的艺术形式,也能够促使信息传播的速度大幅度提升。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自媒体平台用户的快速增长也使得有关疫情的短视频层出不穷,其中不乏一些优秀的作品。通过这些短视频,很多受众能到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疫情的情况和相关数据。因此在此次抗击疫情传播中,网络短视频发挥了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杨雪  王天浩 《传媒》2021,(6):33-35
2020年初,一场新冠肺炎疫情突袭我国大江南北.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央视频推出《疫情24小时》慢直播,亿万网友化身"云监工"参与其中,带来了"现象级"的传播效果.慢直播节目样态首次出现在重大公共事件报道中,可谓是一种传播创新实践.本文以央视频《疫情24小时》为例进行分析,旨在探讨慢直播作为传播创新实践所带来的成效与影响,归纳主流媒体重大公共事件报道的策略,以期为主流媒体提供参考路径.  相似文献   

19.
媒体深度融合的时代背景下,短视频已经成为受众最为广泛、互动性最强的传播媒介之一。全国“两会”作为备受关注与热议的重大会议,自然成为检验主流媒体深度融合及转型升级成果的舞台。《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等中央级主流媒体在2023年全国“两会”期间的相关短视频报道中,报道样态实现了多元创新,受众体验完成了全面升级。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政府机构"两微一端"的传播模式因满足不了当下传播需求,纷纷入驻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成为了推进融媒体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此举有效推动了媒体以及政务工作的开展和网民的互动。本文将根据抖音短视频账号"四川观察"近半年来迅速出圈现象,分析当下传统政务媒体的发展现状,并从具有"网感"的内容、新技术的应用、人格化的传播三个主要方面分析其转型短视频的传播策略,为更多的政务媒体转型短视频领域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