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常规化疗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肿瘤标志物水平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疾病控制率显著高于对照组,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效果显著,可降低血清CEA、CA199水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肺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一线化疗效果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70例,均进行一线化疗(紫杉醇、多西紫杉醇、吉西他滨等联合铂类药物)。将一线化疗后预后不良的28例患者纳入不良组,将一线化疗后预后良好的42例患者纳入良好组。比较两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并分析血清肿瘤标志物表达水平与化疗效果的相关性。结果不良组的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神经烯醇化酶(NSE)水平均高于良好组(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CEA、CA125、CA199、NSE的方程依次为Y1=-7.401+0.152X1、Y2=-11.010+0.125X2、Y3=-3.275+0.450X3、Y4=-2.092+0.068X4,表明血清CEA、CA125、CA199、NSE水平可有效反映晚期肺癌患者一线化疗预后情况(OR>1,P<0.05)。结论血清CEA、CA125、CA199、NSE水平与晚期肺癌患者的一线化疗效果存在相关性,即晚期肺癌患者血清CEA、CA125、CA199、NSE水平越高,一线化疗效果越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晚期胃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阿帕替尼治疗,观察组采用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比较两组的疾病控制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的DCR为84.62%,高于对照组的61.54%(P <0.05)。治疗后,两组的CA125、 CEA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 <0.05),观察组的CA125、 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替雷利珠单抗联合阿帕替尼治疗晚期胃癌可显著提升疾病控制率,降低患者的CA125、 CEA水平,且未明显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老年胃癌患者治疗当中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患者围手术期指标与复发情况的影响。方法:以2019年3月~2021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胃癌患者86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开腹胃癌根治术,43例)、观察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43例),比较两组围手术期指标、免疫功能指标、复发情况、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炎症反应指标等。结果:术后2h及12h对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观察组比对照组低(P<0.05);术后观察组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C反应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CEA及CA125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CEA及CA125等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术后,观察组CD3+等免疫功能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及首次进流食与首次下床活动、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为老年胃癌患者治疗,可改善其围手术期以及免疫功能和炎症反应等指标,减少或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对血清肿瘤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178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9例,对照组采用吉西他滨+顺铂化疗方案,观察组采用培美曲塞+顺铂化疗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化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结果 2组的临床缓解率和疾病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贫血、血小板减少、皮疹、肝功能损害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前相比,2组化疗2个周期后CEA、CA125、NSE及CYFRA21-1水平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疗效与吉西他滨联合顺铂相当,但不良反应明显减少,且可明显降低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八珍汤联合穴位敷贴对肠癌患者化疗后疲乏的改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12月南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肠癌化疗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单纯采用FOLFOX6化疗方案,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化疗基础上采用八珍汤联合穴位敷贴辅助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相关肿瘤标志物水平、癌因性疲乏情况、气血两虚证候情况、生活质量及肠胃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5.00%(30/40),高于对照组的52.50%(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1,P=0.036)。治疗前,2组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及糖类抗原199(CA199)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CEA及CA199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CEA、CA199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简明疲劳量表(BF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BFI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化疗前后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检测法对32例肺癌者进行了血清CEA、CYFRA21-1、CA125水平的检测,并与35例正常健康人作比较。结果肺癌患者化疗前血清中CEA、CYFRA21-1 and CA125含量均非常显著地高于正常人组(P0.01)。化疗后明显下降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检测肺癌患者血清CEA、CYFRA21-1 and CA125含量的变化可作为诊断和疗效观察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长春地辛联合多西他赛对乳腺癌患者血清癌抗原125(CA125)、血清癌胚抗原(CE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在台州市肿瘤医院2018年1月—2021年6月治疗乳腺癌的患者15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9例。对照组采用多西他赛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长春地辛联合多西他赛联合治疗,电化学发光法检测CEA、CA125,流式细胞仪分析CD8^(+)、CD4^(+)、CD3^(+)水平,酶联免疫比浊法检测CRP、TNF-α、IL-6水平,生命质量测定量表检测患者生活质量,观察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和用药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两组CA125、CEA水平比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CA125、CEA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8^(+)水平比治疗前降低,CD4^(+)、CD3^(+)水平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CD4^(+)、CD3^(+)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比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躯体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整体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6.08%高于对照组的7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治疗不良反应率12.65%略高于对照组的8.8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春地辛联合多西他赛治疗乳腺癌临床效果较好,患者血清CEA、CA125水平降低。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血清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 (CA199)、糖类抗原125 (CA125)、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甲胎蛋白(AFP)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2年9月我院收治的42例肺癌患者纳入研究组,同期40例健康者纳入对照组,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CEA、 CA199、 CA125、 CYFRA211、 AFP水平,分析肿瘤标志物单独及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效能。结果 研究组的血清CEA、 CA199、 CA125、 CYFRA211、 AF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EA、 CA199、 CA125、 CYFRA211、 AFP联合检测诊断肺癌的AUC为0.917,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结论 血清CEA、 CA199、 CA125、 CYFRA211、 AFP联合检测对肺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呈现为阳性的晚期乳腺癌患者,采用化疗结合曲妥珠单抗的方案进行治疗,评定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本院的晚期乳腺癌(HER-2阳性)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采用紫杉醇(TAX)化疗方案治疗,观察组以此为基础,加用曲妥珠单抗,就两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另对比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相关糖蛋白抗原(CA153)与癌胚抗原(CEA)]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总有效率(20.00%,6/30)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46.67%,14/30),显著偏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A153、CEA均较对照组低(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两组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化疗结合曲妥珠单抗对晚期乳腺癌(HER-2阳性)患者进行治疗,效果好,且安全性突出,能使其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得到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11.
黄芳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1):100-101
目的探讨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9年8月-2010年7月期间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4例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37例,给予单药多西紫杉醇治疗,治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60mg/m2,第1d;对照组37例,给予多西紫杉醇联合卡铂治疗,治疗方案为多西紫杉醇60mg/m2,第1d;卡铂300mg/m2,第1d、第2d;每3周为1个周期。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多西紫杉醇+卡铂联合方案相比,单用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生存率相近,但是单用多西紫杉醇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因此目前临床上可以单用多西紫杉醇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紫杉醇注射液和顺铂注射液治疗卵巢肿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9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紫杉醇注射液和顺铂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21 d为1个周期,共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的糖类抗原125 (CA125)、组织多肽抗原(TPA)、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85.42%,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42%(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CA125、TPA、AFP、CE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的CA125、TPA、AFP、CE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联合紫杉醇和顺铂注射液治疗卵巢肿瘤患者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周疗联合调强放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6月至2016年6月在本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周疗联合调强放疗,对照组采用顺铂周疗联合调强放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2年内生存率、总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2年内生存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化疗引起的总不良反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采用紫杉醇脂质体周疗联合调强放疗的疗效安全可靠,不良反应少,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及耐受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表柔比星注射液联合甲地孕酮片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子宫内膜癌患者90例,依据患者对治疗方案的选择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口服甲地孕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静脉滴注表柔比星,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性激素、肿瘤标志物及相关蛋白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睾酮水平变化不明显(P>0.05),卵泡刺激素、孕酮、雌二醇、黄体生成素水平显著降低,人附睾上皮分泌蛋白4、CEA、糖类抗原125水平显著降低,肿瘤相关蛋白PCNA、Bcl-2水平降低,Bax蛋白水平升高(均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2.0%)高于对照组(62.5%),不良反应发生率(30.0%)低于对照组(57.5%)(均P<0.05)。结论:表柔比星注射液联合甲地孕酮片治疗子宫内膜癌效果更加显著,可更好地改善患者生存质量,降低不良反应,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地孕酮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对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子宫内膜癌患者8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患者均采用相同的化疗方案治疗后,对照组给予醋酸甲地孕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对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志物指标、免疫功能相关指标、生活状态相关指标、KPS评分、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人附睾蛋白4、癌胚抗原、糖类抗原125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KPS评分及患者体质量和日进食量均较治疗前增高,且观察组变化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CD3^+、CD4^+、CD4^+/CD8^+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CD8^+水平降低,客观缓解率(76.1%)和临床获益率(100.0%)高于对照组(51.2%、88.4%),不良反应发生率(30.2%)低于对照组(65.1%)(均P<0.05)。结论:甲地孕酮与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治疗子宫内膜癌疗效更佳,能明显抑制肿瘤生长,促进免疫功能,改善患者生活状态,用药后不良反应更少,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贝伐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8年12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0例晚期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单纯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贝伐单抗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疾病控制率(DCR)、毒副反应及远期生存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DC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过程中的毒副反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贝伐单抗联合化疗在短期疾病控制及长远生存期方面均较单纯化疗更加具有优势,并且不会增加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度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8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T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恩度治疗。比较两组的疗效、血清HMGA2及HMGB1含量、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近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14 d后,观察组的血清HMGA2及HMGB1含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各项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度联合TP方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调节HMGA2及HMGB1含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方法将本院收治的46例中心型肺癌患者依据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取全肺切除术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及1~5年存活率。结果观察组VAS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其余各项观察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支气管袖状成形肺叶切除术治疗肺癌疗效确切。术后存活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安罗替尼胶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性。方法从我院2018年6月-2019年6月选取44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2例,一组为对照组,使用安慰剂。另一组为观察组,使用安罗替尼胶囊。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 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以及治疗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7.27%,对照组为22.7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安罗替尼胶囊有利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能够有效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总生存期,并且有一定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